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两性霉素B缓释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地研究药物载体材料对药物微球缓释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共聚物作为壁材以相分离法制备含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的微球,研究了不同溶剂/非溶剂、不同分子量共聚物、不同配比共聚物、不同表面活性剂及其不同用量等因素对微球的粒径大小、分布、药物包封率和药物体外释放等性能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微球的表面形貌,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微球的粒径大小及分布,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药物的包封率。研究发现,聚合物特性粘度和分子量越大,聚合物中LA:PEG的配比越大,微球粒径越大,分布越宽;微球粒径越大,包封率也较大;AmB/PLA-PEG微球具有缓释性能,且含药微球的释放性能与微球的粒径,包封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关注B细胞及其分泌的抗体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作用[1]。这些早期研究指出,在移植性肿瘤模型和化学诱导性肿瘤模型中,肿瘤特异性抗体的传递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1,2],而B细胞缺失则会限制肿瘤的形成[3]。1996年Wolf等发现,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中,B细胞缺陷小鼠的急性EAE情况要比野生型小鼠严重得多,因此推测有一群B细胞在其中起免疫调节功能[4]。1997年,Mizoguchi等[5]  相似文献   

3.
结核分枝杆菌Ag85B基因疫苗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编码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Ag85B的基因疫苗pTB30m和pTB30s对免疫动物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基因疫苗pTB30m和pTB30s肌注免疫BALB/c小鼠。免疫完成6 wk后,用5×105 CFU的MTB H37Rv毒株经小鼠尾静脉攻击感染。同时用尼龙毛柱分离基因免疫BALB/c小鼠的T细胞,并以5×106 T细胞/只小鼠过继免疫正常BALB/c小鼠,立即用105 CFU的MTB毒株经小鼠尾静脉攻击感染。4 wk后分别计数脾脏中的细菌负荷。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pTB30m及pTB30s质粒免疫组BALB/c小鼠脾脏中的细菌负荷均减少,分别为0.645(log10 CFU,P<0.01)和0.839(log10CFU,P<0.001);而空质粒对照组小鼠脾脏中的细菌负荷减少较少。经质粒pTB30m和pTB30s免疫的BALB/c小鼠的T细胞,过继免疫的正常BALB/c小鼠,对攻击感染的MTB H37Rv毒株在脾脏中的增殖具有部分抑制作用。结论:pTB30s免疫的BALB/c小鼠,对MTB H37 Rv毒株攻击的保护作用优于pTB30m质粒免疫,有望进一步用于结核病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由细胞释放的纳米级囊泡,表达大量的功能蛋白分子,囊泡内也能够携带诸多核酸分子,通过与靶细胞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B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活化后能够释放大量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高表达的外泌体,发挥强大的抗原提呈功能.此外,过继转移B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至小鼠体...  相似文献   

5.
免疫磁珠法纯化B淋巴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梓  陈同辛 《现代免疫学》1996,16(4):235-236,220
应用CD19单克隆抗体包被的多聚苯乙烯磁珠(特异性结合),并用磁珠收集仪(MPC-1)收集细胞,纯化B淋巴细胞26例,得到高纯度的B淋巴细胞,并可获得较高的细胞回收率,应用anti-μ激活对比,证明本方法得到的B淋巴细胞,可保持未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对定期无偿全血捐献者、定期无偿血小板捐献者这两个特殊健康人群的B细胞数量以及抗体分泌功能的研究,评价定期捐血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三组人群(定期无偿全血捐献者、定期无偿血小板捐献者、对照组)外周血中B细胞总数进行数量分析;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加丝裂原美洲商陆(PWM)体外培养10天,取培养上清,ELISA方法检测IgM及IgG的分泌量.采用F检验对三组样本进行方差齐性分析.当P>0.05时认为两个总体的方差相等,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由于Ig分泌量的数值较大,取对数后再做分析.结果:定期无偿全血捐献者及定期无偿血小板捐献者的B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无偿全血捐献者及定期无偿血小板捐献者IgM及IgG的分泌量与对照组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细胞的恢复较快,机体在献血间隔期已经将B细胞的免疫功能调节到正常水平.定期献血者能正常发挥其B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背景:建立和完善避免真菌污染的方法,有效降低采集脐带时分离培养的污染率,以便获得优质高效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正常顺产足月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经两性霉素B处理,用MesenPRO RSTM培养基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析其形态、增殖方式和免疫表型,在体外诱导其向成骨和脂肪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经两性霉素B处理后,在体外仍能成功分离培养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仍强表达CD44,CD105,CD73,CD90,阴性表达HLA-DR,CD29,CD31,CD34。两性霉素B处理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能向脂肪和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韩娜  马强 《医学信息》2007,20(4):378-379
真菌性角膜炎是种严重致盲性眼病,可分为内因性及外因性两类,前者多与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有关,常系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后者多与角膜外伤有关,常为曲霉菌和镰刀菌感染所致,治愈困难。笔者自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应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结膜下注射及静脉输液和局部点眼治疗23例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动物口服心安颗粒后,小鼠胸腺、脾脏等重要免疫器官重量增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PH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使HC50升高。说明该制剂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不同级别的神经胶质瘤(glioma)组织中的刺激分子B7‐H3的检测,进一步探讨其在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神经胶质瘤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脑神经胶质瘤患者瘤组织和9例正常脑组织中B7‐H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神经胶质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58例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组织均表达B7‐H3,9例正常脑组织中发现很少有B7‐H3的表达,低级别(1~2级)及高级别(3~4级)胶质瘤组与正常脑组织组之间B7‐H3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05),低级别(1~2级)胶质瘤组与高级别(3~4级)胶质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性(P<0.05),B7‐H3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与病理级别及预后有关,生存期超过2年的神经胶质瘤患者B7‐H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生存期短于2年的胶质瘤患者( P<0.01)。结论:B7‐H3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之间具有相关性,且随神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降低,在神经胶质瘤的免疫逃逸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反映神经胶质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一个新的指标;并为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预后判断及疗效评定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B7分子在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对T细胞的活化及其抗瘤机制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粘附分子作为第二信号激活T细胞的双信号学说,B7分子是一种参与T细胞活化的重要粘型分子,本文就B7分子在T细胞活化及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B群脑膜炎奈瑟菌pc DNA3.1(+)/NMB0315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检测其诱导小鼠产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免疫血清体外杀菌效果及免疫保护作用,初步探讨NMB0315核酸疫苗的免疫活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为研制一种新的预防B群流脑的核酸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B群脑膜炎奈瑟菌标准株MC58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PCR扩增NMB0315基因,克隆至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经Bam HⅠ和Xho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的pc DNA3.1(+)/NMB0315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和RAW264.7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大量提取重组质粒,肌注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体内抗NMB0315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测定免疫血清体外杀菌滴度,观察核酸疫苗对实验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构建的核酸疫苗pc DNA3.1(+)/NMB0315能够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转录和表达;免疫小鼠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在疫苗免疫后的2、4、6周,pc DNA3.1(+)/NMB0315组和pc DNA3.1(+)/NMB0315+Cp G组血清总Ig G及Ig G1、Ig G2a、Ig G2b和Ig G3亚类抗体水平呈递增趋势,均明显高于PBS、pc DNA3.1(+)、Cp G对照组(P0.001);小鼠血清Ig G2a/Ig G1比值均小于1;生殖道灌洗液中特异性s Ig A水平均明显高于PBS、pc DNA3.1(+)、Cp G对照组(P0.01)。免疫第6周,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pc DNA3.1(+)/NMB0315+Cp G、pc DNA3.1(+)/NMB0315疫苗组免疫血清补体介导的体外杀菌效价分别为1∶128和1∶64;在致死量B群脑膜炎奈瑟菌MC58攻击后72 h存活率分别为70%和65%,对照组[PBS,pc DNA3.1(+),Cp G]72 h存活率为0。结论:NMB0315核酸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包括黏膜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血清补体介导的体外杀菌活性较高;NMB0315核酸疫苗对感染B群脑膜炎奈瑟菌小鼠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两性霉素B是目前治疗艾滋病并隐球菌病的有效药物,但毒性较大,可有寒战、发热、静脉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心、肝、肾功能损害等。因此,在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这类不良反应,早期发现及时防治。2013年1月~2014年9月我科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病共15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过渡性B细胞是人体成熟B细胞发育的中间体,近年来研究证实,该过渡性发育阶段是人体对自身反应性B细胞存活与凋亡的关键选择点,因此过渡性B细胞分化机制解析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和治疗策略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过程中过渡性B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深入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策略提供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制备携载两性霉素B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研究其对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及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的治疗效果. 孵化法制备AmB-PBCA-NP,聚山梨酯-80表面修饰,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建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动物模型,比较不同制剂治疗后的脑膜脑炎小鼠生存率及脑内真菌感染情况.AmB组小鼠脑内未能检测出药物,AmB-PBCA-NP组小鼠30 min即可测得浓度,3 h后达(132.52±3.67) ng/g,明显高于同期AmB-L脑内浓度;经AmB-PBCA-NP治疗的脑膜脑炎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同时脑内染菌量下降.聚山梨酯-80修饰的AmB-PBCA-NP具有脑靶向作用,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免疫老化(immunosenescence)是机体免疫系统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退行性变化,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B淋巴细胞既是机体产生抗体的惟一细胞,同时又是专职性的抗原提呈细胞.因此,B淋巴细胞在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B淋巴细胞的生成环境、数量及功能等均发生渐进性改变,从而导致机体正常免疫应答功能紊乱.致使年长者易罹患肿瘤、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等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经血/骨髓培养确诊为AIDS合并PSM的患者,分别给予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疗程28d,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5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伏立康唑治疗组20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组32例。治疗14d和28d时,伏立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0%、65.0%和56.3%、71.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00,P=0.254;Z=0.273,P=0.601),但两组28d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14d(Z=3.994,P=0.046)。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因毒副作用停药的现象,但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临床毒副反应较重且出现了血清肌酐的升高。结论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均为治疗AIDS合并PSM的有效方法,但伏立康唑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蓖麻毒素B 链蛋白(rRTB)免疫雌性BALB/ c 小鼠的免疫机制。方法:雌性BALB/ c 小鼠分为rRTB 组和PBS 组,间隔14 d 皮下多点注射,共4 次。间接ELISA 分析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和抗体分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因子IFN 和IL-4。结果:血清IgG 效价达到1 107 以上,且攻毒后产生二次免疫应答,与PBS 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1 达到1 105 以上,与PBS 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2a未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IFN 的表达量与PBS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L-4 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rRTB 蛋白免疫可刺激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诱导以IgG1 为主的抗体和Th2 优势应答,为候选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免疫检查点分子B7-H3在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中异常高表达,普遍与肿瘤的不良愈后相关,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最近研究表明B7-H3在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中起到关键作用,并证实B7-H3是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上皮-间充质转变、肿瘤干性、耐药和Warburg效应的关键启动子.B7-H3在肿瘤免疫应答中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