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天人相应"理论为基础的时间医学揭示了自然节律会影响人体的节律,会对人的健康与疾病产生一定影响。《内经》中记载了人体阴阳、气血的节律性,并阐述其与自然节律及子午流注规律的相关性,对疾病的预防调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都有指导意义。《伤寒论》中提出的"六经病欲解时"理论为临床诊断疾病、选择用药时间和判断疾病预后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时间节律通过影响人体阴阳的变化、气血的盛衰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了解节律对疾病的影响亦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预防调摄当顺四时、顺时辰,使人体节律与自然节律同步。  相似文献   

2.
李杰 《四川中医》2006,24(5):29-29
本文对《伤寒论》“欲解时”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人体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持机体内外环境阴阳动态平衡的各种节律。临床上根据病理时相择时施治,可使药物得天时之气的旺退和人体正气的盛衰变化之助,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此为《内经》阴阳学说之总纲,旨在强调阴阳是包括人体在内的自然界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到临床诊断治疗,无不以阴阳学说为指导,如:《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正常的生理活动有赖于人体阴阳的相亙协调,即所谓"阴平  相似文献   

4.
周杰  段延萍  陆琦 《北京中医药》2006,25(3):176-177
本文从形态美和容貌美两方面对《内经》中有关人体的审美观进行了阐述.《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将人分为"阴阳二十五人";按人体阴阳盛衰分为"阴阳五态人";依形态特征分为"肥人、壮人、瘦人、常人、壮士".从五官在头面上的比例和对面色的论述,探讨人体容貌之美.并有最早测量的头、胸、腰"三围"的记载.其内容是中医美学、中医美容学的理论基础,应当给予借鉴与挖掘.  相似文献   

5.
寤寐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失眠、嗜睡、梦寐不安等病症。《内经》理论认为寤寐的根本机制是阴阳变化规律,是天人相应的表现之一。营卫协调是阴阳变化的规律的具体体现。五脏藏精舍神,五脏精气的盛衰是产生寤寐功能的物质基础。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全身气机的协调是五脏藏神、营卫运行寤寐正常的动力。《内经》的寤寐理论对于临床失眠嗜睡等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本清源的文献学考察、贯通医理的考据,以符合常识、便于后学研习的《临证指南医案》等临床巨著、指导临床实践为原则,探讨人体阴阳五脏模型。认为阴阳异名同类,"阳"为"人体已摄入并贮存的物质和能量释放从而推动各种功能活动而呈现的向外、运动、功能、气化无形、明亮等表现";"阴"为"人体摄入的物质和能量并贮存起来,机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呈现的向内、静止、物质、凝聚成形、晦暗等表现";五脏是阴阳盛衰消长、循环交替的具体实施者。  相似文献   

7.
《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的强弱,同时亦与感邪轻重有关,即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及邪气的亢盛程度。而体质强弱是正气盛衰状态的反应,卫气为人体卫外之正气,由此可知卫气的强弱与患者体质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阴阳平衡失调之体质,  相似文献   

8.
竹溪 《养生月刊》2005,26(3):222-225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衰老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肾主藏精,为元气之本,一身阴阳生化之根。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明确提到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与先天禀赋有关.尤其与肾气的自然盛衰规律相对应,  相似文献   

9.
"阴静阳躁"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临床辨证可根据"阴静阳躁"理论观察患者的动静胜负,判断阴阳盛衰;临床用药可根据"阴静阳躁"理论调整药物配伍,实现阴阳平衡。通过浦家祚运用"阴静阳躁"理论诊治疾病的药对和案例,分析"阴静阳躁"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阴阳升降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之一,《内经》原文中多次论及之并成为这一学说形成的标志。受古代朴素的、思辨的哲学观影响,《内经》认为天地由气构成,气之阴阳变化是宇宙运动的根本动力,而气化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气的阴阳升降运动。由此认为日月起落、季节变换、草木盛衰等自然现象,都受到天地之气阴阳升降运动规律的支配,此亦《内经》天地四时之升降观。《内经》认为人乃天地合气而成,人身之精气有阴阳之分,精气之运动有升降之别,具体而言既有阳升阴降亦有阴升阳降.但均须与天地四时之升降相协调,如此才能人与天地和谐相应、,尽享天年,此乃《内经》人身精气之升降观。  相似文献   

11.
从针灸临床实践中发现诸多疾病的治疗皆体现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并对其有了独到的见解。现以中风为例,试从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方面,用中医经典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探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指导作用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阴中求阳”论治慢性心衰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阴阳互根"理论以及心衰的现代认识,探讨"阴中求阳"之法加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的作用,阻断内分泌致病机制,改善心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衰病人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3.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学就是在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上得到了成长、升华。阴阳五行讲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相互制约及动态平衡,但是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其最核心应是调和、和谐、协调之意,即阴阳五行的核心是“和”。  相似文献   

14.
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风眩"范畴。主要因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人体脏腑经脉阴阳失调。于睿教授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医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疗效显著等多种优点,但其理论系统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疗法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在多年临证实践基础上,提出经气法时中医外治法的概念,认为不同年运及主客气的更替变化,对人体经气运行会产生影响。并根据此理论,针对人体经络所产生的相应气血运行变化及功能偏颇,应时而治,应时辰、运气规律而调经气,补虚泻实,达到和调气血阴阳,调体质之偏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从阴阳之理,阴阳升降的气机运动,与人在地面"立于阴、面向阳"的观察角度,还原了《内经》"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的立论由来,与其所代表的阴阳气机升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虚火"浅析     
马永刚 《河南中医》2007,27(2):10-11
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又有阴虚、阳虚之别。《景岳全书.虚火论》将虚火分为“阴虚有热”和“阳虚有热”两类。诸多医家分别从理论上对“阴虚之虚火”、“阳(气)虚之虚火”进行探讨,认为:阴虚之火是阴虚失敛,阳无所附,妄动而成,为“阴虚火旺”;阳(气)虚之火是因阳气亏虚至一定程度,阴盛格阳,阳气虚散而成,属“阳虚失位”。并就其临床表现逐一鉴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原则,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适应证及阴中求阳的定义是错误的 ,应为 :阳中求阴是在大量的补阴药中 ,佐以少量的温阳药 ,适用于阴损及阳 ;阴中求阳是补阳药和滋阴药的药物量应基本一致 ,或滋阴药的药量略高于温阳药 ,适用于阳损及阴。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医界视西医之"糖尿病"为古之"消渴症",并认为消渴病的根本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内生",针对此病机,通常采用滋阴降火的原则治疗消渴病,但疗效并不尽如人意。结合《黄帝内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理论,可以看出此认识忽视了阴阳互根互生的特性,过于强调消渴病"阴虚"的一面,没看到"阴虚"实为"阳不生阴,阳不化阴"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20.
从辨证与治则(虚寒腹满、实热腹满)、具体方药(实热证、虚寒证、实寒证、表里兼证)、用药特色(益脾胃,助气化,阴阳兼顾,祛阴寒,扶中阳,温运并施,畅气机,复升降,脾胃兼顾,治虚劳,倡建中,重视补脾)探讨《金匮要略》重视脾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