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型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发生与其睡眠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设计、编制亚健康调查问卷和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对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公务员及行政领导、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教师、医生等)发放4000余份亚健康调查问卷,其中对1823位被调查者同时发放了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分析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发生率的关系及亚健康类型。结果:每天实际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的人群发生亚健康的比例明显高于睡眠6—8小时人群;每天实际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的亚健康人群得分及亚健康等级较睡眠时间6~8小时的人群高,且睡眠时间不足与亚健康临床表现中的睡眠紊乱、记忆力下降、精神紧张、反应迟钝、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的发生概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睡眠时间不足是大型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发生中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常规体检人群进行调查,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现患率、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口学资料等进行描述性分析。方法:运用“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3版)”在常规体检人群中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群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发生率7.16%,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群特征为女性发生比例高于男性,19岁以上各组肝郁脾虚证发生率均较高,学历层次以大专以上发生比例最高,婚姻状态以离异者发生比例最高,职业状况以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以行政管理人员等发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收集有关造成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资料分析其原因从而探讨怎样恢复护理人员健康使其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本院10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0%;发生亚健康的危险性越高职业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结论:为提高服务质量减少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职业病的风险性健康问题必需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系统,对纳入的亚健康状态者睡眠质量进行测评,PSQI达12分及以上者随机分为2组,耳穴贴压法进行干预,疗程为4周。与对照组比较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的干预作用。结果:干预4周后,耳穴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表明耳穴干预组睡眠质量有显著提高。耳穴干预组睡眠时间评分干预后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应用基于数据挖掘流程的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对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分类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针对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从数据理解、数据准备、变量筛选和选择logistic回归建模的数据挖掘流程的方法,确定最终的回归方程,从而得到亚健康状态的判别方程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建立了两种logistic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数据挖掘的思想对回归方程做进一步的测试,得到了分类准确率较高的验证,其结果提示亚健康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躯体的疲劳、睡眠不实、记忆力和工作效率下降、饮食二便失调、心理的空虚感和情绪易怒等.结论:在分析判断和解释影响因素较复杂、自变量较多的亚健康人群临床特征研究中,使用传统意义的logistic回归建模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认为中医体质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体质类型决定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研究表明湿热体质现患率居偏颇体质的第二位,并且与痤疮、湿疹、便秘、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了解湿热体质的危险因素,对于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的防治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医体质学理论研究,结合中医古籍和现代研究等文献,探讨湿热体质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饮食结构、运动锻炼和睡眠时间等是影响湿热体质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体质的判定来指导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以调理湿热体质的偏颇状态,有利于亚健康状态和相关疾病的防治,促进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型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发生与其睡眠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设计、编制亚健康调查问卷和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对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公务员及行政领导、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教师、医生等)发放42000 余份亚健康调查问卷,其中对12823 位被调查者同时发放了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分析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发生率的关系及亚健康类型.结果:每天实际睡眠时间小于6 小时的人群发生亚健康的比例明显高于睡眠6~8 小时人群;每天实际睡眠时间小于6 小时的亚健康人群得分及亚健康等级较睡眠时间6~8 小时的人群高,且睡眠时间不足与亚健康临床表现中的睡眠紊乱、记忆力下降、精神紧张、反应迟钝、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的发生概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睡眠时间不足是大型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发生中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调理乾坤丸对256例亚健康状态中老年人睡眠和疲劳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睡眠和疲劳量表对256例中老年人进行疗效观察和评定。结果心理卫生测评显示该亚健康人群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调理乾坤丸对中老年人的亚健康状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结论调理乾坤丸能很好地改善亚健康状态中老年人的睡眠和疲劳状态,且配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有关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的健康管理措施。方法:制定符合大学生人群特点的问卷调查表,以湖南地区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湖南地区8所高校的907例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结果: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首要危险因素是入睡时间过晚及睡眠不足,此外还有体育运动的缺乏和家庭状况的影响。针对主要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结论: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特点,故应制定符合这一特点的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亚健康诊断和干预中已经应用的检测技术,以及亚健康相关微观指标的研究进行整理,提出:通过规范实验对照组、寻求相关性指标、利用数据挖掘等手段分析亚健康状态主要症状或证型与相关性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探究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机制或生理、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肥胖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学生400名进行问卷调查、膳食调查及体格测量,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在校大学生肥胖率为8%。其中男大学生的肥胖率(20%)显著高于女大学生(1.18%)。结论: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热量、脂肪摄入量高。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是造成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生安胶囊对人体红外热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适用于中医的方便客观睡眠评估技术。方法:开展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受试者为睡眠不佳的在校大学生,治疗组服用生安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周期为108天。以人体红外热像的3个图像特征(眼特征,颈特征,右上腹特征)为观察指标。结果:红外热像能有效反映生安胶囊对人体的影响,试验结束时男性眼特征值以及右上腹特征值与特征值改变量、女性颈特征值与特征值改变量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相对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25.0%,组间差异显著(P=0.0001)。红外热像还显示了对照组在试验结束时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红外热像在睡眠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甘肃省兰州市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并调查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等后天因素,探求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形成与后天生活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3所高校419名大学生,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辨识学生中医体质。结果:平和体质占13.6%,偏颇体质占86.4%;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是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结论:高校大学生以偏颇体质居多,阴虚质、气虚质是其常见偏颇体质。在校大学生偏颇体质中阴虚质与睡眠时间、饮酒、便秘、失眠4大因素呈正相关,气虚质与精神压力、失眠2因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缺失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自编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表,在四川三所高校中随机抽取二、三、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经统计后得到相关结论。结果:从职业规划问卷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很不完善,学生意识不强,学校指导不力,机构缺失,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结论: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涉及学生个人、高校、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搭建起大学生一系列职业规划体系平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医学院校毕业生择业观的现状,探讨学校在提高就业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通过发放择业调查问卷,分析毕业生在择业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探讨学校可以做出的一些改革措施。结果显示医学毕业生在择业观方面既存在着积极因素,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因素,既有理性思考的一面,又存在着盲目的一面。学校应该加强教育引导措施,鼓励学生培养良好、健康的择业观,同时在教育、教学以及辅导员建设方面增加力量,采取多种方法共同促进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亚健康状态从痰湿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应用中药通过健脾化湿、化痰利湿、清热祛湿等方法,治疗亚健康状态。结果:辨证分型准确,疗程较短,临床疗效好,病人易于接受。结论:亚健康状态从痰湿辨证施治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蒙医对脑震荡主要症状的影响。方法: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中蒙医院确诊为脑震荡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蒙医治疗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100例,并对脑震荡头痛、眩晕、耳鸣、恶心等主要症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头病、眩晕、耳鸣、恶心等主要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楚更五  李平  聂坚 《中医教育》2005,24(5):11-13
目的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性格差异;方法选取河北承德医学院和云南中医学院1999级、2000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MMPI多项个性量表进行性格测验.结果云南男女大学生在疑病(HS)、抑郁(D)、癔病(HY)、神经衰弱(PT)、精神分裂(SC)5项临床量表上高于河北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云南女大学生又在社会内向(SI)上高于河北女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此结果为因地因材施教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主要表现,为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考国内外亚健康研究文献,随机抽取15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流行病学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剔除疾病状态26例,最后获得问卷1456份.处于亚健康状态者908例,占62.4%.大学生健康分布在性别、院校、年级、专业、生源地和家庭收入等方面呈现显著性差异.亚健康表现涉及到自我感觉、躯体症状、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呈现多样性.结论:大学生是亚健康状况的高发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