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一个多世纪来,人们先后试用了手术吻合、手术减压、神经移植、大网膜移植、药物治疗、局部冷冻、物理康复、以及应用酶制剂来抑制和消除结缔组织瘢痕等多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虽然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SCI的病理改变.但其后果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病人截瘫。那  相似文献   

2.
截瘫是由于各种原因 (外伤、炎症、肿瘤、手术等 )造成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肢体运动障碍 ,皮肤感觉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的病症 ,随着社会发展 ,各种创伤发生率增高而日益增多。据统计全国每年约有 1 0万例以上因有脊髓损伤而致瘫痪的病人 ,且绝大多数为中青年人 ,目前尚无良好疗效 ;更由于长期卧床不起而产生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褥疮感染等多种并发症 ,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本人近年来通过实践摸索 ,对截瘫的针灸治疗取穴作了适当地调整 ,重取华佗夹脊穴为主 ,取得满意的疗效 ;并与常规“痿证独取阳明”之四肢取穴作了对比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5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SCI)是指由于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脊髓是感觉、运动、植物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因此损伤的主要症状是由于传导通路的中断而引起的麻痹。[1]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 ,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在美国 ,每年因创伤而发生的急性脊髓损伤约 80 0 0~ 10 0 0 0例 ,最常见的原因是车祸、坠落伤和火器伤。[2 ] 由于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障碍问题 ,人们对脊髓损伤一直抱悲观态度。近年来 ,随着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药物研究、外科治…  相似文献   

4.
急性脊髓损伤现代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脊髓损伤引起截瘫,致残率高,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巨大。但由于脊髓损伤的特殊性,其治疗一直缓慢,由于现代实验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充分研究脊髓损伤的病理、生化基础上,利用各种方法对严重脊髓损伤进行康复治疗;脊柱减压功能重建;大网膜移植;神经组织移植;基因治疗;损伤因子治疗;物理疗法。还有药物治疗;皮质激素;神经节苷脂;阿片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其中以神经移植、基因治疗代表未来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截瘫病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外伤性截瘫是脊髓损伤所致的较为严重的一种残疾,治疗时间长,费用大,恢复慢,常给病人及家庭成员带来心理上及生活上的负担。我院由于地处贫困地区,大部分外伤性截瘫病人经手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及系统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常选择家庭康复治疗,因此,为了提高外伤性截瘫病人的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因家庭护理不当导致脊髓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家庭康复护理的指导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模型制备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雷  裴福兴 《华西医学》2005,20(3):594-595
随着工农业、交通及建筑事业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脊髓损伤治疗困难,终身残疾率高,不仅患者本人要随受功能废损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对脊髓损伤研究的进展相对缓慢,预后难以预料,主要是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很不全面。因而建立一个适宜的脊髓损伤模型,是进行脊髓损伤基础研究的前提。近年来,各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使得对脊髓损伤复杂的病理机制及损伤后的治疗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现就脊髓损伤模型制备及评价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脊髓损伤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中枢神经性疾病,是各种致病因素(外伤、炎症、肿瘤等)所造成的脊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脊髓损伤后会造成脊髓水肿,由于受到椎管限制,对于神经的压迫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造成神经细胞缺血、坏死,最终引起神经不可逆损伤,导致患者发生截瘫[1]。国外科学家对脊髓伤后手术时机的选择做了临床研究,发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的修复治疗策略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李民  李强  伍亚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9):3990-3991
脊髓损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疾病。脊髓损伤患给社会及家庭带来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也是极其严重的。因此,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成为了目前世界各国科研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目前研究的成果认为:脊髓损伤后限制神经轴突生长或再生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是神经营养因子和支持引导神经生长的基质成分缺乏;二是脊髓断端产生的囊腔和瘢痕组织以及一些抑制性生长因子等抑制轴突生长。近年来,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特别是在脊髓移植治疗、神经营养因子的应用、阻断抑制性因子的作用、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的实验结果令人鼓舞,为截瘫患燃起了希望。  相似文献   

9.
曹文  刘光艳  马殿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31-31,41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所致截瘫患者的认知训练在康复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脊柱损伤经手术治疗术中脊髓完全横断合并截瘫的患者,早期预防泌尿系感染及压疮,早期对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治疗,同时进行家庭及社会康复。结果通过对脊髓横断、完全截瘫患者的认知训练和心理干预,经过随访观察患者能够正视自身现状,并接受生活技能培训,能够尽可能完成生活活动,并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解决自身的生存、生活问题,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结论脊柱损伤并发截瘫的病例尽快手术探查以了解脊髓损伤情况及其转归。固定手术是截瘫术后康复的良好基础。充分发挥亲属在预防各种并发症中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截瘫患者的心理康复宜早期开展,从而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实验性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随着社会的进步,继发于高能量损伤的疾病日渐增多,伴随着脊柱骨折产生的SCI有逐年上升的趋势。SCI给家庭、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传统观念认为哺乳动物的脑和脊髓损伤后不能再生,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预后希望渺茫。但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证实,中枢神经损伤后具有再生能力,随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再生能力有限主要是因为局部微环境不适宜。针对于此,人们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本文就SCI实验治疗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引起截瘫,致残率高,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巨大。但由于脊髓损伤的特殊性,其治疗一直缓慢。由于现代实验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充分研究脊髓损伤的病理、生化基础上,利用各种方法对严重脊髓损伤进行康复治疗:脊柱减压功能重建;大网膜移植;神经组织移植;基因治疗;损伤因子治疗;物理疗法。还有药物治疗:皮质激素;神经节苷脂;阿片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其中以神经移植、基因治疗代表未来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损伤,伤者往往丧失劳动能力,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我们对151例外伤性SCI后截瘫患者进行了病因学分析,旨在呼吁社会重视造成截瘫的病因及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截瘫是由于脊髓损伤所造成的一种严重的致残疾病,多为意外事故的伤害,如交通事故、建筑事故等,也有脊髓疾患及其它原因.截瘫患者给国家、社会、家庭、个人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患者本身严重的身心伤害,都是难以估量的.我院近6年来共收治意外事故伤害所致的截瘫患者共20余人,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了解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恰当地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截瘫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的修复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脊髓损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疾病。脊髓损伤患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也是极其严重的。因此,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成为了目前世界各国科研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目前研究的成果认为:脊髓损伤后限制神经轴突生长或再生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是神经营养因子和支持引导神经生长的基质成分缺乏;二是脊髓断端产生的囊腔和瘢痕组织以及一些抑制性生长因子等抑制轴突生长。近年来,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特别是在脊髓移植治疗、神经营养因子的应用、阻断抑制性因子的作用、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的实验结果令人鼓舞,为截瘫患者燃起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是致残率、死亡率很高的严重创伤,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沉重负担。脊髓继发损伤是脊髓原发损伤之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脊髓再损伤,所产生的脊髓损害可能大大超过了原发损伤。关于脊髓损伤治疗方面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多是针对抑制继发损伤方面机制的。目前临床上仅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脊髓急性损伤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其应用的时间窗及并发症问题.甲泼尼龙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有学者对此渐渐产生怀疑。因此,找到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一直是脊髓损伤药物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尤其在脊髓损伤远期治疗方面更需要有效的药物及方法。随着近几年来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研究,发现其在中枢以及周围神经系统中均有广泛表达,并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拟对EPO在脊髓损伤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截瘫是由于脊柱受外力而导致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感觉运动消失、大小便障碍的一种病症,多由交通事故和建筑事故引起。由于事发突然,损伤严重,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对患者的心理也是一个严重打击。在临床中大部分外伤性截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患者独特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使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以良  相似文献   

17.
地震后脊髓损伤患者的救治与康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也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地震由于房屋倒塌和重物坠落常造成大量的脊柱骨折患者,引起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导致终生残疾。而这些都与震后对脊柱骨折伤员的急救、临床治疗及全面康复密切相关。如何减轻震后大量脊髓损伤伤员的残疾,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这是一个医学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洁  侯丽丽  兰秀娟  晏香 《全科护理》2014,12(6):533-534
正压疮是因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也称为压疮、压力性溃疡[1]。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降低了病人的生存质量[2]。脊柱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的病人由于体位制动,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极易发生压疮,影响治疗和预后。本科2007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脊柱脊髓损伤合并截瘫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脊髓急性损伤对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变化的影响。方法:76例脊髓急性损伤患者,根据Franked分类,分为完全截瘫组,不完全截瘫组,单纯脊柱骨折组,以健康体检人员作正常对照组,分别测4组入院24 h内血浆NOS,NO的值;完全截瘫组再分别测入院后5~7 d、入院后19~21 d NOS,NO的值。结果:脊髓急性损伤后24 h内完全截瘫者和不完全截瘫者的NOS,NO值均显著降低(P<0.01);在急性损伤后5~7 d(术前)、19~21 d(出院前)完全截瘫者NOS,NO的值显著升高(P<0.001)。结论:脊髓急性损伤后患者血浆NOS和NO出现明显的时相改变,提示NOS和NO始终参与了截瘫后脊髓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20.
1 主要症状 脊髓损伤由于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体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迟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胸腰段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痪,因肋间肌瘫,胸式呼吸丧失,只依赖腹式呼吸,肺活量减小,呼吸运动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