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检测模式应用的效果. 方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两种抗-HIV(1+2)ELISA试剂对每一份献血者标本进行初、复检,对阳性者送HIV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并进一步评价单一试剂检测与双重试剂筛查检测的效果. 结果在54 591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国产试剂初筛163份阳性,经确认其中9份为真阳性,国产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100.0%、99.72%;进口试剂初筛149份阳性,经确认其中9份为真阳性,进口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100.0%、99.74%.单一试剂检测与两种试剂同时检测在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在特异性单一试剂检测与两种试剂同时检测差异极显著性(P<0.01),单一试剂检测优于两种试剂同时检测. 结论增加检测次数或选用进口试剂排除HIV感染意义有限,改进血液筛查手段实为提高血液安全性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ELISA检测抗-HIV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LISA检测抗-HIV影响因素,避免假阳性的发生。方法:对3990例标本中21例抗-HIV初筛阳性的结果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同时对本实验室试剂、标本、试验过程和患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ELISA法检测21例抗-HIV初筛阳性标本经确认实验只有2例阳性,同时发现许多因素会影响ELISA法检测抗-HIV实验结果。结论:保证ELISA法检测抗-HIV实验结果准确的关健是试剂的质量和加强实验室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方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两种抗-HIV(1 2)ELISA试剂对每一份献血者标本进行初复检,两种试剂结果均阴性判合格,任何一种试剂为阳性判为可疑。可疑标本送省艾滋病检测中心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1999—2003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225091份,确认阳性42份,阳性率0.0186%。结论:在无偿献血者中也存在HIV感染,近年来呈递增趋势,为提高血液质量,需进一步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塘沽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国产、进口两种试剂,ELISA方法对天津市塘沽区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抗-HIV检测。结果:共检测血液标本50442人份,其中国产试剂阳性标本66例,进口试剂阳性标本49例,两种试剂均为阳性的9例。抗-HIV确认阳性6例,感染人数占无偿献血总数的12/10万。结论:选择低危健康无偿献血者;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试剂盒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要进行严格的筛查,避免抗-HIV的漏检。  相似文献   

5.
曹珺  王新梅  李树博  郭玮  孟毓 《中外医疗》2013,(27):182+184-182,184
目的探讨在杜绝抗-HIV漏检的前提下,如何能减少假反应性结果的出现,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又对献血者检验结果反馈不造成负面的影响。方法将该站2010—2012年抗-HIV初筛阳性标本和CDC确证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该站实验室检测出的93份呈反应性的标本送市CDC确认实验室确证结果为:反馈确证结果阴性标本为74份,阳性标本为7份(ELISA方法两种试剂筛查都为反应性),不确定样本12份。结论单种试剂做出呈反应性的实验结果呈假阳性的几率比较大,也就是在抗-HIV ELISA实验中存在目前无法避免的假反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择一种优质、高效和实用的抗-HIVELISA血液筛选试剂。方法采用五种不同厂家的抗-HIVELISA试剂(其中三种国产试剂,两种进口试剂)分别对国家参比品、卫生部质控品和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五种试剂的符合率、阳性检出率、假阳性率、最低检测限、稳定性和前带效应。结果五种试剂盒用于检测抗-HIV国家参比品的总符合率都达到100%;常规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达到100%;21658份无偿献血标本抗-HIV阳性率为0.01%;进口试剂C假阳性率低于进口试剂D和国产A、B、E试剂(P<0.05);C试剂的精密度和批间稳定性分别为5.985%和5.93%,明显低于A、B、D、E试剂(P<0.05);国产试剂A、B、E试剂的最低检测限降低至0.125NCU,但其假阳性率较高;C试剂也不存在前带效应。结论五种试剂的总符合率均达到国家要求,阳性率均为0.01%;国产试剂的假阳性率高于进口试剂,最低检测限低于进口试剂;C试剂的稳定性最优,也不存在前带效应。选择C试剂进行抗-HIV血液筛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通过吸毒、性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以及母婴垂直传播。为防止HIV经血液传播,提高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进行抗-HIV的检测是防范措施之一。笔者对鄂尔多斯市1999年5月~2004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进行了抗-HIV检测,ELISA检测阳性标本,送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鄂尔多斯市中心血站自1999年5月正式运行至2004年12月无偿献血者91113名,年龄18~55岁。试剂:抗-HIV检测试剂购自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及北京吉比爱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试剂均经批次检定合格,且…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检测抗-HIV ELISA法中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中找到一种可靠的检测献血者标本的方法。方法 用卫生部临检中心的质控血清和抗-HIV确认的阳性标本,用不同厂家的试剂做抗-HIV直接ELISA法和间接ELIA法的比较。结果 23份阳性材料中,用间接法检测结果:新创22份,阴性1份,科华23份均为阳性,用直接法检测23份均为阳性,HIV确认阳性标本两种方法均为阳性。528份标本检测均为阴性,质控血清2NCU/ml间接法新创阴性1份,阳性0份,科华阳性0份,阴性1份,直接法新创和阿克苏为阳性1份,阴性1份,确认法均为阴性。血清4NCU/ml新创阳性1份,阴性0份,科华阳性1份,阴性0份,阿克苏阳性1份,阴性0份,确认法均为阴性。结论 检测抗-HIVELISA直接法的灵敏度比间接法高,特异性比间接法好,是一种可行的筛选献血者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一种有效实用的全自动多重检测试剂同时检测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系统MPLC-COBAS。方法笔者采用ACR OMETRIX公司的NAC^TM HBV DNA。HCV RNA及HIV-1 RNA核酸对照品,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HBV DNA,HCV RNA质控对照品,检测该系统的灵敏度;同时采用我中心酶免法(ELISA)初筛检结果阳性,经中和实验确认HBsAg阳性标本10份,经RIBA确认抗-HCV阳性标本3份。经Western Blot确认抗-HIV阳性标本3份,检测该系统的阳性符合率;检测大量临床ELISA筛检结果为阴性的标本来检测其特异性,并且每次实验设立内对照,阴阳性对照以进行临床标本检测。结果该系统的检测灵敏度(95%可信限)为HBV病毒为24-60IU/mL,HCV病毒为78-125IU/mL,HIV-1 RNA病毒为45-67IU/mL。阳性符合率为100%,假阳性率为0.13%。结论全自动多重检测试剂同时检测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系统MPLC-COBAS用于检测临床标本是有效实用的,可进一步加大临床标本检测数量,将该系统更好地用于酶联阴性结果的大规模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病毒核酸检测系统追踪抗-HIV ELISA初筛阳性结果的献血者。方法 献血初次抗-HIV ELISA阳性结果者均进行PA硒标法及ELISA复检,Western Blot确认及病毒核酸检测,对Western Blot结果有条带者,3个月后追踪采血,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81份初次抗-HIV ELISA结果阳性标本,66份复检结果为阴性且无条带,9份复检结果为阳性但无条带,6份Western Blot检测有条带者,3个月后再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无条带,上述标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有必要建立病毒核酸检测系统对抗-HIV ELISA阳性结果进行追踪,以尽可能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质控血清在肿瘤标志物及激素电化学发光分析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日常工作中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所需检测项目的高浓度标本,加至正常浓度的血清中调节各检测项目至所需浓度配成自制质控血清。自制质控血清灭活,离心、分装后置于-80?℃冰箱保存,每天取出1管于37?℃水浴溶化后,随同当日标本检测。结果在罗氏E170仪器上检测,自制质控血清稳定,控制效果良好,重复精度好。结论自制质控血清可以满足室内质控要求,且来源方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徐州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总体情况,探讨目前影响实验室工作的相关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全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采用发放考核质控样品血清和现场考评相结合方法对徐州地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进行考核评估,并统计分析2006~2010年全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控制考评结果。结果 42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参加考评,血清考评检测结果显示,除2007年1家单位出现漏检外,其余均为100%合格。质控报告的规范性与现场考评优秀实验室比例逐年提高,总体考核结果优秀率由58.54%提高到70.73%。结论徐州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总体检测水平较好,网络建设为最大限度地发现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提供了技术支持,能够满足本市艾滋病筛查工作的需要。实验室内部均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但室内质控和生物安全仍然是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3.
血液检测方法对控制输血风险残余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济武  周航  林东  邓巍 《北京医学》2004,26(4):272-274
目的 探讨献血者血液病毒标志物检测中试剂及检测方法的选择对输血风险残余度的影响.方法 对成品血液随机进行艾滋病抗体(抗-HIV)、丙肝抗体(抗-HCV)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定 ,共9236份,同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中500份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HBV DNA检测及进行HBV标志物其他四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再检测结果不符率:抗HIV为0,抗HCV为0.37%,HBsAg为0.42%,有显著性差异(P<0.005);500份HBsAg阴性的标本中PCR测定HBV DNA阳性率为2.8%,HBV标志物其他四项指标(HBeAg、HBeAb、HBsAb、HBcAb)中阳性率为1%,HBV DNA定量在104~106cp/ml.结论 要有效控制输血风险残余度,建立专门的试剂质量评估方法并提高试剂质量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成熟的检测技术(如PCR)尽快用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胶体硒免疫层析法(IC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结果,了解这三种方法的优劣,探讨临床实验室初筛诊断HIV方法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方法用卫生部HIV质控血清和免疫印迹法(WB)确认的HIV抗体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分别用ELISA法、PA法及ICA法检测;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的HIV阳性的标本作倍比稀释后,再分别用PA法、ELISA法及ICA法检测。结果80例经免疫印迹法确认的HIV阳性患者,ELISA法、PA法、ICA法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100%、98.8%、97.5%;经稀释法检测,ELISA法较PA法和ICA法敏感,其检测的准确性分别为97.5%、97.5%、92.5%。结论筛查HIV抗体方法最好选用ELISA法或PA法,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   

15.
刘巧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42-1943
目的:分析新鲜血比对法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校准1台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定值1份新鲜血液,并以此为基准校准3台三分类血液分析仪。采集体检者血液标本,同时在4台血液分析仪上进行检测。结果4台仪器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鲜血比对法可有效控制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素氮(BUN)、肌酐(Cr)、血糖(GLU)、尿酸(UA)在本地区三家大型医疗机构的三种生化分析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并进行偏倚评估,以验证这几项检验结果是否可在三家医院间互认。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A2文件方案,每天选取临床样本5~7份,分别在三所医院的三种生化分析系统(BeckmanCX4、Olympus2700、日立7600)进行测定,共测定7天41个样本,记录检验结果,去除1个离群值后,共40个样本结果,以BeckmanCX4生化分析仪为比较方法,另两台作为实验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偏倚评估。结果: BUN、Cr、GLU、UA在三种生化分析系统间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2均>0.95),线性回归方程良好,除Cr正常参考范围内结果的预期偏倚在允许偏倚之外,其它预期偏倚均在允许偏倚内。结论: 在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基础上,BUN、Cr、GLU、UA在三所医院的三种生化分析系统间的检验结果可以互认,实现检验结果一单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就诊者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病人的分布情况,有效地控制HIV的医源性传播。方法采集病人静脉血5mL,采用深圳丽珠公司提供的双抗原夹心酶朕免疫吸附试剂(ELISA)初筛,阳性者做双孔复试,仍为阳性者重新采集标本送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结果检测的29325份血清样本中,24份确诊为阳性,阳性率0.08%;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经性传播占75%,静脉吸毒传播8.33%,不详16.67%。结论加强医疗机构HIV筛查力度,是发现和控制艾滋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遏制医源性传播艾滋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Unscreened blood transfusions continue to be one of the major modes of transmission of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in Central Africa, where 5% to 18% of blood donors are HIV seropositive. We evaluated a rapid latex agglutination assay using a novel recombinant envelope polypeptide of HIV for the detection of HIV antibodies among 2820 blood donors and clinical patients from diverse geographic regions, including on-site testing in Central Africa of 1600 blood donors. Overall, 29.2% of the serum samples were positive by Western blot assay. On a single determination, the latex agglutination slide test was found to be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compared with Western blot results in these populations with a relatively high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Use of this assay will allow the immediate implementation of serologic screening for HIV in developing areas of the world, where standard screening procedures are impractical or not available, and in many other clinical settings, such a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clinics and hospitals, where testing and counseling could be promptly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5年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 voluntary counseling&testing,VCT)门诊求询者HIV感染状况,为本市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12月在本中心艾滋病VCT门诊203例求询者血液标本进行了HIV_抗体(1/2)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初筛,初筛试验阳性者用蛋白印迹检测法(WB)作确认试验。结果:检出HIV_抗体阳性30例,阳性率14.78%;男15例、女15例,男女之比为1∶1。年龄分布在18~70岁之间,其中1995年前后有偿献血感染13例,1995年前后输血感染11例,阳性配偶感染2例,不洁性行为3例,接触者1例。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86.67%)。结论:我中心艾滋病VCT门诊求询者HIV感染仍以1995年前后有偿献血者及受血者为主,应加强控制HIV感染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配偶间传播及母婴传播,尽快制定具体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威  潘洁  陈柳军  杨振兴  刘鑫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7):828-829,869
目的通过组织柳州市县HIV抗体筛查实验室进行一次室间比对,提高各个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检测能力,减少其在日常检测中的差错。方法通过下发盲样的方式,共36家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均采用ELISA的方法对考核标本(QC001、QC002、QC003、QC004、QC005)进行单独检测,并及时反馈结果。结果 36家实验室对5个盲样的检测结果显示,除了QC005的正确率为97.2%外,其他几个盲样的考评正确率均达100.0%,分析定量检测结果显示CV值波动较大,只有个别盲样CV值能控制在25%内。结论全市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有良好的检测能力,但质量控制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