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见其左足第1跖背动脉起自第1足心动脉。第2跖背动脉缺如。现报道如下。足底外侧动脉于第2跖骨间隙近侧端距第2跖骨头41.92 mm处发出第2足心动脉,起始管径为2.46 mm,沿第2跖骨体外侧缘,第2骨间足底肌深面行26.08 mm至第2跖骨间隙远侧端,在距第2,3跖骨头距离分别为20.52 mm,20.78 mm处分为内侧支、中间支、外侧支,沿途发出肌支营养(?)收肌及骨间肌。内侧支即第2趾足底总动脉,起始管径为1.88 mm,沿第2跖骨头跖面向远侧端行50.92 mm后,于第2趾蹼和第2、3趾足跖面之  相似文献   

2.
足踝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足踝部有限元模型,研究胫后肌腱功能不全(DPTT)、躅外翻与第一跖列不稳的静态生物力学变化。以螺旋CT扫描正常足部图像为资源,Matlab、Surfacer、ANSYS软件为工具,建立足部有限元模型,模拟静态直立时加载,分别分析跟骨应力应变、胫后肌腱功能不全与第一跖列失稳时的内侧纵弓关节应力应变、骨骼空间位置的的变化。静态直立负重时,跟骨与第一跖骨跖侧应力最大,其中跟骨内侧最大;胫后肌腱功能不全时,可以导致第一跖列的稳定性丧失,进而发生内侧纵弓各个关节之间应力分布、大小发生变化,第一跖骨内收、跖屈,躅趾相对于第一跖骨外展趋势增大。足踝有限元模型是分析足踝生物力学的有力工具;跟痛症的发生与应力反复作用有关;DPPT可以导致第一跖列失稳,进而引起第一跖骨内收、趾外展,与反复应力作用下的躅外翻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坐姿及站姿下跑者足部形态与足趾屈曲力量和跖趾关节屈肌力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6名男性跑者,采用数显游标卡尺、跖趾关节屈肌力量测试仪、屈曲力量计测量足长、截脚长、足宽、足舟骨高度、50%足长处足背高度、跖趾关节屈肌力量、第1和其余四趾屈曲力量.使用偏相关分析足部形态与足部肌力的相关性.结果 校正年龄与身体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位移与发生转移性跖痛症之间的关系,结合有限元进行量化分析,为手术治疗转移性跖痛症提供精准数字化依据。方法 首先基于拇外翻患者术前足部相关数据的测量建立真实的拇外翻几何模型,参考文献对志愿者各方面生物力学系数赋值,根据模拟中西医结合手法整复微创治疗拇外翻技术,对其第一跖骨进行旋转、移动及截骨,最终得到微创治疗拇外翻合并跖痛症术后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位移,利用有限元计算获取拇外翻患者手术前后的第1跖骨下与第2跖骨头下最大压力数值,分析截骨远端位移方向和位移量与发生转移性跖痛症的量化关系。结果 平衡站立时,当第1跖骨截骨远端向外侧水平位移为2 mm时,随着垂直位移的增加,第1跖骨头下压力与第2跖骨头下压力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r值为0.954;垂直位移在2 mm时,随着水平位移的增加,第1跖骨头下压力与第2跖骨头下压力变化相关性最大,r值为-0.764。结论 微创治疗拇外翻在截骨的基础上通过正骨手法将第1跖骨截骨远端向外侧位移2~4 mm时、跖侧位移2 mm时,能够有效减轻或治愈拇外翻及并发的跖痛症,避免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痛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 男,40岁.因反复右足背肿痛2个月入院.2个月前走路时不慎扭伤右足,致右足背肿胀、疼痛,以右第二跖骨处为甚.就诊于当地医院,予以外用药膏(具体不详)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右足背仍肿胀疼痛.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查体:右足背近跖趾关节处肿胀明显,面积约4cm×3cm,皮肤红肿,无破溃流脓;右足第二跖骨头压痛明显,未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右足末梢血运好.右足第二跖趾关节屈伸活动障碍,余各趾趾间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右足各趾感觉正常,未见明显短缩.入院后给予右足MRI检查示:右足第二跖骨头信号异常,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足背动脉和跖背动脉走行变异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足背动脉走行变异和跖背动脉解剖变异有文献报道 ,我们在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手术中 ,遇到一例足背动脉和跖背动脉走行变异的特殊病例 ,报道如下。病人男性 ,16岁。因右手示、中指外伤性缺如入院。 2 0 0 3年 3月 16日行游离双足第二足趾移植再造右手示、中指手术。切取右足第二足趾时见足背动脉走行于足背的正常位置 ,第一跖背动脉近端走行于骨间肌的深层 ,向远端走行逐渐浅出 ,在跖骨头横韧带的浅层分出趾和第二足趾的趾背动脉。切取解剖左足第二足趾时 ,首先在跖骨间隙和趾蹼处解剖显露跖背动脉 ,发现第一跖背动脉缺如 ,在跖骨头…  相似文献   

7.
背景:拇外翻畸形矫正方式多样,采用迷你双螺纹空心钉材料结合截骨矫形的方式损伤小,能够满足拇外翻矫形的目的,是临床上新型的微创生物型内固定材料。 目的:回顾性分析迷你双螺纹空心钉材料应用于截骨矫形拇外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拇外翻畸形患者30例,其中双侧矫形患者8例,单侧矫形患者22例。根据自愿均采用第一跖骨截骨矫形迷你双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前后拍摄X射线片测量外翻角、跖间角、籽骨位置,进行AOFAS评分,并计算第一跖骨短缩长度。 结果与结论:采用迷你双螺纹空心钉结合截骨矫形治疗后,拇外翻畸形患者的外翻角、跖间角、AOFAS评分及籽骨位置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第一跖骨短缩在矫形可控范围内避免畸形复发及跖骨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国人足部第1跖背动脉的解剖类型及所测得的解剖学数据,为临床显微外科进行修复手和足部合并骨和肌腱外露的皮肤软组织损伤以及手拇指再造时,以取用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16具成人尸体双侧足部标本32例,对其第1跖背动脉用游标卡尺进行解剖测量,并对第1跖背动脉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32例足部标本的测量,第1跖背动脉可分为5种类型。Ⅰ型(肌上型):第1跖背动脉走行于第1骨间背侧肌浅面,共13例(40.6%);Ⅱ型(肌内型):第1跖背动脉穿行于第1骨间背侧肌内部,共11例(34.4%);Ⅲ型(肌下型):第1跖背动脉走行于第1骨间背侧肌深面,共6例(18.8%);Ⅳ型(细小型):第1跖背动脉极其细小,共1例(3.1%);Ⅴ型(缺如型):第1跖背动脉缺如,共1例(3.1%)。第1跖背动脉发出的前、后穿支与跖骨和跖趾关节的距离:后穿支起点至第1跖骨底中点距离为(2.4±0.3)mm;后穿支起点至第1跖骨头中点距离为(10.1±1.0)mm;前穿支起点至跖趾关节中点距离为(7.6±2.7)mm。结论第1跖背动脉对手和足部创伤及拇指再造等皮瓣移植有重要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皮微创跖骨远端截骨治疗拇外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外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后天性畸形,以女性多见,有家族性,时常合并扁平足。它是由拇跖外翻和跖骨内翻构成的三角形畸形,第一跖骨头肥大,内侧多形成滑囊,压痛明显,足前部增宽,足横弓塌陷,行走困难。传统的拇外翻手术方法有130余种,多数医生根据患者拇外翻角,跖骨间角,第一跖骨长度,内收程度等决定手术方式。我院白2006年1月~2007年4月采用经皮微创跖骨远端截骨方法治疗跖外翻16例27足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背景: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是治疗踇外翻的常用术式,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的效果尚存争议。 目的:评价可吸收钉在踇外翻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8例中度踇外翻患者行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V形截骨后采用1枚2.7 mm可吸收螺钉固定,穿前足免负重鞋6~8周。 结果与结论:纳入的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46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踇外翻角改善为15°~21°,平均(17.63±2.07)°;第1,2跖骨间角为7°~9°,平均(8.00±0.76)°;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由术前的(70.13±7.10)分提高到术后的(92.75±7.30)分(P < 0.05)。说明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后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轻中度踇外翻疗效可靠,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踇外翻;chevron截骨;踇趾;跖趾;趾间关节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2.024  相似文献   

11.
背景:关于拇外翻畸形二维层面的第一跖骨骨性结构位移改变参数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而三维层面畸形指标量化分析可能对术后疗效有一定影响。目的:探讨拇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后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量化改变,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拇外翻畸形患者100例(足),均行截骨矫形术。于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趾关节评分评估患者足部功能;术前、术后6个月拍摄负重位足部正侧位X射线片及模拟负重位CT片,量化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疗效患者手术前后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包括第1-2跖骨间角、拇外翻角、远端关节面固角、胫侧籽骨位置及第一跖骨旋转α角,分析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手术前后差值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与结论:(1)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矫形学会评分为75-98分,平均(88.25±4.14)分,其中优56例,良28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为84%(84/100);(2)相较于术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拇外翻畸形患者术后6个月第1-2跖骨间角、拇外翻角、远端关节面固角、胫侧籽骨位置及第一跖骨旋转α角均明显改善(P <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9月~2016年9月,对20例(25足)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的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采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应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及VAS疼痛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对比术前和终末随访的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跟骨外侧柱延长植骨愈合。术后20例(25足)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中足功能AOFAS评分、VAS疼痛评分、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可有效纠正畸形,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髂结节处髂骨瓣移植修复跖趾关节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应用髂结节处髂骨瓣修复第1跖趾关节和第2、3跖趾关节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测量了 44例成人干燥髂骨的髂骨结节内收角,髂骨结节前方2 cm和后方 1.5 cm处髂骨板的厚度。 44例成人干燥足骨第 1、2、3跖骨和 1、2、3趾的近节趾骨长度,测量距跖趾关节2 cm,上述跖骨的宽度和厚度;距跖趾关节1.5 cm上述趾骨的宽度和厚度。结果:髂结节的内收角平均为 19.6°,97.7%的髂结节内收角在15°~25°,髂结节前方2cm和后方1.5cm的厚度平均为1.5cm和1.1cm,分别与第1跖骨厚度1.4cm以及第1趾的近节趾骨厚度 1.1cm相近似。结论:髂结节处髂骨瓣移植修复第 1跖趾关节缺损,或修复第2、3跖趾关节的同时缺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Congenitalabsenceofthelateralmetatarso phalangealsesamoidboneofthehumanhallux :acasereportJ .M .LeMinor人趾外侧跖趾籽骨先天性缺如 1例报道报道了 1例 47岁妇女趾外侧跖趾籽骨先天性缺如 ,其右侧趾外侧籽骨缺如 ,左趾外侧籽骨极度退化 ,正常的籽骨间嵴和两侧跖骨头上的籽骨沟均缺失。物理检查正常 ,而且并未因此变异引起功能障碍。文献中仅发现过 2例这样的病例 ,必须将其区别于因感染而引起的完全吸收或因外科切除而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Chevron手术治疗外翻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20例轻度、中度外翻患者,年龄48~72岁,行三维螺旋CT下0.625 mm薄层扫描,在M3D软件中三维图像处理系统上进行建模、模拟截骨,测量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在不同截骨角度值下比较各测量值间的差异。结果数字化重建外翻模型、模拟截骨后按术前规划进行手术,与矫形后影像学表现进行比对,两者相符程度很高。AOFAS评分明显升高,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三维重建外翻患者足部负重位模型可以清楚显示第1跖列在三维空间上的位置改变,为Chevron截骨面设计,矫形后第1跖骨头的三维数据测量等提供量化依据。个性化制订外翻矫形手术方案,使足部形态及负重功能更好,术后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足底腱膜的形态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相关的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50只10%甲醛固定的足,观察足底腱膜浅层的形态结构;测量足底腱膜中间部(跖腱膜)止于跖骨头处内、外侧纤维束的厚度与长度;跖腱膜中间部的厚度。结果足底腱膜浅层的纤维结构主要参与前外侧部足底脂肪垫的构成,并形成与足底皮纹相似的螺旋纤维板状结构,足跟部足底腱膜浅层的纤维结构较为稀疏。中间部的厚度为(2.168±0.1139)mm;跖腱膜于第1跖骨头处内、外侧纤维束的厚度分别为(1.33±0.08)mm、(1.46±0.07)mm,明显大于止于2~5跖骨头处的内、外侧纤维厚度,P0.05;第5跖骨头处的内、外侧纤维厚度分别为(0.29±0.02)mm、(0.37±0.04)mm,明显小于1~4跖骨头处的内、外侧纤维厚度,P0.05。结论足底腱膜浅层主要参与足前外侧脂肪垫的构成,足底腱膜深层对维持足部纵弓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足部受力时有效地避免足前部趾足底总神经、趾足底总血管受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Chevron手术治疗母外翻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20例轻度、中度母外翻患者,年龄48~72岁,行三维螺旋CT下0.625 mm薄层扫描,在M3D软件中三维图像处理系统上进行建模、模拟截骨,测量母 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在不同截骨角度值下比较各测量值间的差异。 结果 数字化重建母 外翻模型、模拟截骨后按术前规划进行手术,与矫形后影像学表现进行比对,两者相符程度很高。AOFAS评分明显升高,患者满意度较高。 结论 三维重建母 外翻患者足部负重位模型可以清楚显示第1跖列在三维空间上的位置改变,为Chevron 截骨面设计,矫形后第1跖骨头的三维数据测量等提供量化依据。个性化制订母 外翻矫形手术方案,使足部形态及负重功能更好,术后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标本修整中发现一右侧足,胫骨后肌腱经内踝后面的沟内,单独穿过骨性纤维管至足底内侧缘。胫骨后肌腱中占三分之一略强的纤维与腓骨长肌腱在距其止点1cm处会合(见照片)。会合后共同至腓骨长肌腱的止点。其余胫骨后肌腱的腱纤维止点同正常人体。即一部分腱纤维止于舟骨粗隆,一部分腱纤维止于第一、二、三楔骨。腓骨长肌腱在足底经过骰骨跖侧面的腓骨长肌腱沟(该沟被跖长韧带所遮被),在跖长韧带的内侧缘,腓骨长肌腱与胫骨后肌部分腱纤维会合。会合后即开始有止点纤维附着于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基底部的跖侧面的外侧。1.第1跖骨粗隆2…  相似文献   

19.
在55只灌注红色乳胶足标本和13只塑料血管铸型足标本上,研究了(?)趾胫侧皮肤的血供来源。分析了施行(?)甲皮瓣术,破坏了大部分来自(?)趾跖侧和背侧的血供来源后,残留的(?)趾胫侧皮肤,主要靠第一跖骨头内侧血管网供养。本文依据解剖学基础,提出改变手术切口,扩大第一跖骨头内侧血管网血供来源的建议,可以减少该部的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治疗的类风湿前足畸形21例(36足)的患者资料,均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进行治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8~75)岁,平均(63.6±6.0)岁。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0FAS)拇指-跖趾关节评分及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分别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足负重位的拇外翻角(HVA)和第一、二跖骨间角(IMA)。结果 21例(36足)平均随访(39.2±5.1)个月,无不愈合,切口感染,足趾坏死等并发症。A0FAS评分、VAS评分、HVA及IMA度数,术前分别为(81.6±9.1)分、(8.4+1.1)分、37.2°±7.5°、16.9°±2.7°,末次随访时为(84.25±2.87)分、(1.9±0.9)分、14.4°±2.0°、11.1°±1.7°。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0FAS评分,优7足,良23足,可6足,优良率为83.3%(30/36)。结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效果肯定,能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