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中医对非典的认识及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病魔侵袭全球,医务人员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投入这场战斗。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充分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研究探索非典的发病和诊疗规律,在临床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1月7日接诊第1例非典患者开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注意发挥中医药优势,不断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焦树德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路志正教授和陆广莘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上海复旦大学严德馨教授等电话商讨治则,并邀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晁恩祥、长春中医学院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任继学等教授到院具体指导,研究出了一整套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效果。在该院收治的112例患者中,只有7例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22天,最短10天,最长1天。急诊科林琳主任认为,中医药主要发挥了早期干预,阻断病程;明显减轻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炎症吸收,减少后遗症;减少并发症和西药的不良反应。任继学教授提出以升降散合达原饮为基础方,结合临床辨证施治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发挥奇效。邓铁涛老教授认为,对病毒性疾病的攻克,中医自有其优势。中医虽然没有病毒学说,但这些病原体已经被概括在中医的‘戾气’之中。中医诊治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即根据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高脂肪、高热量及高蛋白的食品已成为很多人餐桌上的美食,久而久之就造成很多人发福、肥胖。中医认为:胖者多湿瘦者多火,常言说:"湿气聚集,百病上门",故治疗湿证已成为现临床上一大课题,多年来,该研究者结合临床医疗工作经验,对湿证进行了细致的分型及总结。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病的因证论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禄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4):45-46
在探讨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与社会、饮食、用药、家族史等有关,与肝、肾、脾、胃关系最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将乳腺增生病分为肝郁痰凝、冲任失调、阳明胃热及脾肾阳虚等类型,并提出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艳教授对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对失眠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独到见解,认为失眠多为阴血虚不养心神所致,治疗上应以滋心阴、养心血、安心神为主,并自创具有益气滋阴养血安神之功效的经验效方定心汤治疗失眠,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唐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为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和古医籍的整理与大量刊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无论对医药理论的发展还是临床经验的总结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唐宋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的频繁进行也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内容。因此,从唐宋元时期的文献资料入手,研究此时期医家对消化道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对当今临床治疗消化道脾胃湿热证必然大有裨益。1唐代的认识在病因病机方面,唐以前,多数医家对消化道脾胃湿热证的认识,都遵循《内经》原则,认为其专属暑湿邪杂合为患,唐代医家则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王传航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3)
阳痿是临床上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通常是指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因勃起不坚及勃起不能维持,以致不能完成性交全过程的一种病症。阳痿的发病,往往与情志刺激、劳伤过度、六淫侵袭、饮食不当、跌仆损伤、久病所累、禀赋不足、年高体衰等因素有关。这些病因可单独致病...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酒精性肝病 (ALD)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该病是西方发达国家肝硬化的首位病因 ,也是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据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近年来我国AL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我省由于地理气候原因 ,群众多有善饮嗜好 ,因此本病的发生率更高 ,据我们对青海省中医院肝胆科 1 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住院病人的统计 ,该期间ALD的住院人数占全部肝病住院人数的 2 3 .5%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给人民健康带来重大危害。因此加强对ALD的防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与治疗思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少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P)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前列腺解剖位置特殊,前列腺导管呈直角或斜行进入尿道,不利于腺体引流,而利于尿道病原微生物进入腺体;前列腺上皮有脂膜存在,抗菌药物不易从血浆弥散入前列腺腺泡;前... 相似文献
15.
名老中医对糖尿病肾病证型认识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查阅分析相关文献,研究近现代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证型分布情况和经验。方法:检索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1989—2010年)及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CNKI(1994—2010年)获取目标文献,建立文献评价表。结果:通过检索获取目标文献30篇,涉及相关证型26种,30篇经验性文献中证型排在前5位的是:气阴两虚(90.00%),阳虚证(73.33%),阴阳两虚(70.00%),阴虚证(56.67%),气虚证(36.67%)。结论:名老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辨证分型上不尽相同,存在多样化、复杂性特点,但在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的认识上是一致,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渐至阴损及阳,出现临床上以阳虚为主的另一个阶段(即临床期或中期);晚期最终发展至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16.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7,(1)
<正>朱丹溪,中国13世纪早期著名的医学家,是金元四大家中最晚出的一家,留下著作甚多。朱丹溪得到了刘完素的再传,旁通李东垣、张从正的学说,集众家之所长,提出了著名的阳有余,阴不足理论,创滋阴学说,成为滋阴学派的创始人。在临床施治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以善治内伤杂病闻名于世。尤其在对痰证的论述方面,朱丹溪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在当前临床应用中主要存在四个短板:第一,由于四诊本身的局限性,导致辨证信息采集的主观性高;第二,教科书式的辨病加辨证分型论治容易导致辨证的教条化倾向,使临证失去思维的活跃性;第三,四诊症状的辨证分类提纲,会导致一些更重要、更能反映身体最主要矛盾的症状或脉象被忽视;第四,平面化判断四诊信息,会导致病证的主次缓急分不清。针对这些短板,本文提出了"辨变证以论治":第一,着眼于脉诊;第二,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第三,辨标本缓急,治有先后;第四,辨证要有时空观念,治疗要有主次;第五,临床不要囿于四诊和局限于辨证论治,要善于利用现代医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对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不离虚实两端,本虚标实兼挟多见。虚主要包括肾精亏虚和气血衰少;实则包括痰湿蒙蔽、瘀血痹阻。病位责之肾、肝、心、脾等。证候分型多为脏腑功能失调,肾精失充,气血不足,脑髓失养,痰瘀互结,蒙蔽清窍。 相似文献
19.
关于黄疸的论述,早在《黄帝内经》有“湿热相交,民病瘅也”“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等记载。以后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论述更详。《神农本草经》所载的茵陈、枝子、黄柏、黄芩、大黄等,沿用至今,仍为治疗黄疸之要药。此外,对于黄疸的传染性和证候及预后,亦有明确记载。如:唐代孙思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辨治鼻咽癌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咽癌是我国主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其首选的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其次是化疗,虽然放、化疗能够显著缩小瘤体,抑制其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放疗的敏感性,放、化疗后的副作用等等。而中医辨病辨证论治对于鼻咽癌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鼻咽癌的早期能遏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在放射治疗期能提高放疗敏感性,缓解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机体耐受力;在复发期能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同时还能有效防治放疗远期后遗症等,文章主要论述中医全程辨治鼻咽癌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