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印鼠客蚤各虫期发育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是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黄胸鼠的主要体表寄生蚤,也是鼠疫菌自然感染率最高的蚤种。以往研究证明,印鼠客蚤是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内具有二次菌栓形成能力及高效能的主要媒介。为探索该蚤的规范化养殖,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于1996年对印鼠客蚤各虫期经不同温度养殖的发育和存活情况进行了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蚤种 印鼠客蚤系1989年采自大理市黄胸鼠及褐家鼠鼠体,经实验室养殖的纯系品种。1.2 幼虫饲养基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印鼠客蚤叮咬带菌鼠,吸入弱毒鼠疫菌后,在体内可存活30天。再叮咬时可把鼠疫菌传给健康动物。而缓慢细蚤吸入弱毒鼠疫菌后,可在蚤体内大量繁殖,并存活20天。但叮咬健康动物,不能传播鼠疫,这与印鼠客蚤不同。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思茅市在鼠疫静息58年后,于1995年6月再次发生鼠间鼠疫暴发流行,血清学检查诊断腺鼠疫患者1例;分离到鼠疫菌37株,其中黄胸鼠29株,大足鼠1株,印鼠管蚤7株。该地家鼠密度与印鼠客蚤指数增高保存了本次动物鼠疫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隆林县蚤类的种群分布特征,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捕获鼠,采集鼠体蚤,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粘蚤纸法捕获室内游离蚤,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结果共捕获蚤5 783只,隶属3科6属6种,印鼠客蚤占种群的79.25%,为优势蚤种。鼠体平均染蚤率为27.99%,平均蚤指数为0.980,印鼠客蚤指数为0.780,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45。月均染蚤率与印鼠客蚤指数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型,而蚤指数的季节消长呈2个峰期,分别是3月和7月。结论根据隆林县鼠疫寄生蚤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印鼠客蚤是该县鼠疫控制中的主要防治对象,2~10月是鼠疫监测的重点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合浦县蚤类的种群分布特征,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87—2005年广西合浦县鼠疫监测及专题调查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捕获蚤12010匹,隶属3科6属7种,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鼠体平均染蚤率为28.5230%,平均蚤指数为0.8093,印鼠客蚤指数为0.5808,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536。结论印鼠客蚤、伍氏病蚤和人蚤是广西合浦县鼠疫控制中的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勐海县在人间鼠间歇52年后于1992年7~8月再次暴发流行。经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共确诊腺鼠疫患者10例,并从黄胸鼠体分离到鼠疫菌53株,从印鼠客蚤分离到鼠疫菌4株,检出10份家狗鼠疫F1抗体阳性。分析表明:该地可能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该地鼠密度、蚤指数升高是促成此次鼠疫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云县鼠疫流行特点,为鼠疫防治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归纳历史上和1996年,1999~2001年的鼠疫流行资料,对2005年的现场动物鼠疫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县在鼠疫静息106年后,于1996年重新发生鼠疫和1999~2001年连续3年发生鼠疫后,2005年3月再次发生鼠疫流行,分离到鼠疫菌3株,其中黄胸鼠2株,印鼠客蚤(地面游离蚤)1株。结论该地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黄胸鼠组成比和印鼠客蚤指数增高是本次鼠疫流行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滇闽广居民区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与鼠体染蚤有密切关系,而印鼠客蚤、缓慢细蚤是主要传播媒介。为了解蒙自市辖区内家鼠体表印鼠客蚤、缓慢细蚤在鼠疫流行季节消长情况。笔者对2004~2013年在鼠疫监测工作中捕获活鼠体表印鼠客蚤、缓慢细蚤染蚤情况进行调查。1资料来源在2004~2013年中(2006年资料缺失),按照《云南省鼠疫防治监测方案》,根据蒙自市实际情况设置  相似文献   

9.
印鼠客蚤缓慢细蚤的生物学特性及鼠疫媒介效能梁云,何晋侯,张洪英,赵文红,吴明寿,胡晓玲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是我省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优势种群,为究明它们在鼠疫流行中的传播地位,我们对上述两种蚤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生物学特性一、两种蚤...  相似文献   

10.
报道吉林省鼠疫地区的二齿新蚤和印鼠客蚤,在感染分离自达乌尔黄鼠的鼠疫毒菌后,其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室测定结果。在18-20℃,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二齿新蚤的鼬疫媒介效能为0.11,媒介指数为0.01;印鼠客蚤的鼠疫媒介效能为0.24,媒介指数为0.03。结合多年的野外调查资料,认为在把达乌尔黄鼠鼠间鼠疫播散到其它啮齿类包括家栖鼠类之间的过程中,二齿新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蒙自市属于滇闽广居民区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其主要宿主为黄胸鼠,印鼠客蚤为主要传播效能媒介蚤。1998~2005年间,辖区内相继发生鼠间鼠疫流行并波及人间的鼠疫疫情,鼠疫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与黄胸鼠体表印鼠客蚤染蚤有密切关系。为了解蒙自市辖区内黄胸鼠体表印鼠客蚤在鼠疫流行季节消长情况,对9年间在鼠疫监测工作中捕获的黄胸鼠活鼠体表印鼠客蚤染蚤情况进行调查。1材料来源2004~2013年间(2006年资料缺失),按照《云南  相似文献   

12.
1993~2002年广西合浦县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并掌握鼠疫发生的潜在危险.方法对广西合浦县1993~2002年的鼠疫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室内优势鼠种是臭鼠句鼠青(43.19%),其次是黄胸鼠(14.07%);室外优势鼠种为板齿鼠(21.85%),其次为黄毛鼠(6.97%);平均鼠密度为10.66%,黄胸鼠密度为5.01%,黄毛鼠密度为5.72%;总蚤指数为0.67,印鼠客蚤指数为0.52,室内黄胸鼠体的总蚤指数为1.10,印鼠客蚤指数为0.95;地面平均游离蚤指数为0.007 8.结论室外黄毛鼠体的印鼠客蚤指数有明显上升趋势;地面游离蚤指数波动较大,近年来有明显回升,以人蚤和猫栉首蚤居多.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绪方(Ogata,1897)和西蒙氏(Simond,1898)发现蚤类是鼠疫的传播媒介。1914年Bacot和Martin发现鼠疫菌在印鼠客蚤前胃内形成菌栓的现象,并阐明了此蚤传播鼠疫的能力。后来,许多研究证实蚤传播鼠疫菌的最有效方式是通过菌栓蚤的有效传播[1]。W eeler等(1945)提出了蚤的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鼠疫历史疫区宜良县开展鼠疫监测,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等方案,采用笼夹法监测宜良县小型啮齿类动物、并梳检鼠体表面寄生蚤。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 552只,分属2目2科3属,褐家鼠为优势种占68.88%,黄胸鼠次之占25.39%。鼠体检蚤,鼠体染蚤率为36.40%,印鼠客蚤为鼠体优势蚤种占61.68%。6年室内平均鼠密度为2.04%,黄胸鼠鼠密度0.57%,室外平均鼠密度为2.42%,黄胸鼠鼠密度0.55%。平均黄胸鼠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0.85,黄胸鼠鼠体印鼠客蚤指数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峰值为8月份。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均为阴性。结论 6年监测显示,主要宿主、主要媒介依然保持较高水平,1997年以后虽未再发现动物间鼠疫线索,但在大的自然环境、鼠种、蚤种的组成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鼠疫始终存在"复燃"的可能,我们要不断提高监测发现疫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印鼠客蚤缓慢细蚤感染鼠疫菌生存期限及集群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印鼠客蚤、缓慢细蚤感染鼠疫菌后,生存期限及集群传播鼠疫的能力。结果表明,印鼠客蚤在温度23±1℃,相对湿度80±5%下,生存时间长达177d,平均51.6d,120多天仍具有传播能力,132d还分离到鼠疫菌,终生感染率为90.9%;饥饿状态下,最长21d,平均9d;集群叮咬传播动物感染率达100%。缓慢细蚤在温度21±1℃,相对湿度75±5%下,生存时间最长80d,平均15.9d,带菌时间最长31d,终生感染率87.5%;饥饿状态下,存活时间最长7d,平均3d;集群叮咬传播动物感染率为零。鉴此印鼠客蚤是云南家鼠鼠疫源地的主要传疫者,而缓慢细蚤在家鼠中起不到主要传疫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达乌尔黄鼠鼠疫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1928年伍连德氏在通辽县从印鼠客蚤分离出鼠疫菌,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认为家鼠是其主要宿主。50年代中期证实,这块鼠疫疫源地鼠疫菌主要宿主动物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苯醚威对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Rothschild, 1903)的早三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毒力,为鼠疫媒介蚤种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微量点滴法将不同浓度的苯醚威施药于印鼠客蚤的早三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机率值分析法计算毒力回归方程、LD50和95%可信限.结果 将苯醚威施药于印鼠客蚤的早三龄幼虫后出现超龄三龄幼虫形态;苯醚威对印鼠客蚤的早三龄幼虫和新羽化成虫的LD50分别为53.113μg/只、192.442μg/只.结论 苯醚威对印鼠客蚤的早三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有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5—2017年云南省个旧市动物鼠疫宿主动物密度、媒介构成、种群变化和疫情态势。方法收集2005—2017年个旧市鼠疫监测资料,计算相关指标,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7年共发现啮齿动物8种,年平均鼠密度在1.11%~3.42%波动,总平均鼠密度1.93%,其中优势鼠种是黄胸鼠(39.31%),次要鼠种是褐家鼠(33.66%);蚤类6种,总蚤指数及印鼠客蚤指数分别在0.19~0.57和0.04~0.35间波动,优势蚤种是印鼠客蚤(40.00%),其次是人蚤(30.70%);检测宿主动物6 207只、体外寄生虫2 140组和动物血清2 497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目前个旧市处于鼠疫流行静息期,但结合自然环境、鼠疫流行史、优势鼠鼠密度和优势蚤蚤指数等因素综合分析,存在着鼠疫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应继续认真开展和完成鼠疫监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87年实地调查了与越南交界的广西百色地区的蚤类及其宿主的种属组成和分布。共采到14种和亚种蚤。近年来引起越南鼠疫流行的印鼠客蚤 Xenopsylla cheopis 在该地区广为存在,在调查过的9个县(市)均采到该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T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I抗体.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1 709只,分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啮齿日动物1 615只,食虫目动物94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0.39%,鼠密度(捕获率)为9.83%:在194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40只,检获蚤84只,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猫栉首蚤;鼠染蚤率为20.62%,总蚤指数为0.43;黄胸鼠蚤指数为0.56;未查出鼠疫FI抗体.结论 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