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宜练  陈军  林喜燕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843-184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套。【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4年8月68倒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S):优良26例,占38.3%;中残12例,占17.6%;重残11例.占16.2%;植物状态3例,占4.4%;死亡16例。占23.5%。【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监测.加强呼吸道的护理,早期营齐支持治疗,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氧液早期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伤后6h内新入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高氧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分析比较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颅内压(ICP)、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等生理及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输注高氧液后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7d后IC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周后GCS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高氧液治疗能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降低颅内压.促进患者神志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陈静  黄之杰  张毅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62-2063,2066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治疗液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老年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分别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5d,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0%及61.11%(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纽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治疗液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开放性复杂浮膝损伤32例的治疗,以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一期急诊处理:抢救生命,准确全面评估伤情,彻底清创,保持开放,有限固定。二期处理:遵循微创原则,根据骨折特点灵活选用内固定器材,稳定固定,皮瓣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根据Karlstr6m和Olerud标准,本组获得随访的30例中评为优者10例(33.33%),良14例(46.67%),一般4例(13.33%),差2例(6.67%);优良率80%。【结论】分期治疗复杂开放性浮膝是一种更合理、更稳妥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及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的抗炎作用。【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65例和高压氧组65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d7、治疗后d1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后hsCRP和IL-6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②两组治疗后d7和d14比较,hsCRP,IL-6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脑梗死急性期继发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谢博遥  李玉祥  潘盛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959-1960
【目的】探讨严重外伤性肝破裂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和提高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五年来62例严重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4.8%)发生术后再出血,手术治愈48例(77.4%),死亡14例(22.6%)。【结论】手术是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治疗手段,正确判断肝脏损伤程度和选择适当手术方法是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伤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按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分为三组:重型组(3~8分)21例,中型组(9~12分)30例,轻型组(13~15分)35例。分别测定入院后三组的血糖值,并将三组的血糖值与GCS、GOS进行统计学分析。如血糖≥11.1mmol/L,采用胰岛素治疗进行干预。【结果】重型组较轻型或中型组血糖水平和病死率均显著提高。【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监测既可作为判断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又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根据。入院后血糖≥11.1mmol/L可作为治疗干预的阈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1例急性脑梗死应用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入院及发病24 h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将评分的差值作为患者结局变量,分为预后良好组(NIHSS差值≥4分或≥50%)及预后不良组(NIHSS差值<4分或<50%)。选取溶栓前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筛选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溶栓治疗后预后良好组42例(51.9%),预后不良组39例(48.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溶栓疗效的因素为溶栓时间窗、血糖、NIHSS评分。【结论】静脉溶栓的近期疗效有明确的时间依赖性。血糖、NIH‐SS评分为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其中18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组),另18例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治疗组患者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死亡率(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8.9%),中残/良好率(50%)显著高于对照组(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结论: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机制障碍、血管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后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3DCRT的23例NSCLC患者,分别经病理证实,先用前胸、后背相对野常规放疗4000cGy/20次,再行螺旋CT扫描,数字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TPS),采用4~6个共面或非共面适形野照射。【结果】完全缓解(CR)4例(17.3%),部分缓解(PR)14例(60.8%),总有效率(CR+PR):78.2%。1年局控率65.2%(15/23),1年总生存率73.9%(17/23)。急性放射性肺炎2级2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2级1例。【结论】后程3DCRT治疗NSCLC近期疗效好,放射损伤轻,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不同时期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应用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因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患者(97例),按照开始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A组.手术后时间≤14d,51例)和晚期治疗组(B组,手术后时间〉14d,46例),其余治疗措施相同,出院时评定预后并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A组与B组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越早越好.其是预后较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付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552-155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治疗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3例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情况,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伤后3个月内进行手术,术后并发颅内感染3例(4.7%),分流管阻塞3例(4.7%);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56例(88.9%);恢复良好33例(52.4%),中度残疾20例(31.7%),重度残疾8例(12.7%),植物生存2例(3.2%),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并发症少,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以提高其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2008年收治的24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4例患者中治愈14例,死亡10例,治愈率58.3%。【结论】早期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早期行肺保护性通气,充分应用支气管镜,积极气道灌洗、湿化及促排痰措施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6例青年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样化,最常见为动脉硬化所引起,106例患者中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49例,46.23%),高血脂(26例,24.52%),高血糖(19例,17.93%),但日常生活习惯如吸烟(42例,39.62%),饮酒(36例,33.96%)等也是常见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并有效地戒烟限酒,是降低青年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胡丹  蒋尊柏  唐坚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2):1420-142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CI)的早期处理方法和救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5年来收治的SCCI患者76例。【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37例(48.7%),中残11例(14.5%),重残12例(15.8%).死亡16例(21%)。【结论】SCCI后低血压、缺氧是脑缺血缺氧性二次脑损害的重要因素,早期处理脑缺血缺氧性损害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血气分析.维持有效的脑血流灌注和脑供氧,改善脑微循环,是防治继发性二次脑损伤的关键,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浆内皮素(ET)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对病情判定及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重度颅脑损伤患者55例为观察组,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浆ET水平及TC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5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01)。TCD急性期检测值MCA—PI在观察组中高于对照组(P〈0.01),而MCA—Vm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浆ET水平测定及TCD检测对于伤情判定指导治疗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年非瓣膜病房颤并脑梗死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非瓣膜病房颤(NVAF)并脑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54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NVAF组42例和非房颤组3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意识障碍、大面积脑梗死、脑梗死后出血、中线移位、反应性高血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重型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及1个月内病死率。【结果】NVAF组意识障碍、大面积脑梗死、脑梗死后出血、中线移位、反应性高血糖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神经功能受损严重,1个月内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房颤组(P〈0.05)。【结论】老年NVAF易致大面积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高,是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因素。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是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10例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0例颅脑损伤后尿崩症,伤后6~23d发病,24h尿量4500~12000ml,尿比重1.003-1.010。采用双氢克尿噻、卡马西平等口服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长效尿崩停肌肉注射或口服弥凝治疗,疗效显著,除1例失随访外均治愈。【结论】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表现典型,综合治疗疗效佳,预后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方法】选取深圳市1994~2003年急性创伤病例资料数据库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经CT检查确诊,GCS评分3~8分、同时有COS评分的患者纳入研究。总结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车祸致伤320例(63.49%),神经外科手术232例(46.03%),其中血肿清除加标准去骨瓣减压术144例。GCS3~5分患者病死率77.25%(146/189),GCS6~8分患者病死率22.54%(71/315),总病死率43.06%(217/504)。217例死亡患者中24h内死亡86例(39.63%),24h至7d死亡102例(47.01%),7d以后死亡29例(13.36%)。【结论】原发伤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患者是否生存的主要因素,在强化现场急救,规范住院治疗的基础上,缩短受伤至住院时间,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