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医辨证小儿哮喘为小儿肺、脾、肾三脏不足、表里不固、痰湿内盛;气候转变、饮食不节以及某些过敏物质等均可触动伏痰,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失于肃降发为哮喘.急性发作期为内外合邪、本虚标实之候;治以宣肺平喘,佐以健脾化痰,方用三拗汤加健脾化痰之品.缓解期余邪未必清彻,且多有痰湿留恋;故以培土固元,清透余邪,驱逐伏痰,基本方以参苓白术散因症加减;结果随访2年,90例中治愈71例,占79%;13例好转,占14.4%;无效6例,占6.6%;总有效率为93.4%.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临床近6年来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到观察,解析过敏性哮喘中医辨证特点及论治疗药.方法 对12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辨证施治.结果 过敏性哮喘多以外邪侵袭、痰浊壅肺、肺,脾、肾虛损为主,治疗上以祛邪化痰、补肺固表、健脾化湿、补肾固摄、止咳平喘为主.结论 过敏性哮喘中医辨证论治有其相应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3.
陈文伟 《中外医疗》2010,29(21):84-8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痰湿壅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支气管肺炎、中医辩证为痰湿壅肺型的幼儿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化痰汤煎服;对照组34例予常规抗生素抗炎平喘、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儿咳嗽喘憋症状消失时间和5d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5d治愈率(71.88%)明显优于对照组(44.12%)(P〈0.05)。结论中药健脾化痰汤配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痰湿壅肺型疗效确切,对改善患儿的咳喘痰多症状有明显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抗生素相比,安全性好,疗效缩短,在提高治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龙固本补肺健脾合剂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辨证为宿痰伏肺兼肺脾气虚证患者ACT评分的影响,从而验证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宿痰伏肺兼肺脾气虚证)患者通过中央系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金龙固本补肺健脾合剂口服,对照组不用药物干预,疗程均为120 d,随访期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中西医疗效。结果:治疗组哮喘缓解期患者的ACT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且治疗疗效持久(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ACT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中西医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金龙固本补肺健脾合剂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宿痰伏肺兼肺脾气虚证)的有效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5.
陈建杰治疗脂肪肝经验介绍,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酒精过量,肥胖是引起脂肪肝的两大病因。中医辨证责之于湿、痰、瘀邪,疾病早期以痰湿二邪为主,脾虚痰凝是病理基础,特别在脂肪肝早期。脂肪肝的治疗:首先是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其次,运动锻炼;第三,中药干预,注重健脾化湿,主要治法为健脾化湿,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6.
陈建杰治疗脂肪肝经验介绍,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酒精过量,肥胖是引起脂肪肝的两大病因。中医辨证责之于湿、痰、瘀邪,疾病早期以痰湿二邪为主,脾虚痰凝是病理基础,特别在脂肪肝早期。脂肪肝的治疗:首先是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其次,运动锻炼;第三,中药干预,注重健脾化湿,主要治法为健脾化湿,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7.
李淑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741-741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平喘降逆,化痰散瘀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给予益气健脾平喘降逆,化痰散瘀治疗(处方:黄芪、麻黄、白术、紫河车、苏子、法半夏、橘红、桃仁、地龙、苦杏仁、桔梗、蝉衣);对照组47例,给予头孢唑啉钠、氨茶碱治疗,疗程为7d。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治愈率为47.83%,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治愈11例,治愈率为23.4%,总有效率为76.6%。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平喘降逆,化痰散瘀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内外研究状况,结合临床实践及中医疗效优势,提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切入点,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降低重症CAP失败率和病死率、中医辨证治疗方案降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中医辨证治疗CAP重症肺炎的策略有:1以祛邪扶正为大法。2注重宣降肺气以顺肺之生理特点。3若出现热入心包、邪陷正脱,当须清心开窍、扶正固脱。中医辨证治疗出院后老年CAP患者的策略有:1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为大法。扶正为主,或益气养阴或补肺健脾。佐以祛邪,则当分痰、热、毒、瘀,当以痰(热)、毒为主,佐以活血。2注重宣降肺气。肺脾气虚、痰湿未尽者,治以补肺健脾、佐以化痰解毒;方药宜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入贝母、黄芩、赤芍等加减。气阴两虚、痰热未清者,治以益气养阴、佐以化痰解毒;方药宜生脉散合贝母瓜蒌散入连翘、白头翁、牡丹皮等加减。  相似文献   

9.
牛敏国 《安徽医学》1993,14(4):53-53
<正> 小儿痰喘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证,现代医学所称“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属本病范畴。临床常以咳嗽、呼吸急促、喉中痰鸣为特征。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小儿痰喘,西医惯用消炎、止咳、平喘方法,部分病例往往迁延不愈,而中医则重在辨证诊治。笔者认为小儿痰喘可分为四型,外邪入侵,有风寒、风热之别;脾不健运,可生痰湿,上贮于肺,阻塞气道,脾气不足,胃气不和,水谷精微不能运化,可致脾肺气虚。因此,在治疗上拟先辨证,再施以疏风散寒,清肺化痰、健脾利湿,调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建立胸科疾病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标准,对150例胸科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胸科手术患者术前痰证占45.3%,其次为血瘀证(17.3%)和气滞证(16.0%)。术后虚证增多明显。气虚、阴虚、血虚证共51例,占34.0%。兼夹证术前、术后分别为37.5%和42.0%。手术前无证候者术后也大多无证候。结论:胸科患者术前多属实证,证型以痰证为多见;术后属本虚标实,以气虚痰瘀、脾虚痰湿最为多见。痰浊为主要致病之邪,手术前后化痰可作为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总属邪实与本虚两大类,邪实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可分为痰湿、寒痰、热痰、郁痰、燥痰、瘀痰;本虚则主要源于脏腑虚弱,可分为肺脾气虚型和肺肾两虚型.文章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的中医证候采用不同药对治疗,分析中药药对的配伍特色,总结中药药对的研究现状,为中药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必要时吸氧、雾化吸入,或按需给予抗生素、补液、糖皮质激素等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根据补益肺肾、祛风化痰法研制的温养化痰方、清养化痰方防治支气管哮喘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方案,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121例(名中医组队列)根据寒哮、热哮的不同,分别给予温养化痰方和清养化痰方,并与常规中医治疗的81例(常规组队列)对照,分别给予固本咳喘汤和麦味地黄汤,观察名中医队列在缓解哮喘的症状体征,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或减轻发作程度等方面的疗效.结果 寒哮、热哮的名中医组及名中医合计组分别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临床控制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治疗后ACT评分均有提高,治疗前后的差值名中医组均大于常规组,且差别显著(P<0.01).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值各证型名中医组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P<0.01).结论 名中医方虚实兼顾的治疗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寒痰内伏证,肺肾阴虚、痰热内蕴证)患者具有良好的抗复发疗效,优于单纯以补益为法的常规中医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54-157
目的 探讨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脾虚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以健脾化痰法为治则的中药汤剂联合西药舒利迭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单项中医证候积分、ACT评分。结果 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分布、显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对比两组咳嗽、咳痰、胸闷、喘息等哮喘脾虚型主症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改善胃纳、乏力、便溏等次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ACT评分方面,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全身症状,提高患者的ACT评分,说明中医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其特征为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吸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难以根治且易反复发作,本病长期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本病属于中医哮证、喘证范畴,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以痰为主。本病的发病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多因痰饮内伏、风寒袭肺、痰湿壅阻、肺失宣降所致。临床辨证分型为:痰热郁肺型、寒饮射肺型、肺脾肾气虚。临床多采用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温肺化饮止咳平喘、补肺健脾益肾纳气平喘之法治疗。本综述总结了近几年来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新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确定不同的中医治法,特别提出针灸及穴位治法,其中代表方药针灸穴位贴敷共20组。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的疗效。实验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这对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中医称之为"哮证",它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西医治疗本病可及时缓解症状,但不能根除.中医运用宣肺化痰、降逆平喘、益肺运脾、扶正祛邪等法治之,可取得一定效果.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应用消导健脾,化瘀平喘法以保和丸方为主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郑启仲教授应用脏腑辨证治疗小儿睡眠障碍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抄方,收集跟师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治法、选方选药等方面阐述郑启仲教授的临床经验,总结其治疗小儿睡眠障碍的学术观点,并列举病案两例加以佐证。[结果]郑教授认为小儿睡眠障碍的核心病机为五脏失调、五神不安,痰湿之邪为重要的病理因素,饮食积滞、外邪侵袭、情志所伤为发病的诱因,治疗时当调整脏腑寒热、虚实,重视痰湿之邪,兼顾病因。选用龙胆泻肝汤、导赤散清心肝之热,附子理中汤、肾气丸温脾肾之寒,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补脾胃之虚,温胆汤、十味温胆汤、神术散、涤痰汤等方剂祛痰湿之邪。所列病案两例,睡惊症案辨证为痰热内扰、心虚胆怯,予化痰清热、益气宁心,治以十味温胆汤加减;发作性睡病案,辨证为脾肾阳虚、寒湿困阻,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七味白术散加味,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郑启仲教授应用脏腑辨证补虚泻实、调整寒热,治疗小儿睡眠障碍的临床经验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肺纳气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属于痰热肾虚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应用西药抗炎、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的同时加用清肺纳气平喘汤;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抗炎、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清肺纳气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方法 随机选取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84例,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应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分析法分析各型患者外周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正常对照组为46例健康志愿者.结果 中医分型中肾虚痰瘀型哮喘占46%,非肾虚痰瘀型哮喘占54%(其中冷痰型占21%、热痰型占15%、寒包热痰型占7%、风痰型占1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患者血浆NE、DA含量高(P<0.05);肾虚痰瘀型、非肾虚痰瘀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浆NE、DA三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NE、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非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血浆NE、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NE、DA含量较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高(P<0.05),两组血浆5-H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哮喘患者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处于紊乱状态,哮喘可能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并有可能通过神经反射而加重哮喘症状.(2)肾虚痰瘀是支气管哮喘中常见的中医证型;"同病异证,异证异理",神经递质的释放因中医证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其中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血浆NE和DA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肾虚痰瘀型哮喘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低下,而使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受到抑制所致,这可能是肾虚痰瘀型哮喘"本虚"之部分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肺炎的中医病名当为肺疫,发病有即发、伏发两种形式,分寒湿肺疫和温热肺疫两种类型。肺疫初起邪在膜府,继而邪毒内陷于肺,肺失宣肃,痰湿内生,邪毒与痰搏结,壅滞于肺,肺气郁闭。邪伏期根据体质辨证用药,以益气养阴、透邪解毒为主。发病后当顺肺之性,以化痰止咳为基本治法;恢复期正虚邪恋、肺脾两虚,治以益气养阴、透泄余邪为主。总体辨寒热虚实、轻重缓急,灵活应用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