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50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兴未艾50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共2025次,其中行选择性肝动脉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448例,单纯灌注化疗60例。结果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8.6%、21.6%;单纯灌注化疗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3%、21.3%、9.6%。肿瘤分类、栓塞剂及用量、门静脉是否有癌栓、倒支循环的形成、碘油沉积情况及栓塞术和方法选择是否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中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常见治疗,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HAI)和栓塞(HA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72例中晚期肝癌均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 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5%、58.3%和20.8%。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情况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我院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发现肝外动脉供血并进行化疗栓塞的1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外动脉供血情况,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同期有5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多次TACE治疗,其中129例患者先后在第1~7次TACE术中发现肝外动脉供血并进行插管化疗栓塞。129例患者中共见158支肝外供血动脉,分别是膈下动脉69支、肠系膜上动脉45支、胃左动脉30支、胃十二指肠12支及右肾上腺动脉2支。首次行肝外供血动脉化疗栓塞后完全缓解7例(13.2%),部分缓解82例(63.6%),疾病稳定24例(18.6%),疾病进展6例(4.7%),缓解率为76.7%。在多次TACE治疗后肿瘤进展的28例患者中,缓解率为75.0%。随访3~19个月,生存时间1年以上者96例(74.4%)。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进行化疗栓塞能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经肝动脉化疗灌注(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TAI)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灌注组和栓塞组,每组各30例。灌注组患者接受经肝动脉介入化疗药物灌注术,栓塞组患者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2年内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栓塞组的治疗近期有效率为60.0%,明显高于灌注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2年的生存率为73.3%,明显高于灌注组的4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推荐临床更多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失去手术适应症的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癌的“双灌注”加部分脾栓塞术治疗价值。方法  38例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化疗加部分脾栓塞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血象好转 ,门脉高压症状减轻 ,肝功能改善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3.2 %,42 .1%,2 6 .3%。结论 肝癌“双灌注”加部分脾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特别是伴有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对伴有门静脉癌栓、肝动脉 门静脉瘘者也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不同类型动静脉瘘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46例肝癌合并不同类型动静脉瘘患者,分别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或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术,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患者的生存率和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DSA诊断肝癌合并动静脉瘘者46例,中央型动门静脉瘘14例,周围型动门静脉瘘24例,混合型8例,轻度动门脉瘘13例,中度动门脉瘘18例,重度动门脉瘘15例。其中同时合并肝动脉肝静脉瘘2例。38例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8例行肝动脉内化疗术。术后所有患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中位生存时间,2个月、6个月、1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均高于肝动脉内化疗术患者。结节型及巨块型肝癌中位生存时间,2个月、6个月、1年总体累积生存率相当,且均明显高于弥漫型肝癌。结论:周围型、轻中度动静脉瘘的患者较容易封堵瘘口,而中央型、混合型、重度动静脉瘘患者封堵瘘口难度较大,应尽量使用栓塞剂有效封堵瘘口血流后行经皮肤动脉化疗栓塞,如无法封堵瘘口,则仅行肝动脉内化疗术。  相似文献   

7.
罗焕运 《护理研究》1989,3(2):74-76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威胁人民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对于肝癌的治疗采用肝叶切除、肝动脉结扎或化疗等疗效均不理想.近年来,由于选择性动脉造影的开展,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已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我院内科与放射科协作,自1984年至1986年6月底,采用经肝动脉多次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小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在鼻咽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35例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中32例可评价病例均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按肿瘤位置及供血情况相应分配化疗药物用量.肝转移瘤经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及生存期情况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转移瘤经化疗栓塞后总的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5例 部分缓解10例)为46.9%(15/32).单纯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与同时行灌注化疗并联合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全部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2.66个月,其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3.8%、15.6%及6.3%.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以作为治疗鼻咽癌肝转移瘤的一种姑息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学方法留置导管药盒治疗肝癌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葫脉穿刺将导管插入肝动脉,然后与植入式药盒连接并埋置于皮下,对27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药盒系统进行了多次动脉灌注及栓塞化疗,灌注抗癌药物为ADM和5-FU,栓塞采用MMC-碘油乳剂。结果;有26例病人导管超选择置入肝左、右动脉、肝固有动脉或肝总动脉,1例导管留置在腹腔动脉。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11.4个月,本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植入式导管药盒系统,为晚期肝癌患者的动脉灌注和栓塞化疗提供了一个永久和方便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Seld inger技术对198例肝细胞癌患者在血管造影下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结果:198例患者中穿刺点局部渗血3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尿潴留1例,栓塞综合征8例。对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生存率为88.6%,12个月生存率为73.8%,18个月生存率为20.2%。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创伤小、并发症少,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了生存期,疗效较理想,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肝细胞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途径栓塞化疗(TACE)联合局部穿刺注射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符合ChildA期或B期的31例原发性肝癌,先经肝动脉途径栓塞化疗,一星期左右,在CT引导定位下局部穿刺注射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每次间隔5天,平均穿刺3.5次,致病灶充填密实。术后2个月复查一次,如发现病灶缺损,再重复穿刺注射,若无,则延长复查时间;随访1、2、3年生存率,及观察病变缩小情况和有无远处转移。结果:经联合治疗后1、2、3年,生存率为100%,92.8%,57%,第1年病灶平均缩小51.5%,出院2月后平均每个病例重复穿刺注射治疗2.5次,远处转移第1、2年影像学上无肝外转移证据。结论:经肝动脉途径栓塞化疗联合局部穿刺注射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TACE组和TACE+胸腺肽组,每组25例,2组均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其中1组术后联合胸腺肽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肿瘤大小、血AFP、肝功能和血常规变化。结果:TACE联合胸腺肽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30%者可达56%,较单纯TACE组明显,且AFP下降更明显,而肝功能损害和血细胞减少较单纯TACE组轻。结论:胸腺肽联合TACE治疗能明显减轻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且肿瘤体积缩小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晕海宁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2例;A组术前口服晕海宁,B组、C组在术中未灌注化疗药物前肝动脉内分别注射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B组分别与C组比较,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晕海宁对防治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且价格低廉,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68例实行经肝动脉导管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168例患者经治疗后,肿瘤缩小,较少出现并发症。结论:护理工作在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和栓塞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8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2周后用放射性粒子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治疗方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肝脏病灶内。粒子植入后定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粒子植入前后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检测,每2个月复查1次CT和X线平片。结果 38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按计划植入到位,植入过程无粒子丢失。1周后血常规、肝功能与植入前接近,无严重并发症。治疗4个月总有效率94.74%。结论原发性肝癌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提高了局部控制率,且安全性、可操作性确切。  相似文献   

16.
对大多数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成为首选方法[1] 。然而术后常会有一系列不良反应 ,而其中恶心呕吐给病人的烦恼和困扰最严重。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2月我科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和肝动脉化疗灌注术治疗肝癌病人 5 6例 ,现将笔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5 6例 ,男性 5 2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1~ 6 2岁 ,平均年龄 4 8.8岁。所有病例均经胸片、CT或MRI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其中术后复发 5例。1.2 治疗方法30例采用肝动脉化疗灌注术 ,2 6例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常用…  相似文献   

17.
肖光  赖化平  杜威  李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226-5227
目的探讨经动脉选择性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经病理证实不能手术的胃癌患者,经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后再进行化学栓塞。化疗药物为丝裂霉素、5-FU、顺铂,栓塞剂选用乙碘油。结果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5例,进展7例。近期总有效率70.0%,中位生存期为13.1个月,1、2、3 a生存率分别为77.0%,50.5%,10.5%。结论肿瘤供血动脉化疗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不良反应轻,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效果。材料与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插入13例肝癌的供血动脉,以丝裂霉素 氟脲嘧啶 羟基喜树碱或有阿霉素化疗,超液态碘化油、明胶海绵栓塞。结果:所有病例皆成功实施了化疗、栓塞治疗。13例术后均进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200%者7例,>50%者5例,1例缩小不明显。13例患者中5年以上存活者5例,2年以上存活者3例,6个月以上12个月以下存活者5例,其中13例术后症状明显减轻,总有效率9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女,56岁。主因原发性肝癌拟行肝动脉栓塞及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入院。患者1个月前在我院经肝穿刺组织活检诊断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予肝动脉栓塞及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灌注药物为羟喜树碱20 mg、顺铂100 mg、表柔比星40 mg、丝裂霉素10 mg。本次入院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TACE)结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A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6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在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病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肝功能的变化、肿瘤缩小等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恢复快,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改善,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ACE和PAS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缓减脾功能亢进,促使白细胞、血小板升高,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