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南昌市第一医院静脉配置中心(PIVAS)产生退药的差错原因,消除不合理因素,减少不合理情况的退药,降低退药率,提高PIVAS工作效率。方法对南昌市第一医院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3月13日PIVAS 14 322份退药处方的差错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 322份退药处方中:病区差错退药11 826份,占82.57%;PIVAS差错退药1 836份,占12.82%;漏错退药368份,占2.57%;其他差错退药292份,占2.04%。结论杜绝发生退药的病区差错因素,提高药师审方水平,加强配置排药查对,避免PIVAS不合理医嘱配置的情况发生,将显著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流程重组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退药管理中对护士的工作质量及效率的影响,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2017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IVAS将流程重组运用在PIVAS退药工作,分别收集流程重组前(2016年8月—2017年8月)和流程重组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PIVAS退药护士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流程重组前后PIVAS中护士的工作质量及效率。结果流程重组后PIVAS工作人员退药工作质量评价中,核对错误(91.79±4.03)分、复审错误(91.23±5.91)分、退药归位错误(92.83±4.03)分,均高于流程重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后PIVAS工作人员日均消耗工时比较,审方(4.12±0.71)min、审药(4.07±0.67)min、退药(3.99±0.59)min,均短于流程重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PIVAS退药工作中应用流程重组,可有效改善PIVAS流程,增强人员专业素质,提高PIVAS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效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效果。方法:将传统的2人组2班制(早班、白班)调配为3人组2班制,并重建白班工作流程。结果:白班时间利用率提高8.32%,各班实际工作时间最大差距由3.2h缩短为1.0h,患者用药开始及结束时间均提前20min。结论:人力资源调配后,各班护士在班时间及工作量差距明显减少,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陈奇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93-2295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进行静脉药物配置的场所,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包括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全肠外营养(TPN)、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药物的配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时静脉用药配送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扩建场地;增加人力投入;在原有静脉药物配置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临时静脉用药的批次、条码管理、患者用药复核、病区请领通讯等新概念和功能;设计8:00—20:00、20:00—次日8:00以及即刻执行医嘱的工作与管理流程。结果2012年5月开始实施临时静脉用药配送模式,至2013年12月已经取得较显著的成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送了52个临床科室临时静脉用药,日均配液量达2 019袋,节省了护理人力。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时静脉用药配送模式能有效地服务临床工作,减少病区内备用药数量,确保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20:00—次日8:00的临时静脉用药实施完全配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中明确指出: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为规范药品的管理,本院根据实际情况也制订了相应的退药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各种原因,病区退药情况时常发生,无法避免。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完善本院退药制度,本文对本院2012年1~6月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萍  蒋小昇 《护理与康复》2011,10(5):420-42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健全制度,优化工作细节,加强院感质量控制监测,对护士加强业务培训,重视科室沟通,对实现安全、准确、高效的静脉药物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临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 IVA S)的现状、作用、必要性、条件、流程等,阐明建设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改进医院的药品管理。加强医院药师的临床药学服务意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5):2702-270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时间节点进行对比,选取2018年1~12月在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管理改进项目,将2018年1~6月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分为参照组,使用传统静脉药物配置;2018年7~12月将该院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分为改进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配置抗菌药物存放时间的现状,对抗菌药在PIVAS流转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3年5—6月每周三和周四PIVAS集中配置的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共计1 026袋。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抗菌药使用方法、抗菌药流转使用环节等,由调查员现场调查,收集输液记录单资料。结果 PIVAS配置的抗菌药存放时间较长为(1.88±1.08)h,护士在输注抗菌药物时采取单一速度40~60滴/min,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结论缩短抗菌药存放时间,合理控制给药间隔时间,实现抗菌药物集中配置和高效运作,需要临床、护理和药师的有效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实习的必要性。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108名在某驻军医院实习的护生108名,按分层抽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名,观察组进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习,对照组不进行该中心实习。比较两组护生实习结束时有关药物配置基础知识的测试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信息反馈法调查观察组护生对实习的反馈。结果两组护生对常用药物配置基础知识的测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473,P<0.01),观察组护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习感到满意者占88.88%。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习有助于夯实护生的药学知识,规范临床用药,提高其药物配置的相关能力,使其较快地适应护士角色,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医疗质量的提升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对临床医疗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对齐鲁医院PIVAS开业前后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每床每周护理时间、患者平均用药量、平均每袋金额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IVAS建立后,临床因药物配置引起的输液反应发生率为0,不合理医嘱的发生率由建立前的33%下降至0.2%,每周每床增加护理时间约4.1h,患者每日平均用药量从3.1袋下降到2.2袋,每袋金额从112.87元下降到109.39元,患者每日药费平均降幅达31.22%。结论PIVAS可以保证用药安全、增加护理时间、降低患者药费,是代表医院药学发展趋势、提升临床医疗质量的全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对策,旨在减少门诊退药。方法:抽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572例门诊患者退药审核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有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使用、临床医师因素、患者病情变化、药品管理原因5个方面。结论:应提高医师、药师业务素质,加强医患沟通,完善医院相关管理制度,以减少退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护人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护人员采用目标管理模式,对干预前后药护人员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理论知识的知晓率、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效率等进行了评价。结果应用目标管理模式干预后,药护人员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基本构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信息流顺序、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目标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护人员理论知识的知晓率、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科医护一体化退药的管理方法,减少退药数量和人次。方法:成立退药专项管理小组,分析科室退药现状及其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动态地对退药状况进行监测和反馈。通过对科室退药状况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统计干预前3个月和实施干预后3个月的每日退药人次、退药次数和护士用于退药的时间。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退药管理后,每日退药人次、退药次数和护士用于办理退药的时间均较之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退药管理有助于规范药物的使用,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浅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配置中心静脉药物常见不合理用药。方法:在审查处方时,药剂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纳整理。结果:静脉药物输液存在溶媒选择不合理、载体量过小、给药方法不合理、配伍禁忌等现象。结论:通过及时纠正临床静脉用药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或减少了药品的毒副作用甚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28023张,其中退药处方551张,占0.43%;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和医院服务存在瑕疵等。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explore psychosocial background and preceding substance use related to intravenous drug dependence (IDD) among adolescents.

Methods A clinical sample of 278 adolescents (age 12–17) admitted to psychiatric inpatient hospitalization between April 2001 and January 2004 was studied. Data concerning psychosocial variables and substance use were gathered from the 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for School‐Age Children Present and Lifetime (K‐SADS‐PL), the European Addiction Severity Index (EuropASI) and the interview schedule of the First Treatment Demand protocol of the Pompidou Group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IDD was increased if the adolescent was living without biological father or mother, had history of truancy or had been transferred to special class. Initiation age of ID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f the adolescent was living without biological father or mother, the mother of the adolescent was employed full‐time or if the adolescent had been transferred to special class. Early substance experi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IDD and with earlier initiation of intravenous use. The progression from regular tobacco use to IDD was faster among girls compared to boys.

Implications Common milestones in the progression of IDD are school problems, disturbed relations to parents and previous substance experiments at young ag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儿科静脉用药调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并绘制儿科静脉药物调配流程图,以风险危机值评估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对风险危机值≥8分的项目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儿科静脉用药调配的差错率及失效模式的风险危机值。结果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实施后儿科静脉用药调配差错率由0.120%降为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药物与标签不符、调配剂量不准确、溶媒量与标签不符、肠外营养液调配顺序错误、注射器漏液(微量泵专用)、液体内有异物及签字或标识不完整7项失效模式的风险危机值均比实施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科静脉用药调配工作流程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降低儿科静脉用药调配差错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