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药师应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晓慧 《中国药事》2002,16(11):684-685
众所周知 :药物既可治病又可致病。药品不良反应 (ADR) ,轻则引起不适 ,重则可以致命。由于制药工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药物品种及数量不断增加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水平 ,但同时新的ADR也不断涌现。日益严重的药源性危害逐渐引起了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 ,有关法规陆续出台。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必须及时向当地省…  相似文献   

2.
地市级监测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 《中国药物警戒》2009,6(10):623-625
通过分析地市级监测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提出地市级监测机构应反馈监测信息;加强宣传、培训;引导报告单位多关注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探索开展病例报告分析、评价和反馈工作的有效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机构改革时代背景下,结合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阶段特点,探讨新形势下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齐鲁药事》2004,23(1):5-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及其工作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和工作进展及近期工作重点。方法回顾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建立,阐述其工作职责及内容,评述已开展的工作。结果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结论继续做好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林宇  郭蓝  许燕  熊慧瑜  卢次勇  邓剑雄 《中国药房》2014,(20):1832-1835
目的: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推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定性访谈及ADR数据库检索等方式获取资料。结果:受访机构2010-2012年平均用药总品种数逐年减少,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药品采购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基本药物全部实现"零差率"销售的机构占比逐年上升,基本药物平均配送到货率分别为94.0%、92.0%、90.3%,有相当数量的基本药物品种存在缺货现象。此外,受访机构中建立了ADR监测制度的有80%,建立了专门监测部门的有56%,仅20%的受访机构配备了专职的ADR上报人员。结论: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情况基本达到国家要求,但基本药物采购配备及销售方面仍需改善,ADR监测现状不容乐观,全省基本药物ADR监测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董晓娟  邢俊生 《中国药事》2011,25(10):1007-1008
目的在新的医疗体制下探索社区医疗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发挥社区医师和药师的专业优势,建立社区医疗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网络平台。结果与结论应探索创建新的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6年广东省三级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填写质量及主要问题所在.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中的抽签法,以广东省51家三级医疗机构自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所上报的所有类型为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为样本总量,抽取10%的报告表作为样本,进行质量评价与分析.结果 报表分数在80分以上的为386份,占总数的78.33%;其中扣分点主要集中于不良反应时间变化、不良反应分析、评价意见等项目.结论 广东省三级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总体质量较高,但有不少集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可针对集中质量问题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6年广东省三级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填写质量及主要问题所在。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中的抽签法,以广东省51家三级医疗机构自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所上报的所有类型为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为样本总量,抽取10%的报告表作为样本,进行质量评价与分析。结果 报表分数在80分以上的为386份,占总数的78.33%;其中扣分点主要集中于不良反应时间变化、不良反应分析、评价意见等项目。结论 广东省三级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总体质量较高,但有不少集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可针对集中质量问题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析。方法:临床资料选自本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及南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月~2015年6月800份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其中监测前400份,监测后400份,对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监测后,新的以及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15%,监测前是28.25%,差异明显(P<0.05)。监测前临床药师提交的监测报告占10.5%,监测后,占28%,差异显著(P<0.05)。监测前后,药品种类中的抗感染药、心血管药、中药制剂、内分泌系统药等所占比例变化较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能够全程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为药品的后续使用与改进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1.
王兰明 《中国药业》2002,11(6):11-12
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社会各部门的共同职责 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的出现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而无法避免的客观现象,是事物两重性的具体表现。数百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依靠建立和加强ADR监测报告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ADR,尤其是严重ADR事件和重大药源性灾难的发生和蔓延。 保证社会大众用药安全有效,是社会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政府部门通过制订相关政策和法规,  相似文献   

12.
张瑞杰  杨金本 《中国药房》2008,19(5):368-370
目的: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方法:建立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网络,健全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监测人员ADR监测能力。结果: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结论:有效的ADR监测机制和手段,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提高ADR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认识程度调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桂兰  梁莉君  潘秋萍  邢翔飞 《中国药房》2005,16(14):1098-1099
目的:了解我市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认识程度。方法:采用“医护人员对ADR认识度调研问卷”形式,调查我市400名医护人员对ADR概念认识、报告意识、ADR上报范围及原因、ADR的报告程序、ADR的专业机构、ADR的法律意识等。结果:我市医护人员对ADR上报范围及原因基本明确,但存在对其概念认识不足,上报意识较淡薄,对上报程序及ADR专业机构不明,ADR的法律意识不够强等现象。结论:有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ADR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对ADR监测的认识程度,使ADR监测工作成为医护人员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4.
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是临床药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1990年,卫生部药政局在部分省市的部分医疗单位进行了药品不良反应(ADR)监察报告制度的试点工作。本文根据试点情况,讨论了有关药品的两重性,ADR的原因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影响ADR发生发展的因素,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ADR监察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自愿报告制度的优缺点和药品流行病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8,(6):721-725
目的:为评价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指标提供参考。方法:8名药学专家以焦点组访谈法初拟我国医疗卫生机构ADR上报指标,后采用系统评价法对初拟的ADR上报指标进行循证分析,再采用德尔菲法调查确定ADR上报指标的上报要求、计算公式、含义、意义及参考值,并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结果:初拟指标包括ADR上报率、ADR报告合格率和严重的、新的ADR构成比。系统评价共纳入30篇文献(管理规范文件15篇、文献研究15篇),均提出ADR上报的必要性及上报要求,但均未提及ADR上报指标的计算公式、含义及意义。德尔菲法调查确定,ADR上报率参考值范围为≥0.01%,ADR报告合格率参考值范围为≥90%,严重的、新的ADR构成比参考值范围为≥1%;总体评价结果可信。结论:ADR上报指标及其参考下限值的确定可督促医疗卫生机构积极上报ADR,提高上报质量,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对严重的、新的ADR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质量,以便加强和改进消毒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方法依据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采用现场随机采样方法,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2014年全年共检测样品622份,合格率87.78%。结论医院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较低,存在的问题较多,医务人员手卫生及各类医疗器材的消毒及灭菌等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1年监测点医院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抽取2011年监测点医院有效临床用药数据,统计各地域、各省市、各品种、各制药企业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情况。结果:不同地域、不同省市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存在一定差异,原研药仍占市场主要份额。结论:不断缩小地域间医疗配置和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提升民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等手段,是改善用药差异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驻马店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质量,探讨影响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因素,为今后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方法对驻马店市110家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医疗用品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采样检测,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医疗机构样品980份,合格833份,合格率为85%。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医疗用品五种样品的合格率依次为93.23%、80.50%、70.53%、95.00%、96.23%,五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χ^2=78.4,P〈0.01)。市级医院、区级医院、乡医院及个体诊所样品合格率依次为98.00%、88.03%、81.46%,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9.93,P〈0.01))。结论检测项目中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偏低,医疗机构中乡医院及个体诊所样品检测合格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消除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提高我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9.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优化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形成适合大型医疗机构的系统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模式。方法:利用良好的医院信息系统(HIS)运行环境和临床药学工作基础,展开实践。结果:形成了ADR监测的3级工作团队、2项工作规章、6项操作规程、1套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1本刊物、1份通报,实现了ADR数据采集、评价、分析、信息预警和流转的电子化,完成了多项结合实际的药品安全性评价应用研究。结论:通过规章流程建设、信息平台开发、数据利用、应急处置和宣教培训的多方位工作探索与实践,优化了医疗机构药品ADR监测模式,成为药品风险控制的坚实前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