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正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疼痛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佩戴两种矫治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差异,指导两种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正畸病例102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各51例,A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B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佩戴矫治器后6 h及1、2、3、4、5、6、7 d的疼痛程度,通过睡眠等级评分表评价两种矫治器对睡眠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矫治器佩戴后初始疼痛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6 h及1、2、3、4、5、6 d疼痛程度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的睡眠等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疼痛强度在2 d达到高峰,5 d基本消失,B组疼痛强度在3 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7 d基本消失。结论在佩戴两种矫治器后疼痛具有慢慢增加,然后逐渐降低的规律性,这种疼痛对睡眠不会造成影响。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产生的疼痛较轻,持续时间短,不容易引起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915-1917
探讨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采用不同矫治器的效果。选取68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n=34)和观察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n=34),观察两组患者的矫治效果。正畸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BO评分与对照组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PLI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GI、SBI、CAL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各牙周健康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要高(P0.05)。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疗效相似,但后者更有利维持患者牙周健康,因此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Smartclip和传统直丝托槽Victory矫治器初戴安放弓丝后患者耐受性的差异,以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口腔科不拔牙正畸治疗的患者107例,男48例,女59例,年龄11~27岁,发予记录表格,表格分两部分,一部分使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记录矫正器初戴后7 d内患者疼痛不适的程度,另一部分记录对睡眠的影响.收回表格93份,填写完整的有87份.从完成的87份表格中,分别选出使用自锁托槽Smartclip和传统直丝托槽Victory治疗的患者各30例,自锁托槽Smartclip组自锁固定,传统直丝托槽Victory组结扎丝固定,均未回弯.结果:结果显示矫正器初戴后7 d内,自锁托槽Smartclip组与传统直丝托槽Victory组患者耐受度及睡眠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Smartclip和传统直丝托槽Victory矫治器初戴安放弓丝后患者疼痛不适的程度及对睡眠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80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观察组40例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观察矫治效果、矫治时间、口腔功能及牙周炎性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矫治效果各指标(牙齿排列、颊舌向倾斜度、咬合关系、邻牙边缘嵴高度、邻牙接触关系、咬合接触、覆盖情况与牙根平行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矫治时间(倾斜牙、转为牙)均较对照组短(P<0.05);矫治后观察组患者美观度、咀嚼功能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NF-α)水平较矫治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于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可有效复原牙齿,缩短矫治时间,改善口腔功能,缓解牙周炎症。  相似文献   

5.
简单有效、美观舒适是对牙科矫治技术和矫治器的一贯要求。目前矫治器已出现了舌侧矫治器和透明陶瓷托槽和透明弓丝等隐形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口腔正畸技术的新突破,由于其方便摘戴及近乎看不到的特质,与传统矫治器相比,具有美观方便、安全舒适、省时省力、清洁卫生等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是当今正畸研究的热点之一。当然,其只能部分取代传统矫治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效果及其对正面微笑美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76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矫治方法不同将病例分为2组,对照组(n=36)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观察组(n=36)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推磨牙向远中效率、矫治前后PAR指数、矫治后疼痛评分以及矫治前后微笑时唇部形态变化。结果 观察组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移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磨牙远移移动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的PAR指数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的PAR指数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矫治后1、3、5、7dVAS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微笑时的颊旁间隙、微笑弧、微笑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够有效推磨牙向远中,减轻患者疼痛感,将其应用于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治中,既可提高疗效,又可以改善患者的微笑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行正畸矫治患者应用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状况及龈沟液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分析。 方法:选 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5 月行正畸矫治的 9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9 例。 对照组采用 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观察组采用隐形矫治器。 比较两组牙周状况和龈沟液炎症介质水平。 结果:观察组治疗 6 个月后菌斑指数、牙 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探诊深度低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后两组白介素 -1茁 、肿瘤坏死因子 -琢 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相比,行正畸矫治患者应用隐形矫治器对牙周健康和牙周炎 症反应影响较小,有助于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20世纪末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种摘戴的矫治器,以其隐形、美观、舒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和青睐。方法2004~2012年有300余例患者前来我院口腔正畸科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其护理中重点注意制取硅橡胶印模的护理;粘接附件的护理;交代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使用和有关的口腔宣教。结果通过以上的整套正畸护理配合,使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矫治技术顺利开展和进行。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矫治技术有可能成为临床常规使用的矫治器之一,其正畸护理配合也会随着经验的增多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托槽的选择对安氏Ⅰ类错(牙合)患儿非拔牙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非拔牙矫正治疗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及患儿自愿原则,其分为研究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n=36)与对照组(采用滑动直丝弓托槽矫治,n=36),记录2组患儿佩戴矫治治疗器后1、3、5、7d的疼痛强度(VAS评分),1周后比较2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表(OHIP-14)问卷调查情况、牙列整齐时间、矫治前后PAR指数。结果失访或放弃治疗的患儿分别为5例、4例。治疗后,2组疼痛情况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研究组在治疗1、3、5、7d时的VAS评分和OHIP-14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牙列整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2组PAR指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PAR总分差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自锁托槽能有效减少安氏Ⅰ类错(牙合)患儿矫治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口腔健康指数、缩短矫治时间,矫治效果好于滑动直丝弓托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隐形矫治技术与直弓丝固定矫治技术患者牙釉质脱矿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口腔维护与预防牙釉质脱矿。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9月在本科室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采用隐形矫治技术的8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时间段采用直弓丝固定矫治的8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佩戴矫治过程中牙釉质白垩斑指数。结果佩戴矫治器12个月后,观察组发生牙釉质脱矿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隐形矫治较传统直弓丝固定矫治更容易维护口腔卫生,减少牙釉质白垩斑形成,降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张勤  陈曦  祝军  刘红 《中国临床康复》2012,(12):2207-2211
背景: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一种低摩擦轻力矫治技术,其无需结扎的自锁托槽与高性能的弹性弓丝的结合使用,带来了临床的高效矫治和固定正畸技术革命性的改变。目的:探讨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方法:选择采用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和Roth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各13例,治疗前后拍摄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并进行测量。结果与结论:Damon-Ⅲ自锁组和Roth直丝组治疗后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角增大,下牙槽座点角减小,说明治疗后上下颌矢状向的不调得到了纠正;治疗后与自锁组比较,直丝组下颌有顺时针旋转趋势,下后牙升高量不明显(P〈0.05),下前牙唇倾较明显(P〈0.05)。提示Damon-Ⅲ自锁托槽配合平面导板+Ⅱ类牵引引起下颌及面部比例的改变比直丝弓托槽配合平面导板+Ⅱ类牵引更明显,在下前牙唇倾度上有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术后患者无痛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无痛康复护理方案在膝关节术后镇痛中的作用,并与传统护理方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7月在我科实施膝关节手术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按照无痛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睡眠、活动等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120例患者进行结果分析:(1)术后3d实验组患者的静息痛、活动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术后3d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3)术后实验组患者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膝90°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时的实验组平均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的出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痛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减轻膝关节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士对疼痛的认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出院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同时具有并发症少、安全、可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Ⅲ期压疮住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一般护理、治疗前创面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医用隐形抗菌膜,对照组使用美宝疮疡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均为2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5,P>0.05);治疗组Ⅱ期和Ⅲ期压疮的痊愈时间分别为(4.05&#177;1.89),(8.73&#177;1.60)d,短于对照组的(7.89&#177;1.99),(15.75&#177;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740,-8.243;P<0.01);治疗组的换药次数为(5.82&#177;1.24)次,少于对照组的(9.97&#177;2.5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6.396, P <0.01),治疗组的治疗费用为(184.21&#177;21.49)元,低于对照组的(491.41&#177;79.9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972,P<0.01)。结论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压疮效果显著,疗程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由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肝源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8例HP阳性肝源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8),研究组采用序贯疗法,前5d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 d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再给予雷贝拉唑治疗18 d;对照组三联疗法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共7d,再给予雷贝拉唑治疗21d.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3.3%和63.2%,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HP根除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P<0.05).结论:序贯治疗HP阳性肝源性溃疡HP根除率较经典疗法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人压力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30例Ⅲ-Ⅳ期压力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创面应用常规敷料换药治疗。采用压力性溃疡PUSH Tool 3.0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评估创面愈合情况,并观察创缘全层皮肤组织愈合过程中的镜下HE染色表现。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实验组创面渗液减少,创缘新生上皮及肉芽组织逐渐增多,治疗第14 d,实验组创面Push To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40±0.27 VS 12.53±0.22,P0.01)。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疗法较普通换药更能够减少创面渗液,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技术(HFMEA)应用于预防压疮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定2012年我院住院治疗患者中入院时未发生压疮、自住院起连续卧床7d以上需要他人协助翻身的成年患者79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HFMEA技术,通过组建HFMEA项目团队,绘制压疮的发生因果关系鱼骨图,找出潜在失效模式,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与监测新流程,应用PDCA循环法,定期验证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并及时修订,调整。将收集到的数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危急值的变化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实验组为0.125%,对照组为0.310%(P〈0.05)。结论:HFMEA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于压疮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进,减少压疮发生率,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国内全膝关节置换以内侧髌旁入路为主,创伤大、恢复慢,而经股内侧肌下入路更符合正常解剖,二:能完整保留伸膝装置,临床对于二者的相关比较研究极少。目的:对比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t55例(70膝)膝关节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股内侧肌下入路组26例(35膝)和内侧髌旁入路组29例(35膝),分别采用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比较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置换后引流量、依托考昔片追加量、疼痛度、直腿抬高时间、起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假体力线对位以及并发症情况。所有假体均选用Johnson&Johnson公司旋转平台的Sigma型假体。结果与结论:55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均未出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神经损伤、关节不稳、假体松动或移位等并发症。所有假体均获得正确的力线对位。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患者置换手术时间大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0),而切口长度、置换后引流量、依托考昔片追加量、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直腿抬高时间、起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置换后3d膝关节活动度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均优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置换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经股内侧肌下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早期疗效显著优于经内侧髌旁入路,而2种入路在假体力线对位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肠克罗恩病(CD)与小肠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以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小肠CD与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结果:腹痛是这两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例(40%)小肠CD出现肠腔狭窄,2例(10%)伴肠瘘形成;3例小肠MALT淋巴瘤为肿块型(50%);11例(55%)CD出现透壁性炎症,10例(50%)出现镜下溃疡,3例(15%)表现为非干酪样肉芽肿;B细胞性淋巴瘤5例(83.3%).结论:小肠CD以纵行溃疡为主,伴肠腔狭窄、肠瘘形成,小肠MALT淋巴瘤以肿块型为主,以B细胞性为主.  相似文献   

19.
规范化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林  许勤  刘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81-2184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术后的护理,干预组采用规范化疼痛干预措施,即术前对患者进行疼痛健康教育,将疼痛强度记录在"疼痛护理记录单"中,针对不同的疼痛强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d的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疼痛评分、睡眠满意度、疼痛缓解程度和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结果术后3d两组的平均疼痛强度和睡眠满意度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经过规范化管理后,有效疼痛缓解率达91%,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和相关条目的满意度均值最低在8分。结论规范化疼痛干预能有效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睡眠满意度和疼痛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2例分为老年组(n=200)和非老年组(n=222),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老年组中胃溃疡、胃癌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则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无腹痛率及伴随疾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胃溃疡和胃癌多见,同时伴有较多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