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中医药对失眠的研究概况出发,从失眠相关递质、受体、激素及免疫角度探讨了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相关机制,探讨了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优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失眠,中医学称为“不寐”,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们根据多年的医疗实践,并结合近年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思路和方法,以冀对临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失眠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睡眠卫生与健康教育、行为认知治疗等,然而西药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大、停药反应明显等弊端,中医药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思路和方法,具有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成为卒中后失眠患者康复的重要途径。此案记录循经针刺阿是穴联合腹部艾灸之法治疗卒中后失眠1案,以期为该病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4.
摘 要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疾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威胁个人和社会安全。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特色和优势,刘剑锋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使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和养生保健,本文整理了刘剑锋教授治疗失眠的医案和方药,将介绍失眠的定义、病机、辨证及临床案例,总结刘剑锋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以期为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失眠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超  郑锦  刘萍  李佶 《辽宁中医杂志》2011,(9):1912-1914
中医药治疗是失眠综合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方单药及其他疗法等方面,深入概括了失眠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以便更好地找出失眠的治疗规律,以指导理论与临床研究,并提出本病在临床治疗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方法:以祛痰宁神解郁方加减治疗失眠3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9%。结论: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方圆  杨宇峰 《河北中医》2023,(6):1048-1051
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失眠临床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中医药治疗T2DM合并失眠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治法、外治法、中医功法、音乐、按摩、结构式教育等,其中内治法最常见,主要包括经典方剂、自拟方剂和医家经验疗法。常见的外治法包括针灸疗法、针药联合和敷贴疗法。参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T2DM合并失眠的效果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人心理压力的增大,生活习惯的改变,失眠的人们越来越多,然而治疗失眠并不容易。《黄帝内经》将失眠的病机概括为阳不入阴,为了改善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方法,提高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有效率,作者通过寻找历代医家对失眠之阳不入阴的认识,总结失眠的病机,发现历代医家对失眠病机的认识,总的来说分为四类,即阳虚之阳不入阴,阴虚之阳不入阴,阳亢之阳不入阴,阴盛之阳不入阴,为中医临床治疗失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论述近年来中医治疗失眠的现状,认为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疗效显著,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指出应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提高失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就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与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为今后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结合辨证施膳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失眠症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中药足浴及辨证施膳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施膳及中药足浴治疗。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总时间、入睡时间、睡眠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治疗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结合辨证施膳能明显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标本兼治,共显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理气健脾、养阴宁神之功。和西医治疗结合,优势互补,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滕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425-1427
为观察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择时用药治疗营卫不和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以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治疗营卫不和型失眠患者40例,所有患者采用择时早晚异药的给药方式,服用中药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Epworth困倦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自评抑郁量表、中医证候量表的变化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表明醒寤晨方和安寐晚方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各量表积分值,临床疗效为92.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说明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是治疗营卫不和型失眠的安全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方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药联合方法治疗失眠38例,和口服西药治疗失眠38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37%,后者对照组为73.6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失眠效果优于西药组。提示针药联合治疗失眠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辨证施治结合耳穴(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肝、脾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西药常用镇静药:地西泮常规口服治疗。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评分及WHO颁布的失眠临床疗效判断标准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27/40)。两组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耳穴压豆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中耳穴压豆具有简便、价廉、无痛、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不断攀升,使得情志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中西医都在试图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腹部推拿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对广泛性焦虑症、失眠、脏躁等情志疾病具有较好疗效,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化。从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两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初步探讨腹部推拿治疗情志疾病的理论基础,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认识,从失眠的辩证论治和基本方治疗(经方应用、经验方加减)等方面系统回顾近年来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对今后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丛立新  单晓慧  孙守坤 《光明中医》2016,(16):2417-2418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联合中药足浴对老年不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老年不寐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籽联合自制中药足浴的干预方法,连续20天后,进行疗效评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老年不寐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PSQI总得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达到79%。结论采用耳穴压籽联合中药足浴对治疗老年不寐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制药技术,是中医临床用药特点所在,各种炮制方法均有一定的炮制目的,均以适应临床需求,提高临床疗效为前提。净制为通过净选加工,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泥沙、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切制系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块、段等的炮制工艺,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提高煎药质量,利于炮炙,利于调配和储存,便于鉴别,利于制剂。加热或加辅料炮制可增强疗效、缓和或改变药性、降低毒性或减少刺激作用、矫臭矫味、利于储存和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