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支气管哮喘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在实验性大鼠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采用3H-L-精氨酸转化实验检测鼠肺组织NOS活性[1]及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化染色[2]。结果表明,哮喘组的诱生型NOS(iNOS)活性增加152.39%~249.40%,而原生型NOS(cNOS)活性则降低61.81%~64.84%(P<0.05);致敏组iNOS活性较对照组增加67.81%(P<0.05),cNOS活性则无甚改变。NADPH-d组化染色显示,哮喘组的气管、细支气管上皮均有整片深着色。哮喘时iNOS活性常呈上调,而cNOS则下调,且iNOS的上调作用尤早于cNOS的下调。提示哮喘时的气道炎症性改变,发生于气道平滑肌收缩及内皮损伤之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烧伤后胃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两型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30%TBSA(totalbodysurfacearea,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n=64),分别检测伤后1,3,6,12,24,48,72h胃组织中NO含量及原生型NOS(cNOS)和诱导型NOS(iNOS)的活性,并分析NO含量与两型NOS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烧伤后胃组织中iNOS活性与NO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伤后3h即显著高于伤前,伤后12h达峰值,后有所下降但至伤后72h仍明显高于伤前,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1).而cNOS活性呈下降趋势,于伤后6h达最低值,后渐回升于伤后72h基本恢复正常,cNOS与NO相关不显著(r=-054,P>005).结论烧伤后胃组织中NO的变化主要受iNOS活性影响,而iNOS活性上升,cNOS活性下降可能与烧伤后胃的某些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在旋精氨酸—一氧化氮(L-Arg-NO)途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1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急性心肌梗塞组,1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组,取静脉抗凝血,分离并提纯红细胞,同位素标记法测定~3H标记左旋精氨酸(~3H-L-Arg)的转运动力学;分离统化一氧化氮合酶(NOS)后测定其含量及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红细胞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 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组患者红细胞①L-Arg的总转运及Y~+载体的最大转运速率(Vmax)分别较正常对照组降低14%(P<0.05)及 18%(P<0.01),米氏常数(Km)分别增加32%及 46%(P<0.01);Y+L载体无改变。②NOS含量及活性分别较正常对照组降低13%(P<0.05)及44%(P<0.01)。③CG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下降27%(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L-Arg-NO途径存在多环节功能障碍,导致一氧化氮(NO)生成减少,可能会促进急性心肌梗塞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观察高脂饲养兔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及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对NE的反应性降低,组织cGMP的含量减少。左旋精氨酸(L-Arg)和硝普钠(SNP)可恢复此反应性,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阻滞剂L-硝基精氨酸(L-NNA)却加重其降低的反应性。提示高脂饲养兔血管环中的一氧化氮(NO)减少,L-Arg及SNP可以逆转之,暗示L-Arg/NO通路障碍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又一机理。  相似文献   

5.
同型半胱氨酸对正常人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通过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血小板L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Hcy对血小板损伤的机制。方法健康成人6例,平均年龄(33±7)岁。晨取静脉血,将每例血样分为对照组及加Hcy组,分别测定血小板LArg转运功能;同时将上述两组分别设立加乙酰胆碱(Ach)与不加Ach组,测定血小板NO合酶(NOS)活性、NO生成量和cGMP含量。结果(1)在不同浓度的L-Arg时,Hcy组LArg转运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2)在Ach刺激下,NOS活性明显提高,但Hcy组提高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在Ach刺激下,NO生成及cGMP含量明显提高(P<001),但Hcy组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cy影响血小板功能可能与LArg/NO系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对实验性肾炎中肾小球花生四烯酸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实验性肾小球肾为中对肾小球花生四烯酸(AA)产物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加速性肾毒性肾炎(NSN)模型,应用市郊和液相层析及放免法测定肾小球合成的前列腺素(PG)E2、6-酮-PGF1α、血栓素(TX)B2、白三烯(LT)B4、LTC4、5-羟二十碳四烯酸(5-HETE)、12-HETE、15-HETE。对NSN大鼠应用诱生型NO合成酶(iNOS)抑制剂L-NIL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NO)产生过程的限速酶为一氧化氮合酶(NOS)。根据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两型:原生型(cNOS)和诱生型(iNOS)。我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iNOS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及癌旁组织(PCHT)中的表达,间接对NO在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  相似文献   

8.
L-arg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观察NO前体物L-arg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将16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D组,n=5),单纯胆固醇组(C组,n=6)和复合组(L组,n=5)。实验开始前及实验第5周和第10周抽血检测血浆总胆固醇,第10周处死动物,检测血浆和胸主动脉组织中内皮素-1(ET-1)、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并测试了胸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结果发现L-精氨酸对血浆总胆固醇无明显影响,但可使血浆及组织中ET-1含量显著下降,cGMP含量上升,补充NO前体物可改善胸主动脉环对缩血管物质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由此可见,补充L-arg可纠正高胆固醇引起的ET-1/cGMP失衡,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对照大鼠(WKY)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为模型,动态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动脉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HR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含量明显低于WKY(P<0.05);AVP对SHR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合成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同一浓度AVP作用于SHR及WKY动脉VSMC,WKY的NOS活性及NO含量显著高于SHR(P<0.01);AVP作用后,动脉VSMC的NOS活性与N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提示SHR动脉VSMC的NOS-NO系统可能功能不良;AVP可能通过NOS-NO途径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平滑肌细胞NO的变化及其与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特点与高血压病发病的特点,本研究以复合胶元酶法分离培养EH患者和血压正常者(NT)离体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检测细胞培养液的NO含量和VSMC的一氧化氮含量(NOS)的活性,观察EH患者动脉VSMC分泌NO的特点,结果显示:(1)EH组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于低于NT组(P〈0.01);(2)EH患者和NTVSMC的NO含量和NS  相似文献   

11.
李雪  赵连友 《心功能杂志》1999,11(4):217-219
目的:探讨在基础状态下高血压病患者(EH)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特点及其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血压正常者(NT)及EH患者的肠纱膜动脉进行分离培养,对比观察NT和EH组的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含量、细胞计数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研究EH患者动脉VSMC的NOS-NO系统的变化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1)在基础状态下,E组动脉VS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血中一氧化氮水平及其产生机制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肝硬化普遍存在着高动力循环状态,一些血管扩张物质参与了这种异常状态的发生。为探讨扩血管物质一氧化氮在肝硬化时的水平及其产生机制,测定了38例肝硬化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及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结果发现,NO2-/NO3-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与增多的内毒素、TNFα水平呈正相关,血中NO2-/NO3-水平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增加而升高。提示肝硬化时,一氧化氮合成增加,且与内毒素、TNFα诱导有关,前者可能是肝硬化血液动力学紊乱等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自第5周至第10周喂信果糖,制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R)模型。在此模型上,检测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产生量及L-精氨酸(L-Arg)转运特征,同时观察了血浆L-Arg水平、心纳素(NAP)、NO水平及cGMP水平。结果 SHR大鼠收缩压(SBP)(P〈0.01),血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基础状态下高血压病患者(EH)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特点及其对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压正常者(NT)及EH 患者的肠系膜动脉进行分离培养,对比观察NT组和EH 组的动脉VSMC的NOS活性、NO含量、细胞计数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研究EH 患者动脉VSMC的NOS-NO系统的变化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①在基础状态下,EH组动脉VSMC的NOS活性和NO含量较NT组明显降低(P< 0.05)。②EH组动脉VSMC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NT组(P< 0.05)。③EH组S期百分率和细胞增殖指数(PI)明显高于NT组(P< 0.05),EH组G0/G1 期百分率较NT组明显降低(P< 0.05)。④NT组和EH组的NOS活性和NO含量与PI均呈负相关。结论:EH患者动脉VSMC存在着NOS-NO系统功能低下;NO具有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特点与高血压病发病的关系,本研究以复合胶元酶法分离培养EH患者和血压正常者(NT)离体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检测细胞培养液的NO含量和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观察EH患者动脉VSMC分泌NO的特点。结果显示:①EH组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低于NT组(P<0.01);②EH患者和NT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均显著地增加(P<0.01);③EH患者和NT的NO含量随NOS活性增强而增加,并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表明EH患者VSMC的NOS-NO系统可能存在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并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静滴L—精氨酸对原发性高血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辉  于宏伟 《高血压杂志》1998,6(4):246-248
从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学两方面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通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26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静滴L-Arg,一组静滴生理盐水,观察其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变化,同时检测血中NO、cGMP、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以探讨其降压机理。结果在L-Arg静注期间,病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增加,总外周阻力(TPR)降低,NO的标志物cGMP升高。而在滴注60'时,随着cGMP浓度的降低,CO、SV、EF也随之降低,而TPR复又回升。E、NE、Nitrite及Nitrate在静滴前后无显著性改变。结论L-Arg通过使cGMP浓度升高,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L-Arg可能抑制血压过低所致的反应性E及NE的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myc反义寡核苷酸(ODNs)对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刺激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HECCM,用其刺激肺动脉SMC后,Northern杂交分析c-myc基因表达,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试验及细胞生长计数分析SMC增殖情况。结果HECCM显著刺激SMC增殖及c-myc基因表达增强,反义ODNs显著下调HECCM刺激的c-myc表达,显著抑制HECCM刺激的SMC增殖。同义ODNs无上述作用。结论HECCM可能通过刺激SMC之c-myc表达而使SMC增殖,反义ODNs通过下调c-mycmRNA表达而抑制HEC-CM刺激的SMC增殖。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和自由基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目的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观察肝损伤过程中一氧化氮与自由基的变化.方法实验Ⅰ:大鼠24只分为4组,一组为正常组,其余3组为损伤组.TAA600mg/kgsc24,48,72h测定内毒素及NO3-/NO2-,ALT,AST含量.取肝组织匀浆,测定蛋白含量.脂质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实验Ⅱ:大鼠32只分为4组,A组为正常组,B,C,D组TAA600mg/kgsc;同时给予B组生理盐水04mL/kg,C组75%LArg300mg/kg,D组25%LNNA10mg/kg.24h后重复注射1次.24h后按实验Ⅰ取血、肝组织,测定有关指标.结果大鼠注射LArg后,NO的合成增多,转氨酶及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注射LNNA组大鼠肝损伤程度加重,肝组织自由基的测定表明,抑制肝损伤大鼠NO合成,肝组织LPO含量增高而SOD,GSPHX活性降低,SOD,GSHPX协同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结论抑制NO的生物合成,自由基水平增高,从而加重了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管壁NOS分布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内脏动、静脉血管壁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及染色强度变化,探讨NO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应用两种NOS特异性抗体,分别观察内皮型(eNOS)和诱生型(iNOS)NOS的变化特点,并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染色强度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肝硬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iNOS和eNOS染色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eNOS增加更为明显。而两组门静脉(PV)NOS染色强度则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组SMA的NOS染色强度明显高于PV(P<0.05)。结论:NOS在内脏血管表达增多,以及在SMA的表达高于PV,提示NO可能主要通过扩张内脏动脉、增加内脏血流量而参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其受体拮抗剂(IL-1ra)对系膜细胞增殖及产生1NO的影响。方法 培养 的第10 ̄12代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用于实验,分别加入IL-1β或IL-1β加IL-1ra,12h后用化学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用^3H-TDR掺入率测定GMC的增殖,狭缝和Northern杂交测定细胞iNS mRNA表达。结果:IL-1β组GMC出现iNO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