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2例T5~T12节段脊髓损伤患者(ASCI C级)随机分为rTMS 组和对照组.12例rTMS组患者于Cz部位给予磁刺激,并接受康复训练;1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前后比较ASIA运动评分、轻触觉评分、针刺觉评分,抗重力体位双下肢主动关节活动度(ROM),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 rTMS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评价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ASIA运动评分、双下肢ROM、FIM评分均有改善(P<0.05);rTMS组治疗后WISCIⅡ也有改善(P<0.05),且ASIA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MS可促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提高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关键肌电针刺法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关键肌电针刺法治疗,根据患者不同功能障碍在下肢关键肌上选取不同穴位对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改良Ashworth分级(MAS)评定,比较2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痉挛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LEMS、MBI和M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周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治疗时,治疗组LEMS、MBI和MAS的差值分别为(8.87±1.36)(19.33±6.12)(1.40±0.5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6.13±1.31)(15.00±6.43)(0.97±0.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治疗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痉挛水平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关键肌电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对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对患者下肢肌力的恢复及早日恢复步行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ostep运动康复训练系统对腰髓完全性损伤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46例腰髓完全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Biostep训练组(治疗组)和常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Biostep运动训练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ASIA下肢运动评分、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10m步行测试(10MWT)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ASIA运动评分、WISCIⅡ、10MWT和FIM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ASIA下肢运动评分、WISCIⅡ和10MWT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辅以Biostep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对提高腰髓完全性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联合经脊髓受损下端神经根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B~C级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磁刺激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ASIA残损分级、ASIA运动评分、SCI步行指数Ⅱ(WISCIⅡ)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和波幅值。结果:治疗前后2组ASIA残损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ASIA运动评分、WISCIⅡ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MEP检查结果显示,2组潜伏期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缩短(P0.01,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波幅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TMS联合经脊髓受损下端神经根磁刺激与康复训练可进一步促进不完全性SCI患者的脊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自动步态机器人训练与评定系统在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0例采用Lokomat系统行步态训练12周。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6周、12周记录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LEMS)、步速、步长、双支撑期、单支撑期及对称指数(SI)、运动平板速度、运动平板步行距离、减重量。结果全部患者完成规定训练。LEMS、左下肢步长、右下肢步长、左下肢双支撑期、右下肢双支撑期、左下肢单支撑期、右下肢单支撑期及对称指数、运动平板速度、运动平板步行距离、地面步速、减重量,训练前、中、后比较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步态训练机器人有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异常步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量评估脊髓损伤患者心肺运动功能,探讨有氧运动对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本科34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 C级和D级),另取23例正常对照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测试。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康复组(n=17)和有氧运动组(n=17),有氧运动组接受有氧运动训练4周。评估训练前后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和脊髓功能性独立评分(SCIM)。结果脊髓损伤患者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AT)、峰值能量代谢当量(MET_(peak))、峰值氧脉搏(VO_2/HR_(peak))、峰值呼吸交换率(RER_(peak))、峰值分钟通气量(VE_(peak))、峰值功率(WR_(peak))、峰值收缩压(SBP_(peak))较对照组降低(t2.714,P0.05)。有氧运动组4周训练后VO_(2peak)、AT、MET_(peak)、VO_2/HR_(peak)、WR_(peak)较训练前改善(t2.431,P0.05)。常规康复组4周训练后MET_(peak)和WR_(peak)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3.282,P0.01)。两组患者训练4周后ASIA运动评分和SCIM评分较前明显改善(t2.985,P0.01)。结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下降,给予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肺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等速肌力训练对腰髓不完全损伤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60例腰髓不完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康复+等速肌力训练)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每组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徒手肌力评定(MMT)、等速肌力测试(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PT/BW)、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Ⅱ)、6min步行测试(6MWT)、10m步行时间(10MWT)及脊髓独立性评定(SCIMⅢ)。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所有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指标治疗后均较入选时改善(P0.01)。治疗组股四头肌峰力矩体重比(QF-PT/BW)、腘绳肌峰力矩体重比(H-PT/BW)、股四头肌峰力矩(QF-PT)、腘绳肌峰力矩(H-PT)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股四头肌徒手肌力分级(QF-MMT)、腘绳肌徒手肌力分级(H-MMT)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WISCIⅡ、SCIMⅢ、10MWT和6MW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肌力、肌耐力、步行能力和功能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每天佩戴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患侧腓总神经、胫前肌电刺激同时步行训练,15-20min.每天2次,每周5-6d,共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行走能力测评、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治疗前后行胫前肌肌力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FIM行走能力、10m最大步行速度、胫前肌MEP潜伏期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FES治疗组FIM行走能力评分提高(P<0.01)、10m最大步行速度提高(P<0.05)、胫前肌MEP潜伏期缩短更明显(P<0.01).胫前肌肌力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肌力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能显著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运动诱发电位为判断脊髓运动传导功能提供了客观、定量的依据,功能性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双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对18例不完全性SCI患者作为SCI组,另取7例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组。给予SCI组进行rTMS治疗,采用"8"字形线圈rTMS刺激不完全性SCI患者(M1区),刺激强度为90%的RMT,刺激频率10Hz,共4周。观察其对患者下肢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MAS)的影响,同时观察rTMS刺激治疗前后患者下肢F波的出现率、潜伏时(F-lat)、H反射潜伏时(H-lat)、H反射以及M波最大波幅比值(Hmax/Mmax值)等电生理指标的变化,同时与正常组做比较。结果:治疗后,SCI组下肢MAS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SCI组治疗前F波和H反射潜伏时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Hmax/Mmax值较正常组增高(P0.05);治疗后F波的平均潜伏时较治疗前减少(P0.05),H反射潜伏时无显著差异,Hmax/Mmax值降低(P0.05);SCI组F波出现率在治疗前后无差异性变化,Hmax/Mmax值和MA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rTMS治疗前后SCI患者的电生理和MAS指标变化,提示高频rTMS对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痉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关键肌电针刺法联合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ISCI)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ISCI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关键肌电针刺法治疗,依照患者的各功能障碍区域,在关键肌上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功能[包括下肢运动评分(LEMS)、10 m步速度、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改良Ashworth量表(MAS)]、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 50%(35/40)高于对照组62. 50%(2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7. 45±2. 35)分低于对照组(12. 24±2. 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LEMS(34. 56±5. 46)分、10 m步行速度(0. 47±0. 09) m/s及WISCIⅡ(13. 24±4. 16)高于对照组[(30. 15±5. 25)分、(0. 39±0. 10) m/s、(10. 78±4. 14)],且MAS得分(0. 68±0. 56)分低于对照组(1. 12±0. 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感觉功能(103. 17±19. 23)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9. 57±12. 24)分高于对照组[(95. 12±16. 56)、(69. 45±11. 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关键肌电针刺法联合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治疗ISCI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5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损伤平面T10—L1,ASIA分级C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站立床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用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ASIA-LEMS),Berg平衡量表(BB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ASIA-LEM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WISCI-Ⅱ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组ASIA-LEM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WISCI-Ⅱ评分高于电动起立床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Barthel指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36例ISCI患者(分类为ASIAC或D),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8例).所有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减重组还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受减重平板步行训练3个月.在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ASIA下肢运动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步行能力评定、10 m步行速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 减重组患者ASIA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的恢复好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前后减重组与对照组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够提高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早期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膝关节肌群肌力与步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影响其步行能力的因素。 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早期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27例进行双侧股四头肌、腘绳肌徒手肌力评定(MMT)、峰力矩测试(PT)、10 m步行时间测试(10MWT)和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 Ⅱ)评定。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确定股四头肌MMT、腘绳肌MMT、股四头肌PT和腘绳肌PT与10MWT和WISCI Ⅱ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10MWT和WISCI Ⅱ的影响因素。 结果 腘绳肌MMT与10MWT呈显著负相关(r=-0.703,P<0.01),与WISCI Ⅱ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1);腘绳肌PT与10MWT呈中等负相关(r=-0.413,P<0.05),与WISCI Ⅱ呈中等正相关(r=0.433,P<0.05)。10MWT与WISCI Ⅱ呈强负相关(r=-0.986,P<0.01)。腘绳肌MMT是影响10MWT和WISCIⅡ的最主要因素(r2分别为0.549和0.536),股四头肌MMT是影响10MWT和WISCIⅡ的的次要因素。腘绳肌和股四头肌的MMT对10MWT和WISCI Ⅱ变化的总贡献率分别为62.5%和64.1%。 结论 早期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屈肌群的肌力与其10MWT和WISCIⅡ有显著相关性,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早期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任务导向训练结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前循环脑梗死(ACI)患者运动步行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密闭信封法将70例前循环脑梗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rTMS治疗,每次治疗20 min;观察组接受以步行任务导向为核心的康复训练,每次治疗60 min;对照组接受60 min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训练1次,每周训练5 d,共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10m步行测试(10MWT)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速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BBS及10MW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训练结合经颅磁刺激对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运动步行能力有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化跑台的康复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93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基于数字化跑台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Lovett肌力0~5级分级测定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采用10 m步行时间测试、6 min步行耐力测试及下肢运动评分(LEMS)判定患者的步行能力,采集步态参数,计算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及髋关节屈曲最大角度,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10 m步行时间、6 min步行耐力测试距离、LEMS分值、步长、步速、步频、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髋关节屈曲最大角度、MBI评分、FIM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股四头肌肌力、10 m步行时间[(41.16±16.66)s]、6 min步行耐力测试距离[(43.14±12.59)m]、LEMS分值[(41.15±3.68)分]、步长[(48.85±9.44)cm]、步速[(0.45±0.03)m/s]、步频[(62.49±6.19)步/分钟]、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67.21±6.84)°]、髋关节屈曲最大角度[(45.32±5.27)°]、MBI评分[(71.09±18.08)分]、FIM评分[(111.23±7.24)分]均较对照组改善优异(P<0.05)。 结论 在单纯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基于数字化跑台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肌力、步行能力、步态参数,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磁刺激5Hz组、10Hz组和20Hz组,每组13只。用Allen重物坠落法将模型组和磁刺激组制作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24h开始对磁刺激组实施rTMS治疗,刺激频率分别为5Hz、10Hz、20Hz,刺激强度均为90%运动阈值,刺激5s,间歇10s,共500个脉冲。每天1次,每周5d,连续4周,对照组不给予刺激。于术后第4周分别给予BBB行为学评分;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记录潜伏时及波幅;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损伤处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情况。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20Hz组大鼠分值最高,10Hz组次之,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10Hz组大鼠的MEP潜伏时最短,20Hz组次之,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10Hz组GAP-43表达量最高,20Hz组次之,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高频rTMS可促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以10Hz频率为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经过温泉水疗结合康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将25例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疗法基础上加温泉水疗.治疗前,后进行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分法(MAS)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泉水疗能有效改善胸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脑梗死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rTMS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rTMS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侧M1区rTMS治疗,疗程4周。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及治疗完成后2周(治疗后2周)进行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测定,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2周内有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FMA、10m MW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后2周,2组患者FMA、10m MWS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rTMS治疗组治疗后FMA[(28.2±2.8)分]、10m MWS[(56.78±20.15)m/min]及治疗后2周FMA[(27.8±2.9)分]、10m MWS[(55.89±21.06)m/min]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rTMS治疗可提高脑梗死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机器人设备能够在精确控制的环境下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重复性的高强度较长时间的步态训练,其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有其明显的优势。目的:探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定系统在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2名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参加Lokomat步态训练5.5个月,于训练前、训练后6,12周及训练5.5个月后对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Lower Extremity Motor Scores,LEMS)、10m最快步速、6min步行耐力及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与结论:两名患者经过Lokomat自动步态训练,虽然LEMS分数无明显提高,但其10m最快步速、6min步行耐力、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这说明机器人自动步态训练能够有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四肢联动训练对SCI患者躯体功能及心理控制源的影响.方法:选择SCI损伤程度为D级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四肢联动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量表、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