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地中海贫血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评价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地中海贫血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1993年5月在我院采用PSE术治疗的7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指标主要为术后血红蛋白浓度、输血次数、输血量。选取资料完整的3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α型地中海贫血8例,β型地中海贫血22例。结果 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有26例患者PSE术后输血量减少,血红蛋白浓度升  相似文献   

2.
部分性脾栓塞术对地中海贫血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对地中海贫血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比浊法、APAAP法对40例地中海贫血患儿PSE术前、术后及健康人血液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比较患儿PSE术前、术后的免疫学指标。结果术后1周患儿IgG显著下降(P<0.01),第3周时恢复至术前水平。患儿术前、术后IgAI、gM无显著性差异。术前CD3、CD4、CD4/CD8比值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值均<0.01);术后CD3、CD4、CD4/CD8比值回升(P值均<0.01),第3周时达正常水平。结论PSE术有助于改善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106例地中海贫血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行部分性脾栓塞(PSE)治疗。栓塞范围在50% ̄85%。其术后反应包括发热(95%)、上腹痛(95%)和恶性呕吐(55%),一般在3 ̄10天自行消失。持续性高热往往提示大面积的脾坏死或液化坏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9%,包括脾液化坏死(12例,占60%),一过性高血压(3例,16%),肺炎(2例,11%),急性胰腺炎(1例,6%)和机械性肠梗阻(1  相似文献   

4.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机能亢进症(附2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机能亢进症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脾机能亢进症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将导管选择或超选择插入脾动脉,注入明胶海绵-抗生素-造影剂混悬物,栓塞部分脾脏供血动脉。结果:23例经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后,外周血象3个月内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脾脏显著缩小,保留了人体免疫功能。结论:部分脾栓塞术避免了手术切脾脏,保存脾脏部分功能,维持人体免疫机制。本法具有手术简便、安全、创伤小、疗效显著等优点,且可重复治疗,是一种可替代外科脾切除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脾动脉近端栓塞术治疗脾破裂(附2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对24例脾破裂病人导管内栓塞的治疗,旨在对脾破裂的血管影像及导管治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做一探讨。方法:在CT扫描的基础上,用Seldinger氏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脾动脉近端,根据脾破裂程度释放1枚或多枚钢圈行脾动脉主干栓塞。结果:24例病人均收到满意效果。结论:经导管内脾动脉栓塞治疗单纯性脾破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栓塞后的脾脏因为有侧枝供血,不至于脾坏死,从而保留了脾脏的正常功能,优于外科脾切除。  相似文献   

6.
7.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采用切脾术治疗脾功能亢进,但脾亢伴有低蛋白血症、腹水或其他疾病的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切脾术。1979年Spigos首次将部分牌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脾亢获得成功。后相继出现有关报道,国内报道尚不多见。我院自1987年11月起对10例脾亢患者行PSE,并随访6~10个月,初步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男7例,女3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8.
9.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脾亢)始于1973年,Madisom首先报道在临床上试用脾动脉栓塞治疗门脉高压症伴脾亢,得到脾脏缩小及外周血细胞迅速改善的结果。1980年Spigos等应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法(PSE)明显减少了全脾栓塞所引起的并发症。1985年Jonasson等报道用明胶海绵颗粒作PSE脾亢,长期随访结果表明相当安全且很少严重并发症[1]。随后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已广泛应用于脾亢的治疗[2-7],成为外科脾切除术的替代方法,它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我院从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对40例脾亢患者实施PSE,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 15例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了部分脾栓塞治疗 ;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的变化、腹水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5例术后外周血象较术前明显改善。 5例有腹水者 ,腹水消失 4例 ,腹水减少 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左上腹疼痛 (15例 )、发热 (10例 )、左侧少量胸水 (3例 )。结论 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疗效和重要的临床价值。选择合适的病人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using99mTc-labeled Gelforam was employed to manage of four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 and leukopenia. In each patient the individual Gelfoam particles could be seen on the persistence scope of a gamma camera as they arrived in the spleen. This allowed the precise location of each Gelfoam particle to be defined immediately. Gamma camera imaging of the99mTc Gelfoam particles in the spleen proved as accurate as selective splenic arteriography in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spleen embolized. No ectopic99mTc Gelfoam particles were found as judged by total body gamma camera imaging obtain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rocedure was completed.  相似文献   

12.
脾动脉栓塞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 评价不同栓塞材料在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中产生栓塞后反应 (栓塞综合征 )的情况。方法  39例肝硬化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患者 ,11例使用钢圈栓塞 ,15例使用明胶海绵栓塞 ,13例使用PVA颗粒栓塞。栓塞面积一般在 70 %左右。结果  39例均达到治疗效果 ,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钢圈组、明胶海绵组及PVA组中度以上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1.8%、10 0 %和 10 0 %。钢圈组术后第 2~ 5天为疼痛最严重时期 ,明胶海绵组及PVA组术后 1~ 7d为疼痛严重期。 33例患者出现中度发热 (38.5℃左右 ) ,8例患者出现呃逆。经使用抗生素、地塞米松及止痛药物后症状得到控制。结论 脾动脉栓塞后产生反应的程度与栓塞颗粒大小成反比 ,恰当的术中、术后处理能有效地控制栓塞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部分性脾栓塞术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76,自引:2,他引:76  
目的探寻术中较准确地控制脾栓塞程度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90例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术患者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表现,总结出大小为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数(G)、内径约1mm脾内动脉支数(A)与栓塞程度(Ee)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对24例脾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栓塞(E)前先根据Ee预期、A值确定明胶海绵用量,行PSE术后,比较Ee实际与Ee预期的偏差。结果G、A与E(Ee×100)的关系为G=(E-11.45)A/50.79。运用本公式可确定栓塞剂用量,从而控制Ee,95%偏差范围将控制在-5.8%~6.8%。结论根据预期栓塞程度与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颗粒用量,从而控制栓塞程度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定量脾栓塞法  相似文献   

14.
妇产科大出血急诊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峰  余艳萍 《放射学实践》1999,14(4):251-252
目的;介绍髂内动脉栓塞术抢救妇产科大出血的初步经验。方法:产后2例,子宫全切术2例,过期流产1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髂内动脉。结果:栓塞术后所有病例立即止血,过期流产致凝血功能障碍全部恢复正常。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术抢救妇产科大出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明确病变血管后,经导管缓慢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血管,18例患者使用微导管超选择性BAE治疗。结果:出血完全停止44例,出血量减少9例,无效4例,有效率92.9%。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损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评价部分脾栓塞术(PS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PSE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0例;PSE治疗肝癌伴脾亢(HCC—HS)5例;其它继发性脾亢(SHS)3例。结果:平均栓塞范围ITP组为70%—80%,HCC—HS组为30%左右,SHS组为60%左右。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80%、89%。HCC—HS组因单次栓塞范围较小,约40%(2/5)病人需行再次栓塞。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SE安全保留病人的部分免疫功能,可取代外科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不同程度栓塞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例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A组17例,栓塞面积约40%~50%;B组26例,栓塞面积约70%~80%。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到脾动脉脾门处或脾中下极动脉用PVA微粒行部分脾动脉栓塞。并于术后3d、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两年复查血常规,以此评价两种不同栓塞程度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白细胞、血小板均上升。B组的疗效优于A组,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面积在70%~80%疗效较好,在病情允许下应加大栓塞面积,以稳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脾破裂脾动脉栓塞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伤性脾破裂脾动脉栓塞既保留了脾脏又阻止了脾脏继续出血,临床效果良好。本文介绍最近几年外伤性脾破裂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