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利用"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体系的原理,探讨其对住院肺结核患者佩戴口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确诊的126例住院肺结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在临床护理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宣教方式,而观察组则利用"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原理和方法实行关键环节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佩戴口罩依从性及正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佩戴口罩依从性及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原理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管控与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及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佩戴外科口罩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其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选取某结核病专科医院10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肺结核患者佩戴外科口罩的依从性得分为(11.52±3.77)分;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监管机制、个体生理心理因素是肺结核患者佩戴外科口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住院肺结核患者佩戴外科口罩的依从性属中等水平,提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和佩戴口罩的监管工作,提高肺结核患者佩戴外科口罩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李琳 《当代护士》2014,(1):146-147
目的 对临床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不规范使用口罩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医院感染防控研究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法,运用自制结构性观察表对护士不规范使用口罩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数据经统计学分析,3组不同学历的护士在口罩的使用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医院感染防护的培训,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结核病患者配戴口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利用自行编制问卷调查200名结核病患者配戴口罩依从性。结果首次入院一周内的患者只有25.00%配戴口罩,影响结核病患者配戴口罩依从性的主要是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缺乏、舒适度的改变、经济情况不能承受、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等因素。结论经过责任护士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反复提醒可提高结核病患者配戴口罩依从性,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减少结核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晨间护理前后护士口罩带菌数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晨闻护理前后护士口罩带菌数有无区别、污口罩对周围环境空气及近距离无菌操作有无影响。方法 在内外科5个病区随机抽取20只口罩进行晨间护理前后的菌落数调查实验:1)取晨间护理前(清洁干燥的口罩)、后的口罩外面进行直接涂擦采样;2)用自然沉降法进行治疗室空气和戴着脏口罩约30cm下方处空气进行采样对照。结果 1)用直接涂擦法对口罩的外面进行采样,口罩平均染菌量明显增加,大大超过卫生部规定的普通病房物体表面带菌标准;2)护士戴着晨间护理后污染的口罩正常呼吸后,对周围空气质量无明显影响(平均菌落数仍在卫生部规定的普通病房Ⅲ类空气微生物采样标准内。但在口罩下方约30cm处的空气采样结果显示,口罩上的细菌掉落阳性率很高,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其平均菌落数已超过标准。结论 为了避免污染口罩影响无菌操作质量,杜绝医源性感染,我们认为护士口罩以每天清洗为宜,且在晨间护理后再换一只干净口罩做治疗工作,以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和加强护士自身防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门诊患者口罩佩戴的不合格率。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对门诊就诊患者口罩佩戴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并拟定对策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门诊患者口罩佩戴不合格率由7.03%下降至3.01%,目标达成率106.6%,进步率57.18%。护理人员防护及宣教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诊患者口罩佩戴的不合格率有显著成效。品管圈作为科学管理工具,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晨间护理前后护士口罩带菌数有无区别、污口罩对周围环境空气及近距离无菌操作有无影响.方法在内外科5个病区随机抽取20只口罩进行晨间护理前后的菌落数调查实验:1)取晨间护理前(清洁干燥的口罩)、后的口罩外面进行直接涂擦采样;2)用自然沉降法进行治疗室空气和戴着脏口罩约30 cm下方处空气进行采样对照.结果 1)用直接涂擦法对口罩的外面进行采样,口罩平均染菌量明显增加,大大超过卫生部规定的普通病房物体表面带菌标准;2)护士戴着晨间护理后污染的口罩正常呼吸后,对周围空气质量无明显影响(平均菌落数仍在卫生部规定的普通病房Ⅲ类空气微生物采样标准内.但在口罩下方约30 cm处的空气采样结果显示,口罩上的细菌掉落阳性率很高,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其平均菌落数已超过标准.结论为了避免污染口罩影响无菌操作质量,杜绝医源性感染,我们认为护士口罩以每天清洗为宜,且在晨间护理后再换一只干净口罩做治疗工作,以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和加强护士自身防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安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口罩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西安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防护口罩应用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三级医疗机构防护口罩知识知晓率高于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知晓率高于私立医疗机构.护士的口罩分类知识知晓率最高(82.47%),行政后勤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提出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09-2011年57 795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09-2011年期间共发生医院感染1 143例、1 189例次,感染率为1.98%、例次感染率2.06%。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感染居首,其次是胃肠道和手术切囗及泌尿道感染。感染病人标本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7.19%,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分别占34.56%、18.25%。结论该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较低,但呼吸道感染是控制重点,主要措施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期,监测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情况,提高医护人员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和正确率,预防医护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方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2月对急诊、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儿科病房、内科病房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的口罩佩戴率、佩戴正确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呼吸道感染率逐渐下降.结论: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意识情况较好,自我防范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控制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本院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36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率、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及其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36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4.11%,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为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感染病例检出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G-菌)为首,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G+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合并原发病、高龄、住院时间较长、使用多种抗生素及实施侵入性治疗操作有关(均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患者发生感染与患者合并原发疾病、高龄、住院时间较长、使用多种抗生素及实施侵入性治疗操作有关。提示我们应针对患者感染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便降低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其他病原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早期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357例肺结核抗酸杆菌阳性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潜在的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合并其他病原菌肺部感染191例,临床表现常有中高程度发热、咯脓痰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以白念珠菌为主的定植菌检出率高,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见的病原菌;咯血、重症肺结核、合并慢性肺疾病、血清白蛋白<40 g/L、BMI<18.5 kg/m^2、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是肺结核合并其他病原菌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合并其他病原菌肺部感染时,应针对病原菌及早进行经验治疗,以利于短期内控制感染;防控结核病及肺部基础疾病的进展、加强营养支持及维持理想体重可能有助于减少肺结核患者合并其他病原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合并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脊柱结核合并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做好术前护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术后病情观察、切口情况观察、防止肺部感染。结果本组15例治愈,1例因未坚持规律用药,脓肿再次复发。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和护理对手术成功和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41例RA合并活动性肺结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年龄、性别1:1匹配选择同期无RA及其他风湿疾病的活动性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随机选取101例无活动性肺结核及其他病原体感染的RA同期住院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所有患者均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证明使用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仪(BD960)能用于肺内、肺外临床标本(除血液、尿液)快速培养分枝杆菌,除传染科外其他科室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医疗安全。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共596份,根据不同的标本,进行标本预处理后,分别接种于BBLTM Prepared Culture Media分枝杆菌培养管,放入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仪(BD960)培养,并将标本同步进行抗酸染色及接种血平板。经培养,如仪器报警阳性,且培养物抗酸染色阳性,将培养物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 )方法进行菌株鉴定,鉴定分为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结果596份临床标本中,共培养出61株分枝杆菌,阳性率为10.2%(61/596),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占82.0%(50/61);非结核分枝杆菌占18.0%(11/61)。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仪(BD960)阳性标本检出时间较快,阳性标本最早4 d ,平均检出时间为10 d。结论综合医院使用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仪(BD960)能快速培养分枝杆菌,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结核病传染,控制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Identifying and treating children with tuberculosis (TB) infection in both low and high-TB burden settings will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TB disease worldwide.

Areas covered: This review covers each of the available TB infection treatment options for children based on effectiveness,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treatment completion rates. Six to 9 months of daily administered isoniazid is no longer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many children with TB infection. Shorter, rifamycin based, TB infection treatment regimens are effective, safe and easier for children to complete. Fluroquinolone-based regimens are recommen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infected by a source case with drug-resistant TB. Directly observed therapy (DOT) programs improve childhood TB infection treatment completion rates.

Expert commentary: As shorter, rifamycin-based, TB infection treatment regimens offer superior treatment success rate in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ese regimens has huge potential to decrease the burden of TB disease worldw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rograms will involve improving patient access to the medications, decreasing their cost to the patient, and the use of novel electronic methods to document patient treatment comple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时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及对其敏感的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与依据。方法对我院结核病区2003年1月~2005年12月肺结核患者疑有继发肺部感染时分离培养阳性的痰标本,进行病原体种类及药敏试验的综合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20株病原体,其中G^-杆菌52株,占43.3%;G^+球菌32株,占26.7%;真菌33株,占27.5%;G^+杆菌3株,占2.5%。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23.3%)和白色念珠菌(21.7%)。药敏结果显示,所选的药物中,对G^-杆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亚胺硫霉素(73.1%)、丁胺卡那霉素(53.9%)、环丙沙星(53.9%)、氧哌嗪青霉素/Tazobac(50.0%)、妥布霉素(50.0%)。对G^+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万古霉素(77.8%)、红霉素(33.3%)、庆大霉素(33.3%)、四环素(33.3%)、克拉霉素(33.3%)、利福平(33.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是我院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时的最常见病原体,且细菌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19.
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根据医院感染现状,制定相关控制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以病区为单位对134名住院病人(不包括调查时前5d出院和后2d入院者)进行调查,通过查阅病历、交班记录、查房发现院内感染者,并采集感染者相应部位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效试验。结果院内感染率8.21%;妇产科感染率最高;部位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下呼吸道、口腔;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致病菌耐药率高。结论提高院内感染管理意识,完善监控措施,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治院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