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损伤控制在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损伤控制(damage contral.DC)概念在1983年被首次提出,其主要针对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具体为早期简化手术,复苏和二期确定手术三阶段治疗原则。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伤等各种复杂致伤因素的作用下,多发伤为首的创伤大量出现,临床上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的病例愈来愈多。我科近3年来充分贯彻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将其由传统的单纯腹部创伤救治扩展到多发伤综合救治的角度,取得较好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策略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损伤控制策略技术治疗.结果:159例患者在接受损伤控制策略治疗后,122例存活,37例死亡,死亡率为23.27%;死亡患者中12例急性大出血,3例严重胸部损伤,5例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13例... 相似文献
3.
护理程序在急性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王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6):57-57,59
随着社会经济及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发展,多发伤发生率日益增加,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多发伤的早期处理包括现场急救、复苏、抗休克、重要脏器伤的专科处理等。2002年1~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共收治各种急性多发性外伤患者173例,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护理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朱福阳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7):133-13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其他不同部位损伤的相关因素、救治措施及临床效果,以期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对109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受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死亡率及临床救治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9例患者中治愈69例,占63.3%;轻残21例,占19.3%;重残11例,占10.0%;植物生存状态5例,占4.6%;死亡3例,占2.8%。结论合理选择救治程序至关重要,重视院前急救和术后综合治疗,明确颅脑损伤与颅外损伤组合特点,对认识各部位伤情的组合关系,强调整体复合意识,指导分类救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研究损伤控制骨科对严重骨盆骨折病人的治疗效果、实施方式及其护理。方法将我院2013年以前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26例严重骨盆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之后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护理的26例严重骨盆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例数、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量伤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救治护理可显著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全身其他部位外伤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01-2012-08收治的84例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救治方法,总结救治经验。结果: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占据同一时期颅脑损伤患者的15.3%,合并伤中以胸部外伤和全身多发骨折最多。颅脑损伤处理最为棘手,ISS评分最高,按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分级,经治疗和抢救后恢复良好27例(32.1%),轻度残疾2l例(25.0%),重度残疾24例(28.5%),死亡12例(14.4%)例。死亡原因:8例因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致死,2例因失血性休克,1例因严重的胸部外伤,1例因误吸致死。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全身多发伤的患者多见于车祸伤。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和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是关键,入院后诊断明确和处理及时、正确是救治成功的前提,后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是救治成功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15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救治要点。结果本组156例中抢救成功127例,成功率81.4%。结论密切的监测、合理的液体复苏可减少漏诊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统专科专治救治模式和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创伤一体化救治的患者132例,并与传统专科专治救治的患者115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入院病情确诊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及预后。结果:与传统专科专治救治模式比较,采用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能明显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缩短ICU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多器官功能衰竭及病死率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实行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在多发伤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方法 从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急诊重症监护治疗,我中心通过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成功救治158例多发伤患者.结果 救治多发伤158例.接诊时心搏、呼吸停止6例,处于濒死状态11例.其余大部分处于休克状态.其中7例在急诊室复苏急救未成功.105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包括48例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死亡5例.53例在急诊科经初步救治后转入专科病房.死亡11例.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方法 对133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救治进行分析.结果 脑干功能衰竭、严重休克、严重肺部感染、肺挫伤、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重度颅脑损伤主要致死原因.结论 高度重视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脑干损伤、脑疝、休克的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处理脑干损伤、脑疝、休克、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早期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120例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资料。结果120例患者,恢复良好64例(53.3%),中残26例(21.7%),重残11例(9.2%),死亡19例(15.8%)。结论重视院前急救,早期救治与掌握手术时机和方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7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救治及护理。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对患者实施救治。比较两组救治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伤情严重程度评分(I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伤控制管理小组的成立使损伤控制理论应用更具科学性及规范性,能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手术不良反应,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创伤性连枷胸合并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创伤性连枷胸合并多发伤患者采用DCS的方法分三个阶段(简化手术阶段、ICU复苏阶段、确定性手术阶段)进行救治,在救治的同时根据不同创伤、不同阶段的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总结其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死亡2例,分别死于心脏破裂伤和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并发症9例,均经积极治疗痊愈出院;随访30例,随访时间为3~36个月,患者生活恢复正常,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根据DCS的三个阶段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创伤性连枷胸合并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在提高救治成功率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26例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急诊科救治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4年多126例严重多发伤病人急诊救治的过程及要点.结果 本组126例抢救成功109例,成功率80.2%;死亡17例,死亡率19.8%.结论 多发伤在复苏、抗休克的同时尽可能的快速作出诊断,缩短中间环节,快速启动救命的手术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严重多发伤院内早期救治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连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2(12):1-3
严重创伤已成为当今世界公共的健康问题,约占全球死亡率的12%,在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一位。其中多发伤损伤能量大,伤情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和多部位,需多学科协作急诊处理,是外科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临床常见延误处理、漏诊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等情况,加强严重多发伤院内早期救治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2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OS评分),恢复良好78例(36.1%),轻残43例(19.9%),重残26例(12.0%),植物生存12例(5.6%),死亡57例(26.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早期诊断及早期判断伤情,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动态观察反复评估病情是避免漏诊和误诊重要手段,系统的重症监护及术后综合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20.
赵永富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8):64-65
由于现代交通及高层建筑的发展,严重多发伤病员比例增加,现就2000年~2007年我院收治的8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作进一步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