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国人肾移植患者在移植初期3个月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研究对象为52例采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MMF)和糖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肾移植患者。收集其服药后不同时相的血样560份以及相应的生理、病理和实验室检查数据。运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建立麦考酚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考察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剂量、血清肌酐、移植术后天数、合并用药、UGT1A9启动子11个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等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模型验证采用200次bootstrap。结果以一级吸收和消除的二房室模型拟合麦考酚酸的药动学过程为佳,一级速率条件算法计算。体重和移植术后时间是麦考酚酸清除率的影响因素。麦考酚酸清除率的群体药动学公式为:CL/F(L·h-1)=0.554.TBW(kg).(1-e-1.14·POD)。MPA平均清除率为31 L·h-1,与白种人的文献报道值相吻合。Bootstrap法的验证结果与模型计算值也相符。结论建立的麦考酚酸群体药动学模型有一定代表性,为采用Bayesian法进行个体化给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人UGT1A3催化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考察不同结构参数对葡醛酸结合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法MOPAC-AM1及逐步回归方法对11个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和UGT1A3催化葡醛酸反应的Km值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所建立的QSMR模型(pKm=-2.207 07+0.002 56HOF+3.212 90 QC5)具有较好的拟合性。结论分子生成热(HOF)和5位C上的静电荷这两个结构参数是影响其葡醛酸结合活性的主要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总的和游离麦考酚酸(MPA)及其代谢物葡糖苷酸结合物(MPAG)含量的方法。方法游离和总的药物含量测定的预处理方法分别采用超滤法和乙腈蛋白沉淀法。色谱条件:Kromasil C8(4.6mm×1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三氟醋酸(55:45,pH2.2),流速:1.2mL·min-1。柱后添加0.2mol·L-1NaOH溶液,流速0.15mL·min-1。MPAG采用紫外检测,检测波长为295nm;MPA采用荧光检测,荧光激发波长342nm,发射波长425nm。结果血浆内源性杂质和常用合并用药对样品测定无干扰,MPA,MPAG的总质量浓度分别在0.~40和10~250mg·L-1,游离质量浓度分别在0.010~1.0和2.5~100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MPA,MPAG的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样品提取后在24h内及3次冻融后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MPA和MPAG的药动学研究及常规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UPLC-MS/MS和HPLC-UV测定肾移植患者麦考酚酸(MPA)血药浓度,考察方法间的相关性, 建立普遍适用的测定结果换算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UPLC-MS/MS测定肾移植患者全血及血浆的麦考酚酸浓度,HPLC-UV测定肾移植患者血浆的麦考酚酸浓度,测定结果采用LEVENE和LSD法进行方差分析, 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得到3种方法互换方程式,分别为:Y质谱血浆=1.612 X质谱全血+0.686;Y液相血浆=1.414X质谱全血测定-0.206;Y液相血浆=0.848 X质谱血浆-0.692。结论 UPLC-MS/MS测定肾移植患者全血及血浆麦考酚酸浓度与HPLC-UV测定肾移植患者血浆的麦考酚酸浓度,3种方法浓度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通过方程式可进行结果互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血清中麦考酚酸(霉酚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并监测肝移植病人霉酚酸血药浓度。方法 应用OASIS固相萃取小柱提取血清中霉酚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Symmetry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5mmol·L-1 KH2PO4 缓冲液(50∶50),pH为4.5,流速为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10nm。结果 霉酚酸在0.1~10.0μg·mL-1内定量线性良好(r=0.9999),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良好,成功用于肝移植病人霉酚酸血药浓度测定。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肝移植病人霉酚酸血药浓度的测定,但临床测定结果较文献报道的肾移植病人口服麦考酚酸酯后MPA血药浓度数据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霉酚酸酯在肾移植患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口服麦考酚酸酯(MMF)达稳态后其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的药动学。方法肾移植患者22 例(男14例,女8例),术后按每次1 g,每12 h 1次的给药方案用药7 d后采血检测,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PA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数据用3P87药动学软件,按非房室模型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MPA稳态后的药动学参数tmax为(1.27±1.06)h,ρmax为(20.83±11.71)mg·L-1,AUC0→12为(49.81±13.57)mg·h·L-1,MRT为(3.37±0.73)h,CL为(17.79±9.02)L·h-1。结论霉酚酸个体间药动学差异大,药动学参数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李建萍  徐雪君  张沁瑜  郭建明  段金廒 《中草药》2021,52(12):3619-3629
目的 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频率高,但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探讨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特征。方法 建立同时定量检测血浆样品中水杨酸、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和丹参素的UHPLC-MS/MS分析方法,评价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联用对彼此药动学的影响。应用酶水解结合UHP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尿液样品中水杨酸、龙胆酸、O-羟基马尿酸、水杨酸酚基葡萄糖醛酸苷和O-羟基马尿酸酚基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评价药物相互作用对阿司匹林代谢产物肾脏排泄的影响。测定血浆血栓烷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6-keto-PGF)水平,评价药物相互作用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结果 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相互作用显著影响阿司匹林水解产物水杨酸的代谢动力学,导致水杨酸血药浓度显著增加,肾脏排泄显著减少,但对丹红注射液中主要丹酚酸类成分的代谢动力学无显著影响。血液循环中增加的水杨酸会通过转化为其他代谢产物进行代偿性排泄,导致龙胆酸、O-羟基马尿酸、水杨酸酚基葡萄糖醛酸苷和O-羟基马尿酸酚基葡萄糖醛酸苷的肾脏排泄总量显著增加。此外,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联用不会拮抗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结论 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联用导致水杨酸血药浓度增加,肾脏排泄减少,血液循环中增加的水杨酸会通过转化成其他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健康志愿者利培酮人体代谢过程与其主要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23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利培酮2 mg后,用LC-MS/MS测定血中的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浓度,研究利培酮的药代动力学与其主要转运蛋白P-糖蛋白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 BCRP 421CA/34GA基因型携带者的9-羟基利培酮AUC0-∞ρmax分别是其他受试者的66.6%和51.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P=0.017),BCRP C421A和MDR1 G2677T/A对利培酮tmax均有影响(P<0.05)。结论 BCRP基因型影响9-羟基利培酮的体内代谢分布,BCRP和P-糖蛋白可能同时参与了利培酮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型二蒽酮化合物的潜在肝毒性风险。方法 采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构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与反式-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二蒽酮(trans-EPD)、顺式-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二蒽酮(cis-EPD)的结合模型,考察化合物与酶蛋白的结合位点及结合强弱;体外采用大鼠肝微粒体酶抑制实验评价化合物对UGT1A1的抑制作用;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8(CCK-8)评价化合物对肝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实验检测肝细胞中UGT1A1 mRNA水平。结果 计算机分子对接实验结果显示,trans-EPD及cis-EPD均与UGT1A1结合于site F区;体外酶抑制实验及细胞毒性实验证明,trans-EPD和cis-EPD均可显著抑制UGT1A1活性,下调其基因表达,产生肝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具有大黄素(10→10′)大黄素甲醚或大黄素(10→10′)大黄素甲醚母核结构的二蒽酮化合物可能是一类具有潜在肝毒性的化合物,其作用靶点为胆红素代谢酶UGT1A1。研究结果为此类成分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洪涛  张磊  黄志云  张红楠  张帆  赵媛媛 《中草药》2023,54(21):7104-7110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水飞蓟宾对索拉非尼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并探究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索拉非尼(100 mg/kg)组、低剂量(50 mg/kg)水飞蓟宾+索拉非尼(100 mg/kg)组和高剂量(100 mg/kg)水飞蓟宾+索拉非尼(100 mg/kg)组,每组6只,连续8 d ig空白溶剂或水飞蓟宾后ig索拉非尼,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测定血浆索拉非尼质量浓度。采用q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3A1(cytochrome P450 3A1,CYP3A1)、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7(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7,UGT1A7)和小肠组织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mRNA表达。结果 50 mg/kg水飞蓟宾使索拉非尼的Cmax、AUC0~t和AUC0~∞分别增加了47.4%、57.1%和64.7%,100 mg/kg水飞蓟宾使索拉非尼的Cmax、AUC0~t和AUC0~∞分别增加了47.6%、80.5%和79.8%;联合给药组小肠组织中P-gpBCRP mRNA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但肝组织中CYP3A1UGT1A7 mRNA表达没有变化。结论 水飞蓟宾和索拉非尼联用存在药动学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索拉非尼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联合使用时应加强监测,必要时调整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PEG400)对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胆汁排泄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黄芩苷+水组与黄芩苷+PEG400组,利用10%水合氯醛(剂量4 mL·kg-1)腹腔注射诱导麻醉,制作大鼠胆管插管模型,待大鼠完全清醒后,以168 mg·kg-1剂量的黄芩苷分别给大鼠灌胃相应的黄芩苷水溶液和黄芩苷PEG400溶液,收集给药后0~12 h的胆汁,使用UPLC-MS/MS测定不同时间段药物经胆汁排泄的浓度,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9μm),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9 min,90%~27%B;9~10 min,27%~90%B;10~12 min,90%B),流速0.3 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模式。利用体外孵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研究PEG400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8和UGT1A9活性及二者在大鼠肝脏中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黄芩苷+水组相比,黄芩苷+PEG400组大鼠12 h内胆汁中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B6G的累积排泄量分别增加了1.8,2.1倍;PEG400分别使UGT1A8与UGT1A9的酶活性提高了2.0,1.5倍,使肝脏中UGT1A8与UGT1A9的质量分数提高了2.2,1.3倍。结论:PEG400可通过提高UGT1A8与UGT1A9的活性和表达来显著增加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B6G的胆汁排泄,且对B6G胆汁排泄的促进作用大于原形药物黄芩苷,可为PEG400的临床合理应用及黄芩苷等黄酮类药物新剂型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变测量腹部脂肪的衰减范围对其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同时有脑CT和/或MRI检查以及腹部64层CT扫描的随机病例40例,其中根据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各20例。采用容积软件测量L1—2椎间隙水平的腹部脂肪(AAT)、腹腔内脂肪(VAT)和腹壁下脂肪(SAT)。脂肪衰减范围分别为:-245~-45 HU、-195~-45 HU、-145~-45 HU。用Logistic回归来计算脂肪组织中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的优势比(OR)。结果不同脂肪衰减范围组所对应VAT的OR值基本一致,均>1,95%CI>1,P均<0.05;SAT的OR值基本一致,均>1,95%CI均包含1在内,P均>0.05。结论 64层CT测量腹部脂肪的容积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不随脂肪衰减范围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吗替麦考酚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测定吗替麦考酚酯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XDB-C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三氟醋酸溶液(三乙胺调节pH至3.9)(35∶6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0nm。结果各中间体及各降解产物均可与吗替麦考酚酯主峰良好分离。HPLC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9~157.2mg·L-1,r=0.9999;方法的日内与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0.65%和1.02%。结论采用HPLC测定吗替麦考酚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肝郁气滞及湿热内蕴型痤疮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为其发病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75例湿热内蕴型痤疮、87例肝郁气滞型痤疮以及70名健康对照组的TLR2 Arg753Gln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Arg/Gln+Gln/Gln基因型于肝郁气滞型为26.44%(23/87)、湿热内蕴型为41.33%(31/75)、健康对照组为12.86%(9/70),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中等位基因753Gln的存在,增加了汉族人群肝郁气滞及湿热内蕴型痤疮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HPLC同时测定麦冬中3种高异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麦冬中6-甲酰基沿阶草酮甲、甲基沿阶草酮甲和沿阶草酮甲的含量,选用乙腈-0.5%磷酸溶液(58:42)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6nm(0~14min),275nm(14~22min).6-甲酰基沿阶草酮甲、甲基沿阶草酮甲和沿阶草酮甲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65~0.990(r=0.9999),0.153~0.918(r=0.9999),0.270~1.620μg(r=0.9999),平均加样同收率分别为99.76%(RSD0.95%),99.86%(RSD0.82%),99.41%(RSD1.1%).研究所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可用于麦冬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求证其生物等效性。方法男性健康志愿者20名,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受试分散片和参比胶囊各1.0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其活性代谢物霉酚酸浓度。应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16.26±3.79)和(16.85±3.97)h;tmax分别为(0.67±0.22)和(0.78±0.29)h;ρmax分别为(24.07±7.04)和(25.58±9.02)mg·L-1;AUC0-48分别为(56.84±12.81)和(59.06±15.96)mg·h·L-1;AUC0-∞分别为(62.25±12.63)和(64.58±15.28)mg·h·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比较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48为(97.95±13.73)%。结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方焱  陈礼明  戴敏  陈象青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8):1411-1413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与头孢唑啉钠配伍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相互影响。方法15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双黄连粉针剂给药组、头孢唑啉给药组、联合给药组,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血药浓度,将血药浓度-时间(ρ-t)数据以3P97程序(PracticalPharmacokinetic Program-Version 97)拟合,进行房室模型判别及药动学参数计算,并对单独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进行比较。结果双黄连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中黄芩苷的药-时曲线均符合权重为1/C2的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分别为6.66和6.68 min;t1/2β为118.77和48.23 min;Vc为0.086 6和0.108 2 L·kg-1;AUC0-t为8.98和7.36 kg·min·L-1,AUC0-∞为9.20和7.47 kg·min·L-1,MRT0-t为14.19和13.75 min,MRT0-∞为17.91和15.94 min,CLs为0.007 9和0.010 4 L·min-1·kg-1。头孢唑啉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的药-时曲线均符合权重为1/C2的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分别为11.68和14.36 min;t1/2β为46.85和55.59 min;Vc为0.166 9和0.143 9 L·kg-1;AUC0-t为36.20和56.49 kg·min·L-1,AUC0-∞为36.51和57.33kg·min·L-1,MRT0-t为40.28和48.07 min,MRT0-∞为42.55和51.72 min,CLs为0.005 7和0.003 6 L·min-1·kg-1。结论双黄连与头孢唑啉联合用药后,双黄连中黄芩苷药动学参数除Vc显著性升高外,其他参数无显著性变化,而头孢唑啉多项药动学参数发生显著性变化:血药浓度、AUC、MRT0~t显著升高,而CLs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