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止血效果及术后脾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入5~6F Cobra导管或RS导管至脾动脉,行脾脏术中数字减影血管照影(DSA),显示破裂区域的出血动脉,然后超选择性插管至该动脉,经导管注入相应大小和数量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动脉。常规于右下腹麦氏点,经皮穿刺置人8F“猪尾巴”多孔引流管,引流腹腔积血。确认无污染、溶血者,行自体血回输。于术后0.5~18个月行Bus、CT及^99mTc检查,监测脾脏形态、密度、血流灌注情况,测定血小板及血中IgM、IgG、C2、C4水平。结果 全组共30例外伤性脾破裂(AAST V级以下),止血效果确切,脾脏全部存活,免疫指标正常。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微创、无严重并发症,符合现代脾脏外科保脾及其功能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止血效果及栓塞后脾组织的再生过程.方法在外伤性脾破裂(Gall和Scheele分级Ⅱ级)的动物实验模型上进行PSE治疗观察.结果PSE止血效果良好(平均止血时间128.34±7.6s),术后16周左右脾组织可通过再生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PSE在有效止血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脾组织,且创伤小,是一种较好的保脾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止血效果及栓塞后脾组织再生过程。方法 对20只外伤性脾破裂实验兔模型成功施行PSE并对其脾组织再生进行观察。对2例Gall和Scheele分类Ⅱ级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PSE并随访。结果 实验提示PSE止血效果好(平均止血时间128.3s),术后16周左右脾组织可通过再生恢复到术前水平;临床观察显示PSE对2例患者均有效止血,操作简单,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PSE能达到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脾组织,是一种较好的保脾方法。  相似文献   

4.
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入路行脾动脉栓塞。结果所有病人出血立即停止,其中4例行2次栓塞。28例均有脾区疼痛,发热22例。脾动脉栓塞5天后血小板、白细胞上升近l倍,7天后恢复至正常范围。28例随访6~36个月,查免疫球蛋白、CT等结果满意,未有再出血及OPSI发生。结论脾动脉栓塞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使患避免手术切脾,并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腺破裂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敏  倪有娣 《浙江医学》2000,22(6):323-324,330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止血效果及栓塞后脾组织的再生过程。方法在外伤性脾破裂的动物实验模型上进行PSE治疗观察。结果PSE止血效果良好,术后16周左右脾组织可通过再生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PSE在有效止血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脾组织,且创伤小,是一种较好的保脾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e Enbolization,PSE)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Ⅲ级以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Seldinge法经脾动脉造影后行明胶海绵颗粒部分性栓塞止血。右下腹麦氏点经皮穿刺放置导管引流腹腔积液。结果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11例脾破裂患者一次性止血栓塞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40min,患者术后24~48h即可进食,引流通畅,技术成功率100%,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经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及腹腔引流术治疗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保留了脾脏,维护了机体的免疫机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脾动脉栓塞术,术前做好心理支持和介入前常规准备,术后做好病情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后13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脾栓塞反应,并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宫钰 《当代医学》2021,27(12):29-31
目的 分析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治疗组(接受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和常规组(脾切除手术),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  相似文献   

9.
金晶  陶亮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8):1336-1338
  目的  评价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以2017年3月—2020年3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术,研究组实施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标,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IgM、IgA和IgG水平,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94.73±10.62)min,(196.49±24.62)mL,(2.25±0.36)d,(2.65±0.39)d,(2.84±0.41)d和(5.29±0.61)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28.52±12.03)min,(339.62±40.81)mL,(3.57±0.49)d,(3.86±0.51)d,(3.91±0.54)d和(7.46±0.82)d,均P < 0.05];术前和术后3个月,2组患者外周血IgM、IgA和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1.67%,χ2=5.551,P=0.018)。  结论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可有效减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创伤,缩短术后康复周期,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正> 脾动脉栓塞术自1973年Maddison首先报道1例门静脉高压伴脾亢病人采用自身凝血块经导管栓塞脾动脉以来得到了较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脾动脉栓塞术(PSE)已部分运用于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有望成为外科脾切除术的替代方法,又称“内科性脾切除术”。脾脏具有参与调节血液、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近年来促吞噬肽(tuftsin)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3例外伤性脾破裂(I级3例,Ⅱ级10例),采用微波固化后缝扎保脾术。结果:无1例发生再出血和腹腔感染,随访9例,时间2个月-3年,未发现并发症。其中5例CT检查,证明脾愈合良好。结论:微波固化后缝扎保脾术是治疗I级、Ⅱ级脾外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脾保留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共计56例,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脾切除手术,研究组进行脾保留手术。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8.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为10.71%、对照组为28.57%。结论脾保留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显著,恢复快,并发症少,在患者伤情允许情况下优先选择脾保留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7例外伤性脾破裂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部分脾动脉止血,右下腹麦氏点经皮穿刺放置导管引流腹腔积液。结果全部37例经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疗效满意,术后1周内,易出现诸如上腹痛、不同程度发热、胸腔积液和穿刺点血肿等并发症,是护理的重要内容。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2~3d、重视生命体征的监护、强调腹部体征的观察、保证右下腹引流管的通畅、防治股动脉穿刺点血肿及做好发热和疼痛的观察是本病护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方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方法,方法:要用7号粗丝线U型交锁缝合修补脾破裂,结果:62例痊愈,2例再次手术切除脾脏,结论:脾破裂保脾手术方法多种,只要有保脾手术适应证。对某一手术方法掌握熟练,均可达满意疗效。文中讨论了保脾的意义,手术时机、方法、围术期治疗与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5月-2007年5月所收治的130例肝脾破裂中非手术治疗的47例从伤情、年龄、病例选择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7例(其中肝破裂18例)平均年龄34岁,年龄〉60岁者4例。根据B超或CT评估肝脾破裂均为Ⅰ、Ⅱ级。无重大合并伤。43例非手术治愈,4例中转手术治愈,无并发症,平均住院16.5d。结论非手术治疗肝睥破裂具有可行性。重视B超或CT检查在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严格选择适应证,合理治疗及早期严密监测是提高非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吕震 《实用全科医学》2005,3(4):321-322
目的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误诊原因、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6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前经病史、体检、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及CT检查而确诊;急诊行脾切除术5例、部分脾切除术6例和脾修补术5例均治愈,无并发症。结论延迟性脾破裂往往在受伤时即有脾损伤而诊断却在48h之后,易致误诊。诊断时需仔细询问病史,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及进行有效的辅助检查,治疗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及临床应用。方法:对超声诊断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分析报告。结果:30例脾破裂经超声诊断28例,其中包膜下血肿3例,脾挫裂伤23例,脾实质内血肿2例,未确诊2例,其中1例为脾蒂断裂,1例为脾门处裂伤。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急腹症,B超在诊断脾破裂过程中,具有无创、准确、价廉,可连续性动态观察的优点,是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脾破裂207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0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7例,手术治疗190例,非手术治疗17例。单纯性脾破裂176例,脾破裂合并其他部位脏器损伤31例。结果:治愈164例,好转36例,死亡7例。其中单纯性脾破裂治愈163例,治愈率92.61%;好转11例,死亡2例,2例均为72岁、84岁高龄且严重高坠复合伤患者。[结论]外伤性脾破裂以手术为主,并且积极选择保脾术,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须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 患者,男,38岁,某晚因偷窃被他人抓住拳击左胸、腹部等处,28 h后因腹部疼痛就诊.T 37,P 76,R 18,BP 80/50 mmHg,面色苍白,腹部膨隆,左侧腹部在5 cm×7 cm范围微红肿,全腹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腹穿抽出不凝血,诊断为外伤性脾破裂,当日行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血性液体,清除积血约2 000 mL,血块约200 mL,脾脏大小12 cm×14 cm×6 cm,脾周围有血块,下极脏面有约3 cm的不规则形破裂口,深约2 cm,有活动出血.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骨髓图片检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20.
吴兵  衡雪芹  邓争鸣 《河北医学》2008,14(9):1039-1041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指征及可行性。方法:对28例创伤性脾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28例成功26例,成功率92.9%。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创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