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佛波醇酯(phorbol-12-mytistate-13-aceiate,PMA)是一种经典的肿瘤促进因子(Promoter),又是强致畸一染色体断裂剂。PMA可促进白细胞呼吸,产生OH、O_2等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增加,从而间接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则具有抑制断裂发生的作用。本文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经促癌剂PMA诱发的染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染色体不稳定性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是肿瘤遗传病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佛波醇脂(phorbol—12—mytlstate—13—acetate,PMA)是经典的肿瘤促进因子(pro—moter),又是有效的染色体断裂剂。为探讨PMA诱发染色体畸变与肿瘤易患性、促进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就2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与25例正常人经PMA诱发与自发染色体畸变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染色体稳定性及诱变剂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24例经病理证实但未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20例非癌性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进行自发和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结果人肺癌患者PBL自发及诱发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明显高于非癌性肺病患者和健康者;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肺癌患者染色体稳定性较差。结论 细胞染色体稳定性评价对肺癌的早期诊断、鉴  相似文献   

4.
佛波醇酯(phorbol—12—mytlstate—13—acetate,PMA)可促进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OH、O_2等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增加,从而间接诱发染色体畸变率增高,过氧化物歧化酶(Suporoxlde dlsmutase,SOD)等具有抑制断裂发生的作用。本文对10例食业癌患者与14例健康人经PMA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培养1小时、48小时培养上清液中SOD水平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5.
诱导剂在肺癌患者染色体不稳定性检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绍京  高锦声 《肿瘤》1995,15(2):76-79
作者检测了30例肺癌患者(包括腺癌、鳞癌、小细胞瘤各10例)和20例正常对照个体自发和阿糖胞苷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脆性位点表达率。对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作这两种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在自发状态下,三种类型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阿糖胞苷诱导后则表现出腺癌和其它两类癌患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说明自发状态下,染色体的不稳定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而诱导剂阿糖胞苷的应用起到了"放大"作用,使染色体不稳定性得到充分体现,差别距离拉大而易于观察判断。同时,作者对如何确定诱导剂的浓度及染色体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各种恶性肿瘤组织染色体常有明显的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国内曾报道对鼻咽癌、食管癌、卵巢癌和子宫颈癌等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仅有部分患者出现各种畸变,而结构畸变尤为少见。有人用不同诱变剂,如丝裂霉素C,博莱霉素等诱发染色体产生各种结构畸变,观察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的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率。作者曾从1例大肠癌患者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中发现三体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肺癌染色体异常与临床反应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肺癌手术后高生存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肺癌组织进行染色体分析,为肺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肺癌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肺癌高生存期组术后生存5年以上的肺癌患者2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9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5例。肺癌对照组随机选择术后1年内患者2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腺癌7例、小细胞癌5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常规法进行以上3组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期染色体分析。肺癌高生存组和肺癌对照组选择石蜡组织包埋块提取基因组DNA,DeVries法进行CGH分析。结果:高生存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发生率为3.15%,显著低于肺癌对照组的10.85%(P<0.01),染色体畸变主要为染色体单体裂隙、断片、无着丝粒片段,偶见衍生染色体。CGH分析结果显示,高生存期组有6例未见任何染色体畸变发生,肺癌对照组有1例未见染色体畸变发生。高生存期组畸变染色体平均数目(2.60±1.85)显著少于肺癌对照组(5.10±2.13)。结论:染色体畸变少的肺癌患者预后好、生存期长,肺癌临床高生存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平阳霉素诱发的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断裂点的分布规律,并讨论其与EB病毒整合、原癌基因及脆性部位的关系。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断裂点在1号染色体上的分布显著高于对照及预期值。断裂点与原癌基因及脆性位点的一致率显著高于对照。在鼻咽癌组所有断裂点中,1P~(32)和3P~(25)是二个高敏感点。由此看出,患者染色体诱发断裂点是非随机分布的,并优先发生在原癌基因和脆性位点  相似文献   

9.
胎盘免疫调节多肽遗传毒性和抗突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语文应用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并进行微核、染以体畸变的检测以及小鼬有髓微核实验的研究,评价胎盘免疫调节肽遗传毒性和抗突变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胎盘免疫肽可显著抑制培养人淋巴细胞的自发和γ射线诱发的微核形成以及丝裂霉素C(MMC)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并能明显抑制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多染性红细胞微核的增加,揭示了胎盘免疫调节肽具有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作为癌患风险评估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 10例放疗后及 6例放疗前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并与常规法比较。结果 :放疗后 1~ 10年 ,鼻咽癌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易位率、双着丝粒体率仍显著高于放疗前对照组的相应数值 (P <0 .0 0 1)。患者的易位率约为双着丝粒体率的 3 .5倍 ,照后 3年以上患者染色体易位率与照后小于 3年患者的易位率之间差别无显著性 (P >0 .1) ,而照后 3年以上患者染色体双着丝粒体率显著低于照后小于 3年患者的双着丝粒体率 (P <0 .0 0 1)。 结论 :稳定性染色体畸变 (易位 )在照后相当长时间 (10年 )仍可保持较高百分率 ,有望成为癌患风险评估的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11.
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自发率及其与性别年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480例不同年龄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自发率,结果,双着丝粒体、无着丝粒断片、易位、畸变细胞和总畸变的平均自发率分别为0.03%、0.13%、0.003%、0.15%和0.16%。染色体畸变率与性别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而与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60Coγ射线离体照射诱发的人精子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进行了分析。在对照,1.01,1.81和2.99Gy剂量组,两类细胞的畸变细胞率和结构畸变率基本相同。细胞畸变类型明显不同,精子染色体以断裂型畸变为主,是淋巴细胞断裂型畸变的4倍;淋巴细胞以互换型畸变为主,是精一换型畸变的7倍。讨论了两类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差异的可能原因及用电离辐射诱发淋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结果外推其对策生殖作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徐伟珍  顾文祥 《肿瘤》1997,17(2):78-80
探索胃癌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及规律。方法对15例手术前后的胃癌患者,1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16例正常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及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银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Ag┐AA)频率的观察。结果无论自发状态还是在MMC诱导下,胃癌患者术前组的染色体总畸变率均比萎缩性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D组染色体的AgNOR数则明显降低(P<0.05)。胃癌的发生可能降低了血淋巴细胞的rRNA的转录活性。结论胃癌患者具有明显增高的遗传不稳定性,胃癌的发生可能降低了血淋巴细胞的rRNA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患者瘤组织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100例鼻咽癌患者瘤组织及43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在癌症组和非癌组的两种组织之间,还是两组同一组织之间,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畸变率,均具有显著的差别(P<0.01)。这一特点对临床诊断及阐明发病的染色体机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蒲公英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细胞突变作用的抑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蒲公英(TM)抗突变作用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观察蒲公英水煎液对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的影响。结果:①环磷酰胺(CP)单独作用时,能抑制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与TM联合作用时,有丝分裂指数明显比阳性对照组提高(P<0.01)。②蒲公英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地抑制由于CP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率,其抑制率分别为39.62 %、58.49 %、54.72 %,同时对CP诱发的微核率也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蒲公英水煎液不会导致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的增加(P> 0.05)。结论:蒲公英本身没有致突变性,能抑制CP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促进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人类肿瘤细胞特异性染色体重排所涉及的断裂点(癌断裂点)与癌基因位点、染色体脆性部位具有高度一致性,提出脆性部位可能是人类肿瘤某些染色体重排的易发因素,并与癌基因激活有关。Wilms’瘤为小儿最常见恶性实体瘤,遗传因素对其发生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对Wilms’瘤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Chromosome Aberration Rate,CAR)、脆性部位(Fragile Siets,Fra)及姐妹染色体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se,SCE)进行观察,探讨染色体变异与Wilms’瘤的关系及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2例多原发癌病人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观察及免疫功能观察。例1在12年内分别进行过乙状结肠癌、膀胱癌、右侧输尿管癌、横结肠癌、右侧肾癌及左侧肾癌5次手术治疗。例2在2年内分别进行过子宫腺棘皮癌、升结肠癌、乙状结肠癌3次手术治疗。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观察中,发现染色体二倍体数目显著减少,染色体结构畸变率明显增加,经U检验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染色体结构畸变包括无着丝粒断片、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染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对30例膀胱癌患者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分析。 结果: 患者组中亚二倍体、超二倍体、多倍体的出现率明显增高,总畸变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增加,染色体的二倍体率下降。 结论: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染色体变异范围扩大,多倍体的出现可能预示着肿瘤的恶性倾向和患者的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群体中非整倍性是个严重的遗传问题。这种在数目上的染色体畸变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不分离。本实验拟建立一种研究染色体不分离机制与鉴定引起染色体不分离的诱变剂的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紫鸭跖草( radescantia ref lexa) 植物具有较高的染色体不分离自发频率,是一种研究诱发非整倍性的较好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三-(2-甲基-1-氯丙啶)磷化氧(MAPO)是一昆虫不育剂,在工业上也有诸多用途。本文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微核试验及SCE研究了MAPO的体外致突变作用。 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表明,MAPO在非活化条件下在0.1~10.Oμg/ml,活化条件下在1.0~50.0μg/ml浓度范围内,其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