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生率、可能的发病机制,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AG正常的AMI患者(CAG正常组)和64例CAG异常的AMI患者(CAG异常组)临床资料。结果:(1)CAG正常组共23例,占同期行急诊CAG的AMI患者总数的1.5%。(2)CAG正常组发病年龄显著性低于CAG异常组[(49.57±12.07)vs(57.70±12.50),P=0.008]。两组均以男性居多(78.26%vs 81.25%,P=0.765)。(3)CAG正常组高脂血症病史患者比例显著性低于CAG异常组(21.74%vs 59.38%,P=0.002)。吸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06)。结论:CAG正常的AMI以中青年男性居多;可能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吸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AMI患者早期心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1月至12月住院的AMI患者80例按心功能分为KillipⅠ级组、KillipⅡ级组及KillipⅢ、Ⅳ级组,按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组、多支组,选择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48h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BNP浓度。结果 AMI各级心功能患者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Killip级别的升高,BNP浓度呈递增,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MI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及多支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支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单支组(P〈0.01)。结论 AMI患者血清BNP水平与患者早期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MI急性早期空腹高血糖与住院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将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195)/空腹高血糖组(n=141);再次分组:心功能KillipⅠ级133例/79例、Ⅱ级52例/37例、Ⅲ~Ⅳ级10例/25例。结果 空腹高血糖组男性、有吸烟史、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糖尿病史、心功能KillipⅡ~Ⅳ级、使用利尿剂、CK-MB较高(P〈0.05);心功能KillipⅠ级男性较低,糖尿病史比例、房颤发生率、Ⅱ级房颤发生率较高(P〈0.05);空腹高血糖是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将AMI空腹高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有利于降低新发心房颤动发生率,对AMI患者疾病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军队高级干部急性心肌梗死与血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文中观察糖尿病对军队高级干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预后的影响,探讨血糖管理对改善心血管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军队师级以上干部AMI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再进一步分为非致死性糖尿病AMI组和致死性糖尿病AMI组。观察院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糖管理情况,并对AMI预后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入选AMI患者110例,糖尿病组45例,非糖尿病组65例。糖尿病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8.89%vs12.31%,P=0.028);糖尿病组的肺部感染、泵衰竭Killip 4级、Killip 3级(分别为51.11%、28.89%、26.67%)均较非糖尿病组(分别为30.77%、13.85%、10.77%)为显著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AMI患者的死亡风险及Killip 3级以上泵衰竭的发生风险分别是非糖尿病AMI患者的3.19倍(OR 3.19,95%CI 1.16-8.80,P=0.025)和4.12倍(OR 4.12,95%CI 1.64-10.36,P=0.003)。致死性糖尿病AMI组的空腹血糖及住院期间的平均血糖较非致死性糖尿病AMI组显著增高,分别是(11.19±4.79)mmol/Lvs(7.72±2.51)mmol/L(P=0.026)及(11.72±4.83)mmol/Lvs(8.27±2.72)mmol/L(P<0.001)。2组中的胰岛素治疗在入院后均明显增加,分别为76.92%和61.54%。糖尿病组入院后有97.78%(44/45)行血糖监测,而仅有30例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66.67%)。住院期间共15例患者发生低血糖,2例糖尿病AMI由低血糖诱发。结论军队师级以上干部AMI患者中糖尿病发病率高,糖尿病AMI患者预后较差。加强这一人群日常及AMI时的血糖管理对改善我军高级干部的心血管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是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可能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对838例临床诊断为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AMI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结果:838例AMI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42例,占5.0%,CAG正常组年龄、既往心绞痛病史明显低于CAG异常组(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较异常组明显降低(P〈0.05),吸烟、起病前诱因较异常组显著增多(P〈0.01)。CAG正常组预后较好,发生心衰及总心血管事件少(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小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继而发生血栓自溶而致造影无异常,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398例首次AMI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 CAG)分为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比较分析2组的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情况。结果:398例AMI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1例,占心肌梗死患者的7.79%。2组在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的AMI患者在少于40岁的比例(65.4%对41.3%p<0.05)、吸烟(74.2%对39.9%p<0.05)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的AMI患者心功能较好,在年轻人及吸烟者相对多见,常伴有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选择AMI患者48例(AMⅠ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0例(UA组)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AMI组检测入院后第1、3、7天的CRP(第1、3、7天的CRP对应CRP1、CRP3、CRP7),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各检测1次CRP。根据临床症状体征(Killip分级)和1周后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价AMI后心功能状态,以Killip分级将AMI患者分为两个亚组(KillipⅠ级组即心功能正常组和Killip〉Ⅰ级组即心功能不全组)。结果:血清CRP在冠心病各组均升高,AMI后不同时间的CRP1、CRP3、CRP7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CR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CRP1、CRP3、CRP7升高(3次总体有差异,P〈0.05),分别以CRP3最高,达峰值。AMI后心功能不全组CRP1、CRP3、CRP7高于AMI后心功能正常组(P〈0.01、P〈0.01、P〈0.05分别对应CRP1、CRP3、CRP7)。结论:冠心病发生、发展有炎症反应的参与,观察CRP水平对于AMI后病情监测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选取AMI住院患者96例,以心功能不全的出现作为一级终点事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各项指标与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关系。选取不同CRP水平的患者96例,分为高、中、低CRP组,每组各32例。结果根据Cox全变量回归模型及逐步回归模型分析,CRP升高(B=0.094,P〈0.05)、血脂升高(B=0.844,P〈0.05)、Killip分级〉1级(B=3.658,P〈0.05)等可促使AMI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结论高CRP、高血脂和Killip分级〉1级是AMI后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34与心功能及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KillipⅠ级组(29例)和KillipⅡ~Ⅳ级组(47例),同期选择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受试者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入院2周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行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法计算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KillipⅠ级组和KillipⅡ~Ⅳ级组CD34细胞数分别为(681±267)个/μL、(919±310)个/μL,均高于对照组的(214±23)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illipⅡ组CD34细胞数高于KillipⅠ级组(P<0.05)。KillipⅡ~Ⅳ级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KillipⅠ级组[(48±21)分比(3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4细胞数与LVEF呈负相关(r=-0.468,P=0.000),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01,P=0.008)。结论检测CD34细胞数量可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浆D-二聚体在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及其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ACS患者103例治疗前后及25例正常对照者血cTnl、NT—proBNP及D-二聚体,并比较各组血清cTnl与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对7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心功能Killip分级,分析AMI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的相关性。结果STEMI组和NSTEMI组血cTnI、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UA组,U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血清cTnI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17,P〈0.01);经治疗后STEMI组和NSTEMI组及UA组血cTnI、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MI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401,P〈0.05)。结论联合检测cTnI、NT—proBNP及D-二聚体对ACS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宁  徐援  王广  张冬磊  姚志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64-66,7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代谢指标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T2DM患者409例(T2DM组)及健康者8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代谢指标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稳态模型评估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和尿酸(UA)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FSH)。根据HbA1c。将T2DM组分为血糖控制理想组(DMA组,n=71)和血糖控制不理想组(DMB组,n=338),研究T2DM患者中影响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因素。结果T2DM和对照组BMI、HbA。TC、LDL-C、TG、UA、FT3和FT3/FT4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DL-C、FI?4和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T3[(3.07±0.30)ng/L]、FT3/FT4(0.269±0.039)均高于DMA组f(2.71±0.42)ng/L、(0.235±0.040)]、DMB组[(2.42±0.43)ng/L、(0.209±0.040)],DMA组FT3、Fr3/FI'4均高于DMB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HbA1c。与FT3及TSH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247、0.150,P:0.000、0.002);BMI、HbA1c、TC、UA与FT4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常伴随甲状腺功能异常,随着HbA,。升高而FT3及FT3/FT4则递减,甲状腺功能异常与T2DM密切相关并影响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对收缩功能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房颤发生率的影响及相关的机制。方法入选181例收缩功能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24 h内记录患者病史,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并行十二导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相关因素。结果 181例心衰患者中并发房颤102例(56.35%),房颤组与窦律组的FT4水(15.04±3.26)pmol/L比(13.27±2.61)pmol/L,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FT3水平差异(4.02±0.61)pmol/L比(4.26±1.14)pmol/L,P=0.078无统计学意义;FT4水平与左心房内径无明显相关性(r=0.105,P=0.160),FT3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286,P〈0.001);FT4水平、左心房内径、年龄、心衰持续时间与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相关。结论高FT4水平可能增加了收缩功能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43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LVH组(24例)和非LVH组(19例).比较两组血甲状腺激素谱及其他指标的不同,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血FT,对LVMI的独立影响作用。结果:与非LVH组相比,LVH组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10.2±10.0)mE/(min·1.73m。)W20.8±14.5mL/(min·1.73m^3),P〈0.05]、血红蛋白lHGB,(71.8±17.6)g/LUS102±25.3g/L,P〈0.0011和血白蛋白[ALB,(32.8±4.9)g/LUS(37.1±5.8)g/L,P〈0.05]更低,而血磷水平[(1.98±0.62)mmol/L郴(1.28±0.3J)mmol/L,P〈0.001]则更高。同时LVH患者还呈现更低的血FT水平[(2.34±O.83)pmo//L郴(3.17±0.68)pmol/L,P〈0.05]和更高的低T3综合征发生率(50%US14.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FT,和血磷能独立地影响LVMI的水平(R^2=0.650,P〈0.001)。结论: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存在较高的低T3综合征和LVH发生率,并且低的血FT3对于LVH具有独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的相关性及相关机制的探讨。方法人选240例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衰患者,入院后24h内记录患者病史,并行十二导心电图检查,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相关因素。结果240例心衰患者中并发房颤153例(63.75%),房颤组与窦律组的LDL水平[(1.96±0.77)mmol/Lvs(2.38±0.93)mmol/L,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L水平与LAD、年龄及FT3有一定相关性(r分别为-0.263、-0.225和r=0.295.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2.57mmol/L对应着房颤发生率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OR:0.302,95%CI:0.114~0.803,P=0.016)。结论过低的LDL水平可能增加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诊急性心肌梗死并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CAG)的患者127例,根据其手术前BNP水平分为A、B组,A组42例,其BNP≥250pg/ml,B组85例,其BNP〈250pg/ml,对两组患者的辅助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并随访6个月,记录并比较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病死率的差异。同时分析BN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Killip心功能分级相关性。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半年病死率高、辅助治疗比例高,两组患者病死率、辅助治疗比例有明显差别(P=0.027,P=0.006),半年内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前BNP水平与Killip心功能分级、冠脉病变支数具有相关性(rs=0.355,P〈0.0001;rs=0.289,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急诊检测BNP水平,对预测病变严重程度、辅助治疗可能性、半年病死率等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术前术后不口服碘剂的可行性。方法将56例甲亢患者按是否口服碘剂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前术后不口服碘剂组)29例和对照组(术前术后口服碘剂组)27例,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踊、术后甩、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FT3、术后FT4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6.32±8.38)min、(74.21±6.32)mL、(3.96±1.02)pmol/L、(9.88±1.86)pmol/L、(9.58±0.34)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FL、术后nj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5.63±3.97)min、(70.00±7.18)mL、(4.08±0.93)pmol/L、(9.68±1.74)pmol/L、(28.13±1.48)d,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FT3、术后FT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间住院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甲状腺危象。结论甲亢患者术前术后不El服碘剂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朱剑  李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54-56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AMI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方法检测BNP水平;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AMI患者左心室大小、收缩及舒张功能及右心室功能,心电图观察AMI患者梗死部位;分析AMI患者血浆BNP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3784.57±634.50)pg/mL vs(68.35±6.97)pg/mL,P = 0.000];不同部位AMI患者血浆BNP水平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MI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血浆BN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 = 0.005,r = -0.53);Killip分级为Ⅲ级、Ⅳ级AMI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Ⅰ级、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能是评估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溶栓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100例AMI住院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n=32)和非糖尿病组(n=68),均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DM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非DM组(39.5%vs67.6%,P〈0.05)。(2)与非DM组比较,DM组的空腹血糖(11.2±2.9mmol/Lvs5.4±1.3mmol/L,P〈0.05)、高血压(53.1%vs48.5%,P〈0.05)、高血脂(62.5%vs58.8%)、心源性休克(15.63%vs10.29%,P〈0.05)、出血(9.38%vs5.88%,P〈0.05)及死亡率(18.75%vs10.29%,P〈0.05)显著升高。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T2DM的近期疗效较差,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一炎症一动脉硬化综合征(MIA)与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进行随访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49例)和非老年组(〈65岁,60例)。检测患者的血清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L)、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同时评估血压、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蛋白氮呈现率(PNA)、肌酐动力法评估的瘦体重(LBM—ck)等指标。结果:老年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C反应蛋白水平、脉压、低T3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8.6%、(9.02±10.4)mg/L、(60.2±15.0)mmHg〈42.9%,比非老年组的8.3%、(3.43±5.09)mg/L、(52.0±20.2)mmHg、21.7%更高(P〈0.05);老年组患者FT3水平为(2.41±0.35)pg/mL,低于非老年组的(2.57±0.31)pg/mL(P〈0.05)。老年组患者血清FT3水平与LBM—ck、PNA呈正相关(r=0.297、0.385,P〈0.05),而与C反应蛋白水平、脉压呈负相关(r=-0.302、-0.284,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更易罹惠MIA,且低血清FT3与MIA之间关系密切,MIA与低T3综合征之间可能存在恶性循环的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