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骨肉瘤和l6例骨软骨瘤组织中p27的表达,并观察p27表达在骨肉瘤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46例骨肉瘤组织中p2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5%,而在骨软骨瘤的阳性表达率为81.5%,与骨肉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肉瘤中,低分化组织、临床分期为Ⅱb~Ⅲa及肿瘤转移患者p27的阳性率分别低于高分化组织、临床分期为Ⅰb~Ⅱa及肿瘤无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组织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肉瘤中,p2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肿瘤的转移有关,提示p27的检测可作为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苏春  王禾  秦卫军  孙航  顾汝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1):1194-1197,1200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47(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组织发生、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RCC组织、10例正常肾组织中CD147、MMP-9与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R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RCC中CD147、MMP-9与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RCC组织中CD14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RCC组织CD147、MMP-9与VEGF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7、MMP-9与VEGF表达之间也均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CD147的表达在患者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47、MMP-9与VEGF在RCC的临床演进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D147、MMP-9与VEGF可作为反映RCC发生及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收集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106例,观察肿瘤组织的生物学特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结直肠癌组织内VEG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并且VEGF的表达与MVD、Dukes分期(包括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关系(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等无相关关系(P>0.05);VEGF高表达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VEGF低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内呈高表达,可以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洪刚  刘锡范  刘加法 《医学综述》2008,14(23):3662-366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实验包括肺癌组34例,良性肺疾病组9例,健康对照组1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VEGF,放射免疫法(RIA)测定EGF。结果肺癌组血清VEGF与EG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小细胞癌和腺癌患的血清VEGF、EGF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骨转移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EGF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癌患者血清VEGF与EGF高表达,可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韦明  雷志英 《广西医学》2008,30(7):988-98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P法检测EM患者36例异位内膜、32例在位内膜和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1)VEGF蛋白在正常内膜、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2)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分泌期VEGF表达强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表达强度均较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泌期VEGF表达,在位和异位内膜强于对照组,在位和异位内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VEGF表达,三组内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的表达异常与EM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β-连环素(β-cat)、N-钙黏蛋白(N-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各项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中E-cad、β-cat和N-cad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高表达率为20.7%;异常表达率为79.3%,其中低表达率为34.1%,无表达率为18.3%,异位表达率为9.8%,表达分离率为17.1%;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异常表达与不同的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中N-cad阳性表达率为31.7%,其阳性表达程度与不同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尸P<0.05或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和有无远处转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表达水平与N-cad表达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在演变过程中存在上皮间质转化现象,并参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在子宫肌瘤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8月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9例子宫肌瘤患者,收集患者术后切除的病理组织及邻近的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VEGF、TGF-β3、IGF-IR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子宫肌瘤患者病理组织中的VEGF、IGF-IR、TGF-β3蛋白表达阳性情况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分型的子宫肌瘤患者中,VEGF、IGF-IR、TGF-β3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EGF、TGF-β3、IGF-IR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可能参与了子宫肌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祎捷  李现东  陈娜  韩继昌  李四红 《医学争鸣》2008,29(11):1037-1040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病变组织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肺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不同考察因素的肺癌患者和肺炎性瘤样病变患者血清中及肺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肺炎性瘤样病变患者中病变组织中VEGF的表达. 结果:血清VEGF的表达肺癌患者为(330±65) ng/L,明显高于肺炎性瘤变患者的(143±35) ng/L (P<0.05);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肺炎性瘤样病变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为74.8%,46.3%和18.1%,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余两者 (P<0.05);肺癌患者VEGF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和不同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EGF在肺癌组织及肺癌患者血清中异常表达,与肺癌患者病变组织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性,与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VEGF表达变化可能成为一些类型肺癌新的诊断标志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骨肉瘤组织中endoca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P法对34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组织中endocan、VEGF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ndocan在骨瘤组织胞质中呈阳性表达,肿瘤周围的血管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对照组表达无明显表达.分别记录各组的平均光密度(MOD),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endocan、VEGF的MOD值,经Pearson相关统计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ocan、VEGF的MOD值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与患者病程及肺转移有明显相关性;endocan、VEGF的MOD与肿瘤的类型有相关性.结论 Endocan在骨肉瘤组织中有明显的表达,其表达与骨肉瘤的生长、转移有关,提示检测endocan的表达对骨肉瘤的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绝经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意义.方法: 回顾98例乳腺癌绝经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绝经后ER、PR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TNM分期等预后因素之间的意义.结果:ER 和PR 在乳腺癌绝经后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8.16%、66.33%.ER、PR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绝经后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者ER、PR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TNM分期乳腺癌绝经后患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聂富祥  陈根元 《医学争鸣》2007,28(9):846-848
目的:探讨转移性骨肿瘤组织中环氧化酶-2蛋白(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值(MVD)三者的相关性,以明确对转移性骨肿瘤实施临床干预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转移性骨肿瘤手术标本COX-2, VEGF蛋白及CD34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结果应用OLYMPUS-VANOX 多功能显微镜,采用DMCⅡ型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计数MVD值,并同时取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良性骨肿瘤标本作为对照,探讨COX-2和VEGF在转移性骨肿瘤的表达情况,以及转移性骨肿瘤组织中MVD值. 结果:COX-2及VEGF在转移性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81%,MVD在转移性骨肿瘤组和原发性骨肿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良性骨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性骨肿瘤组中表达率虽高于原发性骨肿瘤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MVD与骨肿瘤的发生与转移有密切的相关性. 结论:COX-2, VEGF在骨肿瘤转移、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VD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在骨肉瘤微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对原发骨肉瘤侵袭性转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局部原发性骨肉瘤和27例伴发转移的骨肉瘤原发灶标本中VEGF、p53的表达,计算MVD值.比照两骨肉瘤组中VEGF、p53表达,MVD以及其它临床病理因子的差别.结果伴发转移骨肉瘤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局部骨肉瘤组(P=0.0494);p53蛋白表达在两组肿瘤中无显著差别(P<0.05);伴发转移骨肉瘤组的微血管密度高于局部骨肉瘤组的微血管密度(P=0.0302);件发转移骨肉瘤组中肿瘤平均直径大于局部骨肉瘤组的平均直径(P=0.0350);VEGF和P53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MVD值高(P=0.0125,P=0.0036);VEGF与P53表达阴阳性一致率为51.2%.VEGF和P53共同阳性表达组MVD值最高(42.7±22.4),而VEGF和P53共同阴性表达组MVD值为最低(23.3±20.1),差别显著(P=0.0077).结论p53和VEGF共同参与骨肉瘤血管生成并有协同作用.VEGF和MVD检测对骨肉瘤早期转移的临床预测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骨肉瘤VEGF和nm23表达及MV密度与肺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nm23的表达和MV密度。结果:骨肉瘤中VEGF的阳性率为65%26/40,其中有肺转移者的阳性率(87.5%,14/16)明显高于无肺转移者(50%,12/24),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胞浆,其阳性信号强度与骨肉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是否有肺转移显著相关(P<0.01);nm23阳性信号呈浆型和/或核浆型,阳性表达率为85%(34/40),其中有肺转移的病例阳性率为81.25%(13/16),无肺转移病例的阳性率为87.5%(21/24),无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骨肉瘤中VEGF表达强度与MV密度呈明显正相关(r=0.7256);有肺转移患者的骨肉瘤组织中MV密度明显高于无肺转移者(P<0.01)。结论:本文结果提示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VEGF是促进MV生成的主要细胞因子;VEGF可能是通过促进MV生成而增加恶性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导致早期血道转移,但nm23的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的转移发生无关,检测VEGF表达与MV密度值可作为判断骨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新生在骨肉瘤生长、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 5 2例骨肉瘤组织标本的研究 ,采用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ascularEndothlialGrowthFactor)单克隆抗体、抗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1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单克隆抗体 ,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代表血管新生的肿瘤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leDensity)及代表肿瘤细胞增殖的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VEGF表达和MVD与瘤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细胞分型无关 (P >0 .0 5 ) ;PCNA表达与骨肉瘤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骨肉瘤体内血管新生不仅为肿瘤生长提供条件 ,也是其转移的基础。PCNA可作为术后肿瘤转移的预测因子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宫颈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AQP1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AQP1和VEGF在宫颈癌组的表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及对照组,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QP1和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组织分化程度越差,二者的表达越高;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二者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型以及肿瘤大小宫颈癌组中AQP1和VEGF的表达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二者的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宫颈癌组织中AQP1和VEGF呈高表达,提示2个因子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癌细胞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VEGF-C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 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各病理、临床参数的关系 ,为预测宫颈癌转移、评价预后及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 7例浸润性宫颈癌、1 0例正常宫颈组织、1 2例宫颈原位癌、8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分别检测 VEGF- C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 C在浸润性宫颈癌、宫颈原位癌和上皮不典型增生、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5 0 .9%、1 5 %、1 0 % ;VEGF- C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为 85 % ,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为 32 .4% ,差别有显著性 ( P<0 .0 5 ) ;在有深肌层浸润组的宫颈癌中 ,VEGF- C阳性表达率为 68.7% ,浸润深度未达到深肌层者的表达为 40 .6% ,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VEGF- C的表达与浸润性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明显相关 ,而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瘤体大小、患者年龄等无关 ;VEGF- C表达异常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况、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1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两者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对10例正常骨组织和71例骨肉瘤组织中的P16与PCNA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P16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骨组织(P<0.05),PCNA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骨组织(P<0.05);②P16表达与骨肉瘤的组织学分级、预后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0.05)。PCNA表达与骨肉瘤的预后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③P16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s=-0.58,P<0.05)。结论:P16及PNCA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骨肉瘤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与VEGF的表达及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检测survivin与VEGF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对骨肉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骨肉瘤组织survivin mRNA表达及VEGF、CD34蛋白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并与主要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骨肉瘤中survivin mRNA和VEGF表达率均为65.8%,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546,P<0.01);骨肉瘤MVD均值为71.5(28~152),高MVD组survivin表达率显著高于低MVD组(P<0.01).骨肉瘤中survivin mRNA、VEGF表达及MVD与组织学分级无关,与组织学分型(WHO分型)和转移有关.结论survivin基因选择性高表达于骨肉瘤组织,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其对骨肉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的作用可能与VEGF存在密切相关;survivin可能是评价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MDM2与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DM2、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病理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骨肉瘤标本中MDM2、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DM2、VEGF的表达与病理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联性。同时设8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为阴性对照组。结果:骨肉瘤组织中MDM2表达总阳性率为64.3%(36/56),VEGF表达总阳性率为67.9%(38/56)。骨纤维结构不良组MDM2、VEGF呈阴性表达。骨肉瘤组织中MDM2、VEGF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联(P>0.05),而与骨肉瘤的转移和预后相关联(P<0.05)。MDM2和(或)VEGF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MDM2和VEGF均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最低,而二者均阴性表达者生存率最高,MDM2和VEGF均阳性和均阴性表达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骨肉瘤组织MDM2异常表达者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预后差,MDM2可能与VEGF共同参与骨肉瘤血管生成并起协同作用。检测骨肉瘤中MDM2和VEGF的表达水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