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报告的吡啶提取试验可做为一种鉴定麻风杆菌的方法,作者认为对此法有必要进一步验证和扩大研究。因此,用麻风杆菌、鼠麻风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杆杆菌、草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淋巴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内分枝杆菌、偶遇分枝杆菌和卡介苗等菌株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同时还对作者在LA-3培养基上分离的所谓麻风杆菌及上述各菌株(除麻风杆菌和鼠麻风杆菌外)菌龄对吡啶提取的结果的影响作了研究。采用的方法除应用Coovit的原法外,在提取及染色方法上  相似文献   

2.
鉴于鼠麻风杆菌在鼠足垫(MFP)细胞中成功的传代已维持5年以上,作者企图用MFP细胞作人麻风杆菌的细胞培养。首先研究了MFP细胞的吞菌作用。将麻风杆菌混悬于含10%小牛血清的Eagle基础培养基中,浓度为2×10~7/毫升。将5毫升菌悬液标本接种于数个50毫升培养瓶的单层生长的MFP细胞上,各取一份培养于25、31、33和37℃,培养72和96小时后吸去培养基,并用温缓冲盐水充分冲洗细胞层以除去未被吞噬的菌。以后再将细胞用胰酶消化并  相似文献   

3.
利用鼠麻风菌的细胞培养模型试验了几种药物对鼠麻风菌的作用。利福平(10μg/ml)和链霉素(100μg/ml)能抑制巨噬细胞中鼠麻风菌的增殖,而氨苯砜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与在鼠麻风动物感染模型中的结果完全一致。新药R—773(10μg/ml和5μg/ml)也能抑制细胞内鼠麻风菌的增殖。因而,鼠麻风菌的巨噬细胞模型可望作为麻风药物筛选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尽管既往反复证明麻风杆菌无法人工培养,但在1960年,第一个动物模式——鼠足垫接种麻风菌终于取得成功,1971年又报道麻风杆菌能在九带犰狳中生长,从而为大量研究麻风菌的生化、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5.
鉴于Matsuo等曾假定透明质酸是麻风杆菌的一种主要营养物质以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能抑制麻风杆菌的β-葡萄糖醛酸甙酶。从而干扰对这种物质的利用,因此作者用鼠足垫感染模型研究了抗坏血酸对麻风杆菌繁殖的影响。麻风杆菌来自新近诊断的未经治疗的瘤型病人皮肤活体组织,以5×10~3菌量接种于当地繁殖的BALB/C小鼠足垫。抗坏血酸饲料每周新鲜制备。皮肤活体组织分离的麻风杆菌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置37℃或32℃无生长。实验小鼠除用抗坏血酸饲料喂饲外,部分实验小鼠分别用氨苯砜、B_(663)及利福平作治疗。  相似文献   

6.
麻风杆菌为一细胞内寄生菌,能在瘤型麻风病人的巨噬细胞内存活并繁殖,而在结核样型麻风病人的巨噬细胞内则被破坏死亡。这种差异的机理尚不明了。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有关麻风巨噬细胞功能的研究:(1)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测定麻风皮损中巨噬细胞溶酶体酶(选择酸性磷酸酶作为指标)的活性;(2)测定麻风病人周围血单核细胞对麻风杆菌的吞噬和溶菌作用;(3)观察蛋白质缺乏的大白鼠足垫接种麻风杆菌后的组织反应。研究的结果如  相似文献   

7.
自从发现小白鼠足垫能使麻风杆菌生长以来,在临床应用上,出现了过分强调实验室结果的情况,并由此在麻风领城内曾经导致某些悲惨的后果。有两个著名的例子值得引证,它是基于以下两个论点的:(1)所有不完整染色的麻风杆菌都是死菌,(2) 在鼠足垫内查菌阴性,则表明在动物体中无麻风杆菌生长。前一种论点可以导致临床研究者断言,在以有效的抗麻风药物B663治疗麻风一年后而被误认为出现抗药性,几乎将其舍弃而不再用。后一种论点则导致研究者采用低剂量药物治疗,因而引起世界的性DDS抗药性。本文概述这个论据,即并不是所有的不完整麻风杆菌都是死菌,因为用现在的“标准足垫/麻风杆菌技术”并不能查出足垫中存在的所有麻风杆菌。  相似文献   

8.
自从韩森在上世纪末发现麻风杆菌以来,麻风杆菌的体外培养在世界范围内作了许多努力,但直至10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菌仍然不能培养。1976年以来有学者报导麻风杆菌在无胸腺的裸鼠中比在有胸腺的小鼠中生长的菌数多得多,考虑到无胸腺小鼠和有胸腺小鼠的巨噬细胞可能存在有内在的差别,作者决定用裸鼠的巨噬细胞来作麻风杆菌的试管内培养。同时也使用了那些能产生瘤型麻风的敏感动物如裸大鼠和犰狳的巨噬细胞。所用的方法是1964年Chang用于培养鼠麻风杆菌的方法,即用NCTC109培养基在5%二氧化碳环境中进行培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应用鼠足垫接种方法测定了麻风杆菌生活力的结果.置麻风杆菌悬液于4℃冰箱8天.其生活力明显下降,20天后菌活力完全丧失.在室温(14~24℃)平均温度为21℃环境条件卞.麻风杆菌随着时间的延长.活菌力下降较快,2周之后,麻风杆菌在鼠足垫中未见生长繁殖.对热的抵抗力低,60℃以上,菌活力迅速丧失.作者认为,麻风菌生活力强弱与环境温度高低和存放时间长短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脱氧果糖5—羟色胺(DFS)是经 Mester与 Mester(1975)合成的一种生物胺的庶糖衍生物。Jayaraman 等人(1980)用此物质作鼠足垫研究证明它能抑制麻风菌在体外结合3 HDOPA。经 Mester 和 Balakrishnan(1981)初步研究表明,在鼠食中加入20mg/公斤此种物质能抑制麻风菌在鼠足垫内的繁殖。目前,用 DFS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已报道了麻风杆菌在试管内单独或细胞内培养时能摄入各种放射标记化合物。这些试验(持续1~2周)能精确地测定麻风杆菌的生活力并且具有筛选抗麻风药物和诊断麻风耐药的潜力。作者实验室已经建立了试管中的快速的巨噬细胞内麻风杆菌放射标记法来测定麻风杆菌的活力和对氨苯砜、利福平及淋巴因子的敏感性,并且证明了7株疑似耐药的麻风菌试管内结果和鼠足垫结果完全一致。为了进一步评定这种放射测定法,在三个独立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将Shepard设计的鼠足垫接种麻风菌的技术用于从环境标本中分离“不能培养的抗酸杆菌”(NC AFB)获得成功。在挪威以前麻风流行区采集的标本中,证明有NC AFB。以后,从目前麻风流行区(象牙海岸、印度、秘鲁、葡萄牙)采集的标本中也获得NC AFB。分离到的NC AFB呈多形性抗酸杆菌,它类似麻风菌,可在小鼠足垫有限地繁殖,甚至传代后也是如此。将它用Lowenstin—Tensen,Middlebrook等一般培养基培养均失败。基于这种菌的形态属性和显然的抗酸性,推测这种菌为分枝杆菌属。  相似文献   

13.
麻风杆菌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菌,以往多认为从人体排出后迅速死亡。因此,麻风病的传染方式亦认为主要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由于麻风杆菌不能培养,故没有实验方法能复制其天然过程和考核杆菌从人体排出后的生活力。但是,有了鼠足垫模型后,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1968年~1977年用利福平治疗了100多例瘤型麻风患者,本文报道这方面的短期和长期的临床试验以及鼠足垫接种的细菌学研究的结果。细菌学研究:采用正常的CBA鼠和经过胸腺摘除和X线照射而致成免疫缺陷的CBA鼠(T/R),将麻风杆菌接种于后足垫。取10株麻风杆菌(4株取自未经治疗的患者,6株取自耐砜类药的瘤型麻风),接种分4组(每组6只正常鼠)。3组分别用含利福平浓度为0.01%,0.005%,0.0025%的饲料喂养,第4组不治疗,检测利福平的最低有效量。用取自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患者的组织,制成菌悬液,接种于正常的或T/R鼠,以检测麻风杆菌的存活率。临床研究:包括下述试验。  相似文献   

15.
Prabhakaran等发现麻风菌含有特异性能氧化多巴的邻-二酚氧化酶,因此有可能从多巴氧化过程中取得能量.他们用二酚氧化酶的强抑制剂二乙硫代胺甲酸钠(diethyl dithio carbamate, DDC),进行小鼠麻风菌接种抑制试验,获得成功.由于这种酶的特异性,认为多巴氧化试验可用于鉴定人麻风菌.本文为上述一系列研究工作的综述.一、麻风菌多巴代谢研究的起因及发现了解麻风菌的代谢对麻风菌的培养以及  相似文献   

16.
中村1985年曾报告用冰冻干燥法保存鼠麻风菌,即把鼠麻风菌悬浮在生理盐水中,冰冻干燥,4℃保存,其活性能保持16年。在5%牛血清中冻于则可存活30年。人麻风菌还未培养成功,目前是用小鼠足垫或用犰狳接种传代,但在传代过程中难免产生菌株变异。如果用保存鼠麻风菌的方法深存人麻风菌,就可排除其可能有的菌株变异。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保存人麻风菌,有0.1~1%的细菌失去活性。因此,含菌量多的可用冻于保  相似文献   

17.
Shepard指出用少量活的麻风杆菌接种于许多鼠株的足垫后产生麻风杆菌有规律的局限性繁殖。新近研究证明,在接种大量麻风杆菌24小时后只能回收接种菌的30%。为阐明所接种的细菌的去向,作者用新收获的或在4℃贮存了数周的麻风杆菌、海鱼分枝杆菌和放射性硫化锝~(99)胶体颗粒作了一系列回收试验。  相似文献   

18.
分枝杆菌的石炭酸复红标准染色法最初是用于强抗酸菌的,例如结核杆菌。由于使用含有强酸如盐酸或硫酸的脱色剂常导致弱抗酸菌如麻风杆菌的过度脱色。过碘酸氧化能增强麻风杆菌石炭酸复红的着色。作者介绍二种实用的查菌方法: (一)石炭酸——复红/孔雀绿醋酸染色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麻风杆菌目前仍是不能培养的极少数人类的病原菌之一。估计全世界约有1300万人罹患麻风,但该病流行性甚小,在流行地区亦很少超过1~5%。麻风于上世纪末在欧洲消失,而近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却有增加的趋势,其原因尚不清楚。最近出现的原发和继发性耐药菌至少是一种起作用的因素,因此须推荐联合化疗。从免疫学角度研究麻风,是由于此病临床征象具有免疫学基础,并很有可能揭示人体的免疫调节机理。已知麻风杆菌能在鼠足垫及犰狳中生长,最近发现还可在长尾猴中生长,而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动物与人之间没有明显的传播性。可以期望用一种有效的抗麻风疫苗,如同天花一样,在地球上彻底消灭麻风。  相似文献   

20.
麻风杆菌的鼠足垫感染劫冲模型是测零麻风杆菌生活力的有效方法,为了探讨紫外线和日光对麻风菌的杀菌效能和观察其失去活性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应用鼠足垫接种方法,通过定期耸查鼠足垫中麻风杆的繁殖情况,判断麻风杆菌经紫外线和日光照射后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