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学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旬1~2011—12经临床确诊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28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典型的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双侧肺野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分布于肺门两侧周围肺野,病灶呈磨砂玻璃状、网格状、地图样或碎石路征。结论胸部x线片及CT扫描对艾滋病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彭世辉 《吉林医学》2013,34(5):897-898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囊虫肺炎的(PCP)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囊虫肺炎21例的胸部CT资料。结果:21例中均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以弥漫性磨玻璃灶改变的有19例,占90.5%;以肺间质性改变的有2例,占9.5%。其中合并淋巴结肿大2例,合并双侧胸腔少许积液1例。结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改变为艾滋病合并卡氏囊虫肺的最常见肺部改变,少数病例表现为肺间质性改变;胸部CT扫描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艾滋病合并卡氏囊虫肺炎确诊需密切结合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多排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认识水平,使之得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32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的M S C T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C T检查.结果 10例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密度改变(31.25%);14例表现为多发斑片影(43.75%),多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呈地图样或马赛克样分布;5例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15.32%);3例以间质性改变为主3例(9.38%),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结论 MSCT能够显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各种表现,有助于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王东  谢长浓  陈志聪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692-1693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人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X线及CT表现.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艾滋病病人卡氏肺囊虫肺炎胸部X线及CT照片6例.分析其病变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后的影像观察.结果:本病的典型影像表现:双侧肺门周旁及双侧中下肺野弥漫性网格状影、磨玻璃状改变、弥漫性小结节影、斑片影;少见的合并表现:肺气囊肿、胸水、胸部淋巴结肿大、大叶性实变.结论:本病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检查对本病的临床诊断及观察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人卡氏肺囊虫肺炎 (PCP)的X线及CT表现。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艾滋病病人卡氏肺囊虫肺炎胸部X线及CT照片 6例。分析其病变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后的影像观察。结果 :本病的典型影像表现 :双侧肺门周旁及双侧中下肺野弥漫性网格状影、磨玻璃状改变、弥漫性小结节影、斑片影 ;少见的合并表现 :肺气囊肿、胸水、胸部淋巴结肿大、大叶性实变。结论 :本病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影像检查对本病的临床诊断及观察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临床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53例,对临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影像典型表现:患者双肺呈弥漫性、对称性间质性改变,且边缘呈模糊样改变并出现融合均匀的肺实变影。CT影像非典型表现:患者出现气囊样改变、空洞,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出现肿大,且胸膜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液、肿块样病变等表现特征。结论:鉴于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CT影像特征多样化、复杂化特征,因此,胸部CT检查对该病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以提高对PC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AIDS合并PCP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双肺透亮度下降并呈毛玻璃样变及薄壁囊状阴影,以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为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论:正确认识艾滋病患者肺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及临床表现,对于艾滋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2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病例。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常规抗菌治疗无效,X线为自双肺门向外渗出,此病多见于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希望通过这2例的报道提高我省医务人员对爱滋病常见肺部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学的认识,提高艾滋病的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 X线征象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 2 85例曾接受肾移植术后患者 ,其中 5例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卡氏肺囊虫其 X线改变 1早期两肺野呈弥漫性磨玻璃样密度增高 ;2本组 5例胸片上两肺肺纹理增多、模糊 ,可见散在性多发的线状网状影 ;3病情发展快 (3~ 7d)可见肺内小叶范围内片状实变影。结论 :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 X线表现呈多样化 ,但 X线平片和 MR对卡氏肺囊肺炎的诊断有主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005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疾病患者共计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本组128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28例患者中81例有发热症状,75例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症状,80例有紫绀症状.血生化指标显示LDH升高患者共108例.患者胸片影像学以肺部纹理改变为主,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改变(P<0.05).经治疗后,112例治愈,13例死亡,另3例转ICU观察.结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紫绀、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血生化LDH升高显著,胸片显示患者多有肺部纹理改变征象.确诊后及时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进行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2001~2008年本院诊治的9例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结果:肺泡灌洗检出22.2%,纤支镜肺组织活检检出55.6%,PCR法确诊2例,占22.2%。早期胸片呈间质性肺炎表现66.7%,CT肺部多发毛玻璃样表现55.6%,肺泡实变影表现33.3%。治疗和预防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其中2例因合并严重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哀竭而死亡,其余7例均治愈,呼吸功能正常。结论:卡氏肺囊虫病的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实验室检查亦无明显特异性,X线胸片可以提示PCP的出现,CT可对PCP的诊断提供进一步的帮助。诊断主要依靠支气管镜行肺组织活检查见卡氏肺囊虫孢子,PCR诊断法快速准确,推荐使用。治疗和预防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为主的综合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005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疾病患者共计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本组128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28例患者中81例有发热症状,75例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症状,80例有紫绀症状。血生化指标显示LDH升高患者共108例。患者胸片影像学以肺部纹理改变为主,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改变(P0.05)。经治疗后,112例治愈,13例死亡,另3例转ICU观察。结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紫绀、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血生化LDH升高显著,胸片显示患者多有肺部纹理改变征象。确诊后及时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进行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晚期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的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2例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2例病例中,多发小结节状,粟粒状病灶10例.片状,磨玻璃样病灶5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肺内肿块4例,胸膜改变3例.结论 晚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具有自身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元琴 《大家健康》2016,(5):240-241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38例在该院门诊接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治疗患者,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9例,常规组进行基础的病情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情况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8%,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炎症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姚玲娣 《海南医学》2013,24(18):2708-2709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6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表现。结果 46例患者均有发热,咳嗽伴咳痰40例,胸闷气急16例,呼吸衰竭7例;60 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70 mmHg 23例;CD4+T细胞<50个/μl 25例。胸部CT示毛玻璃样改变23例。治疗首选复方磺胺甲恶唑,43例好转,1例在院死亡,2例自动出院后在家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发病率高,病原体检出率相对低,目前仍以临床诊断为主。一旦临床考虑合并PCP,应尽早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发现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1例为女性,23例为男性,以中青年为主,临床症状以发热、胸闷气喘为主,部分病例伴I型呼吸衰竭,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明显,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的升高.5例合并梅毒感染,1例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3例并发鹅口疮,1例合并脑部肿瘤,3例合并肠穿孔,3例并肺结核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发生率41.67%(10/24),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磨玻璃样改变.结论:艾滋病患者早期不易诊断,了解艾滋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对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吸毒,冶游史、母婴等)建议及时进行艾滋病毒的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38例在该院门诊接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治疗患者,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9例,常规组进行基础的病情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情况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8%,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炎症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16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病理证实的1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6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中,表现小斑片影1例,小结节影1例,表现范围不等的磨玻璃影11例,肺气囊1例,间质改变2例。两肺弥漫性表现者占37%以上。结论肺内出现范围不等的磨玻璃样改变对于艾滋病合并PCP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IV阴性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学像表现,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HIV阴性卡氏肺囊虫肺炎7例,其中肾移植术后患者5例,白血病化疗患者2例,均摄胸部X线片,3例行胸部CT扫描。[结果]7例均表现为双侧对称或不对称病变,1例为两肺均匀性、完全性实变,其内见支气管气像,3例呈网状结节影及斑片状影,部分融合成片状模糊阴影;3例表现为遍布全肺的浓密的云团状阴影,CT示肺内毛玻璃样、片状影以及和正常肺与病变组织交织嵌合构成马赛克图形。[结论]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X线胸片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CT表现。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受CT检查的12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并对患者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33.33%)患者出现渗出性毛玻璃状影,主要特点为双肺散在弥漫性毛玻璃状密度增高影,且对称分布于两肺门,肺尖部视野相对清晰。2例(16.67%)患者出现间质型性实变影,主要特点为双肺纹理增粗,且不清晰,散在少许斑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16.67%)患者出现渗出性斑片状影,主要特点为双肺纹理较为粗乱,且可观察到较多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斑片大小不一。3例(25.00%)患者出现粟粒性改变,双肺出现大量大小不一粟粒状阴影,分布范围较为广泛。1例(8.33%)患者出现气囊性病变,主要特点为于患者肺门内可见数个囊形影,多呈对称分布,囊壁较薄且光滑,囊内无内容物。结论:针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患者,有效掌握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典型CT表现,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