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培勋  龙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69-177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药炮制是在我国传统医疗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保证我国临床用药的安全以及提高我国的临床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药炮制的药材大多选自自然界,根据气味等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果能够有效综合各类药物的不同药效并加以有针对性的炮制,则势必会最大程度的发挥药物的作用,有效使得药性偏者趋纯,烈者趋缓,中和某些过强或者过弱的药性,进而适应临床医学的各种需求,以更好的发挥其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区别于西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使用必须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 ,辨证用药 ,而中药的药性存在是辨证用药法则的基础。药性赋与中药的治疗作用大多具有对证的专一性 ,这一点已为医疗实践证实。如辛温解表药麻黄治疗感冒疾病时有对风寒表证的专一作用 ,若使用于热证须与寒凉性中药配伍以制其温 ,如麻杏石甘汤 ;苦寒性泻下药大黄 ,有对实热积滞的寒下功效 ,若治疗寒证则须与温热药附子、干姜配伍以制其寒性 ;近年对附子的研究证明 ,附子的强心作用对寒冷期动物具有强心效果 ,对温热期动物反可产生心脏传导阻滞 ,这与附子辛热的药性制约而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含中药防治便秘保健食品的中药用药特点,并为普通百姓选购保健食品时提供指导。方法:检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的防治便秘保健食品,借助Microsoft Access和SAS工具对保健食品配方中的中药进行分析。结果:中药使用频数前三的依次为:芦荟、决明子、火麻仁。143味中药以寒凉药最多,其次是温热药、平性药;保健食品寒热属性上以寒热并用类为主,占比47.09%;其次是寒凉类,占比42.15%。143味中药中祛邪药占比58.74%,补虚药占比41.26%;保健食品整体功能上以扶正祛邪并用为主,占比62.21%,祛邪占比30.81%。结论:含中药防治便秘保健食品有寒、热药性及补虚、祛邪功能的区别,并非所有便秘患者均适用,普通百姓应根据自身寒热虚实情况进行辨证选择。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与具体应用,与中医学的"和谐"观联系起来,发现中药药性理论内容及其临床应用都包含在中医"和谐"观的观点中,中医"和谐"观是中药药性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和谐"观的拓展与应用,中药药性理论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体现着中医"和谐"观的内涵与精神。此外,对中药药性理论及中医"和谐"观的内涵与相关性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掌握,有助于指导现代临床遣方用药,以达到迅速治愈病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通过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及配伍的影响,阐述了临床中药使用中改变药性来提高疗效的治疗方法的重要性,中药的炮制而引起药性的变化是复杂的,但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才能在临床上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病以药为能。中药饮片质量的真伪、优劣、炮制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我国古代医药一体,很多医家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对药物有深入的研究。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是以临床要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可目前有些药房、药店中药炮制质量现状不容乐观,以生代制,以此制代彼制,时有发生,医药同行应高度重视中药炮制质量,从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9.
浅述中药药性“香”及香药的临床应用吴文博,陈建铭,崔素林,李大庆(石家庄市中医院050051)聂家驹指导1药性"香"的概念,功能香,是嗅觉可以感知的一种药性。归纳其有如下之功:(1)气香人脾,悦脾,醒脾;(2)气香能开胃,行胃气;(3)气香透心;(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从药物的净制、切制、炮炙三方面论述。结论:中药炮制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6):F0002-F0002
最近,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四川省进行调研时,对四川中医药事业发展思路提出了七点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学的特色。本文根据历代中药文献的记载,对中药药性历史演变过程从四个时期叙述了中药药性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以及充实,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同时结合实验研究成果和前人实际用药经验,论述了中药药性多重性历史沿革,并从中药物质基础、中药功效、中药复方等方面,探讨了中药药性多重性的客观存在性,中药药性多重性对于充分理解中药药性理论,以及解决历代本草著作中对同一中药药性标注不一致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方法 针对现有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已有研究方法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之可行性.结果 通过实例分析了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结论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药炮制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举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对中药炮制人员的要求。以期规范科学的炮制方法和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炮制人员,从而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确保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试论组分中药的药性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丽  陆茵  王爱云  陈文星 《中草药》2012,43(11):2107-2110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是当前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模式,通过传统饮片活性组分分离及二次配伍以实现功效最大化.尽管有效组分配伍并不脱离原方的整体效应,但功效物质标准化即组分中药研究存在组分拆分简单而药性拆分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组分样品库中各组分与其所属中药的性味离合关系.决定中药宏观药性的物质基础是其包含的微观化学成分,而基于化学信息学和知识发现的药性判别方法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真实客观的药性表征体系仍应回归到动态、可持续性定量反映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结果的生物效应模型中去,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药少力专、基于药性组合的代表药对继而开展配伍组分的药性配伍规律研究,这对合理设计配伍组分及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学的特色。本文根据历代中药文献的记载,对中药药性历史演变过程从四个时期叙述了中药药性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以及充实,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关键,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和毒性等。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过于重视研究手段,忽视自身文化内涵分析。未来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中医理论本质,在传统文献整理和统计的基础上,融合哲学、逻辑学等自然科学元素,深度剖析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药“宏观药性”假说与组分药性数字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宏观药性假说"认为:寒热药性是中药物质的宏观属性,中药的部位、单元、组分或成分皆有药性。中药寒热药性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药性是中药整体的寒热属性;而微观药性是中药部位、单元、组分或成分的寒热之性,且同一中药普遍存在寒热药性相反的物质成分。中药的宏观药性是其各物质成分之间微观药性交互作用而综合"呈现"的结果,宏观药性值取决于所含各种药性成分的微观药性贡献力。基于中药宏观药性假说,将中药"系统分离"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物质单元,以各"物质单元"的"微观药性贡献力"作为矩阵元素,构建寒热药性判别矩阵,可以实现对中药"物质单元"药性的预先理论判别,进而探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与中药组分配伍新药发现相偶联的研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净选是中药炮制的首道工序.十分重要,但目前不少基层单位对此却不重视,由于采购的中药往往混杂不少霉烂变质药材及非药用部分和泥砂杂质等其它异物.如果不进行认真的净选,就会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如麻黄的茎枝与根作用不同,茎枝功能发汗平喘.多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根的作用却专用于止汗.而各地收购供应的麻黄大多带有部分地下根.如不进行分选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