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罗光明 《现代医院》2010,10(6):76-77
目的分析34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9年10月34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9例,治愈率87%,死亡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其中并发硬肿症4例,肺炎3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吻合口漏2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术式改进、术前术后良好监护是提高先天性肠闭锁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年龄为小于等于6个月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2例.主要疾病有完全性大动脉错位4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1例,主动脉弓缩窄3例,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78例,法洛四联症13例,右心室双出口4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1例,完全型房室通道7例,部分型房室通道5例等.全部患儿均以不同的手术方式矫治.结果 手术死亡2例,手术后死亡7例,病死率为7.4%.随访时间6个月至7年,室间隔缺损患儿中发生残余漏9例,半年后复查心脏彩超示闭合6例,完全型房室通道术后半年复查心脏彩超仍有二尖瓣轻到中度反流4例.结论 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施行手术治疗的时间非常重要,而危重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不早期手术,将失去手术时机,增加术后危险性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闭锁的诊断、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本院2008—2011年59例先天性肠闭锁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59例,治愈59例,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腹胀,经保守治疗无效,小肠造瘘,半年后二期手术治愈。术后随访1~2年,绝大多数无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早期诊断、合理手术方式、严密的术后管理,是提高肠闭锁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9,(8):1206-1208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在先天性肠闭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2月确诊的38例患有先天性肠闭锁的小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经由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腹腔镜辅助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儿腹腔镜在治疗先天性肠闭锁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席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122-3123
目的研究探讨先天性肠闭锁进行手术治疗的要点,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02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患儿中,术后痊愈80例,死亡22例。其中A组,共35例,死亡15例,治愈率57.14%;B组,共67例,死亡7例,治愈率89.55%。结论手术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的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道闭锁手术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确诊为天性胆道闭锁症患儿25例,行Kaisi手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结果 25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后,1年内胆汁排出率为80%,黄疽消退率为84%,患儿身体黄疸减退,身体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Kaisi术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因明 《现代保健》2010,(25):50-51
目的 使用组合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以探讨1~3岁CDH患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32例1~3岁CDH患儿实施组合术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4年,平均2.5年.结果 32例患儿恢复良好,优良率97.3%,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 对于1~3岁CDH患儿,组合术式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手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方法。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6例肛门闭锁患儿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对器官发育较为完全的6例低位闭锁患者,一期手术根治;中高位伴随肠道异常的13例患儿,对手术中的异常瘘管实行瘘管切断,统一从结肠造口,择期进行二期手术均取得很好疗效;一例高位闭锁患者就诊不及时导致消化道穿孔,结肠弥漫性炎症,手术后因感染死亡。结论选择的造瘘手术时机和措施按先天性肛门闭锁程度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疗效。方法手术治疗年龄为小于等于6个月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2例。主要疾病有完全性大动脉错位4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1例,主动脉弓缩窄3例,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78例,法洛四联症13例,右心室双出口4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1例,完全型房室通道7例,部分型房室通道5例等。全部患儿均以不同的手术方式矫治。结果手术死亡2例,手术后死亡7例,病死率为7.4%。随访时间6个月至7年,室间隔缺损患儿中发生残余漏9例,半年后复查心脏彩超示闭合6例,完全型房室通道术后半年复查心脏彩超仍有二尖瓣轻到中度反流4例。结论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施行手术治疗的时间非常重要,而危重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不早期手术,将失去手术时机,增加术后危险性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先天性III型食管闭锁新生儿的术后护理。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III型食管闭锁新生儿并手术的患儿40例,对患儿术后进行精心的护理,并且随访患儿1年。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死亡3例,死亡率为7.5%,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治疗成功率为92.5%,术后随访1年,1例患儿出现吻合口瘘,2例患儿吻合口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术后对患儿进行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能够促进患儿的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治疗经验。方法本组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30例,GrossⅠ型1例,GrossⅡ型2例,GrossⅢ型26例,GrossⅣ型1例。年龄1~6d,体重1.4~3.1kg,均合并不同程度肺炎,9例合并硬肿症。手术方式采川经胸膜外入路一期食管吻合术,不做胃造瘘,常规胸膜外闭式引流。结果本组30例患儿术后存活25例,治愈率83%;2例死于肺炎心衰,1例死于硬肿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死于吻合口瘘,食管狭窄8例。结论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应尽早明确诊断、加强同手术期管理、熟练手术技巧、经胸膜外入路手术、减小食管吻合口张力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对30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进行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营养支持、肛门及造口护理、扩肛.结果 1例放弃治疗,2例结肠造口术患儿1年后行肛门成形术,余27例患儿恢复顺利.结论 完善的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治愈率及患儿生活质量优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应用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手术的经验,评价手术远期疗效.方法 1992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30例,观察患儿体格发育、智力测定、腹部手术区域情况、是否需二期手术修补等.同时与采用传统手术方法修补先天性腹裂15例进行比较.结果 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30例患儿中成活2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成活率86.7%.成活26例患儿生长发育良好.采用传统手术方法修补先天性腹裂15例患儿中成活5例,成活率33-3%.两种术式患儿在成活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手术取材方便,自体脐带无抗原性,具有一定的弹性,能有效地缓解术后腹部压力,患儿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52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2例十二指肠梗阻患儿中肠旋转不良35例,十二指肠闭锁狭窄11例,环状胰腺6例,行Ladd手术35例,十二指肠隔膜切除肠管纵切横缝术8例,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9例,52例中48例痊愈,4例自动出院。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常见病因为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闭锁狭窄、环状胰腺,通过早期诊断,采取合理手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8月,行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32例,包括室间隔缺损(VSD)伴有房间隔缺损(ASD)8例,VSD、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各6例,VSD+ASD+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4例,右室双出口(DORV)2例,肺动脉瓣闭锁(PA)1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12PB)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 存活28例,死亡4例,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1例,肺水肿5例,肾功能不全3例,肺部感染2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随访6个月至3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体力、抵抗力同正常同龄儿.结论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应早期诊断,有适应证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与麻醉、CPB、心肌保护、手术技巧、术后监护等环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急诊手术的经验.方法52例婴幼儿合并重症肺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2月~36月,平均(11+3.2月)体重4。1~18KG平均(9+115)KG。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并肺动脉高压4例,室间隔缺损(VSD)17例,VSD伴肺动脉高压16例,VSD合并厉间隔缺损14例,VSD合并PDA3例,严重肺动脉狭窄合并PDA、房间隔缺1例,患儿术前有反复肺炎或持续缺氧发作心衰史,经内科长时间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均行急诊手术,除PDA直接结扎外,其他均采用正中切口,用膜肺及改良超滤技术,术后呼吸机治疗。结果术后感染较重无法脱机2例,带机一周后家长放弃治疗,强行拔管后死亡;并发气胸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例,拔管后再插管5例,合并低心排1例,治疗后痊愈。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反复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急诊手术,矫正心内畸形,阻止左向右分流,合理的围术期管理.合适的体外循环方法及手术方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穿孔的特点及治疗 ,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 2 1例新生儿胃肠穿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疾病中先天性肠闭锁 2例 ,胃壁肌层缺损 3例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例 ,先天性巨结肠 7例 ,肠旋转不良2例 ,特发性穿孔 4例。治愈 12例 ,死亡 6例 ,自动出院 3例。结论 新生儿胃肠穿孔病因复杂 ,一旦诊断确定 ,应尽早手术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有效术后管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先天性肠闭锁小儿6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将其分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其中术后≤3 d排便43例(68.25%)作为恢复组,术后>3d排便20例(31.75%)作为未恢复组。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闭锁位置、肺部感染、闭锁分型、术中吻合口直径及静脉营养时间等相关资料。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小儿先天性肠闭锁术后影响肠胃功能的因素。结果 两组患儿肺部感染、闭锁位置、闭锁类型及静脉营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部感染、闭锁位置、闭锁类型及静脉营养时间均可能是小儿先天性肠闭锁术后影响胃肠功能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肺部感染、闭锁位置、闭锁类型及静脉营养时间均是影响小儿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临床中应积极治疗肺部感染,针对严重闭锁类型选择适当手术方案及应对措施,以降低对胃肠的影响,促进小儿术后肠胃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Pena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方法采用改良Pena术一期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53例,回顾5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3例存活,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10~160min,术中出血为15~35ml。术后2周开始扩肛6个月-1年。其中切口I期愈合50例,3例切口感染。随访53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术后肛门排便功能优49例,占92.4%;良好3例,占5.6%;差1例,占1.8%。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1例直肠黏膜轻度外翻,肛门松弛,大便次数增多,后经二期手术治愈。结论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是指胚胎期后肠末端发育异常的一类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经典的Pena术分三期,结肠造瘘一肛门形成一造瘘口关闭,疗程长,住院费用高。通过改良Pena术治疗一期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术中暴露好,术后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发生率低,是一种疗程短、费用低、创伤少,且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儿手术后全部治愈.并发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 早期诊断、合理的术式和多学科协作模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专业的护理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