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福进  曾宗渊 《耳鼻咽喉》1996,3(6):351-353
本文收集我院自1964-1993年间收治的28例腮腺区囊肿,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8-75岁,平均年龄37.9岁,中间年龄34岁。发病时间由20天028年,平均发病时间年。囊肿的病理类型以单纯(潴留)性囊肿最常见,占64.3%,其次为鳃理解囊肿,占25.0%,其它类型的囊肿则很少。腮腺区囊肿的临床表现为一侧腮腺区无痛性肿块,不侵犯皮肤和面神经。本病术前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癌2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3年5月至198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癌282例。男179例,女103例。年龄40~59岁,平均49岁。Ⅲ期199例,Ⅳ期83例,无Ⅰ、Ⅱ期病例。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占65.3%。全组单纯放疗160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1.9%、16.1%。综合治疗(手术加放疗)122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8.4%、42.2%,与单纯放疗相比,差异显著(P<0.01)。综合治疗中,术前术后放疗其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9%的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作者认为要提高上颌窦癌的生存率,首先是要注重早期诊断问题,其次是进行综合治疗,而控制局部复发是影响上颌窦癌预后的根本关键。  相似文献   

3.
1980年4月~1994年10月外科治疗108例甲状腺炎病例中17例(15.7%)并发甲状腺癌,男2,女15,年龄24~65岁,平均39.5岁;其中桥本氏病13例,木样甲状腺炎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乳头状腺癌8例,滤泡状腺癌4例,乳头加滤泡状腺癌1例,未分化癌2例,未分类癌2例。全部随访1年以上,存活14例,死亡3例,1年存活率87.5%,5年存活率75.9%。对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有关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总结1993年3月~1994年6月间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3岁。手术使用直径4mm,30和70度硬管鼻内窥镜。全组采用局麻/局麻+强化。一期治愈22例(61.1%),延期治愈8例(22.2%),好转3例(8.3%),无变化3例(8.3%)。并发症2例(5.6%),纸样板损伤和牙痛各1例。作者对手术设计,解剖异常,技术操作,患者配合,术中出血,术后随访,变态反应因素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244例腮腺癌治疗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我科从1964年1月到1991年6月诊治244例腮腺癌患者的治疗经验。男性147例,女性97例,30~60岁占62.3%。首发癌192例,其中临床Ⅰ、Ⅱ期占51.6%,Ⅲ、Ⅳ期占48.4%;复发癌52例。全组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01例术后加用放疗,面神经被肿瘤累及切除82例(33.6%)。行颈清扫术或腮腺旁淋巴结切除术182例,全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32.4%。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59.4%,死亡111例,死于局部复发占55%。作者认为手术是治疗腮腺癌的主要手段,对临床晚期、病理分化差、手术姑息患者应加用术后放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面神经被肿瘤累及应予切除;对颈部淋巴结肿大可疑有转移病例应行治疗性颈清术,对病理分化差患者应行选择性颈清术。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复发癌及首次治疗是否彻底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扁桃体摘除对IgA肾病的治疗效果及长期预后因素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行扁桃体摘除患者71例,男35例,女36例。肾活检后观察时间5~19年,平均9年9个月,扁桃体术后观察时间3~18年,平均8年8个月。肾活检至手术时间平均11.8个月,其中1年以内手术56例(78.9%)。结果全组预后肾功能缓解20例(28.2%),肾功能保持44例(62.%),肾功能降低4例(5.6%),肾功能不全3例(4.2%),其缓解率为28.2%,肾功能保持率为90.1%。发病年龄19岁以下和20岁以上缓解率无差异,肾功能保持率分别为100%和83.7%(P<0.0…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我院1980~1993年间共行喉手术123例,其中喉部分切除术66例,占全部喉手术的54%,5年生存率分别为T_(1~2)为81.8%(18/22),T_(3~4)为72.7%(8/11)。喉部分切除术中T_3、T_4占33.3%(22/66),并对晚期喉癌的部分喉切除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6例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男2例,女4例,年龄41-70岁,病程6个月~18年,1例为双侧同时发病,5例为两侧先后发病,其间隔时间为1-17.5年,两侧受累支别呈不完全对称性。经双侧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例;单侧微血管减压术并感觉纤维部分切断术治疗1例;单侧感觉纤维部分切断术治疗3例;双侧周围支无水酒精封闭术1例,单侧无水酒精封闭和单侧周围支撕脱加热凝术治疗各2例,均获治愈,随访8-24月无复发。总结双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注意点,指出应根据患者的多种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附7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分析了本院自1973年10月到1997年10月收治的隐匿性甲状腺癌71例,占同期甲状腺癌病人的4.4%。其中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者28例,以甲状腺肿块为首发症状者43例。全部患者均手术治疗。随访1~24年。全组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5%、90.0%、90.0%,其10年生存率与1、Ⅱ期甲状腺癌无明显差异。治疗上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我科自1956~1990年内共收治的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治疗经验。本组资料显示,该肿瘤好发年龄组为40~59岁组占52.3%,原发于粘膜者占93.5%,皮肤仅占6.5%。好发部位依次是腭部43%,牙龈35%,而唇、舌部少见。除10例失访外(作死亡计算)余下97例患者分别随访3~12年,随访率为92.4%,全组3,5年生存率分别是45.8%,31.8%。死亡病例79例,其中死于局部复发32.8%,远处转移44.3%,淋巴转移6.3%,其它死因占16.5%。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表明:①手术切除原发灶组3,5年生存率均为0%。冷冻治疗原发灶组则为37.5%,31.2%。后者优于前者,有统计学差别。②选择性颈清25例,3,5年生存率为52.6%,30.0%,治疗性颈清37例,其3,5年生存率为40.6%,19.2%,无统计学差异,但提示前者组中患者预后稍好。本组资料颈清病检中淋巴结阳性率高达79.0%。cN_0有53%转移阳性率。作者建议做选择性颈清扫术是必须的。③107例中手术、冷冻及综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显示以综合治疗法为最好。因此,作者以为恶性黑色素瘤应该综合治疗,颈清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对本院1981~1990年间有随访资料的52例喉癌手术病例进行了术后生存效果分析。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10例;以50~59岁患者居多,占48.1%;声门上型喉癌21例,声门型喉癌31例;多为T_3期病例;喉全切除17例,喉部分切除35例。全组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寿命表法)分别为77.2%、72.2%和63.2%。通过生存期比较,对影响远期疗效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严重鼻衄1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人鼻衄是耳鼻咽喉科较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迅速处理.查明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给予适当的全身治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988~1995年因严重鼻衄住院治疗的118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总结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81例(69%),女37例(31%)。年龄60~64岁28例,65~69岁44例,70~74岁39例,75~80岁7例.2发病季节:1~3月44例(37.1%),4~6月27例(22.8%),7~9月19例(16%),10~12月28例(23.7%),冬季发病最多,春季次之。3…  相似文献   

13.
报道45例喉癌颈清扫标本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发现阳性转移癌22例,占总数的48.9%,阴性23例占51.1%。阳性转移癌均分布在颈前三角的上颈深和下颈深区,而颈后及颌下三角均未发现阳性转移癌。原发灶属于T_1和T_2的病例,颈淋巴结转移率远低T_3、T_4病例。N_0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92.9%,而N_+者仅为30.0%。本研究对于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及其处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声门上型喉癌的颈显微转移与迟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例双侧或对侧无临床淋巴结转移(cN0)的声门型喉癌作了颈显微转移和迟发转移观察。结果显示T1~T4双侧cN0的同侧显微转移率分别为0/1、22.5%、31.6%和37,5%,平均26.3%;同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1/3、2/11、2/6和2/3,平均30.4%;对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0/4、6.1%、8.0%和18.2%,平均7.9%。T2~T4对侧cN0的对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9.5%、26.1%和28.6%,平均19.6%。此数据对于决定cN0者是否行预防性颈廓清术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耳道耵聍腺囊性腺样癌是头颈部肿瘤中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本文就1976~1993年间收治的13例外耳道盯聍腺囊性腺样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13例中男4例,女9例,年龄24~79岁,平均46.7岁。除1例拒绝治疗外,12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5例随访10年以上,6例随访2~4年,1例随访1年,1例失访。随访10年的5例病人中3例死于癌转移,1例死于肺感染,1例存活;6例随访2~4年者均存活,无癌复发。结合文献复习就外耳道盯聍腺囊性腺样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薛维喜  陈常召 《耳鼻咽喉》1999,6(6):353-355
544例腮腺我形性腺瘤中,恶性18例,占3.3%,其中癌变16例,原发性恶性多形性腺瘤2例。除细胞间变外,具有肿瘤的侵袭性及快速增殖的特征:包膜浸润、侵犯邻近组织、血管内瘤栓、核分裂象增多等对诊断更有意义。在526例良性瘤中女性多见,计有315例,占59.8%。年龄多为20~52岁;而此瘤伴癌变者16例中以男性居多11例,占68.8%,常见于50岁以上。组织学类型,示分化癌居多,占43.7%,而腺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血鼓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鼓室是指中耳原因不明的出血而蓄积咖啡色分泌物、鼓膜呈蓝色的临床现象。作者于1991~1994年共诊治特发性血鼓室18耳,经额骨CT扫描、鼓室。乳突探查及组织学检查,其中6耳(33.3%)诊断为胆固醇肉芽肿,12耳除中耳有咖啡色液体外,未发现肉芽组织。8例患者对侧耳诊断为一般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随访0.5~3年,2耳复发,1耳自愈,15耳治愈。  相似文献   

18.
鼻窦脓囊肿13例报告唐世雄1鼻窦脓囊肿临床少见,容易和其它疾病混淆。我科1983~1996年收治1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5岁,从出现症状至本科就诊时间为1个月~1年。脓囊肿位...  相似文献   

19.
婴儿听力筛选:方法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找一种可靠、简便的婴儿听力筛选方法,作者用问卷法和行为测听法,对北京市672名,26~36周的婴儿进行了听力筛选。其中筛选未通过者,再进行耳镜、声导抗和ABR检查。结果显示:①行为测听法与问卷法的检出率分别为1.04%和0.74%,灵敏度分别为100%和71.4%,特异度分别为94.7%和95.5%,假阴性分别为0和28.6%。②病因调查:7例有听力障碍的婴儿中传导性聋3例,均为中耳炎性疾患引起,经及时治疗均恢复正常;感音神经性聋4例,1例双耳受累,病因为胎儿期病毒感染,另3例为单耳感音神经性聋,病因不明。结论:根据本资料北京市26~36周婴儿听力障碍发病率较高(1.04%),且未被家长发现,所以建立婴幼儿听力筛选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行为测听法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使用简单,费用不高,适合大规模听力筛选。它与调查病因相结合的方法,对婴幼儿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和防聋是有价值的,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1952~1997年共治疗甲状腺癌2097例,其中乳头状腺癌1732例1954~1992年间乳头状腺癌1219例,男317,女902例,男女之比为1:2.85.年龄最小6岁,最大80岁,中位年龄37.68岁,S=12.72,行颈淋巴结清除术913例(71例行双颈清除术),共984例次。通过对913例(984例次)颈淋巴结清除术的分析及随访。预防性组淋巴结阳性率为66.32%,治疗性组为93.98%,预防性组10年以上无瘤生存率远高于治疗性组。治疗性组5年、10年无瘤生存率功能性组优于传统性组(P<0.01),预防性组10、15、20年无瘤生存率功能性组优于传统性组(P<0.005),说明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即保留功能又不降低生存率,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治疗方法。另外通过109例死亡原因回顾,死于复发和转移62例(56.88%),术后10年内死亡者占83.87%(52/62),术后10年以上复发机会明显减少。转移瘤多以肺转移为主,占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