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法对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择期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法。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在麻醉前(T0)及术后6 h(T5)两个时间点上,两组患者的MAP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MAP值在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T1)、使用止血带60 min(T2)及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后1 min(T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松开止血带5 min(T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术后6 h及术后12 h,观察组患者的MMSE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POCD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25.58%,观察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用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相较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其围手术期生理指标影响更小,同时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POCD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永峰  袁友红  邢祖民 《广东医学》2012,33(9):1277-1279
目的 比较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吸入全麻以及丙泊酚静脉全麻在支气管镜检查中患者的反应.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需行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患者,分成七氟醚-喉罩组(S组)和丙泊酚-喉罩组(P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喉罩通气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及喉罩通气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2种方法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和意识状态的变化;两组患者在检查发生气道痉挛时使用利多卡因处理的例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的例数;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所用时间、手术操作所用时间,以及麻醉时间.结果 2种麻醉方式在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不大(P>0.05);P组中,检查时发生气管痉挛的比例大于S组(P<0.05);静脉全麻诱导时间较吸入全麻时间短(P<0.05),但吸入全麻时手术操作时间短于静脉全麻(P<0.05).结论 喉罩通气七氟醚吸入全麻在抑制气管痉挛方面优于喉罩通气丙泊酚吸入全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罩下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行手外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保持自主呼吸。麻醉维持:R组为七氟醚1.0MAC复合微量泵持续输注小剂量瑞芬太尼,K组为七氟醚1.0MAC复合单次静注氯胺酮,通过调节瑞芬太尼输注速度或氯胺酮静注次数维持麻醉深度。两组均于术毕前5min停用麻醉药,术毕拔除喉罩,面罩吸氧,观察SpO2>97%持续5min后返回PACU。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T0)、手术开始前(T1)、手术开始后1min(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术毕时(T4),SpO2、MAP、HR及PETCO2;观察患儿苏醒时间及术后苏醒质量。结果:麻醉诱导至术毕时各时间点的MAP、HR、SpO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T1T4时PETCO2均较T0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的苏醒时间及出PACU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5),而在PACU内窒息、喉痉挛、呕吐、躁动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喉罩下吸入七氟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对患儿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且麻醉深度容易控制,术后苏醒时间短、并发症少,适合用于小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4.
冯超群 《广东医学》2016,(Z2):214-21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 TPVB)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C组吸入全麻( n=30)、L组单次罗哌卡因TPVB联合吸入全麻(n=30)、F组超声引导下单次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TPVB联合吸入全麻(n=30),观察患者PACU停留时间,术中以及在PACU观察期间舒芬太尼的使用量,记录术后48 h内静息状态下和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8 h内单次PCIA使用次数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F组、L组分别与C组相比,均能缩短PACU 停留时间(P<0.05),减少术中及PACU观察期间舒芬太尼使用量(P<0.05),在静息状态下和咳嗽状态下术后1、6 h时,L组和F组患者VAS评分均小于C组(P<0.05),且F组在静息和咳嗽状态下12和24 h患者VAS评分小于C组和L组(P<0.05),48 h内总使用单次PCIA的次数F组少于L组和C组(P<0.05),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联合吸入全麻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缩短PACU停留时间,减轻患者术后静息和咳嗽疼痛,并比单纯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表现出更长的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5.
黄金华  袁磊  曾建强  叶永强 《微创医学》2022,(2):171-174+194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两点与单点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点组(n=32)和两点组(n=32)。单点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于第5胸椎行TPVB,两点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分别于第4、第7胸椎行TPVB。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心率、血压于术前基础值的20%左右。比较两组TPVB的操作时间、阻滞平面,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的总用量,麻醉恢复室(PACU)期间舒芬太尼的用量及停留时间,术后不同时点的VAS评分,术后48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点组患者TPVB的操作时间长于单点组,阻滞平面优于单点组;两点组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丙泊酚总用量、PACU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单点组(均P<0.05),但两组PACU停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点组术后2 h、4 h、8 h、12 h的VAS评分低于单点组(均P<0.05),术后24 h、36 h、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点组术后48...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术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O2)、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7.30%(36/37),对照组为93.55%(29/3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5,P>0.05);放置喉镜后、拔除喉镜时,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39,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48,P<0.05)。结论: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老年人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麻醉优良率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相当,但其他临床安全性指标均优于丙泊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观察组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通气。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插管/喉罩时间、术后拔管/喉罩时间及苏醒时间]水平、麻醉药物使用总剂量、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插管/喉罩时间、拔管/喉罩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舒芬太尼、丙泊酚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均高于对照组,拔管(喉罩)后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4/43),低于对照组的32.56%(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能够缩短患者插管/喉罩、拔管/喉罩及苏醒时间,减小麻醉药物用量,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鄢陵县人民医院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5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7例。观察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实施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气道插管实施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临床各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去除喉罩时DBP、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拔出气道插管时(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可稳定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等,且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00例,经过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术中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对两组患儿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_1、T_2、T_3、T_4时,观察组患儿HR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_0时两组患儿HR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0时,观察组患儿MAP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_1、T_2、T_3、T_4时,MAP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躁动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效果显著,患者的HR、MAP指标稳定,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短,显著降低患儿躁动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意义(P<0.05),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患者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T0、T2时刻HR、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刻观察组HR、MAP水平高于对照组,T3、T4时刻观察组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T2、T3、T4时刻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恢复期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刻Pmean、Ppeak及PETCO_2水平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麻醉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优于气管插管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