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蛇毒金属蛋白酶抑制剂BJ46a的抗肿瘤侵袭及转移作用. 方法 以蛇毒金属蛋白酶抑制剂BJ46a为目的基因,选择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生产重组BJ46a蛋白,纯化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利用Alamar blue法及Transwell小室分析法评价重组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体外生长、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n=3). 结果 经ProBond亲和层析纯化出的重组BJ46a蛋白具有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活性;经重组BJ46a蛋白处理的B16 细胞穿过 Matrigel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制率为84.8%. 结论重组BJ46a蛋白能抑制B16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Per2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构pcDNA3.1-mper2和pcDNA3.1空质粒分别转染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提取两组细胞的总RNA和总蛋白,利用特异引物和抗体,分别检测两组细胞中p53和c-Myc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均显示与转染pcDNA3.1( )空质粒相比,转染pcDNA3.1-mPer2入B16细胞后,p53的表达增高,而c-Myc表达降低。结论:mPer2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癌基因c-Myc的表达,促进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从而抑制B16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Per2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mPer2全长表达质粒(pcDNA3.1-mPer2)转染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并以pcDNA3.1空质粒转染为对照,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结果均显示Period2转染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较空质粒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mPer2的高表达能显著性的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稳定共表达荧光素酶基因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系,并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建立小鼠肿瘤肺转移模型.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TERT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Luc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IRES-neo-hTERT和pIRES-hyg3-Luc,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共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经G418及潮霉素B加压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应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hTERT和Luc基因在B16细胞中的表达;将稳定共表达hTERT和Luc的B16-hTERT/Luc细胞株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接种雄性C57BL/6小鼠建立肿瘤肺转移模型,并通过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小鼠肺部肿瘤的生长.结果 建立了稳定共表达hTERT和Luc的小鼠黑色素瘤B16单克隆细胞株B16-hTERT/Luc,经检测hTERT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Luc在单克隆细胞株中的表达分别为84%和98%.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成功建立了小鼠肿瘤肺转移模型,应用活体成像技术能方便地检测到B16-hTERT/Luc肿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情况.结论 成功建立了可用于活体成像技术检测的稳定表达hTERT的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SCA,通过稳定转染建立高效表达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系。方法:利用PCR扩增出人PSCA全长基因的cDNA编码区序列,使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PSCA。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利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G418加压筛选后得到阳性克隆。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PSCA在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经测序及双酶切鉴定,pcDNA3.1-PSCA重组质粒构建正确;稳定转染人PSCA的B16细胞系表达率接近100%。结论:建立的稳定转染人PSCA的B16细胞系能够高效表达PSCA基因,为抗前列腺癌疫苗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RNAi沉默VEGF的表达及其治疗肺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RNAi干涉的方法沉默VEGF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为肺癌的RNAi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VEGF为靶点,利用siRNA设计原则,设计VEGF-siRNA,构建pSilencerTM-3.1-VEGF的干涉载体,稳定转染入肺癌细胞株A549中,检测VEGF在细胞中的表达及稳定转染pSilencerTM-3.1-VEGF肺癌细胞系A549对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体内观察pSilencerTM-3.1-VEGF肺癌细胞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结果:pSilencerTM-3.1-VEGF-2明显抑制了肺癌细胞系A549中VEGF的表达,稳定转染pSilencerTM-3.1-VEGF-2的肺癌细胞株A549体外生长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其对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荷瘤小鼠结果显示,与肺癌细胞株A549荷瘤小鼠比较,pSilencerTM-3.1-VEGF-2-A549荷瘤小鼠中肿瘤的生长明显缓慢(P<0.05),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pSilencerTM-3.1-VEGF的干涉载体,稳定转染pSilencerTM-3.1-VEGF的肺癌细胞株A549中能够明显抑制VEGF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小管形成,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sv-cystatin)在黑色素瘤细胞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v-cystatin,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导人小鼠黑色素瘤B16FI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鉴定sv—cystatin在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肿瘤细胞体外生长和黏附能力的变化,体外侵袭、运动实验和小鼠实验性肺转移模型分析sv-cystatin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体内、外侵袭力的影响。结果sv-cystatin基因稳定转染后B16F1细胞体外侵袭与运动能力明显降低,其穿膜的细胞数显著低于B16F1/pcDNA3.1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细胞组(P〈0.01);sv—cystatin的表达可抑制C57BL/6小鼠肺转移瘤灶的形成;其体外增殖及黏附能力未见明显改变。结论sv—cystatin基因转染可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体内、外侵袭与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CXCR3基因的B16细胞株,研究CXCR3分子在肿瘤形成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从pMD19-T/mCXCR3质粒中扩增CXCR3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脂质体法转染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G418加压筛选阳性克隆,分别用RT-PCR方法与免疫荧光技术分析阳性克隆中CXCR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Transwell系统检测B16-mCXCR3细胞在其配体IP-10介导下的迁移能力。将B16-mCXCR3细胞分别通过皮下和眼静脉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观察在小鼠体内的成瘤率及肿瘤转移情况。结果:构建了表达小鼠CXCR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CXCR3,转染该载体后获得了稳定表达CXCR3的B16-mCXCR3细胞。B16-mCXCR3细胞(1×105个),在20μg/L IP-10作用下迁移的细胞数为3 208个,与B16组和B16-mock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于小鼠皮下接种B16-mCXCR3细胞、B16细胞和B16-mock细胞,第20天成瘤率均为100%。于小鼠眼静脉注射B16-mCXCR3细胞,第21天时50%的小鼠在肺部出现肉眼可见的黑色肿瘤转移灶,B16细胞组和B16-mock细胞组肺部未见肿瘤转移灶,B16-mCXCR3组与B16组和B16-mock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转染CXCR3基因的B16-mCXCR3细胞,在IP-10介导下可定向迁移,并可增加在小鼠体内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9.
探讨高表达肿瘤抗原基因OVA66对WISH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转染OVA66基因WISH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变化,探讨该基因的功能.方法 采用脂质体方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VA66转染正常人羊膜细胞系WISH,经G418稳定筛选、克隆和扩增.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通过电镜分析细胞超微结构,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生长特性和侵袭能力,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性生长能力,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结果 RT-PCR检测显示,转染pcDNA3.1-OVA66细胞OVA66基因呈高表达;Western bloting显示OVA66蛋白处出现明显的条带;电镜检测表明该基因可明显增强WISH细胞增殖能力;体外侵袭实验显示,该基因可增强WISH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表明OVA66基因可以促进单克隆性生长能力;基因芯片提示,该基因高表达影响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结论 提示OVA66基因高表达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利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反义核酸技术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基因(tyr)的表达。 方法: 构建tyr反义重组体pcDNA3.1(-)-tyr,用脂质体法导入B16细胞,用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含量测定,多巴染色及透射电镜等检测由反义重组体pcDNA3.1(-)-tyr转录产生的tyr反义核酸对B16细胞tyr表达的抑制情况。 结果: 成功构建了反义重组体pcDNA3.1(-)-tyr,转染了反义重组体的B16细胞其酪氨酸酶活性为0.0498±0.0036,显著低于对未转染组B16细胞的0.0916±0.0132(P<0.01);转染空质粒pcDNA3.1(-)及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tyr组B16细胞的氨酸酶活性分别为0.1015±0.0166和0.0948±0.0096,两者同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巴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转染了反义重组体的B16细胞其黑色素颗粒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反义核酸可以显著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ty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过表达miR-16对小鼠Neuro2a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探讨miR-16在肿瘤发病过程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能够在细胞中过表达miR-16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iR-16,利用Real-time PCR验证了表达载体的过表达效应.应用pcDNA3.1-miR-16载体转染Neuro2a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转入野生型PTEN基因的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探索该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和抑制肿瘤侵袭的机制。 方法: 将野生型PTEN基因的pcDNA3.1Hygro(-)真核质粒载体转染SKOV3细胞系,潮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扩增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变化;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分别用RT-PCR检测转染前后PTEN 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重组基底膜侵袭模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 结果: 成功转染SKOV3并稳定表达PTEN,转染PTEN可以明显改变SKOV3细胞周期,使其阻滞于S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力。 结论: 提示转染外源野生型PTEN基因可使SKOV3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并且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生长,而具有明显的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IL-27基因转染对小鼠结肠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稳定表达小鼠IL-27(mIL-27)基因的小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olon26),研究IL-27基因对小鼠结肠腺癌细胞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将pcDNA3.1( )-His(B)/mIL-27质粒转染结肠腺癌细胞,筛选建立高表达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ELISA、RT-PCR法证实IL-27基因成功转染Colon26。用MTT比色法检测IL-27质粒转染后对Colon26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IL-27质粒转染后对Colon26细胞凋亡的影响;将Colon26-IL-27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的右侧背部皮下,观察其致瘤性。结果:Colon26-IL-27细胞可表达IL-27mRNA并分泌IL-27,IL-27的表达在体外对Colon26细胞的增殖、凋亡均无影响,而在体内则具有明显的抗瘤活性。结论:成功制备Colon26-IL-27细胞株,证明IL-27能在体内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阳离子脂质体(CL)包裹pcDNA3.1-IL15制备阳离子脂质体质粒DNA复合物CL-IL15,观察其抗小鼠B16-F10肺转移瘤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IL-15真核表达载体,测定脂质体-质粒DNA复合物的最佳包封率;将该复合物转染CHO-K1细胞株,West-ern blott检测体外转染条件下IL-15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转染上清对CTLL-2细胞株的增殖刺激作用;建立B16-F10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尾静脉给药,每隔1 d给药1次,共6次,治疗结束24 h后观察各组肿瘤肺转移情况;LDH释放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法观察NK细胞对肿瘤组织的浸润。结果:成功构建hIL-15表达载体,并验证其与阳离子脂质体的质量比为1∶5时,包裹后形成的复合物具有较好的包封率;可以在体外有效转染并表达具生物活性的分泌型IL-15蛋白;CL-IL15复合物治疗小鼠肿瘤肺转移模型,可以显著减少肿瘤肺转移结节数目,提高脾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P<0.05),增加NK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比例。结论:阳离子脂质体质粒DNA复合物CL-IL15可有效地抑制小鼠B16-F10肺转移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15诱导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激活NK(natural killer)细胞对肿瘤组织的浸润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过表达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肿瘤形成的影响。 方法 构建HE4过表达质粒载体(pcDNA 3.1/Myc-His-HE4)和HE4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载体(siRNA-HE4),分别转染HEC-1B(HE4过表达组)和Ark2(HE4低表达组)两个EC细胞系;以空载体pcDNA 3.1/Myc-His转染的HEC-1B细胞为HE4过表达组的阴性对照,以非特异性序列siRNA转染的Ark2细胞为HE4低表达组的阴性对照;不进行转染处理、正常培养的EC细胞系为正常对照组。转染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HE4 mRNA表达水平,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体外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构建移植性肿瘤小鼠模型,比较各组动物的形成瘤体积。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HEC-1B细胞比,转染pcDNA 3.1/Myc-His-HE4后HEC-1B细胞中HE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增殖活性、穿膜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Ark2细胞比,转染siRNA-HE4后Ark2细胞中HE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增殖活性、穿膜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而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过表达组的移植性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大于其对照组(P<0.05),而HE4低表达组的移植性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其对照组(P<0.05)。 结论 HE4过表达可导致E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促进肿瘤形成;下调HE4基因表达可明显抑制E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小鼠肿瘤/睾丸抗原Biot2对小鼠NIH3T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Biot2,由脂质体包裹稳定转染NIH3T3细胞,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筛选和鉴定Biot2表达阳性细胞克隆,研究其与细胞增殖相关的生物学特征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 )-Biot2,并稳定转染于NIH3T3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转染了Biot2cDNA的NIH3T3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增快。结论:成功地建立稳定转染小鼠新基因Biot2的NIH3T3细胞克隆;Biot2基因能影响细胞增殖的调节,促进NIH3T3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筛选肿瘤转移相关新基因,探讨鞘精脂微结构域1相关磷酸化蛋白基因(PAG1)转染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的高转移亚系PC-3M-1E8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利用PC-3M高转移亚系PC-3M-1E8、低转移亚系PC-3M-284,人肺巨细胞痛细胞系(PG)高转移亚系PG-BE1和低转移亚系PG-LH7 cDNA制作4张基因芯片,筛选出PC-3M和PG高、低转移亚系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对在两个转移亚系共同表达下调的PAG1基因做进一步研究,采用即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验证PAG1在PC-3M细胞系中的表达.构建pcDNA3.0-PAG1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PC-3M-1E8细胞.MTT比色实验及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Matrigel穿膜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基因芯片初步筛选出PC-3M高、低转移亚系差异表达基因共327个,上调基因123个,下调基因204个.PG高、低转移亚系差异表达基因共281个,上调基因167个,下调基因114个.PC-3M与PG高转移亚系共同表达下调基因9个、上调基因8个.即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证实PAG1在PC-3M高转移亚系中表达低于低转移亚系.MTT比色及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显示转染pcDNA3.0-PAG1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低于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均P<0.05).细胞周期检测转染pcDNA3.0-PAG1组比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处于G_0~G_1期的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5).转染pcDNA3.0-PAG1组与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相比凋亡细胞百分率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穿膜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转染pcDNA3.0-PAG1组比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穿膜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分别为(35.1±4.9)、(127.6±6.6)和(135.0±5.0)个(P<0.05).结论 利用同一母系来源的高、低转移亚系制作基因芯片可以摒除转移无关基因的干扰,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PAG1基因稳定转染能抑制人前列腺癌高转移亚系PC-3M-1E8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PAG1基因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基因在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DNA重组技术将mIL-12基因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 通过电穿孔转染B16F10细胞, 筛选出阳性细胞克隆后, 应用PCR、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mIL-12基因在B16F10细胞中的整合及表达。结果:在DNA、mRNA及蛋白质3个水平均证实mIL-12基因已转染到B16F10细胞中并表达。结论:mIL-12基因可成功地转染体外培养的B16F10细胞并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IL-12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的基因瘤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pcDNA3.1(-)/XAPC7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法从pET28b/XAPC7重组质粒中克隆得到XAPC7 cDNA全长序列,将之与pMD18-T载体连接、测序后将该片段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好的pcDNA3.1(-)/XAPC7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将该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细胞株,再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转染前后该细胞株XAPC7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pcDNA3.1(-)/XAPC7经酶切鉴定及DNA测序证实,目的基因XAPC7的序列完全正确,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RT-PCR检测,重组质粒转染株的XAPC7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证实XAPC7基因已经稳定转染到SMMC-7721细胞中并得到表达.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人基因XAPC7的稳定转染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XAPC7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肿瘤抗原基因OVA66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肿瘤抗原基因OVA66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以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VA66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稳定筛选、克隆及扩增,采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ICC)染色法,检测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用FACS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电镜技术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体外运动、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运动及侵袭能力;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RT-PCR检测显示,转染pcDNA3.1-OVA66的细胞中OVA66基因呈高表达。Westernblot显示,在OVA66蛋白处出现明显的条带。电镜和FACS检测表明,该基因可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外运动、侵袭实验证实,该基因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基因芯片显示,该基因的高表达可促进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结论:OVA66基因及其蛋白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