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上肢静脉置管困难改行颈外静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28例经上肢静脉置管障碍或穿刺失败的肿瘤患者,选择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观察其疗效。结果 28例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导管留置时间为62~228 d,5例正在使用中。目前无一例出现出血、感染、堵管及滑脱等并发症,无一例中途拔管。结论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简单易学、更为安全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可作为肘部血管条件差、置管失败的一种补救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比较,PICC安全、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可有护士操作,在直视血管下穿刺,避免了盲穿引起的血胸、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颈外静脉与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在肿瘤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经过颈外静脉与贵要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比较,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首选颈外静脉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42例贵要静脉穿刺置管组和33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从置管并发症、病人满意度、临床应用护理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颈外静脉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贵要静脉组(P<0.05);颈外静脉置管组病人满意度及临床应用护理也高于贵要静脉置管组。结论:对于长期化疗和中长期静脉输液病人应首选颈外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4.
丁佐凤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20(4):478-478
深静脉置管术(PICC)因费用较高未能广泛开展,而普通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进针深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防止化疗药物对周围浅静脉造成损伤,我们2004年3月~2006年4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颈外静脉置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使导管留置较长时间,做好导管护理,防止堵管和感染,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求对于头皮静脉、四肢外周静脉损毁严重或显露不清的危重患儿静脉通道建立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例危重新生儿实施经颈外静脉置入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至上腔静脉。结果 3例患儿穿刺均成功,治疗过程导管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外周静脉条件差的危重新生儿可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进行长期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6.
手术病人因疾病、创伤、禁食、禁饮、呕吐、出汗等因素易造成电解质率紊乱、血容量不足等 ,手术中必须建立快速输液通路用于补偿人体丢失的体液量及电解质。在临床实践过程中 ,常遇到病人肥胖、外周血管细、静脉曲张、静脉硬化、静脉炎、长期输液后外周血管不充盈 ,因疾病、创伤、禁食、禁饮、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等因素造成体液丢失、休克等 ,导致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困难 ,以往常采取静脉切开的方法。随着深静脉置管的应用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取代了静脉切开。股静脉置管影响手术操作和手术过程中的药物应用。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P波的变化在引导经颈外静脉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中导管头端定位中的作用。方法:99例肿瘤患者,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用导管内导丝的尾端直接连接监护仪的右上电极,通过观察导丝拾取的心电图波形,引导导管头端定位,并与X线胸片定位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导管内导丝介导均能获得心电图波形,首次获得P波高耸87例,经调整导管后获得P波高耸6例,X线胸片示93例导管头端均在上腔静脉内;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无改变,且调整无效6例,X线胸片示3例在颈内静脉,1例在锁骨下静脉内反折,2例在上腔静脉内。结论:通过导丝引出的特征性P波变化可以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头端的位置,正确引导置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在护理中的优势。方法:选取35例乳腺癌患者,行颈外静脉置入PICC穿刺的乳腺癌患者。结果:35例全部置管成功,留置时间最长150 d,最短40 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各种治疗顺利进行。结果:传统的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至上腔静脉的导管,而乳腺癌患者多为女性,血管条件不好,腋下淋巴结多被摘除血液回流不畅。结论:经颈外静脉行PICC穿刺,无静脉炎发生,不影响正常治疗,舒适度高,流速快,可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置人留置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对78例患者进行颈外静脉置入留置针,进行规范化的留置针护理。结果操作简单易行,7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颈外静脉置入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病程长,治疗过程中需要反复输入高渗性液和肠外营养液。而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有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性差、脆性增加、皮下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回血缓慢及凝血较快等特性,穿刺难度大,血管通路建立困难,导致治疗药物无法有效及时地输入。笔者对55例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行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临床经颈外静脉穿刺插管至上腔静脉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45具(男28例、女17例)成年防腐尸体,测量颈静脉切迹至喉结最高点及穿刺点至左右头臂静脉中线交点上腔静脉间的距离,然后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颈静脉切迹至喉结最高点的平均长度男80.02mm、女84.4mm;经穿刺点至上腔静脉的平均长度男右108.91mm、男左123.32mm;女右103.81mm、女左117.34mm。结论:测出颈静脉切迹至喉结最高点的长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穿刺点至上腔静脉的近似长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时提高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108例需施行颈外静脉穿刺的神智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技术穿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技术穿刺法,对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证实了改良技术穿刺法优于传统技术穿刺法,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确定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部位方法随机抽取31例成年人的颈部核磁共振图象和20例青年志愿者颈部超声图像,取甲状软骨上缘、环状软骨、第7颈椎3个横截面的图象,分别观察和测定动静脉前后关系、动静脉内外关系、静脉到皮肌的距离。20例青年志愿者中,10例探头置于环状软骨平面的气管两侧,在枕肩仰卧、去枕仰卧位、头低足高3种体位下,测定静脉的直径与呼吸的关系。结果: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紧密相连;颈内静脉有从上到下依次在动脉的后面过渡到平行、前面的趋势(P<0.01);三个平面自上而下颈内静脉前壁与颈前皮肤的距离依次变短(P<0.01);颈内静脉的直径在相同的呼吸状态,肩枕仰卧位<去枕头正仰卧位<头低足高位(P<0.01),在所观察的体位颈内静脉的直径都是深吸气<平静呼吸<深呼气(P<0.01)。结论 环状软骨平面颈总动脉外侧0.5cm处为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进针点。 相似文献
15.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观察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观察38例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与52例肢体静脉(肘部、腕部、大隐静脉)穿刺的多项数据比较。结果穿刺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流畅与导管脱出与否及血压上升情况等,颈静脉穿刺组均显著优于肢体静脉穿刺组p〈0.05和0.01(x^2=5.547-12.005)。结论院前急救中颈外静脉留置针是静脉穿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颈外静脉穿刺建立长期血透导管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颈外静脉建立长期血透导管,对照组采用经皮颈内静脉建立长期血透导管。观察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导管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颈外静脉建立长期血透导管可以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长期血透导管的又一选择,尤其适合于颈内静脉穿刺失败者、颈内静脉长期导管感染需更换导管者、颈外静脉显露较粗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的效果。方法对16例尿毒症患者运用Seldinger技术留置带涤纶环(Cuff)双腔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导管置入后均能够正常使用,血流量均达到230~300ml/min.Kt/V为1.44±0.15,与使用内瘘的透析患者[Kt/v=1.43±0.19(n=1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永久双腔导管平均留置15.2个月,最长25个月,最短4个月;16例患者中,2例出现感染,经抗感染2周后治愈,感染率12.5%;4例出现血栓,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2例治愈;血栓形成率25%,l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6%。结论对于血管条件差,内瘩建立困难,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可以达到透析充分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丹宁酸固定后续处理对改善丹宁酸交联牛颈静脉贮存液稳定性,和对血管热稳定性、抗钙化能力、生物力学性能及纤维结构的影响。方法 新鲜牛颈静脉分别经戊二醛固定(戊二醛组)、丹宁酸交联(丹宁酸组)及丹宁酸交联后续处理(实验组),采用大鼠皮下植入模型测定钙含量、热皱缩温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所有指标均优于戊二醛组(P<0.05);与丹宁酸组比较,实验组的贮存液颜色不再变化,热皱缩温度有所降低,21 d钙含量略升、60 d钙含量略低(P<0.01),两组材料力学强度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均保持较好的完整性。结论 丹宁酸交联后处理可提高贮存液的稳定性,使牛颈静脉血管的柔软性有所恢复,同时保持了血管抗钙化能力、组织强度和纤维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