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东省梁山县地方性氟中毒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梁山县改水降氟措施的落实情况和监测点徐东村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观察采取防治措施产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儿童氟斑牙检查采用Dean法,水、尿测定氟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成人氟中毒的体征、症状及氟骨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地病司《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执行。结果 梁山县共落实改水降氟措施131个病区村(109处工程),占全部氟病村的60.9%,受益人口10余万人。已落实防治措施病村中正常运转的改水工程63处,含74个病村,占已改水病区村的56.5%。监测点东徐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1997年的68.9%降至2001年的32,2%,尿氟水平由1997年的1.31mg/L减低至2001年的1.06mg/L,成人氟骨症的患病率随改水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且病变程度显著减轻。结论 改水降氟是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切实可行的重要措施,改水设施的运行正常与否,是保证预防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运城市改水降氟10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运城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居民氟中毒病情现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重度病区侯家卓改水后饮水氟10年间稳定在1.0mg/L以下,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及氟斑牙指数,随改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改水12年后无新病例发生,儿童尿氟保持在1.0~1.4mg/L,成人氟骨症检出率明显降低。中度病区杜东庄改水后水氟为1.25mg/L,超过改水标准,虽然以上几种指标呈下降趋势,但都高于侯家卓。结论 饮水型地方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后保证水源水氟稳定在1.0mg/L以下,是防治此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滨州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滨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惠民、博兴、邹平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及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未改水病区、改水工程正常病区及改水工程报废病区饮用水含氟量分别为1.00±0.76 mg/L、1.34±1.05 mg/L、2.24±1.21mg/L;改水工程报废病区饮用水含氟量明显高于改水正常病区(t=2.06,P<0.05);改水工程报废病区饮用水含氟量明显高于未改水病区(t=3.00,P<0.01);未改水病区饮用水含氟量与改水工程正常病区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t=1.01,P>0.05);改水降氟工程报废的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62.87%,缺损率13.12%,改水降氟工程正常运转病区氟斑牙患病率为59.45%,缺损率14.92%,而未改水病区氟斑牙患病率小于30.00%。三类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经统计学处理显示高度显著性差异(χ2=210.06,P<0.01),改水降氟工程正常运转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高于未改水病区(χ2=140.61,P<0.01),改水降氟工程报废的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高于未改水病区(χ2=467.37,P<0.01),改水降氟工程报废的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高于改水降氟工程正常运转病区,但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25);改水工程报废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χ2=21.04,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但无明显相关性(r=0.37,P>0.25)。结论山东省滨州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然较重,防病措施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为今后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3个重点病区县中,按非、轻、中、重病区总人口的10%抽取调查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成人重度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含量、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调查改水情况。结果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5.23%,未查出重度氟骨症患;水氟含量的中位数为1.49mg/L,8~12岁儿童尿氟含量的中位数为1.57mg/L;病区改水率为33.21%,使用率为67.34%。结论 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有转轻的趋势,防氟改水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四平市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病区县及监测点的改水现状及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方法检测病区县及监测点防氟井使用情况、居民饮水氟含量。采用Dean氏法调查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调查监测点16岁以上人群氟骨症患病情况和8~12岁儿童、16岁以上人群尿氟含量。结果病区县79个防氟井中,有29眼(36.71%)完好并可正常使用,其中有20眼(68.97%)饮水氟含量正常。2个监测点饮水氟含量分别为4.78mg/L和0.68mg/L;8~12岁儿童尿氟均值分别为4.53mg/L和1.89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96.88%和33,33%;16岁以上人群氟骨症检出率分别为8.00%和3.67%;氟骨症患者尿氟均值分别为4.39mg/L和2.17mg/L。结论病区县大多数病区饮水氟含量超标,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形势严峻。防氟改水是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有效方法,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掌握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为今后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19个病区村中随机抽取9个,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轻、中、重病区分别随机抽取各3个病区村为调查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含量、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调查改水情况。结果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总患病率为18.03%,未检出重度氟骨症患者;饮水氟平均浓度为0.54mg/L;8~12岁儿童尿氟含量的几何均值为1.02mg/L;调查点总改水率100%。结论五华县地方性氟毒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原有氟中毒患者病情逐渐减轻的趋势,个别病区村的改水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2002年凌海市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掌握凌海地区两个国家监测点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动态,改水措施运行情况以及改水防氟效果。方法:水氟和尿氟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儿童氟斑牙调查采用Dean法进行诊断。结果:老窝、巧女两村水氟分别为0.76mg/L和1.68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3.97%和41.67%;8~12岁儿童尿氟分别为1.79mg/L和4.06mg/L;成人氟骨症临床症状和体征检出率分别为17.54%和16.39%;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分别为16.67%和27.02%。结论:巧女村水氟仍超过国家饮水标准,该村没有摆脱高氟的危害,病情没能得到有效控制。而老窝村改水后,防氟措施运行良好,居民一直饮用合格的低氟水源,改水效果明显,现已达到控制病区标准。今后应继续加强防氟措施的管理和建设,只有长期提供合格的低氟水,病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贝尔湖附近牧区是否是病区,搞清病情现状及摄氟来源。方法 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按Dean氏法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30岁以上成年人氟骨症患病情况;用氟离子选择电报法测定儿童尿氟、饮水氟、奶茶氟及砖茶氟含量,入户调查饮奶茶量,计算人均日饮奶茶摄氟量。结果 宝东和贝尔2个调查点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58.65%和66.00%:成人X线氟骨症检出率分别为39.33%和31.46%,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饮水含氟量均值分别为4.37mg/L和4.12mg/L;奶茶氟含量均值分别为5.80mg/L和5.88mg/L;人均日饮奶茶摄氟量分别为8.70mg和9.50mg。结论 贝尔湖附近牧区是以饮水型为主的饮水饮茶混合型病区;饮水含氟量和奶茶含氟量及儿童尿含氟量均较高,达到重病区水平,但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相对较轻,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4~2005年山东省梁山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现况及重点监测点东徐村地氟病病情变化. 方法 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调查梁山县的改水进度,已改水工程管理、使用、饮水含氟量现况;对重点监测点东徐村10户居民末梢水含氟量进行检测,调查该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指数以及即时尿氟含量等. 结果 监测县梁山共有地氟病村215个,已完成降氟改水139个(128处改水降氟设施),改水完成率64.7%;128处改水设施能够正常使用的69处,占53.9%;69处正在使用的降氟设施水含氟量≤1.0 mg/L的2年检测平均为72.1%,水氟最高达4.28 mg/L.重点监测点东徐村10户末梢水含氟量每年检测均在0.5 mg/L以下且持续稳定;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两年分别为8.33%和6.25%,氟斑牙指数分别是0.24和0.18,尿氟含量几何均值在1.0 mg/L左右,已完全达非病区标准. 结论 改水降氟是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行之有效的主要措施,但是监测县改水降氟措施落实进度缓慢,改水设施的正常利用率不高,对此,应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加快改水降氟工作步伐,在整体上有效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降氟改水后永济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慨况及消K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脂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水济市氟中毒流行枢按轻、中、重病区共抽盘18个病区村,进行水氟、8~12岁儿童氟斑牙、碌氟及16岁以.卜成人氟骨症流行病学调查。水氟和尿氟采用氟离于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共抽检饮川水81份,超标5份,超标率6.17%,水氟均值0.70mg∥L,最大值2.41mg/L。8~12岁儿童28l铝,氟斑牙患病率为41.64%,缺损率为16.37%,氟斑牙指数1,尿氟均数为2.38mg/L。共渊查16岁以上成人19662人,氟骨症患病人数663人,患病率为3.37%。结论水济市氟中毒病情已处于稳定状态,但依然属于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区,以降氟改水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分布和改水降氟工程运行现状.方法 2006年在甘肃省地氟病病区,对未改水村进行水源水氟检测:对已改水村进行降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调查和水氟测定;在已查出的高氟村,对儿童进行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调查.水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调查采用Dean法,氟骨症诊断执行<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GB 16396-1996)标准.结果 共调查了26个县、1997个村的不同类型饮用水源,水源水含氟量>1.0 mg/L的村占29.94%(598/1997).共调查各类改水工程1215处.能正常供水的工程占工程总数的94.90%(1153/1215),间歇供水工程和已报废工程分别占工程总数的2.96%(36/1215)和2.14%(26/1215).出厂水水氟均值≤1.0 mg/L的工程占检测工程数的90.79%(1084/1194),末梢水水氟均值≤1.0 mg/L的工程占检测工程数的91.75%(1068/1164).共检查8~12岁儿童86 390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2.47%(19 414/86 390).共检查16岁以上成人142 211人,临床Ⅱ度及以上氟骨症检出率为4.20%(5967/142 211).结论 甘肃省少部分病区高氟水源依然存在,降氟改水工程报废和超标现象普遍;部分病区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尚在流行,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应加大改水力度,提高防病改水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西藏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动态,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西藏饮水型氟中毒防治项目"技术方案,于2009年9-10月选取日喀则谢通门和林芝察隅两县作为项目县,在每个项目县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3个项目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对改水及改水工程运转情况、饮水含氟量、儿童氟斑牙和成人临床氟骨症进行调查.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非金属指标>(GB/T 5750.6-2006)测定水氟;尿中氟化物的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89-1996);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成人氟骨症诊断按<地方性氟骨症临床诊断标准>(WS192-2008)进行.结果 已改水病区水氟均值在0.18~0.34 mg/L,未改水病区水氟均值在0.70~2.13 mg/L;已改水病区8~10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0.78%(65/128),氟斑牙指数为1.04,儿童尿氟均值为1.64 mg/L,未改水病区氟斑牙检出率为80.65%(25/31),氟斑牙指数为1.50,儿童尿氟均值为2.08;已改水病区成人氟骨症患病率为38.7%(104/269),尿氟为1.61 mg/L,未改水病区成人氟骨症患病率为15.4%(18/117),尿氟为3.54mg/L.结论 改水降氟使氟斑牙的检出率降低至控制水平,严重程度也在降低,改水病区尿氟低于未改水病区,说明改水仍对消除氟中毒的危害有重要意义,但氟骨症患病率出现了在改水病区反而高于未改水病区的现象.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dynamics of drinking water borne endemic fluorosis in Tibet'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trol measures,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timely adjustment of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During september to october 2009, according to the "2008 Central Government Special Funds to Subsidize Local Public Health in Drinking Water Borne Fluorosis in Tibet", Xigaze Xietongmen and Nyingchi Zayu were selected as project counties, three project villages were selected with simpl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n each county, the functioning of water improvement projects, drinking water fluoride content, children's dental fluorosis and adult skeletal fluorosis were investigated. Water fluoride was detected by the "standard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drinking water the non-metallic targets"(GB/T 5750.6-2006) determination of fluoride; urinary fluoride was tested by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WS/T 89-1996); dental fluorosis was diagnosed using Deans method; adult skeletal fluorosis was diagnosed by "endemic skeletal fluorosis clin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WS 192-2008). Results Mean water fluoride was 0.18 - 0.34 mg/L in drinking water changed areas, and 0.70 - 2.13 mg/L in not changed areas; prevalence of dental fluorosis of children 8 - 10 was 50.78% (65/128), dental fluorosis index was 1.04,mean urinary fluoride was 1.64 mg/L in drinking water changed areas; prevalence of dental fluorosis of children 8 -10 years old was 80.65%(25/31 ) in not changed areas, dental fluorosis index was 1.50, mean urinary fluoride of children was 2.08; adult clinical skeletal fluorosis was 38.7%(104/269) in drinking water changed areas, the mean urinary fluoride was 1.61 mg/L, prevalence of skeletal fluorosis was 15.4% (18/117) in not changed areas, mean urinary fluoride was 3.54 mg/L. Conclusions The method of change the water to reduce fluoride decreases dental fluorosis to control levels, and severity is also reduced, urinary fluoride is decreased. However, the prevalence of skeletal fluorosi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drinking water not changed area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2009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选择10个县,每个县选择3个村,测定饮用水含氟量,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和≥25岁成人氟骨症。水氟含量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8~12岁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s法,氟骨症诊断执行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结果在10个县中,共调查26个已改水村和4个未改水村。在26个已改水村中,水氟均值≤1.20 mg/L的村15个,占57.69%;>1.20 mg/L的村11个,占42.31%,水氟最大值为5.58 mg/L。在4个未改水村中,水氟均值≤1.20 mg/L的村1个,占25.00%,>1.20 mg/L的村3个,占75.00%,水氟最大值为2.92 mg/L。检查已改水村8~12岁儿童1 331人,氟斑牙检出率为59.73%,氟斑牙指数为1.17,缺损率为10.14%。检查未改水村8~12岁儿童138人,氟斑牙检出率为51.45%,氟斑牙指数为0.95,缺损率为0.72%。已改水村和未改水村≥25岁成人的氟骨症X线检出率分别为8.80%和3.05%。结论山东省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严重,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须进一步加大防制力度。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不同改水降氟情况的儿童氟斑牙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方法在13个市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点,水氟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儿童氟斑牙调查采用Dean氏法进行诊断。结果共调查31个县337个病村,水氟>1.00mg/L的病村占54.41%,8 ̄12岁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41.39%,斑釉指数为0.95,缺损率为9.10%。在未改水的病村中,有69.77%的病村水氟>1.00mg/L(最大值为6.62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41.84%,斑釉指数为0.97,缺损率为9.06%;在改水降氟工程运转基本正常的病村中,有37.04%的病村水氟>1.00mg/L(最大值为5.57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33.29%,斑釉指数为0.73,缺损率为5.98%;在改水工程停用报废的病村中,有72.84%的病村水氟>1.00mg/L(最大值为8.32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57.18%,斑釉指数为1.35,缺损率为15.02%。结论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然十分严重,须进一步落实防制措施和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延安市高氟水的分布和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情现状,评价降氟改水工程效果.方法 2006年,在延安市以村为调查点,每村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共采集5份水源水样,同时采集每个改水工程1份水源水样、1份出厂水水样和2份末梢水水样,采用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水氟;在水氟>1.00 mg/L的村中采用Dean法对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根据<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法对所有成人进行氟骨症检查.结果 筛查293个村的水源水样726份,水氟中位数为0.59 mg/L,范围为0.10~3.50 mg/L;有25个村水氟超标(>1.00 mg/L),暴露人口为11 610人,高氟村主要在吴起、延川县.筛查25个改水工程,100份水样,水氟中位数为0.58 mg/L,范围为0.30~2.00 mg/L;其中延川、吴起县各有1个工程水氟超标,水氟分别为1.85、1.60 mg/L,暴露人口分别为3083、708人.对1281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检出238例患者,检出率为18.58%;对13 900名成人进行氟骨症检查,检出375例Ⅱ度以上氟骨症患者,检出率为2.70%.结论 延安市高氟水分布范围广,水氟超标情况和病情比较严重,改水工程有待进一步提高,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必须加快落实降氟改水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辽宁省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 对改水和未改水饮水型地氟病病区分层抽样开展饮用水含氟量筛查和8-12岁儿童氟斑牙,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病情普查,检测8-12岁儿童志愿者尿氟.结果 全省普查842个未改水村(屯)和1829个改水村(屯),未改水村(屯)居民饮用水水氟0.01-7.10 mg/L,平均(0.96±0.64)mg/L,29.2%(246/842)的未改水村(屯)饮用水含氟量>1.2 mg/L,在1829个改水村(屯)中调查了1234个降氟改水工程,水氟0.06-7.67 mg/L,工程正常运行且水氟≤1.2 mg/L的工程占调查工程的68.31%(843/1234),已改水村(屯)有31.69%(391/1234)的工程没有发挥其降氟改水作用.普查12127名8-12岁儿童和85 636名16岁以上成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4.4%(2960/12 127),成人临床Ⅱ度及以上氟骨症检出率为2.22%(1900/85 636).轻,中,重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5,P<0.01),重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较高,个别未改水的重病区村(屯)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达到100%,成人临床Ⅱ度及以上氟骨症检出率为18.03%(97/538).重病区和轻病区(未改水及工程报废)儿童尿氟中位数分别为2.01,2.00 mg/L.结论 辽宁省未改水的饮水型地氟病中,重病区的病情仍然十分严重,工程停运或报废病区仍亟须落实降氟改水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山东省黄河流域内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山东省选择9个病区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居民饮用水含氟量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8~12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结果 水氟均值≤1.00 mg/L的村占34.41%(606/1761);>1.00 mg/L的村占65.59%(1155/1761);水氟最大值为11.33 mg/L.水氟均值≤1.00 mg/L的改水降氟工程占72.65%(449/618):>1.00mg/L的改水降氟工程占27.35%(169/618);水氟最大值为5.85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45.03%(25 579/56 804),氟斑牙指数为0.80.结论 山东省黄河流域内50.00%以上的村庄水氟超过国家标准(≤1.00 mg/L),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须尽快落实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改水降氟防治饮水型氟中毒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和了解改水降氟病情防治效果。方法 在病区设立 10 个重点监测点,对降氟效果、8~10 岁儿童氟斑牙、尿氟和水氟开展监测。结果 管理措施落实较好的改水工程占整个改水工程的 778% ,8~12 岁儿童氟斑牙率、尿氟和水氟含量呈下降趋势,或维持在正常水平,表明监测点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达到稳定控制状态。结论 对改水工程加强管理和维护,坚持长年饮用低氟水,饮水型氟中毒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福建省地方性氟中毒轻、中病区现状。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轻病区村6个,中病区村4个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测定饮用水氟、8~12岁儿童氟斑牙和尿氟、对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10个病区村饮水氟均值均低于1.0 mg/L,9个村儿童氟斑牙低于30%,10个病区村儿童尿氟几何均数均未超过1.4 mg/L。临床氟骨症检出率4.42%,X线氟骨症检出率19.82%。结论饮水型氟中毒实施改水措施效果显著,临床与X线氟骨症诊断标准的衔接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广东省丰顺县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监测点防治效果、病情状况以及降氟设施使用管理情况.方法 1991-2007年按<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方案>规定的内容和方法对广东省丰顺县地氟病病区进行监测.选择大寨村(轻病区)、湖陂村(中病区)、安全村(重病区)作为调查点,采用Dean法诊断8~12岁儿童氟斑牙,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尿氟,每3~5年检查16岁以上成人临床及X线氟骨症患病情况.结果 大寨村,安全村2个监测点改水降氟后,饮水氟于2007年分别为0.83、0.27 mg/L,达到国家卫生标准(1.0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并出现波动,2007年分别为20.8%、3.8%.低于国家控制标准(30%);湖陂村监测点改水后,饮水氟仍波动在较高水平(1.01~2.30 mg/L),儿童氟斑牙检出率2007年为44.3%,仍高于国家控制标准.大寨村、湖陂村和安全村氟斑牙指数分别从1991年的1.5、3.0、1.3下降到2007年的0.3、0.8、0.1,流行强度分别达到阴性或轻微流行.2002年以后3个村儿童尿氟<1.50mg/L.成人临床氟骨症症状与体征阳性率[大寨村、湖陂村、安全村1991年分别为31.8%(84/264)、34.4%(131/381)、44.1%(89/202),2005年分别为11.0%(43/388)、12.9%(61/473)、9.6%(27/280)]、X线氟骨症检出率[1991年分别为70.0%(35/50)、86.0%(43/50)、46.0%(23/50),2005年分别为20.0%(10/50)、16.0%(8/50)、10.0%(5/50)]逐渐下降.结论 大寨村、安全村2个监测点的水氟达到国家卫生标准,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等主要指标已降至非病区水平,监测点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