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病人目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住我院的270例精神病人(男性173例,女性97例)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①单用一种精神药物者19.59%,联用两种精神药物者55.51%,而联用3种或3种以上精神药物者24.90%②有5.31%的住院病人单用氯氮平,而单用氯丙嗪者14.70%。③重大剂量用药者0%。结论:本检查提示目前我院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表明我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增多及人们对精神药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人5年来使用精神药物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一日法对住我院的365例精神病人(男性244例,女性121例)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并与2007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本组单用一种精神药物者较2007年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联用两种精神药物者明显减少(P<0.005);②本组有8.49%的病人单用氯氮平,所居单用药物频率之首,比2007年组明显增多(P﹤0.05),而单用氯丙嗪者较2007年组明显减少(P<0.05);③本组,中、大剂量用药频率较2007年组减少(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5年来我院精神药物的使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可能与我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增多及人们对精神药物的认识的深入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病患者目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住院的556例精神病患者(男性330例女性226例)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①单用一种精神药物者27.8%,联用两种精神药物者63.1%,而联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精神药物者0.9%。②有6.02%的住院患者单用氯氮平,而单用氯丙嗪者17.87%。③重大剂量用药者0%。结论:本调查提示目前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表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增多及临床医生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使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药物的现状。方法:对目前住我院治疗的2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用药进行调查。结果:单用一种抗精神药物占22.76%,联用两种抗精神药物占41.06%,联用三种或三种以上抗精神药物占34.55%。单用氯氮平占11.79%,单用氯丙嗪占6.5%。结论:我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增多,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11年3月26日为时间节点,对住我院324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男性181例,女性143例)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者16.7%;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者55.2%,以利培酮最常用(28.4%);联用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者27.8%,以利培酮联用氯丙嗪最常用(10.8%);联用3种抗精神病药物者0.3%。②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排在前3位的是:利培酮,氯丙嗪,舒必利,无重大剂量用药者。③使用苯二氮类药物者9.3%,使用情感稳定剂者9.6%,使用抗抑郁药者0.9%。结论:本调查提示目前我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规范合理,氯丙嗪等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仍较高,与相关经费投入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使用精神药物情况,为提高医疗水平和规范医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日法对我院47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并与2001年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用一种精神药物治疗者2001年组明显增高(P〈0.001),单用奥氮平和舒必利者逐年增加。其中合并用苯二氮类306例,占64.02%。结论:近年来我院使用精神科药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原因可能与人们对精神疾病、精神药物的使用及对医疗安全的深入认识,以及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普及有关。  相似文献   

7.
秦玉兰 《医学文选》2004,23(5):575-576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应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本院病案室病历1680份,对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抗生素的联用情况及抗生素的防治性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抗生素的应用率为81%,其中,用于治疗者占49.7%,用于预防者占50.3%;使用一种抗生素者占30.8%,联用二种抗生素者43.3%,联用三种者占16.1%,联用四种及四种以上者占9.7%。结论我院各临床科室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较为严重,提示我们要提高认识,制定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措施,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女性精神病人接受精神药物治疗后,出现溢乳及闭经较常见,其发生率为10%~50%,为此我们试用浓隐亭对18例精神药物所致溢乳及溢乳伴闭经患者作自身对照的临床药理学研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对1993年12月~1997年5月,女性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出现溢乳症者进行统计分析。凡有溢乳者在排除内分泌疾病,相关内科疾病,哺乳期和妊娠期则列入研究对象。本组18例.年龄在18~45岁之间,平均28.6岁,已婚10例,未婚8例,病程3个月~15年,平均5.41年。服药种类:单用~种符神药物14例,氯丙峻1例,(400mg川),奋乃治6例(42~…  相似文献   

9.
185例住院老年精神病人患躯体疾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精神病人患躯体疾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年4月12日185例住院老年病人病历进行调查。结果:170例(91.9%)老年精神病人患有躯体疾病,132例(71.3%)多病共存。躯体疾病出现频度以循环、呼吸、运动系统名列前1、2、3位。出现频度位居前10位的躯体疾病中,中、高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比较,在循环、呼吸、血液、消化、神经五个系统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精神病人大部份患有躯体疾病,多脏器、多病共存现象很普遍,中、高龄老人更明显。应根据躯体疾病的情况,慎用精神药物,避免药物副作用加重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精神病人临床用药情况,探讨如何合理使用精神药物,作者对286例住院精神病人用药状况进行综合调查分析。1资料与方法资料:于1996年3月9日进行时点调查,以我院全部住院精神病人为研究对象,共286例。其中住院1a以上计为长期住院的慢性病人。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彩秀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874-2875
目的:调查我院9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12年7月1日为时间节点,对住我院9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其中男67例,女28例)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未使用抗精神病药7例(7.73%);单一抗精神病药使用45例(47.37%),其中以氯氮平、氯丙嗪最常用(34.74%);两种抗精神病药联用42例(44.21%),以舒必利联用氯氮平最常用(18.95%);三种抗精神病药联用1例(1.05%)。使用其他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丙戊酸钠8例(8.42%);抗抑郁、抗焦虑药2例(2.11%);联用苯二氮革类9例(9.47%);抗癫痫药:卡马西平5例(5.26%)。从使用频率看,舒必利40例(42.11%),氯氮平39例(41.05%),氯丙嗪25例(26.32%),氟哌啶醇6例(6.32%),其他4例(4.21%);从使用最高频率开始,前4位依次是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氟哌啶醇。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使用的药物多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相关因素第一住院费用限制,第二流浪精神病患者一般家境贫穷,出院后要维持服药,故医生们从多方面考虑,着重使用疗效确切,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目前精神药物的单用与联用概况给予介绍,尤其对抗精神病药及抗抑郁药的单用与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的处方情况。方法:符合要求的共有361例,截取某一日的医嘱用药调查精神药物。结果:全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依次为氯氮平(35%)、利培酮(24%)、氯丙嗪(21%)、奋乃静(19%)。其中社会病人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依次为利培酮(48%)、氯氮严(36%)、氯丙嗪(12%)、奋乃静(8%),民政病人为氯氮平(35%)、氯丙嗪(28%)、奋乃静(27%)、利培酮(8%)。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占19.2%,三种联合占0.8%。结论:民政病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频率仍明显偏低,可能与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方法利用北京市安康医院HIS系统查阅2011年2月17日精神科住院患者精神药物用药情况,于18:00时进行用药时点调查。结果413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中407例使用抗精神药物,涉及24种药物,单一用药物者225例(55.28%),其中,使用利培酮片(卓菲、可同、维思通)81例(36.00%),阿立哌唑片51例(22.67%),氯氮平33例(14.67%);联合用药者182例。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患者中苯二氮革类(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地西泮、艾司唑仑)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者66例(41.51%),利培酮联合扎来普隆21例(13.21%);三种药物联合应用者23例,苯二氮革类+利培酮+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者8例(34.78%),扎来普隆联合应用者6例(26.09%)。结论北京市安康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使用较为合理,新型非典型抗精神药物的使用正逐渐增多,医生应恪守从单一用药的原则出发,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分裂症使用精神药物的情况。方法:对2007年12月5日在我院住院的非危重流浪精神分裂患者113例病历进行调查,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患者。调查姓名、年龄、病程、精神病诊断、使用精神药物的名称和日剂量,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113例中男70例(61.95%),女43例(38.05%),男:女=1.63:1,年龄16—82岁,平均(39.49+7.35)岁。113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后全部使用精神药物,单独使用1种精神药物111例(98.23%),联合使用2种药物的患者2例(1.17%),联合使用苯二氮革类药物的患者1例。从药物的使用频度来看,居前五位的药物分别是:奋乃静44例(38.94%),舒必利17例(15.04%),氟哌啶醇17例(15.04%),氯丙嗪16例(14.10%),氯氮平7例(6.19%)。从药物使用频度来看,奋乃静最高(38.94%),而本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低于本地外院用药量。结论:非危重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的药物均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表明患者只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前提下,受经费限制,着重使用疗效确切的、廉价的、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同时需注意躯体疾病对用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住院精神病人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1999年10月15日为调查日,对住院3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药物的应有和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的用药以氯丙嗪和氯氮平为最常用,分别为36.6%和23.8%。结论:由于氯丙嗪和氯氮平均为有效、安全和价廉,故成为临床最常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住院精神病人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我院2000年6~11月住院的456例精神病人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住院精神病人HBS—Ag阳性率为23.2%,HBV总感染率为57.4%,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01)。结论:住院精神病人是乙肝的高风险人群,应完善隔离制度,加强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刘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956-956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人死亡的原因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查阅病历的方法登记32例死亡者各项资料和观察结果。结果: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住院2729例精神病人,死亡32例,占总住院人数的1.17%。其中,自杀9例,占死亡人数的28.1%;精神药物猝死10例,占死亡人数的31.5%;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5例,占死亡人数的11.6%;意外死亡4例,占死亡人数的12.5%;自然死亡4例,占死亡人数的12.5%。结论:加强护理,防止自杀,注意合理用药,则可明显降低住院精神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4日-2008年2月1日老年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压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17.11%,销售金额排名第一的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用药频度排序前三位的药物为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单用一种降压药占抗高血压处方的65.87%,两种降压药联用占19.20%。三种降压药联用占2.81%,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联用的构成比为37.01%。结论:我院遵循老年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给药原则,结合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与联合用药,提高降压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住院精神病人探视者的心理需求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范玉霞  梁家国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4):217-217,F003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人探视者的心理需求。方法:自制心理需求调查表,对67例探视者进行调查。结果:对精神病知识较了解的3例(4.48%),一般了解的16例(23.88%),不了解的48例(71.64%);对精神病的预防、治疗、出院指导等迫切需要了解的61例(90.04%),不需要了解的6例(8.96%)。结论:加强住院精神病人探视者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