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28例老年病人进行舌诊与舌尖微循环的观察,并设非老年组222例为对照组,舌尖微循环的观察采用彩色录像机与改造的裂隙灯显微镜放大75倍、130倍,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均参照田牛主编的微循环方法学。观察结果:1)128例老年病人淡红舌较少占3.17%(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同种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以来对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24例、女17例)进行了舌诊观测,并作了血流变学和两部位(甲襞、舌)微循环观察,旨在了解其病机和探讨中医辨证的实质。1.舌象所见。在41例中,仅2例呈正常淡红色舌,余为病理色舌、包括红舌4例、青紫舌22例、绛红舌13  相似文献   

3.
对3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舌诊与舌尖微循环的观察,中医舌诊主要观察舌质变化,舌尖微循环的观察采用彩色录像机与改造的裂隙灯显微镜放大75倍、130倍,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均参照田牛主编的微循环方法学。观察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WZD—1型微循环显微镜(带彩色电视摄相录相装置),对125例尿毒症肾阳虚患者进行了舌象与血液透析前后舌、甲襞微循环连续动态观察。结果(1)舌象以淡白、暗红舌为主,兼见瘀点瘀斑舌,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为主。血透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2)舌尖微循环血透前后舌乳头内微血管丛形态  相似文献   

5.
舌诊是祖国医学望诊的重要内容,是辩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之一。本文通过对300例住院病人(肾病56例、肝病44例、心血管病58例、脑血管病46例、肿瘤31例、溃疡病26例和血液病39例)的舌象和舌微循环观察,以期  相似文献   

6.
为无创准确地提供移植肾的信息和指导治疗,自1990年以来,配合9例肾移植手术,密切监测了术前和术后各阶段的舌象和微循环变化。结果表明:1.舌象所见:9例中,淡白舌1例、红舌4例、暗红舌2例、紫舌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舌诊及舌微循环作为辨证依据,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新方案与策略。方法观察7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舌诊及舌尖微循环状态,根据舌乳头、舌乳头内微血管、微血管周围情况将患者分为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并以辨证结果为依据进行中药处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舌微循环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中单纯实证者26例、单纯虚证者22例、虚实夹杂者27例。中药治疗后两个月随访患者43例;其中实证者12例、虚证者13例、虚实夹杂者18例,平均未稍血小板上升至(40±12)×10^12/L。舌质好转率86.05%,舌苔好转率74.42%。舌微循环乳头恢复率51.16%,微血管清晰率67.44%,微血管周围好转率81.39%。结论舌诊及舌微循环可以作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分型依据;以此分型进行辨证论治临床效果显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观察动物微循环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微循环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Johansen等[1]撰写的两栖类动物微循环一书中介绍青蛙肺的微循环是1661年由Malpighi观察到,之后Krogh(1921年)、Landis(1926年)、Fulton(1941年)观察了两栖类动物蛙的舌和肠系膜微循环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中医舌质与舌尖微循环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舌质与舌尖微循环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正常舌色——淡红舌较少占5.26%(2例),舌尖微循环扩张、瘀血、变异的微血管丛>10%的病例占31.58%(12例),有出血渗出的病例占13.16%(5例),舌乳头微血管丛开放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为临床上采用活血化瘀法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舌尖微循环与舌质颜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27例甲亢患者的外周微循环与舌质颜色,结果发现其微循环改变以舌尖为甚,其形态学各项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0.05)。而且甲亢患者之舌质出现鲜红或绛红,舌体瘦薄,舌面上有裂纹。由此提示甲亢患者的舌质颜色表现与其舌尖微循环改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应用LDF_3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对109例青年军人体表多部位血流量的调查结果。其微循环血流量依次为下唇>甲襞>舌下>舌头>耳垂,各部位检查值经方差分析有显著差别(P<0.01),舌下,甲襞和耳垂三个部位的左右两侧测量值经t检验无明显差别。以上结果表明,体表微循环以下唇和甲襞两个部位最为丰富,甲襞等部位微循环检查1侧即可。此外,本研究发现红舌,黄苔者体表微循环血流量大于淡红舌、薄白苔者,吸烟者体表微循环血流量低于不吸烟者。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167人进行甲襞、舌尖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表明:暗红舌组(n=62)和紫斑舌组(n=35)均表现有不同程度微循环变异和血液流变性异常,均与淡红舌组(n=70)有显著差异(P<0.01~0.05),其中暗红舌组各项变化较紫斑舌组轻(P<0.01~0.05)。提示:暗红舌是轻于紫斑舌的瘀血轻症的一种表现,且中医舌诊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检查结合可提高临床诊断率,指导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3.
50例暗紫舌患者的甲襞微循环陈小花,郑师碧近年来我科采用甲襞微循环检查对各类疾病进行临床观察,配合诊断与治疗,收到一定疗效。现将2年来对暗紫舌的临床检查观察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50例暗紫舌病人,均选自中医内科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女性35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Wistar大鼠舌部毛细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旨在观察其毛细血管床的三维空间结构,为中医舌诊中微循环生理与病理形态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从腹部以下断除,从主动脉插管冲洗后,灌注树脂材料。恒温水浴箱放置24 h后,解剖大鼠头颈部,制作舌标本。舌部标本腐蚀、冲洗、干燥。Wistar大鼠舌标本进行喷金处理,扫描电镜从30倍到4 500倍下观察舌部毛细血管标本各个解剖结构。结果:Wistar大鼠舌标本的毛细血管铸型的血管无杂物附着,清晰显示局部毛细血管的形态与走行结构,扫描电镜下可显示微观毛细血管三维空间结构,大量舌乳头结构的空间形态特点。结论:建立了Wistar大鼠舌部的毛细血管铸型方法,为研究舌部微血管的形态学三维观察和重建提供了方法,也为中医的舌诊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90年对125名健康儿童行同步观察其舌尖微循环、舌象、舌印片脱落细胞及pH等,结果如下。一、舌象:舌色——淡红占75.2%,尖红占20.8%,边红占1.6%,淡白占2.4%。舌苔——薄白占69%,厚白占17.6%,薄黄占14.4%。  相似文献   

16.
血瘀证患者微循环容积波与舌诊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YHG型微循环容积波仪采用现代光电检测技术,结合微电脑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对人体各部位微循环容积波(OPG)与心电信号进行无损伤的动态观察,记录该部位组织的微循环状态。所获得30余项参数,可从不同侧面反映血管弹性、管周阻力、静脉回流阻力、微血管供血量等生理病理状况。应用YHG型微循环容积波仪我们研究血瘀证患者微循环状态与舌象关系,并参照舌诊观察。结果表明:0例血瘀证患者OPG图47个参数中,室  相似文献   

17.
迄今对黄土高原地区健康儿童甲襞微循环数据尚无报道,为此我们对银川市430名健康小儿的甲襞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其中1—3岁99名(简称Ⅰ组,男52例,女47例);~7岁145名(简称Ⅱ组,男76例,女69例);~12岁186名(简称Ⅲ组,其中男88例,女98例)。检查时使用徐州光学仪器厂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放大160倍进行拍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不同辨证分型的哮喘患者进行了甲襞和舌尖微循环观察,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微循环的关系.结果表明:132例哮喘患者中除16例甲襞微循环正常或大致正常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微循环异常程度与病程、病情相一致.辨证分型不同,微循环各项指标异常程度和病理改变也不尽相同;舌尖微循环改变与舌象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YHG型微循环容积波仪采用现代光电检测技术,结合微电脑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对人体各部位微循环容积波(OPG)与心电信号进行无损伤的动态观察,记录该部位组织的微循环状态。所获得30余项参数,可从不同侧面反映血管弹性、管周阻力、静脉回流阻力、微血管供血量等生理病理状况。应用YHG型微循环容积波仪我们研究血瘀证患者微循环状态与舌象关系,并参照舌诊观察。结果表明:3O例血瘀证患者OPG图47个参数中,室缩波高度、降中峡高度、重搏波高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收缩期充血指数、重搏波指数、流入、流出容积速度、平均灌注速度与相对供血量显著降低。另外,血瘀证患者OPG参数与舌质的关系表明:30例血瘀证患者舌质判断,包括暗红舌4例,紫红舌12例,紫暗舌14例。血瘀证患者舌质与OPG图间有密切关系,随表示血瘀程度的增加舌质变化,OPG参数呈现进行性降低,表明OPG图参数可作为血瘀证诊断新的量化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微粘度与球结膜微循环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1例脑梗塞患者的红细胞膜微粘度(EMMV)、球结膜微循环(BCM)与20例健康对照组观察,对脑梗塞与二者的关系进行讨沦。发现脑梗塞患者组EMMV、BC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5~0.01)。这些病理变化与中风轻重程度有同步变化倾向。脑梗塞越重,膜微粘度越大,流动性越小,在微血管中通过能力降低,微循环障碍加重。提示:这种病理变化引起的血管灌注压急剧降低,微循环障碍。必须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度,尤其降低EMMV,这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与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