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治疗的心肌梗死手段包括药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等,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难以从根本上恢复心肌细胞数量,改善心脏舒缩功能。通过有效的细胞移植可代替受损坏死的心肌细胞,促进心功能的恢复。理想的细胞移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移植细胞在心肌瘢痕组织中存活,新分化细胞的肌小管应具有电-机械耦合功能,可与心脏原有的心肌细胞形成机电连接并同步收缩。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干细胞移植为心肌梗死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可供移植的种子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骨骼肌生肌细胞,骨髓干细胞,内皮祖细胞,肝脏干细胞,移植避免了免疫排斥和伦理道德问题。近期实验表明移植的干细胞能在心肌疤痕中存活,增强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李强  张桂敏  杨百晖  马润伟 《中外医疗》2009,28(13):155-156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已被应用于心肌再生。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增加了梗死区心肌样细胞数量及毛细血管数量,逆转了心脏重构,改善了心功能。本文简要介绍了干细胞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曾庚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1):108-109,113
心肌梗死使心肌细胞大面积死亡,久之坏死的心肌组织由疤痕组织代替。周围正常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导致心室重构并最终发展成为心力衰竭.现行的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因无法修复坏死心肌而对心室重构疗效不佳。研究人员发现。自然条件下干细胞能够修复损伤心肌和血管组织。于是科学家们纷纷将注意力集中于干细胞。希望通过移植干细胞并诱导干细胞分化形成心肌细胞以替代坏死心肌组织,治疗心肌梗死及心肌梗死所导致的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内科药物治疗。②心脏血运的重建,包括冠脉搭桥手术、PTCA以及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手术。③终末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行心脏移植术。前两种方法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形成的局部瘢痕无法改善。目前认为心肌不是终末分化组织,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有丝分裂,但单纯依靠其自身有丝分裂难以改善心功能。第三种方法则存在供体不足和排斥的问题。近年来细胞移植治疗心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cells,BMCs)因为具有较易获得、自体细胞移植无排斥反应、可分化为心肌细胞等优点,所以日益得到重视。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骨髓干细胞移植改善心肌功能机制的研究。(2)提高干细胞分化效率及移植后存活率的研究。(3)骨髓干细胞移植途径的研究。(4)骨髓干细胞移植最佳时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死使心肌细胞大面积死亡,久之坏死的心肌组织 由疤痕组织代替,周围正常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导致心室 重构并最终发展成为心力衰竭。现行的药物、介入和手术治 疗因无法修复坏死心肌而对心室重构疗效不佳。研究人员 发现,自然条件下干细胞能够修复损伤心肌和血管组织[1,2]  相似文献   

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6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患者,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62岁(51~75岁),体外分离培养自体骨髓干细胞2~3周,开通梗死相关“罪犯”血管,通过冠脉转运将骨髓干细胞植入患者的心肌梗死区,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为(0.9~3.2)×106个,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为(1.6~5.3)×106个。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6例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52.33±8.70)%vs(42.92±12.60)%,P<0.05],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较术前明显减少[(54.33±4.84)vs(61.67±6.83),P<0.05];6例99mTc-MIBI检查显示梗死部位心肌灌注明显改善。术中及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心律失常和其他合并症发生。结论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具有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红新  李庚山 《医学新知杂志》2002,12(4):200-202,213
心肌梗死 (简称心梗 )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世界范围性问题 ,其并发症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常常是许多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溶栓治疗虽然能够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 ,却不能使已坏死的心肌再生。尽管Beltrami等[1] 最新研究发现 ,心脏损伤后的坏死能够刺激心肌细胞的代偿性增殖 ,提示心脏并不是人们过去所认为的那样不能再生。然而 ,这种增殖只能修复小毛细血管闭塞后的亚临床病变 ,而不能弥补心梗造成的坏死 ,不足以阻止心室重构和心衰的发生。因此 ,要对付心梗造成的大面积损伤 ,显然 ,心脏需要帮助。移植外源或自体…  相似文献   

9.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兔心梗模型.抽取骨髓进行干细胞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照组的心肌瘢痕区注入培养基;间充质干细胞组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个核细胞组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4周后观察各组心功能、病理变化及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单个核细胞组移植4周后,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间充质干细胞组梗死区有细胞存活.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梗可改善心功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心肌内存活.  相似文献   

10.
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促进心肌梗死缺血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毛细血管新生,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等。5-氮胞苷诱导、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和用心肌细胞裂解液培养以及仿生电刺激等方法都可诱导干细胞有效分化为心肌细胞。移植的最佳时机为心肌梗死后7~28 d。干细胞在移植局部横向分化为心肌也受到质疑。干细胞移植是否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移植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进程中均存在心肌细胞的死亡或凋亡,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心肌梗死后,存活的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心室重塑,心功能下降,现行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恢复缺血的存活心肌的血液供应、延缓左室重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而不能从根本上修复坏死的心肌组织。最新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移植干细胞到心肌细胞坏死区域内,可有效补充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因此,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疗心肌梗死、再生心肌、防止左室重构和预防心功能衰竭的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手段简便、受益人群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杨关林  李峥  陈岩  张哲 《医学综述》2009,15(1):34-3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分化为各种组织的能力。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见、最危重的病症之一,在全世界有很高的发病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1月~2015年2月就诊于河北省胸科医院心肌梗死患者76例,根据是否行APBSCT分为移植组46例、对照组30例。入选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移植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5天,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的动员及扩增,CABG前1天进行APBSC采集。入选患者采取非体外循环下CABG,移植组经心外膜下及冠状动脉桥血管注入采集的APBSC。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运用SPECT评价心肌灌注情况;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形态、室壁节段运动指数(WMSI)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时两组与术前相比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减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较术前明显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明显增高,WMSI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术后指标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同期APBSCT治疗心肌梗死能改善心肌血流灌注,SPECT对APBSCT治疗心肌梗死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国红  王伟 《医学综述》2009,15(7):981-983
心肌梗死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干细胞移植为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体内外可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目前进行的动物和临床实验表明局部移植MSCs可以促进血管再生,阻止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为更有效的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拥有心肌再生的能力,移植后能够产生心肌样细胞,促进血管生成,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本文总结了心肌修复的分子机制,探讨了心肌梗死后心肌潜在的再生能力,回顾了以往研究中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的治疗效果,为制定临床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红 《医学综述》2011,17(15):2308-23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功能的非造血干细胞。BMSCs移植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已经表现出传统治疗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MSCs可以在梗死的心肌中分化形成有功能活化的心肌、血管、内皮等组织,从而改善心脏的功能。但对于BMSCs移植的最佳治疗途径、最佳治疗时机、评价手段和长期安全性等仍存在着质疑。随着细胞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BMSCs移植将成为血管成形术后另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突破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 ,MSCs)在缺血心肌中转化为心肌细胞并改善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结扎兔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塞 (acutemyocardiuminfarction ,AMI)模型 ,骨穿抽取骨髓 ,分离、培养、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术后 2周进行心肌梗塞瘢痕处移植 5 溴脱氧尿嘧啶 (Bromodeoxyuridine,Br 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对照组注射培养基。AMI术前、AMI术后 3d及移植后 4周做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 ,移植后 4周用导管检查法测左室压力变化 ,随后处死动物取左室标本切片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植入细胞。结果 :细胞移植组左室切片中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即植入细胞 ,对照组未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MSCs移植后 4周左室收缩末期直径 (LVESD)、舒张末期直径 (LVEDD)均小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及P <0 .0 5 ) ,小轴缩短率 (△D % )、射血分数 (EF)均大于对照组 (均为P <0 .0 1 )。导管测压显示MSCs移植组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P)低于对照组、左室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 (±dp/dt)高于对照组 (均为P <0 .0 1 )。 结论 :缺血心肌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依赖组织微环境转化为心肌细胞修复梗塞心肌 ,显著改善心功能 ,可用于心肌梗塞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孔祥林  郝明利 《医学综述》2006,12(16):975-976
最近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和外周血管疾病已取得了成功,但有些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对以上研究取得的成就、目前研究的焦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临床应用的潜力做了一个总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4例脑梗死后遗有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10例脑梗死后遗症期,14例脑梗死亚急性期)给予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其中神经干细胞5×106个/次,间充质干细胞1×107个/次,每疗程进行4次治疗,每周一次,两种干细胞间隔进行。3个月后进行下一次治疗,每个病人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患者治疗12个月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分(FIM)。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分(FIM)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干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卒中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