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冠心康对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A1)通路的影响。方法:70只ApoE-/-小鼠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AS模型。14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70只ApoE-/-小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高剂量冠心康组(生药浓度为3.456g/mL)、中剂量冠心康组(1.728g/mL)、低剂量冠心康组(0.864g/mL)和西药辛伐他汀组[3mg/(kg·d)]。每只小鼠灌胃0.5mL,每天1次。连续灌胃8周后取材,分离肝脏及主动脉。运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α,LXRα)和ABCA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肝脏PPARγ、LXRα和ABCA1mRNA的表达。结果:与C57BL/6J小鼠比较,ApoE-/-小鼠的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高、中剂量冠心康与辛伐他汀在不同程度上下调了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mRNA的表达(P〈0.05),而以高剂量冠心康的作用最为突出。低剂量组无明显改变(P〉0.05)。与C57BL/6J小鼠比较,ApoE-/-小鼠的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各用药组主动脉、肝脏的PPARγ、LXRα、ABCA1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而以冠心康高剂量组作用最为突出。结论:PPARγ-LXRα-ABCA1通路在ApoE-/-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复方冠心康能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反应的进展,可能与调控ApoE-/-小鼠的主动脉、肝脏PPARγ、LXRα、ABC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肝脏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alpha,LXRα)、视黄酸X受体α(Retinoid X receptor alpha,RXRα)活化对THP-1单核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ABC1)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的THP-1单核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成为巨噬细胞后,与核受体PPARγ、LXRα、RXRα的相应配体曲格列酮(TROG)、22(R)羟化胆固醇(22(R)-HC)、9-顺式视黄酸(9-CRA)作用24小时,提取细胞总RNA,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核受体PPARγ、LXRα、RXRα活化剂对ABC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曲格列酮组、22(R)-HC组、9-CRA组、TROG+22(R)-HC组、TROG+组、22(R)-HC+9-CRA组ABC1 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联合作用组(即核受体PPARγ、LXRα、RXRα两两活化)ABC1 mRNA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通过调控PPARγ、LXRα和RXRα等核受体的活化程度可达到调控ABC1表达的目的,这可能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前景和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与罗格列酮联合应用对THP-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 THP-1细胞经160 nmol/L佛波酯(PMA)孵育24 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分别与10.0 μmol/L普伐他汀及10.0 μmol/L罗格列酮单独或联合作用24 h,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和蛋白质,分别采用RT-PCR和 Western Blot检测ABCA1的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普伐他汀增强PPARγ mRNA表达,但抑制LXRα mRNA表达(P<0.05),对ABCA1的表达不产生明显效应(P>0.05); 罗格列酮单独或与普伐他汀联合作用均可引起ABCA1表达明显增加,同时PPARγ及LXRα mRNA 表达亦上调(P<0.05).结论 普伐他汀与罗格列酮联合应用能增强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巨噬细胞ABCA1受体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HP-1细胞体外培养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50nmol/L、100nmol/L、500nmol/L和1μmol/L)干预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ABCA1和LXRα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分别应用LXRα抑制剂GSK2033、PPARγ抑制剂GW9662、非选择性MT1/MT2受体拮抗剂Luzindole、选择性MT2受体拮抗剂K185进一步验证褪黑素调控ABCA1表达的作用机制。结果 褪黑素显著上调THP-1来源巨噬细胞ABCA1和LXRα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GW9662均可显著抑制褪黑素上调的ABCA1和LXRα蛋白表达水平(P=0.000),GSK2033可显著抑制褪黑素上调的ABCA1蛋白表达(P=0.000),但对LXRα蛋白表达水平无影响。而Luzindole和K185均未明显抑制褪黑素上调的ABCA1蛋白表达。结论 褪黑素显著上调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PPARγ-LXRα通路参与了褪黑素对ABCA1表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探讨肝X受体α(LXRα)信号途径的作用。方法60只C57小鼠分成两组,分别注射LPS(1.0 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12 h后取腹腔巨噬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印迹法检测ABCA1和LXRα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LXRα激动剂22(R)-羟基胆固醇(22(R)-Hch)预处理小鼠,观察对LPS调节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结果 LPS抑制LXRα和ABCA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22(R)-Hch预处理抑制LPS对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下调作用。结论通过抑制TLR4/LXRα信号途径的激活,可以减轻LPS诱导的急性时相反应中的炎症程度,上调ABCA1的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期和生后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及其补充对幼鼠长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18只,分为5组.实验组母鼠及其仔鼠饲含维生素A 400 IU/kg、对照组及干预组于不同干预时间点改饲6 500 IU/kg饲料,实验持续至生后7周龄.各组子代鼠分别于生后0 d、4、7周分3批处死后称体质量、测胫骨长度,取血及骨样本待测,采用HPLC测血清维生素A水平、HE染色观测软骨组织形态学.结果 ①VAD组幼鼠的血清维生素A与正常组比较在生后0 d、4周和7周显著降低(P<0.01).②VAD组幼鼠胫骨长度与正常组比较在生后0 d、4周和7周均明显变短(P<0.01),至7周时,正常组与0 d补充组和胚补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而4周幼鼠干预组较正常组下降(P<0.05),但仍长于VAD组(P<0.05).③VAD组骺板软骨细胞增殖和钙化受到抑制,结构层次紊乱,同源细胞明显减少,软骨细胞陷窝小,核分裂象少且多幼稚.结论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的软骨细胞发育有明显的影响,给予维生素A干预时间越早其纠正骨发育障碍的作用越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小檗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佛波酯(PMA)刺激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经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诱导泡沫化,建立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根据小檗碱干预与否及干预浓度将泡沫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小檗碱(5~20 μmol/L)干预组.细胞经分组处理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AcLDL聚集量;酶法检测胆固醇和乙酰甘油含量;闪烁计数法检测各组胆固醇流出率,同时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GW9662预处理对胆固醇流出率的影响(以吡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RT-PCR检测肝X受体α(LXRα)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内AcLDL聚集量及胆固醇和乙酰甘油含量均显著减少(P<0.01),而胆固醇流出率上升(P<0.01),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GW9662预处理后,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LXRα和ABCA1 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小檗碱可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的流出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途径,增加LXRα和ABCA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孕期维生素A(VA)缺乏大鼠模型,探讨孕期VA缺乏对子代肝脏组织中脂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孕期VA缺乏模型,分VA正常(VAN)、VA缺乏(VAD)、VA缺乏后补充(VAS)3组,检测子代血脂水平;肝脏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等脂质合成分子的mRNA表达变化;观察子代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后脂滴沉积情况.结果 VAD组的HDL-C水平显著低于VAN组和VAS组(P<0.05),而VAN组和VA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ACC1、FAS、SREB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VAD组肝脏出现较多的脂滴沉积,细胞质中有部分脂滴空泡;而VAS组和VAN组肝细胞排列规则,未见明显脂滴沉积.结论 孕期VA缺乏可诱发大鼠子代肝脏脂质合成通路的异常活化,造成质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脂联素在体外干预泡沫细胞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对胆固醇外转运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脂联素体外干预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形成,Real-time PCR检测ABCA1转录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泡沫细胞膜蛋白LXRα、ABCA1、ABCG1和核蛋白PPARγ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10μg/L脂联素能通过激活PPARγ/LXRα/ABCA1,促进胆固醇外转运蛋白ABCA1表达。结论脂联素可以激活PPARγ信号通路,促进外转运蛋白ABCA1表达,抑制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Panat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泡沫细胞ABCA1和LXRα mRNA表达及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 提取SD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纯化后,与高、中、低剂量PNS(80、40、20μg/ml)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孵育48 h.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酶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的含量,并计算CE/TC值.采用RT-PCR法检测泡沫细胞ABCA1和LXRα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细胞中TC、FC、CE含量及CE/T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PNS高、中剂量组细胞内TC、FC、CE含量及CE/TC值均显著降低(P<0.05).PNS高、中剂量组中ABCA1及LXRα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PNS可以上调ABCA1和LXRα mRNA表达并减少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中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11.
吴楠  陈平圣  李静  范任华  刘凤 《现代医学》2011,39(2):142-146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建模方法,探索建立成模率高且重复性好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B组。空白对照组使用基础饲料喂养。A组:维生素D3腹腔注射+高脂饲料(含丙基硫氧嘧啶)进食。B组:维生素D3腹腔注射+高脂饲料(不含丙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灌胃。建模时间90 d,处死大鼠后检测血脂水平,动脉内膜行油红O染色及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形态学观察。结果:空白对照组、B组动物均无死亡,A组死亡4只。B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高于A组(均P<0.01)。油红O染色显示B组阳性病灶最多,A组较少,空白对照组偶见。光镜下空白对照组大鼠未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A组大鼠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初期改变,B组大鼠出现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钙化灶。结论:维生素D3+高脂饲料+丙基硫氧嘧啶灌胃可建立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模率高,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2.
王蓉  李廷玉  杨跃煌  杨莉  瞿平  刘友学 《重庆医学》2006,35(19):1757-1759
目的 观察轻度维生素A缺乏(MVAD)对大鼠胚胎生长的影响.方法 24只10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MVAD组和维生素A充足组(Control).于孕前3周开始分别饲以含维生素A(VA)400IU/kg和6 500IU/kg的饲料喂养至处死.孕鼠分别于妊娠11、14、17、20孕天(days post coitum,dpc)(各3只)剖腹取出胚胎鼠,称重后处死并称取头(脑)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肝脏和脑组织中VA含量.结果 (1)MVAD组胚胎鼠肝脏和脑中VA水平从17dpc开始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2)MVAD组孕晚期(17、20dpc)胚胎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MVAD组20dpc胚胎的头重低于正常组(P<0.01),脑重无明显降低.结论 孕鼠MVAD可导致孕晚期胚胎鼠生长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n=10)与模型组(M组,n=20只),C组普通饲料喂养,M组采用分次大剂量维生素D.注射 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处死大鼠,检测血脂学变化,制作动脉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M组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较C组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则较C组下降(P<0.05).光镜下M组中膜严重钙化,明显不规则增厚,有泡沫细胞形成,平滑肌纤维排列显著紊乱等;C组主动脉平滑肌排列整齐规则,管腔内皮光滑,无增生.电镜下M组胶原纤维明显增多,排列紊乱,局灶性纤维溶解变性.局部有脂质样颗粒沉积在细胞间隙中.平滑肌细胞核固缩,核染色变深,部分可见坏死的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线粒体空泡化.内皮细胞大部分脱落,局灶有血栓形成(大量红细胞),可见有泡沫细胞.C组内皮完整,平滑肌纤维正常,排列紧密,胶原纤维排列规则,无增生.结论:用高脂饲料及大剂量维生素D.可有效诱发大鼠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4.
林涵  王銮虹  侯光 《河北医学》2012,18(1):18-22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维生素A及地塞米松对先天性隔疝胎鼠肺结构的影响比较。方法:将24只成年健康SD雌鼠定时配种成功后分为4组,对照组,CDH组,Dex+CDH组及VitA+CDH组,以除草醚诱导建立大鼠CDH动物模型,并将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CDH组中肺重/体重(Lw/Bw)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ex+CDH和VitA+CDH组均与CDH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CDH组胎肺的轴向腺泡计数(RAC)和肺泡面积比例(Alveoli%)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ex+CDH和VitA+CDH组与膈疝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外径ED无统计学差异的条件下,膈疝组胎肺的IAPA(肺腺泡内动脉)的MT%(中膜厚度)大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ex+CDH和VitA+CDH组中的IA-PA的MT%小于CDH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A是一种替代地塞米松用于先天性膈疝的产前治疗的潜在药物,可避免临床应用地塞米松干预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乌头原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正常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喂高脂饲料。治疗组12周后给予乌头原碱2 mg/kg体质量灌胃治疗,对照组12周后给予二甲双胍150 mg/kg体质量灌胃治疗。16周处死大鼠。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瘦素(leptin,LP)和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并观察肝组织脂肪变程度。结果:模型组血清TC、TG、LP、Ins水平升高,肝脏呈明显脂肪性变。治疗组较模型组及对照组血清TC、TG、LP、Ins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脂肪性变程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头原碱能通过调节TG、TC代谢,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肝脏脂肪性变,具有良好的防治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糖尿病动脉硬化大鼠模型。方法 6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及注射枸橼酸缓冲液,模型组普通饲料喂食4周后连续3 d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再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检测大鼠血糖、TC、TG、HDL、LDL;处死大鼠,观察主动脉并取病变处制作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给药后72 h、第10天血糖明显增高(P<0.01);高糖高脂喂食8周后,模型组大鼠血脂4项明显增高(P<0.01)。肉眼观察见主动脉肥大,镜下见具有糖尿病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如纤维组织增生、有核细胞增多等。结论小剂量连续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可成功建立大鼠糖尿病动脉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通过研究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 VAD)对初生鼠FUT8(α-1,6fucosyltransferase, α-1,6FUCT)的表达,探讨VAD对初生鼠心脏发育的关系及其在糖分子水平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美国营养学会的改良配方建立VAD大鼠模型。VAD饲料喂养母鼠及所产仔鼠为实验组(VAD组),正常饲料喂养母鼠及所产仔鼠为对照组,在初生鼠中进行比较两组FUT8表达与心脏发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维生素A含量并比较两组产仔率,利用HE染色观察两组心脏发育,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小扁豆凝集素点印迹的方法检测两组初生鼠FUT8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母鼠产仔率高于VAD组(P<0.001);RT-PCR及LCA凝集素点印迹示VAD组子鼠FUT8的表达量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E染色发现VAD组子鼠心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变得不规则、分散,而且VAD组心肌细胞胞质变得疏松。结论 维生素A缺乏组会引起FUT8表达的升高,影响心肌细胞形态的改变,这说明VAD与心脏发育有关,维生素A可能促进心脏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主动脉脂联素受体(adiponectin receptor,AdipoR)的表达,探讨吡格列酮对AS大鼠血管AdipoR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2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高脂饮食组(n=20)。高脂饮食组加维生素D3诱导AS模型。AS造模成功后,检测血脂水平。再分AS组即模型组(n=10)和AS+吡格列酮组即干预组(n=10)。干预组给予吡格列酮溶液10 mg/(kg·d),连续灌胃4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4周,检测血脂水平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AdipoR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AdipoR蛋白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喂养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明显升高(P〈0.01);给药4周后,干预组TG、TC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AdipoR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Adipo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具有降低TG、TC的作用,上调主动脉AdipoR水平。吡格列酮具有抗AS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血管Adipo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