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轻度肾功能不全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12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轻度肾功能不全组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年龄≥65岁例数,男性患病例数,心功能Ⅲ级以上例数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平均年龄、住院平均天数和住院病死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年龄大,住院时间长,住院病死率高,肾功能不全是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拮抗剂(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结果 心功能Ⅳ级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预后明显要比心功能Ⅲ级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的预后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时要合理地选择适当的药物,在药物的应用过程当中能够预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努力维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特点.方法 采取回顾性病例收集的方式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因慢性心力衰竭首次住院老年患者.将入选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下降组和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统计分析比较三组肾功能分组的临床治疗药物特点.结果 三组药物使用率对比,ACEI类药物(59.7%、50.4%、42.9%)、β受体阻滞剂(47.2%、46.1%、37.0%)、利尿剂(55.1%、58.2%、74.8%)、螺内酯(40.3%、48.9%、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与肾功能正常组及肾功能轻度下降组比较,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低,利尿剂、螺内酯使用比例高(P<0.05或P< 0.01).肾功能轻度下降组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ACEI类药物使用比例低,利尿剂使用比例高(P<0.05、P< 0.01).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低,利尿剂、螺内酯使用比例高.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内科治疗配合血液透析是否优于单纯内科治疗.方法 选2005年2月~2008年2月在我院心肾内科住院,临床诊断为心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其中透析治疗62例,单纯内科治疗36例;男性68例,女性30例,年龄54~84岁,平均67岁. 结果 选择内科加透析组平均住院天数24d,代表心脏功能的射血分数(EF):入院时(30±5)%,出院时为(40±5)%;左室内径入院时(60±2)cm,出院时(54±2)cm;血压入院时平均为160~180mmHg/100~120mmHg,出院时血压平均为130~150mmHg/90mmHg;血肌酐平均下降80%;选择内科组平均住院天数32d,代表心脏功能的射血分数(EF):入院时(30±5)%,出院时为(33±5)%,左室内径入院时(60±2)cm,出院时(59±2)cm,血压入院时平均为160~180mmHg/100~120mmHg,出院时平均为140~160mmHg/100mmHg;血肌酐平均下降25%. 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尽早选择血液透析治疗会明显改善症状,缩少左室内径、增加射血分数,提高心脏收缩功能,减少口服降压药物种类及剂量,缩短住院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是一个严重的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其5年病死率超过50%。美国2001年因心力衰竭死亡的患者达100万人。我国2002年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其住院死亡率占心血管病的40%,这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而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心力衰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病人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因而心力衰竭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一个严重的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其5年病死率超过50%。美国2001年因心力衰竭死亡的患者达100万人。我国2002年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其住院死亡率占心血管病的40%,这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而急性肾功能不全是心力衰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与非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制订适合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肾内科未实施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住院患者198例,年龄18~87岁,其中男性114例,女性84例。按年龄分为2组,其中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为老年组(63例),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为非老年组(135例)。通过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男、女)、上臂围及总蛋白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男、女)的上臂肌围均低于正常值,且老年组男性患者上臂肌围值低于非老年组男性患者(P<0.05)。老年组患者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低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P<0.01,P<0.05,P<0.01,P<0.05)。老年组患者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均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P<0.05)。结论老年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较非老年组患者更易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未透析老年患者实施长期低蛋白饮食应慎重,应给与适合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方案。  相似文献   

10.
延朝进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63-4264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CDK)严重程度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肾功能不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至少3年的随访,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肾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78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在随访第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4%,76.95,53.85。Log-Rank检验提示肾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影响(P<0.05)。采用Cox回归分析调整OR值为1.24(CDK 1期vs CDK 2期),1.40(CDK 2期vsCDK 3期),1.51(CDK 3期vsCDK 1期)。结论肾功能不全程度越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CRI)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构成比,并探讨其对CHF患者病死率和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718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0.45),根据简化肾脏病膳食改善方程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CHF组(eGFR≥60 mL·min-1·1.73 m-2,446例),CHF合并中度CRI组(eGFR≥30 mL·min-1·1.73 m-2且<60 mL·min-1·1.73 m,21 6例),CHF合并重度CRI组(eGFR<30 mL·min-1·1.73 m-2,56例).结果 37.9%的患者合并CRI,而临床上以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来判定CRI的检出率仅为29.3%.与CHF合并中度CRI组相比,CHF合并重度CRI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N氨基酸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1),且NT-proBNP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405,P<0.01).与单纯CHF组相比,CHF合并CRI者有更高的全因病率[相对危险度(RR)=2.932,95%可信区间为1.907~4.507,P<0.001]和更高的因心力衰竭的再住院率(RR=1.624,95%可信区间为1.102~2.392,P=0.014).结论 CHF患者中CRI的比例高于我们以往的认识,且临床检出率低,一旦发生将很难逆转,并使患者对心力衰竭治疗的敏感性下降.eGFR是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强有力的预测因子,必须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高敏  侯赛 《安徽医学》2013,34(2):119-121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HRT)变化情况,探讨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及预测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住院和门诊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及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62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法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心衰患者组TO高于对照组,而TS值、LVEF和HRV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心衰组TS、HRV、LVEF值均小于轻度心衰组(P<0.05)。慢性心衰组TO与HRV呈负相关(P<0.05),TS与HRV、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 HRT可作为慢性心衰患者的重要临床检测指标,也可作为预测CHF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各种口服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符合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390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口服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静脉药物(包括硝酸酯类、硝普钠、冻干重组脑钠肽、利尿剂、营养心肌药物、西地兰)的应用情况.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仍以冠心病为首,共2408例,占61.6%;住院患者以Ⅲ级、Ⅳ级心衰为主,Ⅲ级1673例(42.8%),Ⅳ级1165例(29.8%);临床心衰阶段(C期)3227例(82.5%),难治性终末心衰阶段(D期)682例(17.5%);在口服药物的使用方面,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使用较前逐渐上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使用于2010年,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再次上升,可见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与指南的符合情况以利尿剂为最好,其次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的应用仍不理想.洋地黄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应用仍不可缺少.静脉用药均应用于Ⅲ级及Ⅳ级心功能不全,利尿剂、硝酸酯制剂、营养心肌药物应用率相似,硝普钠、洋地黄制剂应用率逐年下降,冻干重组脑钠肽应用逐年上升.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与指南逐渐符合,但仍有一定差距,脑钠肽作为新的改善心功能不全药物日益受到重视,但因条件限制还不能普遍应用,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还需要继续规范化,加强医师培训及患者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65例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相关的指标。结果: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逐步提高.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透析充分性和营养情况有改善,但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施行个体化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50例确诊为老年CHF的患者为观察组,不伴有CHF的老年患者58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家庭及社会支持以及Holter监测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严重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患者的家庭和睦及社会支持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均〈0.01).Holter监测显示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源性猝死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老年CHF伴抑郁症患者易产生严重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等症状;CHF伴抑郁症患者心源性猝死率增高;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有利于预防和降低老年CHF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151-153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运动康复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6 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在患者入院时,进行6 min步行试验,观察组出院前50例患者完成6 min步行试验,对照组出院前46例患者完成6 min步行试验,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后步行距离比较[(147.5±10.1)m vs(233.4±14.2)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步行距离为(143.6±13.4)m,治疗后为(201.8±16.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特征,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HRV)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衰患者58名(心衰组)和非心衰患者65名(对照组),从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获得HRT、HR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等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心衰组和对照组的HRT、HRV、LVEF、LVEDD、QT间期离散度(QTcd)、平均心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24 h室性期前收缩的数量没有统计学意义。HRT与LVEF、LVEDD、SDNN等指标呈相关关系。结论心衰组患者HRT减弱,HRT可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农华斌 《右江医学》2000,28(2):77-79
通过心率变异性 (HRV)时域和频域分析法 ,研究 30例正常人、36例不同病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特性。结果表明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时域指标 ,明显低于正常人。频域分析显示正常人心率变异功率谱密度 (PSD) ,日间以低频成分占优势 ,夜间睡眠时则高频成分占主导 ,低频成分昼夜变化不明显。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率变异性PSD与正常人相比 ,显示低频和高频成分均明显降低 ,且高频成分的下降尤其显著 ,这表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支配心脏的迷走与交感神经均受损 ,且以迷走神经受损更为严重。这可能意味着患者日后发生心脏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2组患者均常规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洋地黄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3次/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2组患者血浆BNP、CRP表达水平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2.5%vs.65.0%,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BNP、CRP水平及LVEDV、LVESV、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浆BNP、CRP水平均降低(P<0.05),LVEDV、LVESV、LVEDD、LVEF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BNP、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功能显著改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明显降低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CRP表达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