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赫 《陕西中医》2002,23(7):624-625
通过对中医学的解剖学概念,体形体质的区别,生理病理的反映三个方面的论述,意在探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肝脾二脏分别所生之“筋”、“筋肉”的区别及解剖学实体概念,进而得出中医学理论中的“筋”,“肌肉”组织其实体分别与现代医学解剖学中的肌肉,皮下脂肪相近的结论,提示:明确“筋”,“肌肉”的实体概念,对研究其理论实质,正确理解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以及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中医肝脾的解剖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肝、脾历代均有很多论述,主要由(内经)所阐发。因二干多年前的历史条件,不可能要求这些理论完美无缺。应该从祖国医学的脏象学说的实质,即中医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去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来全面正确分析和理解中医的肝和脾。笔者在此提出个人粗浅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肝脾相关”理论阐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脾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决定了两者密切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的相互为用,病理状态的相互传变,临床诊疗过程中的肝脾同治。认识肝脾相关对临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析中医“脾”解剖实体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脾"的说法早在<内经>中就已出现,但是由于长期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思想的束缚,古代的解剖学未能得到较大发展,造成了关于"脾"一些概念上的混乱以及以讹传讹的发生.笔者通过对我国历代中医学文献中的考究,结合对照现代解剖学知识,认为中医学中的"脾"作为解剖单位来看,指的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并且历经了从胰、脾并列到单论脾脏,再到重视胰腺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认为“脾”所具备的基本生理功能包括主运化、主升、主统血。因此,“脾”主要指的还是胰、脾两脏。“脾主升”是强调“脾主运化”,能为头面和脏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得到足够的营养并保持位置固定。这其实是中医学对“脾”胰脏功能的描述。“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控制血液在血脉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这一理论虽然晚至元明时期才明确提出,但相关的认识则早已有之,不再赘述。这其实是中医学对于“脾”脾脏功能的描述。“脾”的结构虽然分属两脏,功能也不相同,但却殊途同归,共同为人体提供物质来源。同时,两脏的部位相邻也反映了人体在结构上的神奇之处。  相似文献   

6.
中医脾解剖实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藏象”学说内容包括脏腑的生理、病理现象及形象,古代的解剖学是藏象理论形成的基础之一。关于五脏的形态结构,古代医籍均有描述,尽管所述形态、位置等与今之解剖学略有出入,尚欠精确,但就大多脏器而言中西所指皆为同一脏器。唯脾之形态众说不一,争议颇多。本文通过梳理有关脾的古代解剖学文献资料,旨在揭示中医脾的解剖形态学基础,为进而探讨中医脾藏象理论的形成和沿革提供文献依据。“脾”字的含义脾,从月,从卑。“月”古代又作“肉”字解;“卑”是会意字,由广、甲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其中“广”象左手,“甲”为士兵头上头盔,所以…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医学的脏腑是解剖的脏腑"观点,认为中医脏腑概念的形成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脏腑概念形成的初期,确以直观实体脏器为基础,但当这种方法受限,并不能指导临床实践后,便借助意向思维等系统整体方法,使医学研究推向深入,从而使之逐渐演变为功能性概念.此外,还讨论了脏腑概念演变的文化、哲学基础,从解剖实体观察形成基本概念的方法学要点.  相似文献   

8.
中医“脏腑肝”最初对应的人体实体是“解剖脾”,“脏腑脾”最初对应的实体是“解剖肝”。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脏腑功能认识的深化,中医“脏腑肝”所对应的实体已发展到以“解剖脾”为代表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而“脏腑脾”所对应的实体则发展到以“解剖肝”为代表的大小消化腺。因此,在中西医交流中将中医“脏腑脾”翻译为“Liver”,而将中医“脏腑肝”翻译为“Spleen”应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神经性皮炎系临证常见“顽癣”之一,其发病和神经精神因素及某些外在刺激因素有关。临证所见“肝郁致癣”与“脾虚致癣”两大病机常被忽视。本文提出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入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圆运动”理论从肝脾论治单纯性近视,陈向东认为其病机为肝失敷和,斡旋逆乱,四维不运,外轮失圆,轴运不灵,中土亏虚,备化失司,气血乏源,两脏合病,运动失圆,睛明失荣。因此,基于临床实践及“圆运动”理论从肝脾论治单纯性近视,提出“养肝疏木,温脾补土,枢利气机,开窍明目”的治疗原则,并根据此治疗原则自拟疏木养木,调和中州,开窍明目之增视明目2号方,为指导单纯性近视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黄颖  王维亮 《新中医》2012,(7):191-191
慢性咽炎属中医学慢喉痹范畴。。笔者对慢性咽炎常从肝脾入手,临床上每取桴鼓之效,体会如下。1病因病机慢性咽炎发病主要责之于肝脾二脏,据《灵枢·经脉》所载,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任何一经经气不利,都能影响咽部。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肝失疏泄,肝气循经上扰咽喉,肝郁乘脾,脾失运化,脾气失于输布,咽喉失养则发病,正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称:“厥阴终者,中热嗌干”,指出情志精神的变化导致肝的疏泄失常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滞血瘀,阻郁局部,乃见滤泡增生,血瘀气滞,经气不利,咽部觉异物哽塞感。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同中有异。根据肝、脾生理病理特性,治脾明辨虚实,厘清轻重,活用运脾、健脾、温脾、醒脾、补脾等法;调肝体用并重,精准辨证,活用疏肝、缓肝、散肝、柔肝等法。临床上,治脾与调肝相辅相成,治调并举,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肝脾两脏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肝脾同治”是治疗脾胃相关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金匮要略》之“治肝实脾”理论是对肝脾同治理论精髓的高度概括.本文集大家之说,结合临床实际,对“治肝实脾”理论之应用探讨如下. 1 “治肝实脾”理论概述 “治肝实脾”理论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相似文献   

14.
卞兆祥 《中医杂志》2012,53(15):1261-1264
在对中医调和肝脾理论的内涵及现代研究概述的基础上,指出调和肝脾理论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肝脾相关的表证研究、肝脾相关的机制研究、肝脾相关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等方面对其可能的研究途径作了探讨,以期为调和肝脾理论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中医“脏腑脾”与西医“解剖肝”的相关性和同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志勇  罗友华  林齐鸣  许勇  李洁 《陕西中医》2004,25(10):903-905
目的 :探讨中医“脏腑脾”与西医“解剖肝”的相关性和同一性。方法 :从古代有关人体脾的解剖、功能的描述 ,结合现代医学对肝、脾等内脏器官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医学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表明中医“脏腑脾”与西医“解剖肝”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和同一性。提示 :在中西医交流中将中医“脏腑脾”翻译为“Liver” ,而将中医“脏腑肝”翻译为“Spleen”应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陈楠 《陕西中医》2007,28(10):F0003-F0003
1从古代的解剖学概念看“筋”肌肉”的区别中医学从其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就始终贯穿着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其理论体系中所述之脏腑组织概念均具有直观的解剖学实体。故《灵枢·经水篇》指出:“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从《内经》、《难经》等书的不少篇章对脏腑数量、大小、位置、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7,(4):746-748
急性胰腺炎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急危重症,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通过多年理论探索及临床总结,作者提出中医肝脾相关理论与本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肝脾相关理论可有效地指导本病的辨证施治,该理论治疗急性胰腺炎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思想体现着肝脾之间气机相调、营血互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蕴含着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和疾病的传变规律,对指导“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抑郁症患者中医病位要素多责于肝、脾两脏,通过运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这一“治未病”思想,结合状态医学理论,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探讨抑郁症的防治,为医者提供疾病防治的理论参考,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中医药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特色理论。文章首先论述了“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来源、含义及其发展和形成过程,并以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为例介绍了肝脾两脏对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以及肝脾同治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从五行制化的正常和异常、脏腑关系与肝脾同治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肝脾同治的重要性。其次,通过论述治未病与肝脾同治的关系,阐释了肝脾同治在治未病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阶段中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肝脾同治在抑郁症和亚健康失眠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肝脾同治对于治未病的临床意义,以期为治未病思想的发展和应用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整体观念是中医的指导思想,认识肾脾及其相互关系也应从此出发。肾脾不单单是两个脏,它们各自都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即“肾藏象”和“脾藏象”中,肾脾分别是这两个系统的核心,两者关系包括经脉相通、肾阳温煦脾阳、谷气充养阳气、共主水液代谢、共司气血化生5个方面。了解肾脾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