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心力衰竭(HF)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HF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均具有自身特点,在临床诊断和处理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一般来讲,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是老年人HF的主要病因;由于老年HF患者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因此HF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被其他临床情况掩盖;借助于超声心动图和N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测定可以明确诊断。老年人HF的治疗原则依然是控制HF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临床实践中,需根据老年人自身特点调整各种HF治疗药物,必须考虑到老年人HF的病因、是否同时合并的多种疾病以及整体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而且是主要死亡原因。为了了解老年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特点,避免诊断和治疗上的失误,现将几种老年心血管病加以阐述。老年心血管病的诊治特点一、急性心肌梗塞根据北京医院的报道,老年心肌梗塞有以下特点:(1)女性患者的比例增加。(2)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心肌梗塞者较多。(3)心肌梗塞以感染为诱因者较多。(4)前驱症状不典型者较多。初发症状不典型者亦多,其中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精神状态、痛觉和内环境稳定均有变异,故欲判定其予后颇为困难。缺血性心脏病有广泛的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各种类型心绞痛、急或慢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内膜下梗塞或急性心肌梗塞等。随着衰老的进展,心脏老化及冠状动脉的硬化,会使劳累、精神紧张、缺氧、发热、直立性低血压、快慢心律综合症等加重对循环状态的影响,促进心衰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发作。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特点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演变过程和心肌酶学改变者比较容易诊断,而临床表现不典型者,特别是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往往容易误诊。作者结合多年实践和文献认为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如下特点:(1)急性起病无典型疼痛,甚至无疼痛主诉者占60%以上。这是因为老年人痛间增高,痛感减弱,老年人生理代谢功能逐渐下降,代谢低,对刺激反应差。(2)临床表现不典型,心绞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者有之,以脑循环障碍为首发病状者有之,以咽喉痛、牙痛为首发症状者有之,以呼吸系统症状甚至休克型肺炎为首发症状者有之,以紫疾为首…  相似文献   

5.
一、临床表现形式 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症状多不典型故而忽略甚至贻误治疗。有人报告老年人AMI只有20~40%出现典型症状,其梗塞面积>50%时有48%具备心前区疼痛症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5—2010年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5例。结果冠心病13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0例,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52例,缺血性心肌病15例),钙化性心瓣膜病46例,风湿性心脏病25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合并高血压109例,糖尿病98例,脑血管病36例,贫血2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0例。显效:101例,有效78例,无效36例(死亡17例),总有效率83.2%。结论老年早期心力衰竭症状不典型,合并疾病多。如何早期识别心力衰竭,保护主要脏器功能。控制诱发因素、改善心力衰竭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和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7例急性心肌梗塞 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非典型性心肌梗塞共54例,其中疼痛部位不典型型者21例,无痛而以其它表现为首 发症状者23例,心电图表现不典型10例,住院期间病死率31.2%。结论: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塞多见于老年人, 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阵旧性心肌梗塞病史者多。特点是高龄,确诊时间晚,临床症状或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误 诊病例多,住院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我院1982年11月至1988年3月共收治8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其中首发症状不典型并ECG早期无Q波者14例(16.1%)。误诊率为10.3%(9/14)。本文通过误诊病例的临床、实验室及ECG检查分析,以探讨老年人AMI的特点,如初发症状不典型,多为心外症状。多有第一心音低钝。血象及血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经验南京军区总医院(南京,210002)林修功中国民航大连疗养院孙德权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给诊断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老年人AMI的诊治,对提高其临床诊治率、改善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特征和并发症,为指导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合理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年龄≥7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分析其症状、体征、血压特点、常见并发症、常用药物种类及不良反应。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症状体征多不典型,并发症多;常用药物以钙拮抗剂或以钙拮抗剂为主的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以低血压、低灌注、心率加快、心力衰竭加重等最常见。最常见的前5位并发症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症、缺血性脑病、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差,症状体征多不典型,易合并严重并发症,健康指导、合理的药物选择对改善长期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院近3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50例,并以同期非老年患者25例作比较,结果提示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有如下特点: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且多在睡眠中起病;发病时常无典型胸痛;仅有轻度胸闷;常有疼痛部位的变异而表现为腹痛、牙痛、颈痛等胸外部位疼痛,而且多有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我们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老年小稳定性心绞痛56例,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诊治原则与经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明显增加,由于老年AMI 的症状常不典型,临床确诊率低,仅占43%,而漏诊率高达25%.AMI 在≥70岁者,男女比例为0.9:1.7,<70岁为2.77:1.在英国AMI 住院者中几乎60%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预测在今后的10年中,患者可能将增加(?)%.1 老年AMI 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AMI 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较少出现,无痛者可达15~60%.国外老年AMI 典型胸痛者仅  相似文献   

14.
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传统方法是减轻心绞痛症状,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常无症状。老年人可能无缺血症状,或因未能达到足够运动量以检验心血管系统功能诱发心肌缺血,因此老年医学工作者需高度警惕无痛性心肌缺血。本文简略综述适用于老年人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内外科手段。  相似文献   

15.
老年心脏病流行病学老年心血管病的病因大体可分为3大类:1.发病于青年期而延续至老年期者,如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脏病;2.多发于中年以后的所谓成年人疾病延续至老年或发生于老年者,如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3.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如心瓣膜或瓣膜环  相似文献   

16.
相比于WHO定义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85岁及以上为高龄老人,《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定义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80岁及以上为高龄老人. 1 老年麻醉的特殊性 实际高龄并非手术禁忌,但要意识到高龄老年群体的生理特殊性.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易误诊,用药个体化差异大,应尽可能根据生理反应滴定给药.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平均伴有3.5种疾病,需正确预计多病并存和多药联合的复杂性.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储备功能不可预知,应即时显示限制.术前评估难,重要脏器生理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较少.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误诊而加重病情。1999年1月~2000年1月,我们对60例老年心衰患者进行观察,现将老年心衰的特点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62~87岁,平均71±5岁:病程平均13.8±2.4年。冠心病26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风心病14例,肺心病12例。心功能Ⅱ级16例,Ⅲ级26例,Ⅳ级18例。 老年心衰的特点:①老年人早期心衰症状、体征不典型,  相似文献   

18.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和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选择19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非典型性心肌梗塞共54例,其中疼痛部位不典型者21例,无痛而以其它表现为首发症状者23例,心电图表现不典型10例,住院期间病死率31.2%。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塞多见于老年人、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史者较多。高龄,确诊时间晚,临床症状及/或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误诊病例多,住院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特点:(1)临床症状不典型;(2)并发症多;(3)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提高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肝癌 (PL C)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 36例老年治疗组、30例老年未治疗组及 74例非老年治疗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治疗组及未治疗组的肿瘤类型、肝功能分级与非老年组相近。老年组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者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0 .0 5) ,AFP升高者低于非老年组 (P<0 .0 5) ,且并存疾病多 (P<0 .0 1 )。老年治疗组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与非老年组相似 ,但显著高于老年未治疗组 (P<0 .0 5)。结论 老年人 PL C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居多 ,积极采用以手术或 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获得与非老年人相似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