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方法:采用双层膜时控崩解原理制备脉冲控释微丸,使用水溶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以释药时滞及时滞后的累积释药量为指标,溶胀层包衣液中SDS的浓度、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为因素,采用L9 (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药物通过控释层衣膜破裂而释放,内包衣层中SDS的加入量、溶胀层和控释层厚度对脉冲控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均具有显著性影响.按优选工艺制备的3批样品,溶胀层包衣液中SDS的浓度为0.05 mol/L、溶胀层包衣增重为16%、控释层包衣增重为18%,体外试验表明,平均所制备的脉冲控释微丸时滞为4.5 h,之后1.5 h累积释药均大于80%,达到了脉冲控释的要求.结论:制备的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其药物的体外释放能够达到脉冲控释效果,本试验对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小分子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的脉冲微丸并进行体外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分别选用羟丙甲纤维素(HPMC)、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HPMC(L-HPC/HPMC)和HPMC/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HPMC/Surelease)作为溶胀层材料,Surelease作为控释层材料,以双层膜崩解原理制备丹参酮ⅡA的脉冲微丸。通过丹参酮ⅡA的体外释放结果来评价溶胀层材料种类、增重以及控释层增重对药物释放的影响;通过对包衣微丸横切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来评价包衣层的质量,并对丹参酮ⅡA的体外释放曲线进行数学模型拟合来预测释药机制。结果:使用HPMC或L-HPC/HPMC作为溶胀材料均不能实现丹参酮ⅡA的延迟释放,而以HPMC/Surelease为溶胀材料的微丸则成功地实现了3~5 h的延迟释药,且药物释放时滞随溶胀控释层中Surelease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另外,控释层增重的提高也可有效地延长药物的释放时滞,其最佳增重范围为30%~40%。数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脉冲微丸的药物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联合HPMC和Surelease为溶胀材料,以Surelease为控释材料,可以成功制备具有3~5 h药物释放时滞的丹参酮ⅡA脉冲微丸,为小分子药物的脉冲释药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兰索拉唑含药微丸,用流化床包衣法分别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和肠溶脉冲微丸,然后将两种微丸按固定比例填充至空心胶囊内。用体外释放度法观察肠溶微丸累计释放量。结果优化处方:载药丸心中碳酸镁用量15%,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用量20%;肠溶微丸中隔离衣层增重9%~10%,肠溶衣层增重>41%;肠溶脉冲微丸溶胀层包衣增重50%~60%,控释层包衣增重50%,肠溶衣层增重>41%,后干燥时间为4h。结论以肠溶微丸技术制备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中药舒胸缓释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中药舒胸缓释制剂。方法:将处方药材精制后的制备成舒胸微丸。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先以一定比例的羧丙基甲基纤维索(HPMC)、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配成包衣液进行包衣作为溶胀层。然后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进行包衣作为控释层,制备包衣微丸。等量称取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0%、9%、15%、18%和20%的包衣微丸。混合均匀,装入硬胶囊中,即得舒胸缓释胶囊。结果:当溶胀层处方及用量固定后,通过控制控释层的厚度。可使包衣微丸在预期的不同时间定时释药。将几种控释层增重不同的包衣微丸混合后制成舒胸缓释胶囊。在溶出介质中,各种包衣微丸可以在不同时间依次释药,从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缓释特征。在模拟人体胃肠道pH变化条件下,舒胸缓释胶囊中红花黄色素和三七总皂苷体外释放的?2值为90.1,红花黄色素和阿魏酸的?2值为77.3,三七总皂苷与阿魏酸的?2值为87.0。表明三者的释放度差异无显著性,而且均呈现出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采用定时释药技术制备而成的复方中药舒胸缓释微丸制剂中理化性质不同的各成分在缓释的同时可以达到同步释放,遵循了中药制剂复方配伍的整体观和用药思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卡托普利脉冲微丸及氢氯噻嗪缓释微丸,考察制剂体外释放度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时控爆破系统原理,利用底喷式流化床包衣设备,通过调节脉冲微丸溶胀层增重、控释层增重、致孔剂用量及缓释微丸包衣膜增重及熟化处理时间等因素,考查微丸释放度影响因素。结果脉冲微丸以L-HPC为溶胀层,Surelease为控释层,分别增重为16.20%和22.84%;以HPMCE3为致孔剂,用量为水分散体固含物量的5.52%,体外释放时滞约为5h;缓释微丸以Eudragit NE30D为包衣材料,缓释层增重为10%,致孔剂乳糖用量为1.5%(聚合物的1.5%);后处理时间为12h;两主药体外释放过程均接近一级。结论该方法制备的复方脉冲缓释微丸符合脉冲释放制剂要求,外观光滑圆整,衣膜致密,工艺操作简便、可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并对影响其体外释药的包衣处方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机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并通过依次包衣时滞内层(Eudragit RL 30D)和pH依赖外层(Eudragit FS 30D)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相似因子(f2)法统计分析释药曲线,考察影响大黄素微丸体外释药的处方因素。结果 最佳时滞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RL 30D增重5%,HPMC用量60%,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15%;最佳pH依赖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FS 30D增重4.6%,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5%。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和人工肠液中3 h的累积释药率小于10%,人工结肠液7 h内基本释放完全,具有明显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结论 通过调整时滞层及pH依赖层包衣厚度可以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脉冲控释微丸胶囊。方法:采用丙烯酸树脂域号和微晶纤维素( MCC)为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微丸;采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Low Substituted Hydroxypropylcellulose L-HPC)为内层溶胀材料,选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 Surelease)为外层控释材料制备脉冲微丸。将两种微丸混合后制成缓释脉冲微丸胶囊,同时考察体外溶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体外释放试验证明,缓释微丸体外12h可持续释12h,脉冲微丸体外可达到时滞为4h,滞后1.5 h,累积释药80%以上的脉冲释药效果。两种微丸按比例混合后,其释药机制符合一级释药模型,达到良好的混合释放效果。结论: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缓释与脉冲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丹参缓释胶囊。方法 将处方药材精制后制备成复方丹参同步释放微丸,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先以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1%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配成包衣液进行包衣作为溶胀层,包衣增重为12%;再将2%乙基纤维素溶于90%乙醇中,加入2%微粉化滑石粉和0.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混合配成包衣液进行包衣作为控释层,制备包衣微丸。等量称取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0%、8%、16%、20%、24%、26%的包衣微丸,混合均匀,装入硬胶囊中,即得复方丹参缓释胶囊。结果 当溶胀层处方及用量固定后,通过控制控释层的厚度,可使包衣微丸在预期的不同时间定时释药。将几种控释层增重不同的包衣微丸混合后制成复方丹参缓释胶囊,在溶出介质中,各种包衣微丸可以在不同时间依次释药。在模拟人体胃肠道pH变化条件下,丹酚酸B和三七总皂苷的f2值为66.9,丹酚酸B和冰片的f2值为69.0,三七总皂苷与冰片的f2值为58.0,三者能够同步释放且均呈现出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 采用定时释药技术制备而成的复方丹参缓释胶囊中理化性质不同的各成分在缓释的同时可以达到同步释放,遵循了中药制剂复方配伍的整体观和用药思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制备 5 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微丸给药系统。方法 以低黏度HPMC为内层溶胀材料 ,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Aquacoat为外层控释包衣材料 ,柠檬酸三乙酯为增塑剂 ,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 ,制备时间控制的微丸 ,用释放度测定法研究微丸在不同 pH介质中的释放度。 结果 溶胀层的加入对制备时控微丸是必要的 ,药物是通过外膜破裂释放的 ,溶胀层厚度增加 ,释药时滞有一定程度的缩短 ,外层厚度增加以及增塑剂用量增加 ,可显著延长释药时滞。微丸释药随介质 pH增加而加快 ,在模拟胃肠道pH情况下延迟 5h释药 ,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硫酸沙丁胺醇(SBA)哮喘时晨治疗药.方法:以模型药SBA作丸芯,在包衣锅内分别包上乙基纤维素(EC)溶胀膜层,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Eudragit RS和RL)控释膜层及丙烯酸树脂肠溶膜层,分别获得SBA溶出释放时滞相差4~5 h的微丸A、B,以1:1比例装胶囊,制成双脉冲控释微丸胶囊,用HPLC法测定SBA的含量,并进行体外释放度测试试验.结果:得回归方程为C=1.168×10-2A-0458 9,r=0.999 3(n=6),表明进样量在1.0~120.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体外释放度试验中,微丸A在pH值为1.2的人工胃液,pH值为6.8、7.4的人工肠液中较微丸B提前4~5 h溶出释放,SBA胶囊释药达峰期有2个,分别为4、9 h,这正好对应哮喘患者凌晨2时和早晨8时发作的时晨.结论:本制剂处方合理、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可靠,适合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乙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致孔剂制成茶碱缓释骨架片,考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EC)与茶碱缓释片释放度的关系以及制备工艺对茶碱缓释片体外释药速度的影响。方法:均匀设计实验,对茶碱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备的茶碱缓释片,释放度数据较稳定;调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用量配比,湿法制粒所得骨架片的释药速度比干法直接压片有所减慢;压片力的大小对释药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通过对茶碱缓释片制备工艺条件的考察,找到了适合生产的制备工艺,使药效稳定,提高了茶碱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硝苯地平脉冲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制备硝苯地平脉冲片,考察处方及释放条件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解析其释放机理。方法 混合粉末直接压片,滚转包衣锅法分别双层包衣(溶胀层和释放衣层)。通过测定释放度研究脉冲片的制剂学特征。结果 双层包衣片以脉冲形式释放,释药时滞随释放衣层厚度增加而延长,释药速率减小;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溶胀层可提高快速释放期的释药速率。释放介质pH值和搅拌速度对释药行为无影响。释药机理包括扩散、溶胀和渗透泵机理。结论 调整释放衣膜厚度和组成可获得理想的脉冲释药行为。本给药系统设计可推广应用于水不溶性药物的脉冲给药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司帕沙星(SF)为模型药物,制备耳用脂质体-原位凝胶(ISG),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SF脂质体(SFL),并选用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备温敏性耳用ISG(SFL-ISG),采用无膜溶出模型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并与司帕沙星原位凝胶(SF-ISG)进行比较.结果 SFL-IS...  相似文献   

14.
青黄珠口腔生物黏附贴片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青黄珠口腔生物黏附贴片并考察其体外生物黏附性及释药性能。方法以青黛、黄连提取物、珍珠为药物,白芨胶、HPMC和卡波姆为黏附材料,通过生物黏附力和体外溶胀速率测定,优化青黄珠口腔黏附贴片处方。并对所制备的生物黏附贴片进行体外释放度和释药机制探讨。结果所筛选最优处方为白芨胶:Carbopol:HPMC=1.5:1:0.5,药粉所占比例为25%;体外释放度试验证明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释药机制。结论制备的口腔黏附片表现出一定的黏附性和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美托拉宗缓释片并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 从处方和工艺两个方面考察了各因素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4000 cps作为骨架材料 HPMC 5 cps作为致孔剂,制备美托拉宗缓释片。通过正交设计,以2、4、7 h的药物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化最佳处方。结果 HPMC的用量和比例对美托拉宗缓释片的释放影响最大。该制剂的体外释放与Ritger-Peppas方程拟合的相关性最好,释药过程为扩散和溶蚀并存。结论 美托拉宗缓释片的工艺重现性好,体外释放符合拟定的释药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甲氨蝶呤(MTX)/蒙脱土(MMT)插层体系,研究插层化合物的体外释放性能,为新型药物载体材料及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以MTX为插层客体,MMT为插层主体,采用溶液插层技术制备了MTX/MMT插层体系,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初始药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MMT载药量的影响,并通过在模拟胃肠液的体外释放实验来考察插层体系的释放规律和内在机理。结果在初始浓度为0.8800mmol/g,反应温度为323K,反应时间为4h时插层体系载药量最大,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均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且在模拟胃液中释放速率明显低于模拟肠液。结论 MTX/MMT插层体系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其释放行为受到释放介质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溶出介质中吐温-80对难溶性药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HPMC)骨架片的溶胀、溶蚀和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以尼莫地平为模型药物制备HPMC骨架片,采用改良的桨法,以不同浓度的吐温-80溶液为溶出介质,测定不同时间尼莫地平HPMC骨架片的湿重和干重,并考察尼莫地平的释放度;采用摇瓶法测定尼莫地平在不同浓度吐温-80溶液中的溶解度。【结果]尼莫地平HPMC骨架片在不同浓度吐温-80溶出介质中的吸水速率常数(k1均在9.00h0.5左右,溶蚀速度常数(k2)均在0.022/h左右,均无显著性差异;尼莫地平在蒸馏水中32h内累计释放百分率低于15%,而在吐温-80水溶液中,32h内累计释放百分率均接近100%;尼莫地平的溶解度随吐温-80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溶出介质中的吐温-80对HPMC骨架片的溶胀和溶蚀无明显影响,但可加快尼莫地平的释放;释放介质中的吐温-80主要通过增加尼莫地平在释放介质中的溶解度而加快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应用非氟里昂抛射剂的国产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进口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予以单次吸入国产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对照组单次吸入进口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给药后肺功能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给药后15 min,30 min,120 min,240 min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较给药前均有改善,FEV1增加绝对值在给药后30 min达到最大,各个时间点FEV1改善值和改善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困难评分、咳嗽评分、呼气相干音评分等症状体征在用药后各个时间点较用药前均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结论 应用非氟里昂抛射剂的国产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作为支气管哮喘缓解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