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于麻风杆菌耐氨苯砜菌株的普遍出现,将需要对现在实行的麻风控制作重大的改变。作者对埃塞俄比亚1973~1977年5年间的可疑耐DDS麻风病人作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对象是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地区和以外地区门诊病人。过去许多病人曾用不规则或低剂量DDS治疗,疗期从2~21年不等。①住在亚的斯亚贝巴的可疑耐DDS麻风共254例。观察、治疗试验期间,病人每月门诊一次,每6个月作临床检查和疗效评定一次;②亚的斯亚贝巴以外地区的可疑耐DDS麻风病人共106例,均为瘤型,多为晚期病人。亚的斯亚贝巴地区254例中220例和以外地区的106例,均有“典型”的病史,即用DDS治疗早期病  相似文献   

2.
自WHO推荐麻风联合化疗方案以来,几乎所有麻风流行国家都已开始实行多药疗法(MDT)。一、耐药调查(一)耐DDS麻风:耐DDS的流行率调查已经完成。继发性耐DDS的年发生率约为4%,其中多数显示高度耐药。马来西亚的重复调查显示耐DDS的流行率可能随时间而增加,即使充分监服也是如此。多  相似文献   

3.
氨苯砜(DDS)治疗麻风很有效,但长期单一治疗,耐药病例逐渐增多。国外在1964年、国内在1978年即有耐 DDS 的报道。我们对凉山州布拖县进行了 DDS 耐药调查。对全县内、外162例多菌型病人进行一次全面临床检查,疑似耐药病例的标准是用 DDS  相似文献   

4.
推行麻风联合化疗(MDT)以来,麻风的治疗有了较大转机,但仍有些问题尚待解决。近年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报导较多,试温习文献综述之。一、多菌型的MDT MDT对多菌型病例能缩短疗程,使患者迅速失去传染性,能防止及治疗耐DDS病例,能缩短麻风反应的时间、减轻反应强度及降低其发生频度,毒副作用不比DDS  相似文献   

5.
50例活动性多茵型麻风患者使用RFP、B663和DDS治疗两年。对其治疗前后的病理进行了对比观察,证明疗效显著,各项病理指标均稳步下降, 对耐DDS的病例也有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2例有麻风家族史的人,在规则使用 DDS 100mg/日做为预防服药后15—18个月发生麻风。DDS 对麻风的疗效是肯定的,但由于耐 DDS 病例的出现,已不适于单独使用。本组二例患者,可能是感染发生在服药前,DDS 未能抑制细菌繁殖,也可能是感染发生在服 DDS 后,血液中 DDS 的浓度已不能阻止发病。  相似文献   

7.
氨苯砜用于治疗麻风,至今已有38年历史。从理论上讲,长期单用一种药物,很易产生耐药,而且已经证实耐DDS麻风目前已是一种趋势。由于耐药的产生,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1981年11月,WHO麻风控制规划化学治疗研究组制订了《麻风联合化疗方案》,建议在全世界推广。鉴于服  相似文献   

8.
由于耐氨苯砜(DDS)麻风的日益增多和对利福平(RFP)、乙硫或丙硫异菸胺(ETH或PTH)及氯苯酚嗪(B663)的耐药菌株的出现,试图应用上述任一药物单疗来控制和消灭麻风是很困难的。江苏省扬州市自50年代初开始用氯苯砜治疗,至1981年底继发性氨苯砜耐药的流行率约为5%,目前原发性耐氨苯砜麻风的流行率为20%。我们于1983年开始对该市所有活动性多菌型麻风用RFP、B663和DDS联合治疗,历时已一年。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有活动性多菌型患者,包括已治和近一年新发或复发未治的病例,以及皮肤查菌阴性而活检抗酸染色阳性者。二、观察方法:按五级分类。治疗前仔细询问病史,小结以往的治疗经过并检查患者:皮肤查菌;组  相似文献   

9.
在鼠足垫可分离麻风杆菌及证实DDS耐药时,有文献证明一例BT型麻风原发性DDS耐药演变为BL型。基于继发性DDS药流行率增加,推测会有较多的原发性DDS耐药患者。继发性DDS耐药仅在多菌型麻风中发生,而原发性DDS耐药可发生于临床光谱各类型麻风中。作者在扎伊尔见到2例少型菌原发性DDS耐药患者。例1,男,8岁,5岁时患BT型麻风,给以DDs每周100mg治疗,在治疗中新皮损继续出现。1980年,1月起使用RFP一次量为30mg/kg及B663每周200mg,监服治疗5个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扬州市317例多菌型麻风在合用RFP、B663和DDS(MDT)治疗的两年中皮肤查菌的结果,显示BI每年平均下降0.76,未见回升者;MDT对新发、复发未治的病例和耐DDS者也显示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瘤型麻风病人在继续接受DDS治疗的时候,而出现复发(由于耐DDS麻风菌株的出现)。他们的复发损害保持瘤型麻风(LL或BL)的特征,包括组织样或过度活动那些阶段。同样,这些病人平时确实接受多年DDS治疗获得成功,停止治疗后而复发。然而,我们观察到后一类型的少数病人,在停止治疗后,复发时为结核样型损害,临床和组织学分类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将描述这些病例,并将讨论所发现的  相似文献   

12.
报告在小鼠中用动力法检测甲基红霉素(clarithromycin)单疗或与氨苯砜(DDS)、利福平(RFP)合用,对药物敏感的、耐DDS的、耐RFP的以及对DDS和RFP双重耐药菌株的杀菌活性。 于3周龄雌性CFW小鼠的右后足垫接种5000条麻风菌。于接种后70天,喂食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各种少菌型(PB)麻风短程治疗方案的疗效并将DDS单疗与WHO-PB麻风治疗方案进行比较,作者对在马里巴马科以DDS单疗或几种剂量的利福平(RFP)等6种方案治疗PB麻风的疗效进行了组织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选择39名临床显示有耐砜类药的门诊治疗病例。他们虽经相当长期的氨苯砜治疗但细菌指数高。对于有组织样麻风的特征或虽经充分治疗仍出现病情急性加剧者也予选入。39例中31例为瘤型,4例为界线类偏瘤型,4例为组织样麻风。方法:从细菌指数和形态指数高的活动皮疹取材制成麻风杆菌悬液,注入正常CBA鼠的足垫中,具体方法按照Job于1970年和1974年所报导者。每一标本的实验动物分4组,每组6只。第一组喂含0.01%氨苯砜(DDS)的饲料,第二组喂含0.001%DDS,第三组喂含0.0001%DDS,第四组喂无药物的正常饲料。各于6、8和10月末剖验每组中2只动物,取足垫判定麻风杆菌的繁殖情况。  相似文献   

15.
麻风反应是麻风最常见的合并症,是导致畸残的主因,重视对麻风反应的研究实属必要。我们随机选择108例麻风患者,其中用MDT的31例,单用DDS的77例。MDT组均为1986年4月后的初治病人,每月在门诊接受治疗,无中断者。DDS组为1971年后确诊入村治疗,直至  相似文献   

16.
麻风在门诊上接受治疗,自实施WHO的MDT以来在全世界已是常识,现时已成了防治麻风的主要方法。门诊治疗麻风的历史,有几点值得回顾。1)确认DDS的疗效:1943年Faget报告普洛明治麻风有效,但需静注,难以广泛应用;1948年Lowe和Suza Lima分别用DDS口服门诊治疗麻风,在第5届国际麻风会议(1948)上引起  相似文献   

17.
1962年 Brown 等首先报导氯苯吩嗪(B663)对麻风的疗效,此后 Levy 证实该药有杀菌作用。本文首次报告一例 B663单疗7年半后临床和细菌再活动,经鼠垫证实为耐 B663的瘤型病例。患者56岁、男性、埃塞俄比亚人,1963年确诊为瘤型麻风,给予氨苯砜(DDS)治疗,2年9个月后,因严重反复结节性红斑(ENL)反应,治疗极不规则。1966~1968年间使用醣皮质激素治疗。此后又给予丁苯硫脲(ciba—1906)单疗二年。1970年5月每周口服小剂量 DDS 缓慢增加到每周200mg。  相似文献   

18.
麻风控制规划中主要问题之一是病人的不规则治疗,这将导致治疗不彻底和疾病扩散的危险,也是麻风菌对DDS 产生耐药的最重要的原因。WHO 在1982年提出有必要发展长效DDS 制剂以达到规则治疗的目的。对此作者在1986年5~10月在尼日利亚Plateau 州用长效DDS 注射液和单乙酰氨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4岁,LL型麻风。单用DDS治愈,继续给予DDS 100mg/日监服。半年后临床症状再度活跃,表现为面部浸润性红斑,边缘不清,但皮肤多次查菌均为(?)性,考虑可能为麻风反应。抗麻风三联治疗一年,同时(?)  相似文献   

20.
B663自1962年Browne等首次报告治疗麻风有效以来,已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对耐DDS的麻风。B663毒性低.副作用主要表现在皮肤、眼和胃肠道。胃肠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厌食。腹痛可轻微或绞痛,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导致死亡的病例也曾有报道。作者选择31例细菌阳性的成年麻风患者研究B663对其小肠功能的影响.这些病例过去未用过任何药物或只用过DDS不规则单疗。服B663至少3个月以上。研究前除记录过去胃肠道病史和做常规检查外,还做以下小肠功能的测定: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