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诊断方法的选择和病因的确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FUO患者的诊断方法和病因。结果212例患者经过血清学、细菌学、体液检查、骨髓检查、组织活检、手术探查,并结合临床经过和试验治疗效果明确临床诊断。其中感染性疾病129例(包括细菌感染91例,病毒感染28例,真菌感染6例,其他4例),非感染性疾病83例(包括血管结缔组织病38例,肿瘤性疾病34例,其他疾病11例)。最后仍有34例患者诊断不明。结论对于FUO的诊断应该尽量获得病原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的诊断依据,感染性疾病、血管结缔组织病和肿瘤性疾病是FUO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中的难题之一.早在1961年Petersdorf和Beeson[1]通过对100名病人前瞻性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不明原因发热"(FUO)的定义:反复发热超过38.3℃,病程持续3周以上,并且在1周的住院检查后仍未明确诊断的疾病.这个严格的定义把某些普通的自愈性和自限性疾病排除在外.下面将介绍FUO诊断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3.
如何减少不明原因发热的误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疑难病症,对部分患者短期内无法明确诊断,得不到有效诊疗,贻误病情,甚至死亡。作为临床工作者笔者就多年的临床经验,谈以下如何减少不明原因发热的误诊。 笔者曾遇到一位25岁的男性患者,因发热、腹痛5天,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收入内科,抗感染治疗无效,后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追问患者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诊断为十二指肠后壁穿孔,转外科剖腹探查。证实诊断正确。  相似文献   

4.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961年 ,Petersdorf和Beeson首次提出了原因不明发热(或称发热待查 ,feverofunknownorigin ,FUO)这一临床概念。由于FUO病因庞杂 ,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而成为医学实践中极富挑战性的问题。临床工作中 ,常有医师将长期发热诊断为FUO ,这是不正确的。经典的FUO是指 :发热持续 3周以上 ,体温多次超过 38 3℃ ,经过至少 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国外对特殊人群的FUO有着特别的定义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阳性者 :体温 >38 3℃超过 4周 ,其中住院患者热程超过 3d仍不能明确病因即可诊断。 (2 )…  相似文献   

5.
罗冰  屈谦  冯琳 《内科》2008,3(1):6-7
目的探讨骨髓检查对发热患者诊断的作用。方法对发热病因待查患者2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9例发热患蕾,诊断急性白血病4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41例,感染性疾病177例(其中有特异性骨髓象改变者45例),正常骨髓象27例。结论通过骨髓检查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不明原因发热1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诊断思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因不明原因发热收入院的病人共127例。结果 127例病人中,感染性疾病78例,占61.4%,结缔组织病21例,占16.5%,恶性肿瘤共18例,占14.2%,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主要病因。结论通过临床正确的诊疗,大部分FUO病因可以明确,其中仍以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恶性肿瘤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项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诊断中的价值,为提高发热待查患者的确诊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的132例FUO患者入院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IgM...  相似文献   

8.
孙鲁民 《山东医药》2002,42(18):52-52
发热持续 3周以上 ,T>3 8.3℃ ,或住院后常规检查 1周不能明确诊断 ,称为不明原因长期发热 (FUO)。1999年 8月~2 0 0 1年 9月 ,我们收住院 61例 FUO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61例均符合 FUO诊断标准。男 3 2例 ,女 2 9例 ;年龄 14~ 70岁 ,平均 3 8岁。61例中 ,5 7例依据血清学或细菌学监测、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病理及临床治疗反应确诊 ,4例病因不明。病因分类 :感染性疾病 3 7例 ,其中细菌性感染 15例 ;伤寒 ,丹毒、泌尿系感染各 2例 ,肺部感染 5例 ,肝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性腹腔感染、地方性斑疹伤寒各 1例 ;结…  相似文献   

9.
梁世桥 《内科》2013,(5):506-507
原因不明发热简称FUO,其指的是发热时间大于2周或以上,体温大于38.5℃,且经过了问诊、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均不能够判断发热原因的患者。因该病发病的原因隐蔽,在临床上表现较为复杂,确诊的手段匮乏,临床上面临的难题较多。本文总结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8例原因不明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明原因发热10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共同表现 ,常为首发甚至是唯一的症状 ,除了大多数短程发热的急性、自限性感染性疾病和易于明确诊断的发热性疾病外 ,不明原因的长程发热均称为未明热 (feverofunknownorigin ,FUO)。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一直是临床上诊断的难题之一 ,即使经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诊治 ,并运用多种高新的辅助检查方法 ,仍有约10 %的FUO患者始终不能明确病因[1]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索规律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以不断提高FUO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水平。我们统计了长征医院 1991~ 1999年期间收治的 1…  相似文献   

11.
不明原因发热4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诊治的符合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标准的患者449例。结果449例患者中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终明确诊断者387例,确诊率为86.2%。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220例(56.8%),其中结核病96例,占43.6%(96/220);结缔组织病76例(19.6%),其中Still病占34.2%(26/76),系统性红斑狼疮占18.4%(14/76),血管炎占13.2%(10/76);肿瘤性疾病64例(16.5%),其中淋巴瘤占39.1%(25/64);其他疾病27例(7.0%),其中坏死性淋巴结炎占33.3%(9/27),伪热占22.2%(6/27),药物热占26%(7/27);出院时仍未确诊的62例(13.8%)。结论感染性疾病是本组FUO患者的主要病因,结核病是其中的主要病种,结缔组织病和肿瘤性疾病在本组FUO病因中也占重要地位;大多数FUO经仔细的临床检查和分析是可以得到确诊的。  相似文献   

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5,自引:5,他引:75  
目的探讨我国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间在我科住院且符合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诊断标准的患者110例。结果110例患者经各种检查或特异性治疗最后明确诊断者有102例,确诊率为927%。病因:感染性疾病58例,占527%,其中结核病27例,占感染性疾病的466%(27/58);自身免疫性疾病21例,占191%,Stil病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429%(9/21);肿瘤性疾病7例,占64%;其他疾病16例,占145%;原因仍未明者8例,占73%。结论感染性疾病仍然是FUO的主要病因,结核病尤其是肺外结核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组肺外结核占310%(18/58);其次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在FUO中也占有相当比例,Stil病和不典型淋巴瘤诊断比较困难,但大多数FUO通过仔细检查和分析最终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综合医院以不明原因发热为表现的结核病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i XC  Liu XQ  Li X  Deng GH  Sheng RY  Wang AX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2):1002-1005
目的 探讨以不明原因发热(FUO)为表现的结核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以FUO为表现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结核累及部位:单纯肺结核39例,单纯肺外结核28例,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33例.(2)临床表现:由于累及部位的不同,伴随症状各异.实验室检查多为ESR增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以及不同程度的消耗表现即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3)诊断方法:抗酸杆菌阳性的34例,组织病理符合结核病的8例,临床诊断并经抗结核治疗有效的49例,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的9例.从发病至确诊的时间为3~77周,中位确诊时间14周.(4)治疗反应:73例随访的患者中仅有2例(2.7%)死亡,其余均好转或治愈.正规抗结核治疗4周以内显效率为77.5%.37例(52.1%)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经调整治疗方案和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以FUO为表现的结核病诊断比较困难,应对该病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认真阅读胸部影像学资料,尽可能寻找病原学和病理学的证据,必要时可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在不明原因发热(FU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的35例因FUO行诊断性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39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大。从发病到脾切除术的平均时间为15.8(5~165)周。经脾切除术直接诊断淋巴瘤27例、播散性结核病2例。间接诊断成人Still病4例;2例未确诊,总诊断率为94.1%。手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3%,无一例因手术死亡。结论脾切除术是诊断FUO伴脾大的重要方法,选择合适的患者和手术时机是脾切除术在FUO诊断应用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HPS) is a clinicopathological reflection of uncontrolled activation of macrophages. To our knowledge, only a few cases of tuberculosis-associated HPS in hemodialysi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We report a case of tuberculosis-associated HPS during hemodialysis. Bone marrow aspiration showed histiocytosis with hemophagocytosis; in addition, results of acid-fast staining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howed the presence of acid-fast bacilli.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as subsequently cultured from sputum. The patient received late treatment with antituberculosis agents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and had a poor response.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in this case, we recommend early bone marrow and tuberculous examinat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who have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相似文献   

18.
In 30% of patients with fever or inflammation of unknown origin (FUO/IUO), the cause is eventually found to be a rheumatologic disease such as autoimmune or granulomatous disease or vasculitis. Most of these patients suffer from an uncommon presentation of a common disease, instead of an uncommon disease. We demonstrate the diagnostic challenge with several cases. The workup of FUO is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diagnostic clues (PDCs). In the absence of PDCs, a standardized diagnostic protocol should be followed, including early FDG–PET/CT. Other imaging techniques or invasive diagnostic techniques should be reserved for those in whom PDCs are present.  相似文献   

19.
Lou F  Ouyang G  Zhang B  Wang Q  Wang X  Yao S  Liu H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9):625-627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造血功能重建后低热原因。方法 对 13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造血功能重建后低热原因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症状、体征、实验室有关检查、影像学和病原学等综合分析 ,未找到任何发热原因 ,抗生素治疗无效 ,短期内应用小剂量泼尼松 5~ 10mg/d或氟美松 1~ 4mg/d ,使所有患者低热完全消退。结论 低热原因不明 ,可能系由大剂量放、化疗等综合因素引起的非特异性低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