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路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5-16,51
目的 探讨肿瘤乏氧细胞增敏剂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局部复发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鼻咽癌首程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试验组(放疗+甘氨双唑钠),比较两组疗效和放射性损伤程度.结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1年生存率和1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患者在放射性损伤程度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甘氨双唑钠可增强鼻咽癌局部复发灶放射治疗敏感性,同时不增加放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健康之路》2006,(3):29-30
希美纳(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国家一类新药,是目前在临床唯一正式应用的放疗增敏剂。希美纳适用于各种实体瘤患者,如鼻咽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 希美纳针对肿瘤乏氧细胞,能明显提高放疗对实体瘤的疗效,尤其能提高肿瘤的完全缓解率; 希美纳具有卓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甘氨双唑钠对放射治疗食管癌增敏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依照相应的标准查找文献、资料,进而对对符合条件的RCT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18组对象中,分析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发现苷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效果由于单纯放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提高患者1年与2年生存率方面,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效果显著于单纯放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不会增加患者黏膜反应、抑制骨髓、放射性肺炎以及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结论:相对于单纯的放疗治疗食管癌,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近期疗效较为显著,同时可提高患者生存率,而脸和放疗的安全性与患者生活质量,还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4.
《健康之路》2006,(4):30-31
希美纳(注射用甘氨双唑钠)是目前在临床唯一正式应用的放疗增敏剂,国家一类新药;希美纳适用于进行放疗的鼻咽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等实体瘤患者;希美纳靶向作用肿瘤乏氧细胞,对实体瘤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尤其能显著提高肿瘤的完金缓解率;希美纳具卓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希美纳(注射用甘氨双唑钠)是目前在临床唯一正式应用的放射增敏剂,国家 一类新药; 木希美纳能浓集于肿瘤组织,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组织中对射线有抗拒作用的乏 氧细胞,从而明显提高肿瘤放疗的效果; 希美纳适用于进行放疗的鼻咽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等实体瘤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联合小剂量顺铂(cisplatinum)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放射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5例病理确诊的Ⅲ期NSCLC患者经化疗一个疗程后随机分为三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分别辅以甘氨双唑钠联合小剂量顺铂、单纯甘氨双唑钠以及单纯小剂量顺铂.治疗完成后评价近期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 甘氨双唑钠+顺铂组的总有效率(CR+PR)和完全缓解率(CR)明显高于甘氨双唑钠组和顺铂组.而三组的平均生存期、1/2年生存率及主要毒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顺铂合并放疗可明显提高Ⅲ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升高趋势,但不明显.毒副作用可耐受,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加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局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77例局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维适形放疗加甘氨双唑钠(CMNa)组(A组)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B组),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A组的有效率(CR+PR)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76.9%、52.6%(χ2=4.99,P=0.026);应用甘氨双唑钠后肿瘤病灶完全缓解时的放疗增敏比(SER)为1.21,达部分缓解时为1.40。2组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氨双唑钠对局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维适形放疗有敏感作用,可以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CMNa)配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常规放疗组(对照组),常规放疗组采用目前标准放疗方案,增敏组应用甘氨双唑钠配合放疗,外照射同常规放疗组。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增敏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的放射敏感性,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沈霞  张美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79-79,80
<正>甘氨双唑钠又名希美纳(CMNa),为肿瘤放疗的增敏剂,属于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可将射线对肿瘤乏氧细胞DNA的损伤固定,抑制其DNA损伤的修复,从而提高肿瘤乏氧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其不良反应主要有:使用中可出现GPT、GOT的轻度升  相似文献   

10.
希美纳,学名甘氨双唑钠,是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其药理作用是提高肿瘤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提高肿瘤放疗效果.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解决临床应用希美纳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希美纳,我们就这些问题请有关专家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1.
孔飞  蔡白振 《海南医学》2011,(18):100-102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甘氨双唑钠增敏组)、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组)各29例。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剂量相同,观察组加用甘氨双唑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缓解率为75.86%;对照组缓解率为48.28%。放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缓解率为89.66%;对照组缓解率为62.07%。结论甘氨双唑钠可提高鼻咽癌患者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是一种有效的放射治疗增敏剂,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朱蓉  唐世芳  李彩云  方敏 《安徽医学》2010,31(8):995-996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增敏作用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对62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增敏组为放疗同时加甘氨双唑钠(CMNa)800mg/m2,给药后30-60min内接受放疗,每周3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为单纯放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增敏组(CR+PR)率93.5%,对照组(CR+PR)率74.2%,增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有放射增敏作用,不良反应并未增加,但在使用甘氨双唑钠过程中要重视用药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达到甘氨双唑钠放射增敏的有效作用,使放疗计划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希美纳是目前在临床唯一正式应用的放射增敏剂,国家一类新药; 希美纳能浓集于肿瘤组织,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组织中对射线有抗拒作用的乏氧细胞,从而提高肿瘤放疗的效果; 希美纳适用于进行放疗的鼻咽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等实体瘤患者; 有文献报道,放疗加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希美纳)治疗宫颈鳞癌患者的CR率(完全缓解率)为90%,而单纯放疗患者的CR率为6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采用放射治疗配合增敏剂甘氨双唑钠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42例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0例,采用放疗+甘氨双唑钠增敏,对照组22例,仅单纯放疗,两组均采用加速器常规三野放疗。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5.0%,18.2%(χ^21.157,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部分缓解率分别为60.0%,36.4%;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分别为85.0%,54.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03,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采用放射治疗配合增敏剂甘氨双唑钠治疗近期效果好于单纯放疗,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有个难题长期困扰着世界肿瘤学界.那就是:放疗效果总不够理想.为什么肿瘤细胞没被杀灭,正常细胞却倍受重创?研究发现,占实体瘤相当比例的乏氧细胞具有先天性的抗辐射能力,从而成为放疗不能奏效和肿瘤复发的祸首.要想克服这个问题,首要的是提高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围绕这个目标,世界各国的众多科学家做了无数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直到希美纳(CMNa,学名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的问世.  相似文献   

16.
赵刚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6):631-632,635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对脑转移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将62例确诊为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组32例,单纯放疗组30例。两组均观察其治疗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CR为40.6%(13/32),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CR 23.3%(7/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脑转移瘤的放射敏感性,提高近期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甘氨双唑钠是肿瘤放疗增敏剂,Ⅱ期临床试验近期结果显示对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的放疗有增敏作用,对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敏作用是笔者观察的目的。方法将56例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按双盲抽签法随机分2组:增敏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增敏组先用甘氨双唑钠800mg/m^2用100ml生理盐水溶解并在30min内静脉滴注完,30min内进行放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3.0g静脉滴注。结果评价放疗前后的疗效,发现增敏组和对照组有明显区别。结论甘氨双唑钠对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敏有一定近期疗效,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放疗治疗,放疗总剂量65 cGy/7周,观察组在常规放疗同时使用甘氨双唑钠增敏,每2天使用1次,每周用药3次,连续用药到放射治疗结束。放疗中每周检测患者血常规并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3例,稳定15例,病情恶化2例,总有效率71.67%;观察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37例,稳定5例,病情恶化1例,总有效率90.00%。2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放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氨双唑对食管癌放疗增敏效果明显,且治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9.
甘氨双唑钠对肺癌体内外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乏氧是造成放射治疗失败的部分原因。放射增敏剂因能提高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而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乏氧细胞增敏剂,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选择性杀死乏氧细胞,从而达到提高细胞对射线敏感性的目的。目前有些化合物正进行临床前或早期临床研究。其中甘氨双唑钠是新上市的我国自行研制的硝基咪唑类放射增敏剂,本文主要观察了其在体外实验中对受γ射线照射后的肺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研究其配合伽玛刀治疗肺癌的放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不张患者的増敏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90例初诊为NSCLC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増敏组(甘氨双唑钠+同步放化疗)和对照组(同步放化疗),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调强放疗(IMRT)+化疗,放疗总剂量(DT):60~70 Gy;鳞癌患者化疗采用紫杉醇+奈达铂(TP)方案,腺癌患者化疗采用培美曲塞+顺铂(PP)方案。増敏组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予甘氨双唑钠,每次800 mg/m~2,30 min内经静脉滴注完,在60 min内行放疗,每周一、三、五给药,至放疗结束。结果増敏组和观察组在放疗过程中因为肺复张需要重新进行CT定位时的患者数分别为44例、36例,放疗中位剂量分别为36.16、47.04 Gy,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増敏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肿瘤原发灶有效率(CR+PR率)分别为97.8%、86.6%,纵膈淋巴结有效率分别为100%、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肺炎等毒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同步放化疗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的近期疗效,同时又不增加毒副反应,但是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也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