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血清肌酐(Scr)、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是慢性肾病的主要标志。机体淋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可通过分泌上述活性分子,参与慢性肾病的发病过程。本实验通过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从而探讨HFHD改善MHD患者体内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分泌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新思路,也为进一步研究机体免疫系统参与慢性肾病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MHD患者20例随机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各10例。选取尿毒症非透析患者20例,另选取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FHD组改用可重复使用高通量透析器Polyflux17R,LFHD组继续采用可重复使用透析器Polyflux8LR。分别检测HFHD组及LFHD组患者单次治疗前后及3个月透析前检测的Scr、Ang Ⅱ、ET-1和NO;另抽取尿毒症非透析组和健康对照组各20例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标本同时检验。NO测定用硝酸还原酶法,ET-1、Ang Ⅱ检测均采用放免法。Cr的测定采用常规生化法。透析组患者同时监测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单次透析后HFHD组Ang Ⅱ、ET-1水平较LFHD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HFHD组患者NO、ET-1、平均动脉压与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提高上述生物活性物质的清除,使MHD患者高血压得到改善;本实验结果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参与慢性肾病发病的机制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L-17水平及与CRP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透析年限的相关性,探讨IL-17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及微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29例透析超过3个月的不同透析年限的维持性透析(Maintai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夹心法检测所有血清样本的CRP、IL-6、IL-17水平及生化检查TG水平.结果:(1) 患者CRP、IL-17、T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6水平较正常人无明显差异.(2) 患者CRP、IL-6、IL-17及TG与透析年限均无相关性(P>0.05).(3) IL-17与CRP、TG呈正相关,IL-6与其他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1) MHD患者血浆的IL-17水平远远高于正常人,与公认的反应炎症状态的指标CRP有正相关性,但与透析年限无相关性,提示IL-17可能参与了MHD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和微炎症状态的免疫发病机制;(2) IL-17水平和IL-6无相关性,引起MHD患者IL-17升高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毒素清除和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DN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予以HFHD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小分子毒素[血肌酐(SCr)、血尿素、血尿酸、血磷]、中分子及大分子毒素[甲状旁腺素(PTH)、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清除效果,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SCr、血尿素、血尿酸、血磷以及血清PTH、RBP、β_2-MG、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 05),且观察组血尿酸、血磷以及血清PTH、RBP、β_2-MG、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 <0. 05),SOD、GSH-Px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HD可有效清除DN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并改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4.
探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免疫指标及IL-6、CRP、IL-8、TNF-α的变化。抽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78例尿毒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low-flux hemodialysis,LFHD),两组均观察治疗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免疫指标CIgA、IgG、IgM及其C3、C4)、红细胞免疫指标[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erythrocyte immune complex rosette,RBC-ICR)、红细胞免疫抑制率(erythrocyte immunosuppressive rate,RFIR)、红细胞C3b受体(erythrocyte C3breceptor,RBC-C3b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erythrocyte immune promoting factor,RFER)]、血清炎性因子(IL-6、IL-8、CRP、TNF-α)及营养状态指标(PA、ALB、Hb)水平变化情况。(1)免疫指标:治疗后两组IgA、IgG、IgM、C3、C4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且实验组IgA、IgG、IgM、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红细胞免疫指标:治疗后实验组RBC-ICR、RFIR水平低于对照组,RBC-C3bR、RFE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CRP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营养状态: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且实验组PA、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且HFHD效果优于LFHD。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长期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性贫血、营养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CRF患者95例,依据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透析时间>4个月,n=55)、对照组(透析时间在2~4个月,n=40),比较两组透析前、透析结束时肾功能[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UA)、血肌酐(Cr)、肾损伤分子1(KIM-1)]、肾性贫血相关指标[铁调素、铁蛋白(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红蛋白(Hb)]、营养状态[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磷含量]、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两组透析后血清β2-MG、UA、Cr及尿液中KIM-1水平均下降,观察组透析后各指标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两组肾性贫血、营养状态指标基本改善,但观察组透析后铁调素、EPO、Alb不升反降,且观察组铁调素、SF、EPO、Hb、TP、Alb、钙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磷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观察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较好改善CRF患者肾功能,纠正其肾性贫血、营养不良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长期透析治疗可能加重肾性贫血及不良营养状态,应规范透析治疗方案,在透析期间加以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脂、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生存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DA、MPO、hs-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2.0%低于对照组24. 0%(P <0.05)。结论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治疗ESRD疗效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前后尿毒症患者血清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MHD)的患者2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透析(HFHD)、血液透析滤过(HDF)后稀释法治疗,提取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清.将透析前后血清分别混匀后培养HK-2细胞.应用碱水解法、ELISA法检测HK-2细胞培养上清中胶原、纤连蛋白(FN)等ECM的蛋白水平.结果 HDF组透析后血清使HK-2细胞胶原蛋白和FN分泌减少,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HFHD组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透析前后胶原蛋白及FN分泌的差值与HD、HF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组透析前后的差值与HF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可能通过清除致肾间质ECM异常积聚的尿毒症毒素和减少透析用水对机体的影响,从而减少HK-2细胞合成胶原和FN等ECM,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HD、HFHD在此方面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血管通路的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并探讨NGAL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65例中老年MHD患者,根据血管通路分为内瘘组(AVF组)、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组(tCVC组),比较两组的血清NGAL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并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阈值效应分析及ROC曲线分析NGAL与CRP、BNP等指标之间关系。结果①tCVC组的血清NGAL、CRP及BNP显著高于AVF组(P<0.05)。②相关分析显示NGAL与置管时间、透析龄、血肌酐、CRP、BNP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广义相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NGAL与CRP、BNP、置管时间独立正相关(P<0.05)。③tCVC组血清NGAL、血清CRP与置管时间曲线相关,NGAL和CRP的折点时间分别是置管14月及12月。④NGAL和BNP的AUC分别为0.913和0.9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管通路中老年MHD患者的血清NGAL与炎症及慢性心衰状况显著正相关,tCVC植入1年内的血清NGAL水平快速升高,说明动态检测血清NGAL水平对1年内早期发现tCVC导管感染和早期诊断慢性心衰可能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老年腹膜透析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杰  卢茗  黄琳  赵丹 《医学信息》2010,23(13):2176-2177
目的比较老年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的差异。方法选取23例老年腹膜透析及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一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一6和TNF-α水平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前后尿毒症患者血清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MHD)的患者2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透析(HFHD)、血液透析滤过(HDF)后稀释法治疗,提取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清。将透析前后血清分别混匀后培养HK-2细胞。应用碱水解法、ELISA法检测HK-2细胞培养上清中胶原、纤连蛋白(FN)等ECM的蛋白水平。结果HDF组透析后血清使HK-2细胞胶原蛋白和FN分泌减少,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HFHD组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透析前后胶原蛋白及FN分泌的差值与HD、HF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组透析前后的差值与HF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F可能通过清除致肾间质ECM异常积聚的尿毒症毒素和减少透析用水对机体的影响,从而减少HK-2细胞合成胶原和FN等ECM,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HD、HFHD在此方面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8月于本院门诊行MHD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透析(HD)组(n=20)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n=20),分别接受HD和HFHD治疗,均为每周透析3次,每次4h。透析前、透析后4、24、48h,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8+、CD25+,记录CD47CD8+比值,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IL-2、可溶性IL-2受体(sIL.2R);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20例,清晨空腹抽血检测上述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透析前HD组和HFHD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CD8+水平下降,血清IL.2水平下降,sIL.2R升高(均P〈0.05)。与透析前比较,HD组患者透析后4h外周血CD4+、CD25+、CD47CD8+水平升高,血清IL-2水平升高,sIL-2R降低(均P〈0.05),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透析前比较,HD组患者透析后24、48h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透析前比较,HFHD组患者透析后4、24、48h外周血CD4+、CD25+、CD4VCD8+水平升高,血清IL.2水平升高,slL-2R降低(均P〈0.05),而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与同时点HD组比较,HFHD组透析后4h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透析后24、48h,HFHD组外周血CD4+、CD25+、CD4+/CD8+水平升高,血清IL.2水平升高,sIL.2R降低[CD4+:(38.73±6.25)%比(34.92±5.84)%,(37.03±5.41)%比(32.62±5.79)%;CD25+:(21.36±4.65)%比(15.29±4.72)%,(18.19±4.27)%比(13.94±5.05)%;CD4+/CD8+:1.42±0.31比1.23±0.29,1.38±0.30比1.20±0.33;IL-2:(22.03±5.18)m±L比(19.03±4.87)m#L,(20.54±5.92)mL比(18.26±4.96)mL;sIL-2R:(672.96±159.36)U/ml比(787.32±143.27)u,ml,(720.24±143.92)u,(858,42±172.13)U/ml,均P〈0.05],而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HD可短暂改善MH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HFHD可持续改善MH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肾衰竭持续皮肤瘙痒的疗效及作用。方法30例终末期肾衰竭行常规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48岁。平均透析时间5.9年,均有程度不同瘙痒,按SergoD介绍的方法对瘙痒分级评分为(9.14±2.83)分。以上患者均使用聚砜膜F60血液滤过器行HFHD,每周2~3次。联合阿法骨化醇0.5μg/d×7d,用0.25μg/d维持、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肾脏功能、K+、Na+、Cl-、Ca2+、P3-、甲状旁腺激素(PTH)、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30例患者治疗4周后瘙痒均有不同程度改善,SergoD评分为(3.13±1.81)分。HFHD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PTH、P3-明显下降,较透析前下降显著(P〈0.05);联合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4周后,PTH进一步下降。HFHD联合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后IL-6下降较透析前下降显著(P〈0.05),但透析后IL-8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HFHD联合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肾衰竭持续皮肤瘙痒疗效好,机制可能与清除PTH、P3-及IL-6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125例子宫肌瘤需行子宫切除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所有患者均在气插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组在术前30min开始给予乌司他丁3000U/kg·次,加入5%葡萄糖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8h,共6次;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等次数的5%葡萄糖水。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基本相当(P〉0.05)。术后,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是治疗组IL-6、IL-8、TNF-α含量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均P〈0.05);术后IL-6、IL-8、TNF-α含量的下降速度,治疗组明显要快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引起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分泌与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RP、IL-6、TNF-α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其肾损害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87例GDM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这些病人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CRP。结果GDM病人血清CRP、IL-6和TNF-α及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发展这些指标相应升高(P〈0.05)。结论CRP、IL-6和TNF-α与GDM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的血清水平与肾损害程度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要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各冠心病组及对照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IL-6、IL-10、CRP、TNF-α、sICAM-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CRP、TNF-α、sICAM-1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5),而两者间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IL-6、IL-10、CRP、TNF-α、sICAM-1水平均高于SAP组及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IL-6、IL-10、CRP、TNF-α、sICAM-1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其水平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对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8、IL-1β和TNF-α检测,并与35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2周后,除TNF-α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差异外,血清IL-8、IL-1β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IL-8、IL-1β和TNF-α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与发展,其检测对了解病情和指导治疗、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了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测定,并与35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在治疗前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2则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及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 目的:观察采用HA130型树脂灌流器行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灌流组采用HA130型树脂灌流器串联血液透析器进行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透析组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采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 结果与结论:灌流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5);透析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略升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血液灌流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有利于减轻其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探讨细胞因子在严重创伤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创伤组患者分别设置伤后第1、3、5、7、14d五组;分别测定患者血清IL-6、IL-8、IL-18及TNF-α水平;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创伤组患者在血清IL-6、IL-8、IL-18及TNF-α水平于伤后第1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IL-6水平第5d开始逐渐下降,第14d下降显著,但与对照组比较仍呈显著高水平(P〈0.01)。IL-8、IL-18及TNF-α水平分别于7d及14d呈下降趋势,除IL-8已降至对照组水平外(P〉0.05),后两项细胞因子水平依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动态监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对于创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