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海淀区2003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共检测中小学学生18979名,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93%;营养过剩率为26.55%,其中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23%和20.32%。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学生高于郊区。结论海淀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尤其是肥胖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2年延平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延平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延平区29713名7~20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总体营养不良率为34.46%,超重率为5.20%,肥胖率为3.67%,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营养过剩率高于女生;学龄期儿童易发生营养过剩,青春期易发生营养不良;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率比城市学生高,营养过剩率较低。结论 延平区中小学生不良营养状况问题较为严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昆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昆明市7所中小学校的5956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昆明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6.83%;超重率为8.83%;肥胖率为8.46%。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生。初中生营养不良及肥胖率均高于高中生及小学生。小学生肥胖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点。10~12岁为肥胖增长的高发年龄。[结论]昆明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昆明市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两种营养问题并存,学生的营养总体上分布出现“双峰现象”,即肥胖、超重及营养不良并存,正常体重者比例减少,应针对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问题,提出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营养情况,为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12所监测点校(包括小学5所,中学5所,职业中学2所)10661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同时收集营养状况资料。体重低于1985年全国体质调研确定的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的90%为判定为营养不良。依据《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结果 12所点校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7.70%,超重患病率为12.48%,肥胖患病率为21.27%。女生营养不良患病率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于女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患病率随年级上升而增高。与2006年12所监测点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比较,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超重率有所下降,但肥胖率明显上升。结论朝阳区12所学校的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营养过剩的患病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且与性别和年级有关,今后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2005年武隆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武隆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检测细则》要求对武隆县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调查41097名中小学生,较低体重率为32.72%,营养不良率为1.59%,超重率为6.73%,肥胖率为6.05%;低体重及营养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城区高于乡村,肥胖及超重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城区高于乡村。结论武隆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苗族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测量苗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武陵山区苗族学生的超重率为12.72%,肥胖率为4.44%,营养不良率为7.00%。营养不良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超重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结论:武陵山区苗族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中学女生的营养不良及小学生肥胖应成为重点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沅陵县中小学生营养现状。方法以中国学生7~18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标准于2008年4-6月对辖区内的14298名7~18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2.44%,肥胖率为8.7%,超重率8.2%;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尤其小学阶段男生的肥胖率高达10.1%。结论中小学生是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并存,有必要对中小学生加强合理膳食的卫生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8.
潍坊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潍坊市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乡2745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现时营养状况。结果:城乡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9.03%,5.57%,3.75%;三的高峰年龄男生分别为12岁,18岁和11岁,女生分别为9岁,12岁和13岁,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超重率男生高于女生。肥胖率城区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小学生高于高中生。结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从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调整膳食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阜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方法以中国7~2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对辖区内的2 540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和肥胖率。结果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2.44%,肥胖率为4.80%,超重率4.21%;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超重=12.87,P0.01;χ2肥胖=10.19,P0.01);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学生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小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并存,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合理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沈阳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2009年沈阳市城乡各1个区的7~18岁中小学生进行5次横断面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方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1989-2009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介于18.56%~25.71%之间,以轻度为主;而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介于4.90%~11.71%和2.75%~18.83%之间,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而超重肥胖率低于男生;城市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农村;营养不良率总体趋势为初中、高中高于小学,而肥胖率总体趋势为小学高于初中、高中。结论沈阳市中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的现象。城市女生的营养不良应成为防治重点,小学生肥胖应成为重点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丽江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对监测点校5128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3.32%,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其中中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4.90%,小学生为17.70%;男生营养不良率为12.86%,女生为32.95%。超重与肥胖率为7.35%,其中中学生为8.21%,小学生为6.65%;男生为6.34%,女生为8.87%。经统计学处理,中学生与小学生营养不良率,男生与女生营养不良率,中学生与小学生超重肥胖率,男生与女生超重肥胖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丽江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与肥胖同时存在。营养不良率低于全国和云南省的平均水平,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全国和云南省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胶州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现状,针对出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方法以中国学生7~18岁身高标准体重作为评价标准,于2004年对胶州市城区8672名7~18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9.8%,肥胖率8.7%,超重率8.2%;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肥胖男生高于女生,尤其小学阶段男生的肥胖率高达10.1%.结论中小学生是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并存,有必要对中小学生加强合理膳食的卫生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3.
马萍  刘洪根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83-1484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规定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对南京市4 212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使用2000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结果 2010年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较低体重率(4.8%和36.7%)高于2005年(2.3%和32.5%)(P值均<0.05),但肥胖率2010年(9.3%)低于2005年(15.5%)(P<0.05);较低体重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肥胖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P<0.05);超重率和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P<0.05);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城区高于乡村(P<0.05).结论 南京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总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并重,营养缺乏防控重点是中学生及城区学生,营养过剩防控重点是小学生、男生及城区学生.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潍坊市寒亭区部分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潍坊市寒亭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方法]2003年10月,对寒亭区区属5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调查9 208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9.91%,肥胖率为10.69%,超重率为10.74%.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营养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女生高于男生;肥胖率、超重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寒亭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5.
延平区不同营养水平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永祥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561-1562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水平学生视力状况,探讨营养状况对视力的影响,为防治学生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延平区37 811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分析比较不同营养水平学生视力低下率.结果 在延平区中小学生中,视力低下率以肥胖学生为最高,超重学生次之,营养正常和营养不良学生相对较低且相近.肥胖、超重学生均显著高于营养正常学生视力低下率及平均视力低下率,营养不良与营养正常学生视力低下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营养过剩学生发生视力低下的机率较高,营养过剩是发生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建始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建始县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为防治学生营养不正常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002年建始县7~18岁学生7926名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建始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9.64%.营养过剩率为13.17%(其中超重率为8.29%,肥胖率为4.88%)。营养不良率显低于1995年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水平,而肥胖率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率女生显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肥胖率男生显高于女生.中学生低于小学生结论建始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问题并存.青春期营养干预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建始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防治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995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对2002-2005年建始县城区7所学校7~18岁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2002-2005年共调查33 095名中小学生,其营养不良率平均为17.63%,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营养过剩率平均为14.87%,其中超重率为9.29%,肥胖率为5.58%,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营养不良率女生(20.59%)高于男生(14.88%)(P<0.01);学生营养不良率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逐渐升高(P<0.01)。肥胖率男生(6.84%)高于女生(4.23%)(P<0.01),肥胖高发年龄为10~12岁。结论建始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问题并存,特别是肥胖率逐年上升,应引起教育、卫生部门以及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费县2002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于声谱 《职业与健康》2006,22(6):451-452
目的了解费县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以便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方法以中国学生7~18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于2002年4~6月随机抽取费县4所学校7~18岁8 639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8.4%(2 454/8 639),超重率为8.1%(699/8 639),肥胖率为6.7%(579/8 639);营养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区学生。相反,营养过剩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城区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尤其小学阶段肥胖率高达8.0%,中学阶段营养不良率高达34.5%。结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问题并存,有必要采取有效综合措施,对中小学生加强合理膳食卫生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泰安市岱岳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规律与营养状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泰安市岱岳区5 055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进行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身高上等率为25 14%,下等率为2 00%;体重上等率为25 97%,下等率为2 37%;营养不良率为20 22%;超重率为6 71%;肥胖率为4 89%。营养不良率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而下降,超重率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而上升;身高上等率高中生最高,身高下等率高中生最低,体重上等率高中生最高。[结论]岱岳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但营养不良率高于泰安市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义平 《中国校医》2013,27(9):659-661
目的了解大理镇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今后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5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6的要求进行身高、体质量的测量,采用51995年全国7~22岁身高标准体质量值6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中小学生轻度营养不良率为26.64%,中度营养不良率为5.93%,重度营养不良率为0.27%;营养过剩率为13.9%,其中体质量超标占6.67,肥胖率为7.23%。中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6.29%,小学生为29.42%;女生为36.61%,男生为29.22%。男生营养过剩率为16.18%,女生为11.48%。结论大理镇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问题并存,应针对学生群体出现的营养问题特点,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以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