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耳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3例(115耳),经保守治疗仍有鼓室积液,在耳内窥镜辅助下行鼓膜穿刺55例(69耳)及鼓膜切开置管术38例(46耳)。结果术后随访3月~1年,治愈103耳,好转10耳,无效2耳,总有效率98.3%。结论在耳内窥镜下行鼓膜穿刺抽液和鼓膜置管视野清晰,定位准确,可有效避免盲目操作,减少损伤,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鼓膜置管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06—2014-06间收治的7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2例(8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鼓膜置管术治疗后整体恢复效果良好,其中42耳(51.85%)治愈,35耳(42.68%)好转,4耳(4.88%)无效,临床总有效率95.12%。4耳治疗无效后,分析原因:2耳因鼓膜太薄以及内陷过深导致脱管,另2耳因置管期间感冒严重而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结论在耳内镜下实施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性高、操作简单、视野清晰,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在30°鼻内镜下,将硬膜外导管经咽鼓管咽口置入鼓室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50耳)。结果5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6月,治愈26例(52%),好转19例(38%),无效5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操作简单,不破坏鼓膜结构,安全,病人无痛苦,效果好,是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功能,提高其听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6—2018-06间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行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31例。随访6个月,比较2组手术前后纯音气导听阈变化、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前纯音气导听阈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纯音气导听阈水平低于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术,可显著降低纯音气导听阈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8例(49耳),男性2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0.3岁.经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留管并反复灌注α-糜蛋白酶十地塞米松混合液3~5次.结果:治愈20耳,占40.8%,好转耳23例,占46.9%,总有效率87.7%.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王管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不损伤正常组织等优点,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38耳)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膜置管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8个月,6耳通气管自行脱落,其中4耳鼓膜愈合良好,1耳置管2次,1耳鼓膜未愈合。拔管时间平均7~8个月。28耳鼓膜愈合,8耳鼓膜穿孔未愈,后行鼓膜修补术痊愈,2例转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愈23耳(60.53%),好转13耳(34.21%),无效2耳(5.26%),总有效率94.74%。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实施鼓膜置管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应用90度成人鼻窦内窥镜下口腔进路低温等离子消融腺样体,探索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最佳途径。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确诊为腺样体肥大者368例,应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对伴有分泌性中耳炎者行鼓膜穿刺术。结果368例明确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应用90度成人鼻窦内窥镜下口腔进路低温等离子消融配合术后鼻腔喷入雷诺考特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没有明显疼痛和出血,基本不影响进食,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消失。同期对31例37耳伴有分泌性中耳炎者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后症状消除,听力得到改善,随访1~6个月,总有效率97.2%。结论90度成人鼻窦内窥镜下口腔进路低温等离子消融腺样体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有效途径,同时鼓膜穿刺可一次性将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治愈,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鼓膜置管手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32例(156耳)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71耳)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72例(85耳)于耳内镜直视下行鼓膜置管手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纯音听力测试气导平均值、鼓室导抗图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气导平均阈值低于对照组,A型图比例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置管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耳内镜下中耳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反复发作的69例(82耳)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在耳内镜下行鼓膜穿刺,抽出积液后行鼓膜切开中耳置管术,同时注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病人术后症状及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出现脱管11耳、堵管4耳、耳漏3耳、拔管后鼓膜穿孔不愈合及鼓室硬化各2耳,经进一步治疗均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7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对对照组进行治疗,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对研究组进行治疗,对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安全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4.9%与对照组74.4%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耳积液时间及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纯音听力明显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使患儿听力水平显著恢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7例中,采用鼻内窥镜者14例(鼻内窥镜组),经鼻侧切开者13例(鼻侧切开组),并将两种手术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随访1.6年。并发症:鼻内窥镜组(2例)明显低于鼻侧切开组(6例),P<0.01;住院时间:鼻内窥镜组(12.3d)明显短于鼻侧切开组(18.7d),P<0.01;术中出血量(Ⅰ~Ⅱ):鼻内窥镜组(185ml)亦明显少于鼻侧切开组(525ml),P<0.01。结论:鼻内窥镜术是治疗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一种较好的方法;对于Ⅲ~Ⅳ级病例,使用鼻内窥镜术应持谨慎态度,鼻侧切开术仍不失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鼓膜穿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62例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45耳,对照组49耳),观察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及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及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术后根据临床表现、纯音听阈测定、声导抗测试结果综合判断疗效,纯音听阈提高10 d B HL以上、鼓室导抗图为A型或C型为有效。结果 2组随访时间分别为(42.3±12.7)周、(40.6±13.1)周(t=0.518,P=0.6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高[86.7%(39/45)vs.69.4%(34/49),χ2=4.037,P=0.045],术后并发症少[8.9%(4/45)vs.28.6%(14/49),χ2=5.870,P=0.015],复发率低[2.2%(1/45)vs.16.3%(8/49),χ2=3.884,P=0.049]。结论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优缺点,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29例患者应用鼻内窥镜技术行经鼻和口腺样体切除术。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6~13岁,平均9.2岁。其中以鼻塞、多脓性涕首诊者13例,睡眠打鼾者5例,听力下降者11例,腺样体肥大6例,腺样体肥大加扁桃体肥大8例,腺样体肥大加渗出性中耳炎11例,腺样体肥大加扁桃体肥大加渗出性中耳炎4例。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鼻腔通气改善,术前有睡眠打鼾和鼻出血症状者均明显改善。11例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有9例听力提高10~30dbHL,另2例改行鼓膜置管治疗后,听力提高20dbHL。术后随访6个月,无1例发生继发性出血、软腭及咽鼓管圆枕和咽口损伤,术后无鼻咽或鼻腔粘连。结论: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具有视野清晰、出血少、切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机会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4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实施耳内窥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除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患者出现鼓膜小穿孔并有鼓室溢液,经保守治疗痊愈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水平眼震、伤口感染、面瘫等并发症。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依据疗效评判标准,治愈2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00.00%。结论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治经验,探讨诊治方法。方法:我院近5年收治儿童腺样体肥大67例,男38例,女29例,年龄3~11岁,病程2个月~6年。根据临床症状,结合鼻咽侧位片、鼻咽CT、鼻内窥镜及纤维鼻咽喉镜等确定诊断。全部病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全麻下行腺样体切除术,其中35例在鼻内窥镜下手术。23例同时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14例行鼓膜切开、置管或穿刺治疗。结果:手术顺利,术中出血量不超过150ml,64例未行填塞,3例行鼻咽填塞。手术时间10min~1.5h,平均25min左右。术后住院3~7d,平均4.5d。随访1~3年,无复发,症状改善满意59例(88%)。9例术后仍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现象,但较术前明显好转。伴分泌性中耳炎14例中,分泌性中耳炎痊愈9例,仍有发作2例,遗留中耳粘连、听力下降者3例。颌面骨发育异常,大部分患者术后改善不佳。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可影响邻近器官及儿童健康,临床诊断关键是引起重视,及时进行相应检查。尽早手术是积极的处理方法。手术是安全的,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耳科手术进路的不断改良和耳内窥镜在耳科手术中的应用,慢性中耳炎一期成形手术的适应症不断扩大。本文总结介绍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对11例(11耳)通常认为不具备行一期鼓室成形术条件,或认为需行开放性乳突根治术的慢性中耳炎病例,行鼓乳联合径路耳内窥镜下一期鼓室成形术,获得了较好效果的经验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例(11耳)中,男7例,女4例;年龄23~52岁,平均38.2岁。其中胆脂瘤型中耳炎6例,临床经敏感抗生素反复保守治疗10个月~2年仍无法干耳病例5例。术前检查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松弛部穿孔,穿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9%)显著优于对照组(70.5%),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与耳显微镜软骨-软骨膜修补术对外伤性鼓膜大穿孔的疗效差异。方法以48例外伤性鼓膜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研究组行耳内窥镜鼓膜修补术,对照组行耳显微镜鼓膜修补术。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鼓膜愈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气导听阈和骨气导差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鼓膜愈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气导听阈和骨气导差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耳显微镜,耳内窥镜耳屏软骨-软骨膜鼓膜修补术耗时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鼓室置管术,观察组采取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积液存在时间及鼓膜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听阈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室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加快中耳积液消失,促进鼓膜愈合,明显提高听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30例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腺样体切除完整,未发生术后出血。随访1~12个月,1个月后总有效率86.67%(26/30),12个月总有效率93.33%(28/30)。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