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膈肿瘤可来自纵膈各种组织。常见为神经原性肿瘤,恶性淋巴瘤与畸胎性肿瘤。其次为胸腺瘤与胸内甲状腺,其他类型较少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螺旋CT(spiral CT,SCT)分析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并判断其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30例。其中非侵袭性胸腺瘤(noninvasive thymoma,NIT)即良性胸腺瘤22例,侵袭性胸腺瘤(invasive thymorrm,IT)即恶性胸腺瘤8例。通过SCT分析胸腺瘤的瘤体形态、密度、强化特点、肿块与纵膈结构关系等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研究胸腺瘤良恶性即有无侵袭性的对应关系。结果:1、SC丁诊断NIT20例,其主要表现为前上纵膈内密度均匀的圆形或类圆形轻度强化的软组织肿块,与纵膈心脏大血管分界清晰。2、SCT诊断IT7例,主要表现为前中上纵膈内分叶状、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强化不一且或伴有囊变坏死区,肿瘤与心脏大血管脂肪环破坏,心包积液、纵膈胸膜浸润以及上腔静脉受压变形等。结论:SCT对胸腺瘤的良恶性(即侵袭性)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术前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判断其预后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良恶性胸腺瘤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且有完整增强CT资料的胸腺瘤患者54例,其中良性25例,恶性29例.通过ROC法评估肿瘤矢状位长径、肿瘤最短径及两者比值,肿瘤平扫最高密度值、最低密度值及密度不均值,肿瘤增强最低密度值、最高密度值及强化密度不均值,肿瘤强化值,肿瘤强化均匀性,肿瘤内钙化,肿瘤内低密度索条影,肿瘤形态,肿瘤外侵,肺内及胸膜转移等CT表现对良恶性胸腺瘤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平扫密度不均值、肿瘤不均匀强化、肿瘤边缘情况、肿瘤分叶状、肿瘤不规则形态、伴肺内或胸膜转移6个CT表现对恶性胸腺瘤诊断有价值,综合有诊断价值CT表现,出现3个或3个以上表现,诊断恶性胸腺瘤敏感性为93.1%(27/29),特异性92%(23/25).结论 部分胸腺瘤CT表现对胸腺瘤良恶性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纵膈内的病变影影像重迭很难用正侧位胸片显示,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一般不做增扫扫描就能分辨纵膈间隙内的血管、淋巴结、气道、胸腺、食管等。对于一些常见的纵膈肿块,如胸内甲状腺、神经源性肿瘤、囊肿和胸腺瘤、CT常能做出定性诊断。对一些少见肿瘤除有特征性CT表现的脂肪瘤,有脂肪和液平面的囊性畸胎瘤,外侧性脊膜膨出症等CT不能做出定性诊断,而且仅依据CT所见电难以区分肿瘤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胸腺瘤占前纵隔肿瘤的90%,多发生在心与大血管交界处或升主动脉前方,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的肿瘤。其中恶性胸腺瘤行CT扫描有助于胸腺瘤的定性诊断。近日,我们对恶性胸腺瘤13例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CT对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T对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郑春雨①李铭山①陈金城②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均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侵袭性胸腺瘤经常侵犯纵隔诸间隙,累及纵隔的不同部位,恶性淋巴瘤经常侵犯、扩大到胸腺,出现类似胸腺瘤的前纵隔肿块[1~3]。因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在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后纵隔原发恶性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纵隔原发恶性淋巴瘤一例徐海东,洪应中许多种类肿瘤可起源于纵隔。Silverman[1]等所研究系列中,常见组织学类型为神经源性肿瘤占21%,胸腺瘤占19%,恶性淋巴瘤占13%,生殖细胞肿瘤占11%。在后纵隔,绝大多数为神经源性肿瘤或支气管囊肿,恶性...  相似文献   

8.
CT对恶性胸腺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胸腺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腺瘤进行回顾性CT分析,所有病例均做平扫,7例加增强扫描。结果:具有诊断价值的CT表现是肿瘤大小、形态;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的接触面及两者所成角度;肿瘤边缘改变及胸膜和心包改变。而肿瘤与心脏大血管间脂肪影的存在与否亦有诊断的价值,但要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结论:CT对恶性胸腺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为临床制定治疗计划,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胸腺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胸腺病变众多,多表现为胸腺增大,可为肿瘤性增大或非肿瘤性增大。良性或恶性胸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前纵隔肿块。胸腺囊肿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后者可伴有恶性改变。真性胸腺增生和胸腺滤泡性增生可使胸腺增大,而与胸腺肿瘤相似。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虽同为上皮细胞恶性病变,但两者有明确的临床和病理上的不同。胸腺类癌是少见的有侵袭性的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常合并多发内分泌肿瘤。胸腺脂肪瘤是良性肿瘤。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可原发或继发于胸腺。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瘤可起源于胸腺,包括成熟的畸胎瘤、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性恶性生殖细胞瘤。重点叙述了正常和病变胸腺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胸腺瘤并评价其侵袭性。资料与方法:对CT诊断为胸腺瘤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个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胸腺瘤为前纵膈内类圆形或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其有否侵袭性主要取决于是否侵犯胸膜,是否累及邻近结构。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胸腺瘤的诊断及对其侵袭性的评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CT对恶性胸腺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恶性胸腺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腺瘤进行回顾性CT分析,4例仅作平扫,19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具有诊断价值的CT表现是肿瘤大小、形态和边缘;肿瘤与心脏大血管之间的脂肪影、接触面及两者所成角度;胸膜和心包改变。结论:CT对恶性胸腺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为临床制定治疗计划,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胸腺病变众多,多表现为胸腺增大,可为肿瘤性增大或非肿瘤性增大.良性或恶性胸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前纵隔肿块.胸腺囊肿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后者可伴有恶性改变.真性胸腺增生和胸腺滤泡性增生可使胸腺增大,而与胸腺肿瘤相似.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虽同为上皮细胞恶性病变,但两者有明确的临床和病理上的不同.胸腺类癌是少见的有侵袭性的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常合并多发内分泌肿瘤.胸腺脂肪瘤是良性肿瘤.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可原发或继发于胸腺.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瘤可起源于胸腺,包括成熟的畸胎瘤、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性恶性生殖细胞瘤.重点叙述了正常和病变胸腺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3.
恶性胸腺瘤胸廓内动脉灌注化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常见的肿瘤之一 ,由于存在局部外侵、播散、复发和远处转移 ,使其在生物学行为上表现为低度恶性[1] 。胸腺瘤的传统治疗方式为外科切除和放疗 ,但对侵及包膜、邻近组织和局部转移的恶性胸腺瘤 ,疗效多不理想[2 ,3 ] 。我院自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用双侧胸廓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巨大恶性胸腺瘤 3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3例恶性胸腺瘤 ,经CT和经皮纵隔活检 ,病理确诊。年龄 2 2~ 4 7岁 ,平均 2 9岁 ,男 2例 ,女 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 ,颜面肿胀等。CT表现为前上纵隔巨大囊实性肿块 ,…  相似文献   

14.
间叶瘤(mesenchymoma)无论良、恶性在纵膈中均较少,其发病率在纵膈肿瘤中不到2%,其种类繁多。我院收治1例,经临床、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胸腺区恶性肿瘤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胸腺区恶性肿瘤的CT表现进行研究。结果8例均表现为胸腺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3例侵袭性胸腺瘤,其中2例伴有胸腔积液,l例伴有肝脏转移。3例淋巴瘤胸腺浸润,均伴有其他部位淋巴结增大,l例伴有胸腔积液,2例伴有胸壁浸润以及椎管内侵犯l例。2例恶性生殖细胞瘤,其中l例恶性畸胎瘤肿块内见斑点状钙化灶,l例卵黄囊瘤伴有胸膜不规则增厚。结论CT检查能准确地显示出胸腺区恶性肿瘤的内部特征及其对邻近脏器的侵犯,因而对儿童胸腺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腺瘤MSCT征象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胸腺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胸腺瘤患者行MSCT平扫,其中21例行增强扫描,所有胸腺瘤标本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MSCT征象与PCNA、MMP-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胸腺瘤CT征象中的病灶直径大于10cm,分叶征,病灶边缘不光滑,纵膈脂肪线消失,胸膜、心包及大血管侵犯,纵隔淋巴结、远处转移及病灶高强化程度与胸腺瘤组织PCNA及MMP-2的高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SCT征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胸腺瘤的病理学特点,有利于术前无创地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胸腺瘤是前纵隔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是胸腺的内皮性肿瘤,大多数的胸腺肿瘤有完整的包膜,但是有部分侵袭性胸腺瘤包膜不完整和可以侵袭周围邻近组织,由于愈后不同,在治疗前鉴别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对手术、放疗、化疗的方案的制定是极为重要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及特征,为鉴别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对前纵膈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的贴胸壁前纵膈肿瘤患者80例,根据术前接受超声造影及未接受造影检查分成2组,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0例超声检查可视的前纵膈肿瘤患者中,术前接受超声造影组39例,未接受造影组41例。造影组经超声引导下活检,最终病理结果淋巴瘤18例,胸腺瘤15例,生殖细胞肿瘤4例,肌源性肉瘤1例,类癌1例。非造影组经超声引导下活检,最终病理结果淋巴瘤15例,胸腺瘤13例,生殖细胞肿瘤7例,不能明确诊断分型6例。造影组活检取材成功率100%(39/39),非造影组活检取材成功率85.4%(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超声引导下前纵膈肿瘤穿刺活检取材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恶性胸腺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的CT及MRI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复习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8例侵袭性胸腺瘤及9例胸腺癌的CT、MRI所见,重点观察肿瘤的大小、密度、边缘改变,对周围纵隔结构的侵犯。结果:18例侵袭性胸腺瘤、9例胸腺癌CT、MRI均表现为前纵隔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前者肿瘤直径大于8cm者15例(83%),病灶内密度及信号不均匀12例。心血管受侵16例,后者肿块直径在8cm以上者7例(77.8%),肿块内密度及信号不均6例,心知管受累8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1例,肺内转移3例,双侧肾上腺及肝脏转移1例。结论:虽然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的影像学表现相似,但胸腺癌更具有侵袭性,胸外转移常见,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腺瘤MSCT征象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胸腺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胸腺瘤患者行MSCT平扫,其中21例行增强扫描,所有胸腺瘤标本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MSCT征象与PCNA、MMP-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胸腺瘤CT征象中的病灶直径大于10 cm,分叶征,病灶边缘不光滑,纵膈脂肪线消失,胸膜、心包及大血管侵犯,纵隔淋巴结、远处转移及病灶高强化程度与胸腺瘤组织PCNA及MMP-2的高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SCT征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胸腺瘤的病理学特点,有利于术前无创地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