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相关因子geminin蛋白及其mRNA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方法 以16例首次诊断且未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实验组,16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集其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分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eminin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gemininmRNA在两组中的表达.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实验组geminin蛋白及geminin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geminin蛋白有表达,但其相应的mRNA不表达.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geminin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正常淋巴细胞geminin存在蛋白与其相应的mRNA表达不一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仍然是治疗的难题.随着近几年关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因异常已经被证实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相关,包括IKZF1缺失、PRED1缺失、JAK突变、CREBBP突变、CEBPE突变、ARID5B突变等.该文重点综述以上基因突变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小儿急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两型,其中ALL占70%.目前国际上儿童ALL 5年无事故生存率(EFS)已达70%~80%,ANLL的5年EFS可达40%~60%.但我国仅在某些治疗中心可达此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吞噬血细胞现象很少见,伴髓系表达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白血病细胞噬血现象文献中未见报道,本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预后明显差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征,探讨影响缓解(CR)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对我院1990年4月~2000年12月84例初治ANLL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的脑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后的脑MRI表现。方法用MRI检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脑实质的改变。结果脑MRI显示4例患儿脑白质病变,表现为侧脑室旁脑白质内对称T1低信号、T2高信号。8例患儿脑萎缩,表现为脑室扩大和脑沟增深。结论MRI对于显示白血病治疗后的脑内异常改变很敏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治疗中和治疗后可选择性行头颅MR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幼淋细胞轻度升高(5%~10%)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998年-2005年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幼淋细胞轻度升高(5%~10%)的37例患儿,分析其幼淋细胞升高的原因及随访其治疗经过和预后.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缓解期骨髓幼淋细胞轻度升高患儿除1例复发以外,其余均缓解.大部分患儿骨髓幼淋细胞升高是化疗后再生的骨髓正常的B系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其中大部分骨髓幼淋细胞可自行恢复正常.另外,病毒感染亦可导致幼淋细胞升高.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幼淋细胞轻度升高(5%~10%)是骨髓中正常的B系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淋巴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免疫球蛋白基因和T细胞受体基因片段发生重排,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克隆特异性标记,用于PCR扩增检测微小残留病,敏感度达1:10~4~1:10~6个残留白血病细胞,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白血病化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支持治疗的完善,小儿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效果得到非常显著的提高,但诱导缓解后约有20%~30%的病例因复发而影响疗效,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造成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CNSL的防治,对进一步提高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白血病患儿细胞遗传学改变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我们对41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28例异常核型检出(68%),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常核型检出率为67%,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常核型检出率为73%。急性白血病患儿染色体结构异常可视为预后不佳的标志,而正常二倍体核型及超二倍体核型的白血病则预后较好,还对其中11例患儿核型进行动态观察,提示细胞遗传学研究可作为白血病患儿诊断分型、指  相似文献   

11.
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以骨骼肌肉表现为首发症状,这些患儿中有一部分会被误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如何早期区分这些患儿对于及时治疗、改善预后很有意义。该文根据病史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提出在疾病早期如何通过分析有关节症状患儿关节肿痛、血象及影像学特点初步鉴别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证实,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比较肯定的预后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FAB分型以及一些细胞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指标,如Ph^ 、ALL基因重排、Tel/Aml-1融合、染色体数>50、P170以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另外,一些分子生物学指标如CD10、CD2、P16、MDM2等也可能与儿童ALL的预后有关联。  相似文献   

1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二十年来儿童ALL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总体无病存活率(DFS)可达80%左右,但仍有部分儿童ALL临床疗效很差,如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  相似文献   

14.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可治愈性疾病,多数患儿经过系统化治疗可持续完全缓解,但仍有部分复发,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是导致患儿复发以及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儿科医生对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防治等相关进展应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5.
小儿急性白血病多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约10~23%以骨和关节疼痛等为首发症状,该类患儿因摔伤后骨和关节痛或骨折易误诊为骨科疾病,我院骨科最近收治了2例误诊为骨科疾病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后的脑MRI表现。方法用MRI检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脑实质的改变。结果脑MRI显示4例患儿脑白质病变,表现为侧脑室旁脑白质内对称T1低信号、T2高信号。8例患儿脑萎缩,表现为脑室扩大和脑沟增深。结论MRI对于显示白血病治疗后的脑内异常改变很敏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治疗中和治疗后可选择性行头颅MR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初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远期疗效情况,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10年住院治疗的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BFM2002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运用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患儿的5年OS和EFS.结果 80例患儿,男女比例1.22∶1,中位年龄4岁3个月,标危33例(41.2%),中危37例(46.3%),高危10例(12.5%),白细胞(WBC≥20×109/L)22例(27.5%),BCR/ABL阳性3例(3.8%);MLL基因重排1例(1.3%);TEL/AML阳性17例(21.3%).完全缓解79例(98.8%),5年OS和EFS分别为(85.9±4.0)%和(79.2±4.7)%,其中标危组5年EFS(86.6±6.4)%,中危组5年EFS (81.1±6.4)%,高危组5年EFS(48.0±1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P<0.05).复发12例(15.o%),中位时间23.5个月.死亡11例(13.8%),中位时间13个月.结论 初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疗效好,标准的分型诊断及危险度分层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殊的前期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报告5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特殊的前期表现,其发病及演变复杂,诊断困难,也是目前白血病研究中的难题。在此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1989~2001年共诊治11例以一项或多项造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病人,经诊断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期(pre-ALL),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2000年6月以来,收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达40余例,其中顺从治疗15例,全部持续完全缓解至今。现对影响其疗效的部分因素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